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论-马汉 [美国]-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则是这样一个共识:应该压制那看来过度膨胀而又甚具侵略性的德国的野心。无论人们有什么看法,当前在欧洲只有英国和德国有着他国望尘莫及、协调得当的力量,这体现在它们的富有、它们的工商业体制的有效以及英国海军和德国陆军的强大上。其他国家只是站在英国或德国一边对它们间的平衡发挥作用;这种作用是辅助性而非决定性的。
2·德国的崛起
马汉 '美国'
'出自《海权论·欧洲的冲突》' 1910
德国的目标是求得这样一个地位:即在那些欧洲文明范围之外的国家,在它们的人民中间,德国的影响、德国的资本、德国的商业、德国的工程业和德国的聪明才智可以和其他强国在平等的条件上进行竞争
认识到了德国和英国之间的敌对及其产生的根源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其他状况。奥地利在去年采取的兼并行动,1905年摩洛哥争端的或长期存在、或转瞬即逝的事态等都不时地影响着各国的政策方向。微小的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偶然发生的,但它们也会导致和其重要性相符的反应。这种重要性的大小由有关的政府所估测,但在根本上还是为这些事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所决定。当前,德国和英国之间的对峙就是国际关系的重心,它是从前述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发展而来的。“我认为,”德尔布吕克还写道,“英国和德国这两大国之间的角逐是事物发展的自然结果,绝不可能被消除。不过,这场竞争并不必然导致战争;至多竭力进行的军备建设使两国保持相互间的力量均等,谁都不敢轻越雷池一步。”而其他欧洲国家则和某一方站在一起,对这种平衡产生影响。
德尔布吕克的思路适用于包括英国在内的每一个其他国家,也适于被用来分析包括英德之间的争执在内的每一个纠纷背后的原因。战争的情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战方的地理状况,但战争的根源可能远在他处,今天尤其如此。如今,众所周知,欧洲国家和美国都越来越必须在世界的欠发达地区寻找原材料,并为它们的工业产品和资本寻找出路,从而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都处于相互竞争之中。在1909年5月底,英国外交大臣在议会下院的发言中说,从今没有任何欧洲问题会激起欧洲国家间的尖锐冲突。不过他又指出,非洲的刚果问题如不能合理解决,可能造成欧洲国家间的麻烦;这些麻烦和过去几个月中发生的问题指奥地利的兼并行动,对此各国迟至1909年4月才明确给予承认相比,后者只是儿戏而已。德尔布吕克又写道:“德国给自己规定的明确目标不是获取大片的殖民地,而是求得这样的一个地位:即在那些欧洲文明范围之外的国家,在它们的人民中间,德国的影响、德国的资本、德国的商业、德国的工程业和德国的聪明才智可以和其他强国在平等的条件上进行竞争。”
无人会反对这样的一个目标。但是,在面对上述声明的同时,人们又不能不认识到德国的军事力量正炫示于其面前;不能不记住德尔布吕克下面这句意味深长的文字:战争常常并不发端于明确的目标而是受促于偶然的事由,而强者通常在这些事由中占据上风。而且,冲突中的双方能很快就什么是“条件的平等”达成共识么?在整个世界已经确信德国有关武力上的优势而且企图倚仗这种优势去谋求控制的情形下,它还会为德国鼓吹它有着平等的权利而感到欣慰么?世界上的国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事实:一是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普遍存在着与德国有关的竞争,当然门罗主义使南美的情况更为复杂;二是德国海军很快就会变得比英国之外所有国家的海军都强大。如果英国保持了它现有的在海军方面的支配地位,再加上不列颠群岛的地理位置,英国海军就可以钳制德国;但如果英国海军没有这个能力,就没有谁还能起到类似的作用了。由于英国有着非常自由的体制且因此军事组织不甚发达,另外对殖民地的欲望也已完全得到满足,它没有足够的进行侵略的动机,何况如今它也没有很高的组织效率。就此而言,德国才是当今最适合不过的;无可比拟的典型。
如果上述正确,那么在当前由于所有在工业技术和资本拥有方面都名列前茅的国家都正在世界上的同一地区寻求贸易和投资机会,因而竞争十分激烈、国际紧张日益加剧的时刻,英国明显地是国际局势的关键所在。工业、生产能力和资本不仅仅是抽象的名词,它们还体现着实实在在的资源,对它们的开发利用决定着大众在衣、食、住、行和合理享受方面得到满足的程度。所以,当前斗争的主体不是政府,而是各国人民,政府只不过是他们的工具。如果哪个国家在政府体制的效能方面高出一等,以所拥有的工业和商业实力为基础,它就可以作为一股军事化的、组织良好的力量投入角逐,而其他国家只能寄希望于结成联盟以维护机会的平等。英国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海军,以及庞大的殖民体系,将国际形势的钥匙抓在了自己手中;不过就武力竞争而言,英国在组织效率与人力物力的集中上又逊于德国。这样,对所有德国之外的国家或民族而言,如果它们认为在世界市场上的平等或机会对自己极为重要,它们就有必要考虑应抱着怎样的思想态度、持着对现实的怎样理解、采取怎样的手段去影响未来的发展。如果某一国的强大令他国难以望其项背,那么和从前一样,平衡只有通过弱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联合才能得以保持。
