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ǖ乜胀ㄐ畔低常孛婧涂罩懈菪枰恢富雍托叵担峁┝擞行У耐ㄐ攀侄巍>嗄甑姆⒄菇ㄉ瑁�60年代中期,已构成了指挥、情报、协同、航行、气象等无线电通信网路。
领航保障建设。1954年空军采取了一系列加强领航保障建设的措施:从难、从严进行领航、轰炸、引导训练;进行定期技术检查、考核;强化领航业务理论教育;对领航人员采取多种渠道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到1956年,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地面领航员队伍。60年代又采取了新措施,加强地面领航人员队伍建设。从1955年至60年代中期,地面领航人员共引导空军飞机击落击伤入侵的美国和国民党空军的飞机58架,有67名地面领航员荣立战功。
气象保障建设。空军初建时期的气象保障比较薄弱,从1954年开始逐步加强了气象网的建设。除在东北、华北地区组建了区域性气象网外,在华东、中南、福建地区组建了一批气象台站,在内蒙古、西藏等边远地区组建了一批机动气象站,构成了小范围的区域性气象网。在全国范围160多个气象台站建立了危险天气通报网,在一些主要地区建立了临时气象观测哨,在沿海地区则利用对空监视哨和海军观测站观测报告天气实况。还组织了近600个地方气象台站分别向空军提供气象情报。为了提高气象情报的传递时效和气象保障能力,1960年先后在京津、沪杭、旅大、广州等地组建了区域天气实况传递网;在沈阳、南京、武汉、西安等地建立了区域气象广播台,定时播发空军气象台站和有关地方气象台站的天气实况以及其他气象资料。为了收集国外气象情报,60年代中期,在北京、武汉、兰州、昆明等地建立了用以收集传递国外气象情报的收发信台。尔后,空军建立了气象室20个、台站189个,气象工作人员1万余人,基本上初步建成了以气象室为枢纽、以气象台站为基点的气象保障体系。
飞机管制建设。到50年代后期,基本上形成了空军、军区空军、军和航空兵师、校(机场)等四级飞行管制系统。飞行管制设备不断改善。在飞行管制的各项建设中,空军十分重视建立和健全飞行管制的法规,使全国的飞行管制工作能够严密地组织和顺利地实施,有效地保证了飞行安全。
7、健全后勤保障体系
从空军诞生到60年代中期,空军后勤工作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950年至1959年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由全面向苏联空军学习,逐步转变到认真结合抗美援朝作战的后勤保障经验,探索中国空军的后勤建设道路,使各项后勤工作得到稳步发展。1960年至1965年为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在苏联撤走专家、停止援助和国家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广大后勤人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了困难,保障空军部队完成了作战、训练任务。其主要有物资保障、国防工程保障、机场防护工程建设、后勤装备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卫生勤务保障、飞行后勤保障等。
(四)空军建设的挫折
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在空军搞阴谋活动,使空军各项建设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和破坏。
吴法宪追随林彪,在空军大搞唯心主义,鼓吹“突出政治”、“政治可以冲击一切”,批判“单纯军事观点”,制造思想混乱。军事训练受到严重削弱。在“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口号下,军事干部不敢抓军事,经常出现飞飞停停的现象。1968年,平均每个歼击机飞行员仅飞了23小时45分。航空兵部队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1972年,全空军只有6。2%的飞行员能担任夜间简单气象作战任务,只有1%的飞行员能担任夜间复杂气象作战任务。1974年保卫西沙群岛作战时,有的参战航空兵部队,拿不出建制作战分队,只好把大队长以上干部组织起来执行任务。院校建设遭受挫折。由于大砍院校,长期停课,以致部队中经院校培训的干部比例大大下降,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干部队伍的成长,给部队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文革”十年虽然使空军遭受严重的干扰破坏,但是由于广大指战员坚守战斗岗位,积极工作,完成了一些必须进行的工作,部队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在备战、战场建设、科研试飞、作战、支援国家建设和维护国家稳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美国和国民党当局不断派出侦察机和战术战斗机,对西南边境和福建沿海地区进行侦察和挑衅活动。空军担负作战的部队在社会上十分动乱的情况下,保持稳定,严守战斗岗位,先后击落入窜的美国和国民党空军的飞机16架,保卫了祖国领空的安全。
(五)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解放军空军先后在邓小平、江泽民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核心的领导下,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军委的各项指示,从整顿各方面工作入手,实行拨乱反正,医治10年动乱造成的创伤,开创空军建设的新局面,空军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级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部队和院校的教育训练,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稳步前进;武器装备和各项保障工作有了改善和加强;人员的政治思想、文化素养、作风纪律,都呈现新的风貌。空军广大指战员常备不懈地担负着保卫祖国领空的光荣使命,积极地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军委交给的各项重大任务。空军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现代化建设新步伐,取得了巨大成就,英姿勃勃跨入了21世纪。在新世纪里,人民空军与时俱进,跨越发展。
1、“十大整顿”
