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解密凤凰 >

第29部分

解密凤凰-第29部分

小说: 解密凤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的军事专业网站);电视(家中接收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和广播(无线电广播和网络广播)。在香港一般看不到大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何亮亮在自己家中安装了卫星电视天线,央视的节目从新闻到法制到电视剧他都浏览并从中捕捉内地观众的兴奋点。《走向共和》刚刚开始播出就引起了他的注意并且在《时事开讲》中加以评论(不过有观众来信批评他对李鸿章的看法)。莫斯科人质事件发生时,那天凌晨两点他照例在入睡前再听一次广播电台的新闻,获悉莫斯科数百人质被车臣恐怖分子劫持,情知不妙,当天下午他就在主播台分析这个事件。     
     
第七章:门风优美……(10)     
  不过,何亮亮不同意“信息就是力量”的说法。他认为在网络时代,搜集信息不难,问题不在于能获得多少信息,而在于如何判断信息。大国的最高领袖能够获得很多信息包括秘密情报,但是如果领袖只喜欢听好话,不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看法,再多的真实信息也没有用。斯大林获得了几个方面来的有关纳粹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准确情报,但是他不信,这些情报就毫无价值了。     
  能够从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当中发掘出事态的走向、从并不显著的迹象判断形势的转变,这才是本事。信息本身并不能带来智能,正如知识也不必然带来财富。何亮亮收到过一位国防工业方面的专家来信,认为何是个“出色的情报搜集员”,专家作为一个参与者,许多事情竟然是从何这里知道的,且何的这些资料十分专业。专家因此质疑何披露这些资料的背景。何亮亮对此一笑,他已经习惯了因为所谈问题的敏感而被外界误会的事。何亮亮是最早在电视上评估中俄之间的石油管道问题的。《时事开讲》播出后,有中国石油战略专家专门来电,称赞何先生披露的信息权威而且准确。何亮亮说,他所有的资料都是从公开的报刊上得来的。他研究这些资料时,往往会把多家媒体刊发的同类稿件加以整合梳理,从中勾画出整个事件的全貌。     
  这些细节在他的节目里自然就成为了独家评论的重要素材。当然,细节也可以成为他判断未来新闻的依据。2001年凤凰卫视的当红记者闾丘露薇跟随国家主席江泽民出访非洲。江主席有一站要去摩洛哥,详细行程还没有公布,闾丘就问何亮亮,江主席为什么会选择摩洛哥?何亮亮说江泽民肯定是要去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卡萨布兰卡。他在撰写江泽民传记时,发现江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上海看过《北非谍影》这部名片,该片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其英文的原名卡萨布兰卡。事后闾丘根据这个角度去做采访准备,果然江泽民去了卡萨布兰卡。     
  何先生在讲解普京的情况时,大量的细节也使人们对这个新帝国元首的认识显得自然。他说,其实研究当代人物有时也要从各种资料考证、综合和总结,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为了考证普京在德累斯顿当特工时是否和当时东德情报机关负责人、西方情报机关极为敬畏的间谍大师沃尔夫有过接触,为了确定被香港公司购买的乌克兰“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何时被拖到中国海域,都需要努力寻找相关信息。     
     
第八章:我是阮次山(1)     
  “4·15”空难爆发后,有关方面采纳了他提出的建议     
  ◎ “政府介入会造成国家出事的印象”。由国航独立负责,政府只是幕后协助者     
  2001年1月间,凤凰卫视中文台推出了一个广告片。     
  被剃去前额头发、蓄着一撮小胡须的老头儿说:“许多看来不相关的事,其实都是相互有关联的……我是阮次山……”这句家喻户晓的节目宣传词,现在甚至成了凤凰主持人间的一句笑话:“许多看来不相关的人,其实都是相互有关系的。”     
  这个小老头儿亮亮的脑门很快引起了观众的注意。这个陌生的老头儿,留蓄着八字胡,脑门闪亮,很像列宁同志。这个“列宁”引人注意的是他的讲话方式。没有人敢想象凤凰卫视隆重推出的这个节目的时事评论员说话竟然“结结巴巴”。这在靠长相与嘴皮子打天下的电视圈至少是个犯忌的事。即使已习惯了以个性化主持人与另类主持人充斥的凤凰卫视传统,大家对电视台这次隆重推出的“结结巴巴”的评论员,仍有些看不懂。     
  阮次山在凤凰卫视主持专为他打造的类似《时事开讲》的新节目,叫作《新闻今日谈》。“院长”王纪言在对媒体介绍这个新栏目时,只是表明这是为了补足在《时事开讲》之后的十几个小时里,对西方发生事件的评论的空白。“因为时事仍在发生,这个节目需要对新的事件进行评论。”     
  阮次山在这个新节目里,“舌头总是绕来绕去,有几个音节总是听不清楚,听得人心里起急。”话语的缺陷,并不能掩盖说话者的智慧。许多观众就在这种“倾听的焦虑中”被吸引。因为他“拥有能说出观众最想知道的大事的底蕴”。     
  早在1999年间,凤凰卫视进行台湾领导人就职典礼直播时,这位陌生的老头儿,就以其对于台湾问题亲历式的经验使他的评论独树一帜。他讲解众多问题时,总是会说,我某某年认识某某人时,他告诉我什么……的形式来告诉大家他的这个观点的来源。对于一个亲历者与对新闻当事人了如指掌的评论员,你除了会被他的说法说服,就是信任。而他的语言表达,则成为某种风格。     
  许多观众觉得他的讲话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众多关心时事的人,都在中午睡觉时,开大电视,听着他的讲解入睡,如同晚间的11点40分听着《时事开讲》的声音入睡一样。这个午间的评论节目很快获得了成功。     
  阮次山对自己的新形象表示与观众一样,是第一次接受。第一次上镜时,他以为只是简单的修饰,等到半小时后起身时,发现自己前额的一缕仅存的头发,已被“收割干净”。那点自己留了多年的胡子,则成为鲜明的标志。据说这个形象是“院长”与化装师一起包装的结果。     
  被包装的还有他的说话方式。     
  阮次山起初曾怕自己的说话方式影响到讲话的质量。专栏作家的经历,使阮在开讲初期,每次都会写好讲稿。但他念稿的形象并没有得到“院长”的认可。制作人员商量的结果是:“你念稿就不是自己了,你的特色就是结结巴巴的。”阮先生承认,“我的舌头是打结的,从小说广东话,到了台湾又跟着一个四川人学说英文,更是讲不好。如果R和S连在一起,舌头便转不过来。所以,有时候我讲话会比较慢,避免念不出两个不连续的音。”     
  此后在节目中阮次山先生是完全不念稿的。通常,他只准备大纲,然后在现场自由发挥,“写好完整的稿,反而限制了我的思路。”这位也许是世界上惟一说话不太利落的主持人,却由此幻化出一种别人找不到、学不会的独特风格:老神在在,妙语迭出。     
  口齿伶俐之人的优点有时也是弱点,往往口无遮拦,许多话未经大脑便吐出来,想收都收不回去。阮次山自认脑子转得比嘴巴快。     
  阮次山做节目讲究以最简短、最有震撼力的语言,直击要害。“有时候,观众看电视时,可能正和朋友聊天、打麻将,所以在电视上发表评论时,一定要有一两句话,或者概念,可以马上打动他。”毕竟,电视注重即时性效果,只有用即时性的语言方式,才可以吸引大家的关注。     
     
