给老爸老妈的100个长寿秘诀-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亦将不再紧紧追随我们。
◇◇思想开明,勇于担当生活和事业上的楷模。开明的老人懂得包容与接受不同观点的重要性,更懂得如何适当地运用自己的学识,成为他人眼中的模范代表。在他们的心目中,兼容并包要远胜于固执己见。
◇◇思想与时俱进。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如果不注意学习,便很容易影响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的接受,僵化的思想也会成为阻碍我们接受新知的绊脚石。反之,如若我们的知识增长了,见闻广博了,便不会拘泥于自己的框框里面,硬要将自己的旧思想强加于人了。
其实,对于那些在家族里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来说,固执己见不听人言并非是他们维护自己尊严的方式。有众多事实证明:豁达的老人才会更被尊敬,开明的老人才会更被人喜爱。
由此可见,固执的心理不仅会让我们闭目塞听,更会让我们与快乐的情绪失之交臂。而当我们放开心胸,学会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他人、以接纳的方式去认可他人,兼容并包、开明大度的心态,必然会在我们面前开启一个崭新的世界。如此,快乐的生活又何愁不来呢?
“克服固执”有窍门。
◆拥有虚心学习的态度。要克服固执的心理,就不妨试着将自己当作一个需要重新学习的小学生。如此,不管我们过去的贡献有多大,也无论过去的地位有多高,我们都需要重新学习,拜他人为师。当我们把心态降下来了,对人对事的态度自然也就会改变了。
◆多接触外面的世界。老年人多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不仅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亦能使自己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心态也变得更加年轻。只有眼界开阔了,我们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固执的心态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潜心修炼自己的心境。克服固执的方式固然很多,却都并非是一日两日便能实现的。想要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往往需要我们长期修炼自己的心境,使之达到一种大境界,方能放下执著之念。
人生体悟。
固执的最大受害者,往往是我们自己——我们让自己不快乐,我们让自己离群索居……其实,做事喜欢坚持己见是人人都有的毛病,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只要我们学会多多倾听他人的意见、多多参考他人的建议,这个问题也就必然会迎刃而解。
在“多疑”的人面前,生活就像一个上了锁的黑盒子,蓝天再美,他们也无缘欣赏;而对于率性的人来说,生活却像自己手中的一捧泥土,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捏成什么样就捏成什么样。
有人说:“多疑伴随时间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这句话虽然片面,却不无道理。没错,“多疑”虽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但相较于年轻人而言,它却更喜欢缠上较为年长的朋友。许多人即使在年轻时开朗大方,到了晚年,做事也会变得格外谨慎,多疑心理也愈发严重了起来。
不得不承认,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这样一些朋友:出门前明明锁好了门,走到了路口却又慌慌张张跑回来反复检查;睡前已经关好了燃气阀门,却因为不相信自己多次起身去厨房查看……在相当一部分的老年朋友群体中,这类例子可谓数不胜数。
“怀疑心理”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大困扰。因为“多疑”,我们不再相信自己,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做许多不必要的工作;因为“多疑”,我们怀疑自己的判断,变得愈来愈不自信;因为多疑,我们的心态越来越差,也愈来愈认定自己老了。长此以往,失去自信的我们,又如何能收获幸福的晚年生活呢?
古代有这么一个故事。多心的王老汉丢了斧子,他怀疑是隔壁的李四所为。于是,他每天都偷偷地观察李四,越看越觉得这个邻居像小偷,甚至连李四走路的姿态、说话的神态都感觉十分别扭。过了几天,王老汉在家中的某个角落里发现自己的斧子,自那以后,他再看李四的言谈举止,却怎么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由此故事可见,猜疑之心往往都起源于我们心中先入为主的思想。当我们心中认定了一个事实时,我们往往会被自己的主观意识所蒙蔽,无法客观地分析、判断事实真相,从而导致在内心中反复对这个事情做出主观臆断。循环往复,我们便会陷入“多疑”的泥沼。
毫无疑问,“多疑”是抑郁的敲门砖,它频频扣开我们的心房,并在里面撒下坏心情的种子。不过,尽管这块“敲门砖”更加偏爱骚扰老年朋友,但如若我们对它置之不理,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多了。
◇◇莫将琐事放心中。人越往高龄走,心中所装的杂事也就越多,年轻时明明可以忽略的生活琐事,此时在头脑中却愈加清晰起来。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抛却出去,依旧开开心心、大大咧咧地生活。要知道,即使忘记某些事情,生活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莫对他人的话语太在意。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如若太在意他人的话语,那么,在许多时候,朋友的一句无心之言或许就会让我们耿耿于怀许久,这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试想,说的人都将此话抛之于九霄云外,我们却拿它折磨自己,值么?
不可否认,无论是“爱怀疑”,还是“爱猜忌”,它们都是快乐生活的一块绊脚石。前者使我们不再相信自己,心中布满阴影,人生的时光浪费在无意义又无法停歇的重复举动中;而后者却是由于我们过于封闭自己的内心,不肯客观分析事实,让我们失去朋友的信任、亲人的温情。
与此相反的是,“马大哈”式的老年人往往天真、率性,生命中充满了阳光。他们对日常事物马马虎虎,甚至经常丢三落四,却从不为此而感到烦恼;就算偶尔被他人欺骗一、二次,这类老人也会很快将不愉快的事情抛诸脑后,哪怕当时郁闷难过,第二天准会又重新振作起来。可见,这种所谓的“马大哈”,才是一种真正的生活大智慧啊!