1976年10月,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空军党委率领空军部队深入揭批林、江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清查有牵连的人和事,进行全面整顿,拨乱反正,医治创伤,很快恢复了元气。1977年4月,中央军委对空军领导班子作了调整,任命张廷发为空军司令员,高厚良为空军政治委员。新的空军领导班子组成后,一面以极大的政治热情率领部队投入揭发批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清查帮派体系,落实干部政策;一面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奋力扭转“重灾区”的局面,实行全面整顿。全面整顿包括领导班子、规章制度、军事训练、战备工作、政治工作、纪律、航空工程机务工作、后勤工作、机关作风等十个方面,称为“十大整顿”。
领导班子整顿:一是组织整顿,于1978年年底,把军、师、团三级领导班子调整完毕,使各级领导班子达到政治上强,作风过硬,比较年轻、精干。二是政治思想整顿,解决“软、懒、散”的问题。规章制度整顿,从机关到部队,从干部到战士,都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有专职,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修订和恢复过去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整顿训练工作,首先抓好飞行技术、航空理论基础训练,在空军各兵种各专业人员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掀起一个像1964年那样的群众性练兵热潮,院校按定额接收学员,培训空军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恢复和健全战备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统一空军作战指导思想,拟制、修订各种作战计划、预案,提高业务水平和指挥能力。政治工作整顿,由上而下、分期分批地对各级政治机关进行整顿,端正思想路线,纯洁干部队伍。整顿纪律,强调坚决执行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做到了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克服无组织无纪律现象,发动群众同事故作斗争,把空中和地面各种事故减下来。整顿航空工程机务工作,恢复以往行之有效的机务维护规章制度,改进维护作风,办机务教导队,提高机务新兵训练质量,恢复驻厂军代表制度,把好验收关和产品质量关。整顿后勤工作,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加强场站建设,教育后勤保障人员明确树立为飞行服务的思想,分期分批地整顿国防仓库、油库,确实查清库存物资和装备的数量、质量状况,加强管理维护。整顿机关,提高工作效能,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改进文风,精简会议和文电。整顿作风,贯彻治军要严的指导思想,要求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批评、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作风恢复和发扬起来。十项整顿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重点放在清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流毒和影响。到1978年底,十项整顿基本完成,取得了显著成果。从上到下建立了岗位责任制,修订和恢复了各种规章制度,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局面已经改变。航空兵部队和航校的飞行总时间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的18。4%;航空兵部队年平均飞行时间87小时39分,突破了多年来在60小时左右徘徊的局面,训练质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严重飞行事故万时率下降到0。36,是10年来最低的。地面部队和院校的教育训练,年终考核成绩优异。
经过整顿、调整和恢复,使空军的各项工作转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为空军建设的全面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
2、开创空军建设的新局面
在全面整顿、拨乱反正的基础上,空军依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军委的要求,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开拓前进,有计划地推进空军的全面建设,开创了空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空军的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加强院校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1976年以后,空军院校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加强院校的全面建设,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体系,朝着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方向发展。1978年初,据邓小平指示,空军院校的恢复工作迅速展开。在已恢复和改建第1、2航空预备学校、通信学校、军医学校和雷达学校的基础上。1978年3月至6月又重新恢复了空军政治学校、空军后勤学校、空军高射炮兵学校和空军学院。到1979年,空军地面院校的学员定额,已由“文化大革命”期间的5650名,增加到1。86万余名。同时,还根据部队的需要,新增设了28种专业。空军院校经过紧张的重建和扩张工作,到1979年已大体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的规模。各航校在人员、飞机、器材基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每年的飞行总时间不断增加。1980年航校全年飞行时间达53万小时,比1977年增加53%。
对学员的培养,全面打好基础。空军院校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要求,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牢固树立为革命而飞的思想;在技术业务方面的要求,要熟练掌握飞行加强技术,达到训练大纲规定的质量标准,并扎实学好航空理论基础知识,以指导飞行实践;在作风纪律方面的要求,要具有良好的军人素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雷厉风行,机智灵活,一切行动听指挥;在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要具有适应紧张的飞行训练所需要的体力、耐力和平衡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