顺便还需提及的是,在大多数的工业竞争场合中,海洋都是决定性的因素。就当前欧洲形势而言,尤其是考虑到俄国趋于衰弱且要把一部分力量投向东方,德国完全不受入侵的威胁。而且德国海军能够,或者说很快就能够在世界上的任何地区自由行动,此外只有英国海军可以这样做。一旦英国丧失了这种地位,就当前状况估计,德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上起支配作用的海军国家以及欧洲的主宰者。另外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德国海军的行动不牵涉英国的切身利益,有关国家又未保证在与上相反的形势下给予英国相应的支持,能期望英国行使它的权力去制约德国吗?在美国力量还很弱小的时代,美国宣布了门罗主义。尽管美国的声明和它的海军力量一样可以让人不屑一顾,但英国这个当时有着比今天还相对强大的舰队的国家将门罗主义作为一项对它的真正支持加以欢迎,而且两国还通过它们的行动阻止了一些国家提出的从欧洲运送军队跨越大海去干预美洲的争端的建议。当时,利益的契合使美国和英国相互间给予了支持。
另外,在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之时,一位在英国极有影响的权威人士告诉笔者,对于向英国提出的一项要求它参加一个国际联合以约束美国使用其力量的建议,英国在答复中不仅拒绝参加这样的联合,而且还保证将积极地反对建立这种联合的尝试。而在1895年,法国、德国和俄国的联合行动就迫使日本另一个非欧洲国家放弃对旅顺的占有。我认为英国的上述作法完全是出于利益动机,它正确地认识到了其利益。我不会将其原因归结于情感,情感尽管在国家生活中有着强大的作用,却是极为靠不住的东西,变动无常。当前的问题是,在目前形势中,英美两国鉴于利益的共同性,在什么领域更可能进行相互支持?当然,英美之间还有着共同的政治传统,这很大程度上也使两国相互间有着感情上的亲近。在今天和在华盛顿时代同样地正确、而且将一直正确的一个道理是,期望能有利益之外的动机持续决定一个国家的行动完全是徒劳的。这个被冠之以“现实主义”的信念已被德国直言不讳地作为国家政策的根据。从这个信念出发对于政治家来说,他们的政策是否正确、全面正取决于对于国家利益的考察;为此,他们需要对眼前现实有着广泛的了解,还应具有对其进行分析的能力。对于一个要在世界上充分发挥作用的国家来说,这些了解和分析能力也应为其一般大众普遍拥有。只有这样,原先只有着短浅眼光的大多数人才能认识到国家的长远需要,国家也才能采取必要的措施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今天,美国再一次地需要看清欧洲政治对于自身利益的直接的和不可避免的影响。当前,德国决心在世界政治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正公开地计划建立一支一旦建成将比英国海军还要强大、比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任何国家所希望拥有的海军还要优越的海上力量。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德国正行使着它的无可争议的权利,不过它也必须为它的行动负责。无论就某个地区的防御、还是就在涉及德国的争端无论可能出现在世界的哪个地区而言,德国的所作所为已使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感受到了德国力量造成的压制。于是,对美国来说,当前正迅速出现这样一种形势,它就其主要特征而言和美国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从门罗主义的提出到南北战争的结束这段时间内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一致。
因此,如果上述形势完全形成,它也不会是史无前例的。不过,它和昔日的情景相比明显地多了几分不祥之兆,因为现今的国家间竞争远比1860年以前激烈。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德国自1870年以来由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造成的。今天的敌对和以前一样,也是由海洋而起,而海洋正是美国及其他海上国家的边疆。这个世界久已习惯于由一个海军强国起着支配作用,并且毫不含糊地将这个国家和英国这个名称连在了一起;它还注意到,海上霸权总是和商业和工业的优势相维系的。今天,争夺这个优势的斗争正在英国和德国之间展开。对这个优势的追求促使各国寻求市场,并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倚仗压倒性的力量以控制市场,使其为我所用。这种控制的最高形式就是占有。这种保护制度目前盛行于世,它表明了力量或国家权力如何被用来人为地为本国的工商业创造优势。英国自诩的自由贸易政策是以简单的比较优势为基础,而现在这种优势已陷入了疑问之中,自由贸易体系也摇摇欲坠。在1878年,英国同意由奥地利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实施占领,尽管当时后者名义上还是土耳其的省份。可是,奥地利一占领这些地区之后,就进行了关税调整,结果英国就被排挤出了当地的市场。“门户开放”这个如今已为人熟知的词汇要表达的就是对于通过领土占领或公开、隐蔽的领土控制而在某个地区推行贸易独占政策的抗议。
无疑,纯粹的商业竞争完全是基于工业和经济效率。然而,不管一个民族在这个方面如何表现上佳,它也只会在无力操纵事态时才愿意依靠效率进行竞争。一旦有了权力,它就会使用它;而之所以未能这样去做就是因为它未控制某片土地。于是就有了两种结果:一是一些国家力图占有某块地区;二是占有者倚助武力来保住已到手的地盘。就在最近,当笔者正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一位在德国颇具影响的人物称,如果将来德国在其他国家先行抢占的殖民地盘上依然不能立足,德国对此只好默认。人们完全应该相信此话的确是由衷而发的。不过,国家实际上是由它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