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雷公炮制药性解-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助谷气,和脾胃,止吐泻。忌犯铁器,石捣用。
按木瓜之入三经,何也?经所谓以酸补肺,以酸泻肝,脾则受制于木,而孕育夫金者也,
何弗入焉?东垣云∶气脱则能收,气滞则能和,腰肾脚膝之要药也。香薷饮用之,取其专和
脾胃,培植肺气,除夏间之湿,以生至微之金耳。
雷公云∶凡使勿误用和圆子、蔓子、土茯子,其色样外形,真似木瓜,只气味别,并向
里子,各不同,若木瓜皮薄,微赤黄香,甘酸不涩,调营卫,助谷气,向里子头尖一面,方
是真木瓜。若和圆子,色微黄,蒂核粗,子小圆,味涩微酸,伤人气。蔓子颗小似木瓜,味
绝涩,不堪用。土茯子似木瓜,味绝涩,子如大祥油麻,又苦涩不堪用,若饵之令人目涩。
目赤,多筋骨痛,凡使木瓜,勿犯铁,用铜刀刮去硬皮并子,薄切,于日中晒,却用黄牛乳
汁拌蒸,从巳至未,其木瓜如膏煎,却于日中薄摊,晒干用也。
卷五木部
竹叶
内容:味甘淡,性平无毒,入心肺胃三经。主新旧风邪之烦热,喘促气胜之上冲,疗伤寒,
解虚烦,治消渴,疗喉痹,止呕吐,除咳逆。有一种苦竹叶,主舌疮目痛,去青刮取为竹茹
,主胃热呕呃,除烦解渴,疗吐衄崩中,噎膈气溢,筋极五痔。火烧竹沥,主阴虚发热,中
风口噤,除自汗,解消渴,止惊悸,清烦躁,痰在手足四肢,非此不达,痰在皮里膜外,有
此可驱;又主小儿天吊惊痫,妇人怀孕闷晕。胎前不损子,产后不得虚。笋,补气止渴,久
食益人。
按∶竹叶生于中半以上,故主治多在上焦,心肺胃,皆脏腑之居上者也,宜并入之。味
苦者专泻南方,竹茹者其除土郁,故主用小殊。竹沥者竹之液也,犹人身之血也,极能补阴,
况阴之不足,由于火烁,竹沥长于清火,则血得其养,《本经》已载其功,丹溪又详其效,
而世俗不能常用者。盖泥《证类》之大寒尔,不知竹即笋之老者也。今人自幼食笋,至老不
撤,曾无中其寒凉之害者。沥则假火而成,何寒之有?《证类》之所大寒者,盖表其功,非
论其气也。幸高明者准之以理,斯药无遗用矣。
卷五木部
天竺黄
内容:味甘,性寒无毒,入心经。主清心明目,除惊解烦,驱邪逐痰,及小儿惊痫天吊风
热诸证。
按∶竺黄之寒,专泻少阴之火,火去而惊邪诸证靡不疗矣。产三竺国,即竹节内黄粉,
然多有伪者,须辨其片片如竹节者真。
卷五木部
金樱子
内容:味酸涩,性温无毒,入脾肺肾三经。主脾泄下痢,血崩带下,涩精气,止遗泄,除咳嗽,
止小便,助真气,润颜色,久服延年。先去刺,剖开去子,复拭去毛用。
按∶丹溪曰∶金樱子属土而有金与水,脾肺肾之入,固其宜也。又曰∶经络隧道,以通
畅为和平,味者取其涩性,煎膏食之,自作不靖,咎将谁执?此恐过服者伤脾百发也。须九
十月间半熟时采之,太生令人利、太熟功力薄。
卷五木部
诃梨勒
内容:味苦酸涩,性温无毒,入肺肝脾肾大肠五经。主冷气心腹胀满,久泻痢,霍乱喘急,肠
风泻血。崩中带下,奔豚肾气,开胃消食,生津止渴,治嗽开音,酒浸蒸熟用。未熟时风飘
坠者,谓之随风子。肺因火伤,郁退胀满,痰嗽咽喉不利者,含三四枚殊胜。
按∶诃梨勒,酸以泻肝收肺,苦以坚肾泻脾,涩以浓大肠,五经之入所由来也。终是酸
涩之剂,久泻痢者宜之,若积初而用之,与丹溪痢无止法意相左矣!《衍义》曰∶气虚人亦
宜缓缓煨熟少服,虽能涩肠,又能泄气故也。丹溪云∶诃梨勒纹只有六路,或多或少,此是