“多疑”使我们成为生活的奴仆,而率性却让我们成为生活的主人。在“多疑”的人面前,生活就像一个上了锁的黑盒子,蓝天再美,他们也无缘欣赏;而对于率性的人来说,生活却像自己手中的一捧泥土,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捏成什么样就捏成什么样。
显而易见,当我们减少一分猜疑之心,头上的天空就会湛蓝一些;当我们放下“猜疑”的包袱,身心就会更加自由一点。人过甲子,拥有明亮的心境总好过被狭隘的心锁束缚,偶尔糊涂也不失为一道风景。
“戒除多疑”有窍门
◆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您总担心自己爱忘事,不妨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将做过的或是将要做的事情都记录在上,随时翻阅。如此一来,我们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让生活更充实,减少胡思乱想的机会。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这样一种感觉——当闲下来的时间太久,或独处的时间过长,内心的杂念就会渐渐增多,对一些事物的胡乱猜想也会随之而来。而避免这种心理产生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学会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充实一些,让自己的生活兴趣更多一些。当我们的身心整天为快乐“忙碌”时,杂念哪里还有孔可入呢?
◆学会与他人交换意见,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当我们与他人发生矛盾以后,最忌讳的解决方式便是将心事闷在肚中,这样不仅不利于事情的解决,还容易引发心理疾病。我们应学会与他人交换意见,使矛盾双方坦诚以待,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我们也就不会胡乱猜疑他人了。
人生体悟
正所谓:“多疑是误解和忧患的红娘。”人到老年,心态平和一些,心境宽阔一些,遇事常露笑颜,遇人常给笑脸,将“多疑”赶出生活,快乐将常伴我们左右,不离不弃。您想,生活既然给我们做主人的机会,我们又何必让自己屈就在仆人的地位呢?
只要我们做长辈的能将我们的爱,通过科学的载体正确施与孩子,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必会因此而开花结果,带着我们的爱自由飞翔。
每天,在晨曦的沐浴下,一群穿戴整齐的孩子们在上学的路上欢快地蹦跳着,而他们书包的带子,却挂在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手上;每周,在肯德基明亮的大堂里,满满当当的食物堆放在衣着光鲜的孩子面前,而他们的爷爷奶奶,却只是看着面前的孩子吮吸着油光光的手指,便乐得合不拢嘴。
中国自古便有句老话:“隔辈儿亲。”顾名思义,老人对孙子孙女的疼爱,总会超过自己的孩子。但当这种“爱”、这种“亲”太多时,却不免会有“溺爱”的嫌疑。有位老人曾戏谑地自嘲道:“我对孙子完全是‘四陪’,陪吃、陪住、陪玩、陪学。”但如今,一些老年朋友“溺爱”孩子,又何止“四陪”而已?
那么,对孙辈的爱施与过多,究竟好还是不好呢?无数事实已经向我们证明,爱是多还是少都不是重点,关键在于,我们老年人在照顾孙辈前,必须事先处理好这样两个问题。
其一,自己和儿女之间教育观念的差异。
有一位女士,为了带好外孙女,将家中所有有棱角的地方都包上了棉花和布条,还不准小孩乱跑,这使得女儿对她的做法十分不满。在孩子的父母看来,小孩子就是要蹦蹦跳跳,如果总是封闭在家中,如何能够健康成长?
是的,老人与儿女都同样疼爱着孙子,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如何带孙子这个问题上,与自己的儿女总会产生一些分歧。就如同上面的那位女士,本来帮女儿带孩子是想帮帮女儿的忙,到最后却落了一身的埋怨。只是,老人与儿女的这种分歧来源于两个时代的隔阂,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
所以,我们老年朋友在决定帮助儿女带孩子的后,务必要先和儿女进行一下细致的沟通。当两辈人在教育观念上达成共识的时候,孙辈的教育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圆满的解决。
其二,高瞻远瞩思考孙辈的未来。
孩子小的时候,离不开我们殷切的照顾,但孩子终究会长大,会迈入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我们管得了他一时,却管不了他一世。况且,当孩子大了,叛逆心便会滋长,那时就是我们想管也是管不了的。所以,在接管孙辈的教育问题之前,我们就应思索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我想给他一个怎样的未来?
当我们用一个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孩子的未来,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对孩子百依百顺、关怀备至,什么事也不让他动手,必然会导致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因从小缺乏锻炼,而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当由于爱过多,而看不到孩子的缺点时,我们就不能及时指出和纠正孩子的不足之处,如此,孩子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必然会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由此可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爱有度、疼有限,做到宽严相济,方能让孩子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事实上,在21世纪,爷爷带孙子已不单单只是家庭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毕竟,孙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孙子带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繁荣与昌盛。事实证明,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孩子在爷爷辈儿的精心教导下,顺利迈上了成功之道,赢得了为数不少的鲜花和掌声。
同时,我们必须承认,隔代教育的好处是双向的,不仅于孩子有益,更于自己的身心有益。
◇◇老年人的时间和精力比年轻人更加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