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我做会计好多年-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疲裁缓退拔翊蚬裁唇坏腊。彩橇窖垡幻冢冉贤诽邸M诽垡驳米霭 �
在北京方面,算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我找了AAA税务的同事。大家可能都知道,在四大,很多做税的人,都是以前税务局的,这些人在税务的人脉还是很深厚。他们告诉我在北京税务里面,找什么人最有效,然后给牵了个线,我请人家吃了个饭。大家吃饭一聊,居然还都是校友呢,关系就近了一步。但事情还得公事公办。毕竟BBB在全国的点太多,其实哪个地方的税务都不想先做表态,都在看别人怎么做。北京做为首都,算是我们攻的战略重点吧。但这校友的关系,也不能一下子就把你的税给免了啊,还要往上报,研究啊。不过,有了这层关系,打探进度就比较方便了,而且税务上层有什么考量,需要哪些补充资料,都能第一时间反馈到我们这里。
而且,全国各地税务的人,大概经常一起开会吧,很多人互相都认识,因此在北方区,借着北京的关系,我们又和绝大多数地方上的税务接上了头。但唯有2个东北城市,转了几圈,都发现没什么关系可以接近,只能公事公办硬上了。这个事情其实和其他事情不同,你是要人家放弃征你的税,我们又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企业,这个人家觉得挺难办。国家的政策又是很模糊和边缘,不批你也可以,还有税收,帮助完成指标啊。所以资料递上去,就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的。没办法,就通过当地的各种关系,联络到这两个地方的税局领导。一个地方就是当地的局长,一把手;另一个地方是副局长,但是就是主管这个事情的。
我想怎么着也得请人家先吃个饭,见个面,沟通一下感情吧。可我级别不够啊,连个经理还不是呢。跟我老板NJ说,他直摇头,他不去。估计他也耳闻这些税务的不好弄吧,再说是在东北,这个喝酒他不行啊。那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对方其实架子很大的,毕竟都是市局一、二把手了,据说轻易不出来吃饭了。但听说是BBB,也都有兴趣了。于是都是我飞到2个城市去,在当地BBB子公司人的帮助下,都是找了当地最好的酒店和餐馆,请了这些人吃饭。那时候还不到30岁的我,年轻啊,见到那么高级的干部,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人家一看,虽然是BBB,但来的人级别不高啊,也挺轻视的。总之几顿饭吃的,心里挺不是滋味,可是又是有求于人家,所以也是硬着头皮应酬啊。
这些税局的领导和他们的跟班,都是饭桌上的老油条了,谈笑之间,就能弄出些让你喝酒的理由。虽然他们级别高了,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楞逼你喝酒,但人家是领导啊,不怒自威的那种啊。我那会对和这些人打交道,一点经验没有,就凭自己满腔热诚啊,那就喝呗。所以那几顿饭,印象中除了黄酒没喝,其他酒都喝了,一顿饭吃上几个小时,白的、啤的、红的、洋的,都是喝完一种换一种。每次都是我把他们送上车,就晃晃悠悠直奔卫生间狂吐。
几个回合下来,这些领导们也发现,这小伙子实诚啊,而且是一心为公司办事啊,所以对BBB的影响也改变不少。加上毕竟是BBB对当地经济贡献不小呢,他们也不想太为难我了,就放了话,饭就吃这样了,税的事情他们好好考虑。
其实他们说考虑,就是什么也不做,但至少他们不否决你,维持现状。后来,一直到北京这边税务给了我们批复,认可了我们的说法后,这些地方也就顺水推舟批了我们。
我其实是个不太能喝酒的人,但在这个过程,酒是没少喝,觉得一度对自己的身体影响挺大的。不过最终事情是解决了,还算是不错的结果了。不过从那以后,我再也没为公事喝过酒了。这几年岁数大了,各种身体指标都不像年轻时是那么好了,就更不会喝了。现在公司请税务的吃饭,我也不去了,都是让下面的财务经理们去了。我觉得事业重要,但自己的身体更重要。我再喝几次酒,对公司的事情、对我的事业估计没什么正面的影响,但对我的健康,肯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我来说,家庭和自己的健康,还是比事业要重要。
日期:2008…11…27 13:28:00
我做的好的第二个方面呢,就是我和其他部门的关系。
做财务的人,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容易就和其他部门产生对立。在BBB,财务的地位比较高,是因为公司的管理文化造成的,但并不因为此,其他部门就对你没意见了。而且在香港那边的亚太总部,财务部门有相当一些人都是咄咄逼人的,给其他部门的印象好像也不是很好。我的老板NJ呢,有他自己的打算,虽然和北方区业务部门尽量不发生直接冲突,但他和业务部门接触也不多。我和其他部门的人聊天,大家都觉得NJ高深莫测,大家都有点怕他。
而我这方面就明显不一样了,我给大家的更多地是温和和幽默的印象,而且不摆架子,不是我谦虚,是我确实觉得没什么架子可摆。比如说,公司经常会从仓库拉广告品到办公室,为了晚上的活动啊什么的。这些广告品到了我们写字楼下面,都是负责的销售代表找几个同事一起去搬的。我经常出出进进的碰上这种事的时候,二话不说,捋起袖子就帮他们搬。可是他们销售自己的主管有时候看见了都不管的,更别说人事部门啊等等其他非业务部门了,那些部门的主管看见了,也都是打个招呼就过去了。一句话,还是有些等级观念吧。不过,这种观念在我脑子里基本没有。