毗梨勒、罨梨勒、榔精勒、杂路勒,并不宜用。
雷公云∶凡使勿用毗梨勒,罨梨勒,榔精勒、杂路勒。若诃梨,纹只是六路,或多或少,
并是杂路勒,毗路勒,个个毗杂,路皆圆露。又或八路至十三路,号曰榔精勒,多涩,不入
用。凡修事先于酒内浸,后蒸一伏时,以刀削路,细锉,路干用之。
卷五木部
郁李仁
内容:味酸,性平无毒,入大肠经。主四肢浮肿,肠中结气,关格不通,膀胱急痛,润肠破血,
利水下气,消食宽中。忌面及牛马肉。
按∶郁李仁属阴,性主降,故独入大肠。然宣泄太过,能疏五脏真气,虚人不宜多用。
卷五木部
芜荑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主五内邪气,肠风痔漏,疥癣风热,皮肤骨节间风湿,
除冷气,化宿食,消疳积,杀诸虫。去衣,面炒黄用。
按∶芜荑辛宜于肺,温宜于脾,故两入之。风寒湿脾,大肠冷滑者,此为要剂。夫气食
皆因寒而滞,诸虫皆因湿而生,得芜荑以温之燥之,而证犹不痊者,未之有也。
卷五木部
五加皮
内容:味辛苦,性温无毒,入肺肾二经。主心腹腰膝痛,疝气,骨节拘挛多年,瘀血在皮
肤,阴痿囊湿,小儿脚软,女子阴痒阴蚀,补劳伤,坚节骨,益志气、添精髓,久服延年。
远志为使,畏蛇皮,玄参。
按∶五加皮辛能泻肺,苦能坚肾,宜并入之,心腹等件,何非两经之证,而有不治者耶?
昔
人,延年之说,此其征矣。
雷公云∶今五加皮其树本是白,秋树其上有叶如蒲叶者,其三叶花是雄,五叶花是雌,
剥皮
卷五木部
楮实
内容:味甘,性平无毒,入肾经。主补虚劳,壮阴痿,助腰膝,退水肿,坚筋骨,益气力,充
肌肤,悦颜色,明耳目。久服长生,酒浸一宿蒸用。树汁,涂癣及蝎螫。树皮,主逐水利小
便。叶,主小儿身热,煎汤洗恶疮,长肌肉,茎主瘾疹作痒,单煮洗浴。
按∶楮实浊阴下降,宜入少阴,补益之功,诸书具载,独《修真秘旨》曰∶服楮实者,
辄为骨软疾,必非无根之说,然甚难解释,姑录之以待明敏。
雷公云∶凡使采得后用,用水浸三日,将物搅旋,浮于水面者去之,然后晒干,却用酒
浸一伏时了,使蒸从巳至亥出,焙令干用。
卷五木部
秦皮
内容:味苦,性寒无毒,入肝肾二经。主散风寒湿痹,去肝中久热,两目赤肿,青白翳晕,流
泪不止,及丈夫精衰,女子崩带,小儿风热惊痫。大戟为使,恶吴茱萸、防葵。
按∶秦皮青碧之色,宜入厥阴,沉阴之品,宜入少阴。脾胃虚寒者,不宜多用。
卷五木部
樗白皮
内容:味苦涩,性寒无毒,入心肝脾三经。主月经过度,带漏崩中,梦泄遗精,肠风痔漏,久
痢脱肛。缩小便,除疮疥,祛鬼疰,杀传尸,解蛊毒,逐蛔虫。蜜炙用。有一种椿皮,功用
相同,性敛微温。
按∶樗白皮血中之药也,心主血,肝藏血,脾裹血,宜均入之。孟诜云∶多食令人神昏
血气微。
卷五木部
密蒙花
内容:味甘,性微寒无毒,入肝经。主青盲肤翳,赤涩眵泪,赤脉贯睛,又主小儿麸痘及疳眼。
酒浸一宿,蜜拌蒸,晒干用。
按∶密蒙专入肝经。故治目之外无他长,眼科之要剂也。
雷公云∶凡使先拣令净,用酒浸一宿,漉出候干,用将蜜令润蒸,从卯至酉出,日干,
如此拌蒸三遍,又却日干用,每修事一两,用酒八两,浸待色变,用蜜半两蒸为度,此元名
木锦花。
卷五木部
辛夷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二经。主身体寒热,头风脑痛,面肿齿痛,眩冒如在车船,
温中气,利九窍,解肌表,通鼻塞,除浊涕,生须发,杀白虫,去面点。去毛及心用,芎
