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智谋精粹-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设在美国的日本汽车厂制造的汽车,深得美国顾客的喜爱,如本田汽车
公司在美国分厂所生产的“阿科德”牌汽车,在美国最畅销。仅本田一家,
… 页面 187…
1989年销售量就占美国汽车市场总销售量的7。4%。本田的成功在美国引起
巨大震动。据估计,日本在美国设厂生产的汽车,到1995年,年产量可达
250万辆,为1989年的 1倍多。当然,美国汽车厂商决不会认输,正在尽力
挽回颓势,特别是底特律“三巨头”,都在学习日本同行的经验,以提高自
己的竞争能力。为此,还和日本公司合作办厂,如福特公司和马自达公司、
日产公司已经联手合办工厂;通用汽车公司与丰田公司早在1983年就合作生
产汽车。这种联合无疑对日本汽车公司是有利的,更巩固了它在美国的根基。
今后,日美汽车战必将激烈地进行,不只在美国,还在欧州,但美国人要赶
上日本人,非短期可办到,也非容易之事,至于要把日本汽车公司挤出美国
市场已是不可能的了。
4。避实击虚:稳操胜算之术
李白有一首《蜀道难》诗,开头便写道:“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
难,难于上青天!”难到怎样程度?他是这样形容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揉欲度愁攀援,“而山岭之高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山势又是多么险阻,只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之难如此,邓艾和
钟会兴兵伐蜀时,他不限钟会行“正道”,而是偏行险道,但他终于偷渡阴
平成功,他何能如此?原来他是用“避实击虚”之法。
姜维与左将军张翼、右将军廖化领蜀兵扼守剑阁,使钟会大军寸步难移,
邓艾问钟会提出“偷渡阴平,直捣成都”之议,钟会表面赞同:“此计甚妙!”
暗里却笑其愚,认为“阴平小路,皆高山峻岭,若蜀以百余人守其险要,断
其归路,则邓艾之兵皆饿死矣。吾只以正道而行,何愁蜀他不破乎!”原来
钟会深忌邓艾,怕其争功,认为他行小路必败,故佯示赞许,想借此置之于
死地,谁知却让邓艾立了大功。邓艾军确是历尽艰难困苦,行军都于巅崖峻
谷之中,特别是摩天岭以西更为险阻,有时要过一岭。连邓艾也要以毡裹身
滚下,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像猿猴般鱼贯而下。如此20余日,
行700余里,都是行于无人之地,未见“一夫当关”,乃能偷渡成功。原来
刘后主听师婆之言不理姜维派兵守阴平之议。行于无人之地,也是最安全之
地,所以邓艾实行“避实击虚’”之法,也是绝对胜利之法。
“避实击虚”之法,源出于《孙子兵法》,孙子在《虚实》篇里说:“夫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意是说,用兵的规律
象流水,水流的规律是避高而向下,用兵的 规律是避实而击虚。这是一条
重要的战争规律,凡能以“实”击
“虚”必胜,如以“实”击”实”则胜负难分,即使取胜也来之不易,
且必有损伤。钟会偷笑邓艾行“小道”,自称其行“正道”不愁蜀地不破,
但他与姜维在剑阁对峙,处境很不妙。姜维智勇双全,又忠心耿耿,所率将
兵皆蜀之精英,上下同心死守剑阁,钟会拼力进攻不能前进一步,反而损兵
折将,狼狈不堪,曾议欲 退兵,而邓艾行“小路”却全师而过,直捣成都,
终于灭蜀,如 没有邓艾偷渡阴平成功,迫使归降的后主令姜维放下兵器,
谁胜谁败,尚未可知。因此,以“实”击“实”并非妙法,故素为兵 家
所忌,以“实”击“虚”则是常胜之道,历代兵家莫不推崇。
“避实击虚”也是商战要诀,强者对强者、弱者对强者都可 用此法取
胜。两强相争,互相硬碰,虽胜也必有损伤,如能以已 之长击彼之短,以
… 页面 188…
己之强击彼之弱,以己之“实”击彼之“虚”,必能取胜,弱煮攻强者,决
不能面对面以争,而要在强者不屑一 顾或尚顾不及的地方才去
据地盘,任何强者都必有其弱点,要咬 在其弱点与之相争,只有用这种”
避实击虚”之法,弱者才能不勘壮大自己,不断削弱强者,最后战而胜之“。
“避实击虚”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小公司对跨国公司进行商战的取胜
之法。
如何才能“避实击虚”?《孙子兵法》有不少具体的、精湛的论述。结
合当前的商战,认真研究孙子对于这方面的论述,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钻对手的空子
孙子说:“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情归,此治气者也”。(《军争》
篇)又说:“兵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九
地》篇)孙子还特别告诫:实而避之,强而避之。” (《计》篇)
日本曾长期提倡武士道精神,是一个讲究战略战术的国家,不论是过去
从事战争,或现在从事商战,都是这样。日本人十分崇拜孙子,以孙子兵法
为兵法,纵观当今日本人进行的商战,显然是以孙子兵法为指导思想的。在
其进入美国市场前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就是采取上述孙子所说的战法,
即“实而避之,强而避之””避其锐气,击其情归”,采取迅速的行动,趁
着对方管不及,想未到而出现的空隙,进攻对方没有戒备的地方。也就是说,