第八章:我是阮次山(2)     
  阮先生由此在自己的这个节目中形成了“语不惊人誓不休”的风格。他在与最初的搭档郑浩先生共同主持这个节目的时候,抛出了相当多的惊人语言:比如他形容台湾阿扁当局的“姨太太心态”,美国现在实行的“布什单边主义”等语,已成了京港台普遍认同的概念。他的许多论语,甚至可以在决策层的讲话中找到引用。     
  2002年“4·15”国航空难发生后,中国政府代表这家航空公司出面处理。阮次山先生从      
政府发布的声明中,发现了问题。他的美国经验以及近年来观察到的各国政府的危机处理模式,使他提出了新的建议。在当天的节目中,他认为在最初的处理方式上至少出现了这样几个失误:“一是不太透明化,二是应举办记者会,公布事件处理的每一步。”他并认为,“事故发生三天后,在韩国出事地点打交道的主要人员成了中国驻韩大使馆人员,国航的两批紧急事故处理小组在抵达现场后,着重于处理事故,未能妥善处理公关事务。国航固然属于民航辖下的航空公司,但国航航班应由国航负责,不能让国家的外交人员应付记者,否则会造成国家出事的形象,此时的中国外交官只适合在幕后帮助国航处理善后等”。     
  有关方面看到了这个节目。很快,政府调整了处理方式:由国航公司出面负责。现在的危机处理仍然按照这一行为原则在推进。     
  观众们似乎已接受了这个在台湾长大的美国公民的评论方式。     
  这样的成功方式,使许多人忘却了当初凤凰卫视启用阮次山时所遇到的压力,并且已习惯了阮氏风格。在谈到为什么会请这位结结巴巴的主持人来凤凰的因缘时,老板刘长乐认为:“阮次山先生有游走于两岸三地间的经历,小时迁居台湾,度过了求学阶段,后来在美国住了20多年,念硕士,从事新闻工作,乃至参政,替政客进行筹款活动充当参谋。他的国际视野、洞察力和熟知欧美、大陆、台湾、香港情况的独特经历,以及作为一个中国问题专家的阅历与经历,都是我们选择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设想其实包含了老板刘长乐的想象力。他希望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评论能延伸凤凰卫视的力量,并集合成批的精英。     
  2001年开播的凤凰卫视资讯台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在设计这个以新闻资讯为主的频道时,他们认为,评论代表了一个台的整体立场与声音,甚至是一种超越新闻的第二种力量。最后他们决定创办的类似《时事开讲》的节目在这次启动新频道时得到了应用。这个叫做《新闻今日谈》的节目主要负责《时事开讲》后这段时间的新闻事件的评论,他们试图通过打造这个栏目,将完整自己的新闻评论在全天中的位置。     
  当然,这样的努力使他们开始研究时事评论在整个新闻中的位置与作用。在资讯台开播后不久,资讯台每晚8点的《凤凰环球播报》与中文台的老牌节目《时事直通车》合并,在晚上9点并机直播。新的《时事直通车》既利用了品牌的优势,又吸收了《环球播报》的优点,利用卫星电视联机或电话联机,在长达一小时的时间里,把世界大事一网打尽。当然,在这个节目重新设计时,“院长”王纪言则开始将评论员的观点硬性地揪到这个直播的新闻节目里。这位《时事开讲》的始作俑者,认为每天“用权威的时事评论员的观点,用三言两语把当天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天机点破,将会起到观众看到发生什么而又知道为什么发生的即时新闻效果”。     
  这个叫做《时事点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