为使,恶五灵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按∶辛夷辛温发散,太阴阳明之入,固其宜也。若肺胃虚热不受风邪者,勿得漫用。
雷公云∶凡使之去粗皮,拭上赤肉毛了,即以芭蕉水浸一宿,漉出,用浆水煮,从巳至
未出,焙干用。若治眼目中患,即一时去皮,用向里实者。
卷五木部
蕤仁
内容: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肝脾三经。主心腹结气结痰,鼻中衄血,眼 上下风肿烂弦,
左右 热障 肉,清火止泪,益水生光。破核取仁,去皮尖研用。
按∶心肝与脾。皆血之脏,而蕤仁入之,夫目之有疾,血之故也。今得其甘以养血,温
以和血,而肿胀诸患,从兹息矣。
雷公云∶凡使先用热水浸去皮尖,作两片,用芒硝、木通、甘草、三味,和蕤仁同水煮
一伏时,后漉出,去诸药,取蕤仁研成膏,加减入药中使。凡修事四两,用芒硝一两,木通
甘草七两。
卷五木部
女贞实
内容:味甘苦,性平无毒,入心肝二经。主安五脏,养精神,补阴分,益中气,黑须发,强筋
力,去风湿,除百病,久服可延年。冬采,取布袋洗净衣皮,酒浸一宿,晒干用。
按∶女贞实苦走心,甘走脾,性用平和,经冬不凋,诚补阴之上剂也。仙家亦需服食,
今罕有能用之者,亦未究其药尔。
卷五木部
五倍子
内容:味苦酸,性平无毒,入大肠经。主齿宣疳 ,风癣疥痒,肠风五痔,及小儿面鼻口耳疳
疮,明目生津,止泻涩精。噙口中,治口疮。善收顽痰,解诸热毒。百药煎即五倍造成,主
肺胀喘咳。噙化能敛而降之。
按∶五倍酸苦之性专涩大肠,其收敛甚捷,泻痢初起者,未宜入剂。
卷五木部
牙皂
内容: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入肝胃二经。主风痹死肌,头风目泪,中风邪气劳虫等物。通关
窍,理痈疽,消胀满,化谷食,除咳嗽,疗骨蒸,去疥癣。搐鼻喷嚏立至,敷肿疼痛即除。
和生矾可吐风痰,拌蜂蜜名为导箭。水浸一宿,去皮弦酥炙,复去核及黄用。柏实为使,恶
麦门冬,畏空青、人参、苦参、皂角刺,主厉风鼻梁崩倒,眉发自落。又主痈疽,其未溃者,
能发散,其已溃者,能引排脓药直达脓处成功。诸恶疮癣,咸不要缺。
按∶肝为风木之脏,胃为水谷之腑,牙皂辛温,有行散之功,宜并入之。多用能耗气损
血,其刺乃质干之锐者,故于疮痈,无所不达。若疗厉风,九蒸曝为妙。
卷五木部
巴豆
内容:味辛,性生温熟寒,有大毒,入脾胃大肠三经。主消坚积,荡脏腑之沉寒,通闭塞,
利水谷之道路,排脓消肿,破血通经,杀鬼毒蛊疰及腹脏诸蛊。去皮心膜油,水煮五度用,
芫花为使,恶 草,畏大黄、黄连、藜芦、牵牛、芦笋、酱豉、冷水,杀斑蝥蛇蝎毒。
按∶巴豆专主宣通,则脾胃大肠宜其入已。炒令紫黑,可以通肠,亦可止泻。盖通因通
用之意也。仲景东垣及诸名家,每每用之,今世俗畏其辛热之毒,荡涤之患辄云劫剂,废皆
不用,不知巴豆为斩关夺门之将,其性猛烈,投之不当,为害非轻,用之得宜,奏功甚捷。
譬如
雷公云∶凡使巴豆之与豆及刚子,须在仔细认,勿误用杀人。巴颗小紧实,色黄。豆即
颗,有三棱,色黑。若刚子,小似枣核,两头尖,巴与豆即用,刚子,勿使。凡修事巴豆敲
碎,以麻油并酒等煮,研膏后用,每修事一两,以酒与麻油各七合,尽为度。
卷五木部
金铃子
内容:味苦,性寒。有小毒,入心小肠二经。主温疾伤寒,理大热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