所以,给我们办公室打扫卫生的一个老太太就说过,内地所有的主任级别的员工里,只有LXG(就是我)没有架子,最平易进人了。这老太太经常跟我开玩笑、聊天什么的,她还说,整个北京公司里主管级别的内地员工,她也只有和我能开玩笑,别的人她不敢,因为他们都很严肃,有点架子,不太爱和她讲话。别小看了老太太的话,她在BBB干了得有5、6年了,和我们北方区的大老板关系还挺好的。这些话,也许她也和大老板说过。当然,我当时并非因为这点才要跟她装做平易近人,我是觉得实在没什么架子好端的。不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时候大家也要注意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这个对于个人发展是有好处的。
在公司的各种活动中,我也都是带着财务积极参加的。有一年的年度晚宴,我们表演的小品很受大家的欢迎,后来在全国销售会议中,还应邀又去表演了。
另外,我去各地做拜访,算是很认真的,经常能发现问题。不过,我发现问题,肯定和当地的负责人沟通,然后给他们建议和时间去改正。回到北京,我会写在报告中,但我不会四处去散播问题。北方区的大老板,因为忙,有时候也不仔细看报告,所以各地也会有时间改正自己。他们改了,我以后再去检查,没问题了,我就什么都不说了。只有屡教不改的,我才会在季会上去点名。我这些做法,相比很多香港那些内审,是非常温和的。我的想法就是要解决问题,没想去整任何人。因此,我个人在业务部门里面,没有什么敌人。各地的负责人在预算方面、资源调配方面有什么问题,都会很坦诚地找我交流。
所以呢,怎么说呢,做人也很重要的,有些人能力还可以,一直升不上去,很多都是因为做人做的不够地道吧。尤其是在大的公司里面,这个情况就更多一些。小公司或者私人公司,你把老板哄好了就行了。但在大些的公司,你有时候光哄好你的上司可能还不行,因为他要提拔你,还要看其他部门的人的意见。你做人不怎么样,有时候升上去也会很困难,除非你老板脸皮也属于特厚那种,呵呵。
日期:2008…11…28 17:33:00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财务系统的实施了。这个事情我觉得呢,可能是反应出我的执行能力还是很强吧。
BBB早期在国内的发展,有点打游击的感觉,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建立办事处、分公司,发展得比较快,管理方面也有些滞后。在财务方面的问题就是,办事处、子公司(主要是销售公司)、合资合作企业这些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个体,都是根据各自自己的情况决定怎么记账,有的居然还是手工帐,有的是用Excel开发的简单的电子账簿,也有用了用友金蝶一类的财务软件的。有人会问,那么大一公司,怎么不用ERP啊。那可是10多年前啊,ERP这个概念当时还是比较新的,普及程度也没那么高,这是一,另一方面网络建设在10几年前也不似现在,而一个好的系统,离开网络的支持,也是很难做的。
所以,BBB当时的策略就是通过遍布中国的财务人员,尤其是我这样的人,四处去拜访,把财务的制度、规范普及到各地,再通过我们去检查执行的情况。总之,有点人海战术的意思。
但是,BBB毕竟是个大公司,内部流程还是比较复杂地,而且跨地区、跨部门的合作是非常地多。有时候,一个全国性的推广活动牵扯到很多不同的业务单元。比如,在北京做一个推广活动,如果是全国性的,钱是中国公司总部出的,就是香港那边,通常会有一帮子香港人过来搞活动。但是做为北方区,我们也想借着这个活动搞搞促销什么的,这个促销的成本就得我们北方区自己出。而在平时,北京的办公室里,也飘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人,这些人的工作会需要北京当地的一些支持,这些支持成本是由他们所属的公司比如英国公司、巴西公司啊什么的承担的。但钱是北京公司这边付,计帐是不计入北京这边的费用。
BBB公司全球的COA,就是chart of account都是一样的。记账的时候不是光记录会计科目就行了,还需要把公司代码、驻地代码、项目代码、员工代码都输入。通常一笔分录需要输入的代码总长在21位到34位。如果一个法国老外来到北京出差,而且需要我们帮忙的话,他就得告诉我们他此行活动的会计代码是什么。我们的人花了钱,也是在北京这边报销,但报销单上要填他提供的代码。而财务记账的时候就是借记和法国公司的往来、贷记现金了。稍后我们会发账单给法国的公司,账单上会写明因为什么事由我们帮他们垫付了钱并提供那个会计代码。
这个做法早期是可以的,但业务发展了,问题就都出来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关联方的往来乱得一塌糊涂,别说BBB中国公司和其他国家公司的帐对不上吧,光在北方区里,不同location的帐都对不上。这里有时间性的差异,账单邮寄是要花时间的啊;还有人为的错误,有的是收了账单忘了记账,有得是记账时记错了会计代码。
日期:2008…11…28 18:25:00
而BBB中国,因为业务发展,销售子公司和合资合作企业的数量也多了起来,互相之间对账是个很让人头疼的事情。
记得那时BBB好像要在全球推SAP,但这个东西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搞定的事情。BBB中国区判断SAP这个东西推到中国的子公司这个层面,没个3、5年时间是不可能的。鉴于此,BBB中国决定在中国区域内先推一套财务系统,至少先在中国区内统一财务系统并解决关联公司对账的问题。
这个事情中国区的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