哪里有空子,日本人就往哪里钻。日本人这种战法,可简称为“钻对手的空
子”之法。这具体表现在:
1。迂回包抄。战后初期,商战战场主要在欧美各国之间展开,欧美各大
跨国公司还未顾及的其他区域,存在辽阔的竞争空间。此时因产品质量还不
高,尚无法进入欧美市场的日本产品就钻了这个大空子,首先进攻亚非拉各
国市场,选择的进攻点,一般都不存在竞争对手,或是竞争对手实力较差,
处境不妙,大有可乘之机的地方。如计算机业,日本人先攻克亚洲的邻近国
家,然后是澳大利亚,最后才是欧洲和美国。日本汽车公司和摩托车公司也
是首先打入亚洲市场,然后再向外扩张。日本复印机、家用电器、音响设备
等许多公司,最新选择的市场都是美国和欧洲企业鞭长莫及的地区。
2。填补真空。哪里有空予就钻进去,哪里有真空就填补,日本人进行商
战是全球性的,可以说是无所不在,连鲜为人知的太平洋群岛也没有放弃。
帕劳共和国,北马里亚纳联邦、马绍尔群岛和瑙鲁等国,都是最近10年才获
得独立的,过去都曾经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的殖民地。老殖民者撤出后,
日本人填补了老殖民者留下的真空,在这些地区积极开展工作。现在太平洋
岛屿的任何地方都有丰田汽车停在椰子树下,即便是最小的渔船也用雅马哈
的外装马达推动。在岛屿村子的小杂货铺里,也销日本页条和啤酒。甚至盐
和白糖也是日本来的。
3。攻其不及。任何强者都有其弱点,都有其可乘之机。日本进入美国市
场主要是在60年代之后。开始,欧美各大公司已统治所有的主要市场,但在
细分市场上仍有被忽视或还满足不了顾客需要之处,这样,日本人就有空子
可钻。那时,欧美大公司侧重于货贵、大型和价格高的产品,如汽车、摩托
车、电视机、复印机等。他们自恃自己产品是名牌货,无须改进,不患无人
购买。日本人却与之相反,以小而轻巧、质优而价廉的产品闯入美国市场,
… 页面 189…
许多美国企业家却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如他们把本田的第一辆轻型摩托车
视为”玩具”,把索尼的第一台小型电视机贬为
“玩物”。但是,日本这些产品却得到美国顾客的赞赏,于是,精细灵
巧、质高价廉的小型汽车、摩托车,便宜而又便于携带的收音机和电视机,
功能价格都适合小型公司需要的复印机等等,正是在美国同行企业自鸣得
意、不屑一顾的情况下,相继涌入美国市场
人没有我独有
孙子说:“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
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又说:“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
(《虚实》篇)凡是敌人不守或空虚的地方,攻之必胜。
无疑,这也是商战百战百胜之法。
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英国和美国两家鞋厂,都想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岛
屿开辟新市场,便都各派一个推销员去了解情况。这两个推销员第二天各给
其本厂回电,英国推销员的电报称:“本岛无人穿鞋,我于明天乘首班飞机
回去。”美国推销员的回电却说:“好极了!我将驻在此地。该岛无人穿鞋,
是一个潜力甚大的市场。”这两个推销负的看法是这么截然相反,各自反映
什么经营思想呢?英国推销员一看到该岛没有人穿鞋便泄了气,认为既没有
人穿鞋,也就没有人买鞋,那还有什么好了解的,留在这里有什么用呢,所
以第二天便溜回去了。但美国推销员看见该岛没有人穿鞋,兴高采烈他说:
“好极了!”为什么他认为“好极了!”因该岛没有人穿鞋,过去也没有人
在这里推销鞋,这是说这里没有竞争对手,鞋市场还是个大空档,如果能使
岛上居民芽鞋,那就能推销多少鞋啊!故认为“是一个潜力甚大的市场。”
可是,该岛没有人穿鞋是什么原因呢?是没有穿鞋的习惯,还是因鞋价贵买
不起,或是由于别的缘故,这就有深入调查研究的必要,不彻底揭开岛民不
穿鞋之谜,是不可能使之买鞋的,所以他决定:我将驻在此地”。
尚未被别的竞争者发现的市场,确是潜力甚大的市场。例如蜡烛,这是
很普通、很简单的产品,在欧美国家里并没有引起厂商的注目,至于那些跨
国公司更是不把它放在眼里了。可是,在庆祝圣诞、婚礼、生日的时候,欧
美人出于风俗的需要,要大点蜡烛,以增加节日的气氛。港商抓住这一市场
空档,大量生产蜡烛,大做蜡烛生意,垄断了全世界蜡烛市场, 70年代以
来,出口蜡烛一直为全球之冠。莫看它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小产品,全港蜡烛
厂员工还不够一千人,却年创汇高达 1亿元。即使是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
场,如果善于瞄准其空档之处,也可乘虚而入,大有可为。世界钟表市场,
早已是瑞士人和日本人的天下。高档表市场均为瑞士人所垄断,中高档表市
场则为日本人所占据,乍看好像已无插足之地。但是港商不因此而却步,经
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仍有空隙可钻,即尚有中低档市场可以占领。而这是中
下层顾客最常光顾之地,世界上中下层顾客最多,销售数量也就必大,于是
港商紧紧抓住这一机会,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大力生产物美价廉的 中低档
表,将之大量投入国际市场,使香港钟表业迅速得到大发展, 1989年,港
制手表出口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