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 >

第20部分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第20部分

小说: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样,(她说)一个〃着凉停食〃,一个〃停食着凉〃,可不诊断不一样, 
怎么用的药都是一样的啊?我说你还适合学医啊,你怎么这么细心。我 
这个时候就给她讲了,我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说第一次你知 
道你那孩子为什么感冒了高烧不退呢?感冒了以后,正气抗邪于表,里 
气相对的就不足,消化能力它就低下,这个时候应当饮食清淡,(你不 
能这样想)你想要增加抵抗力,你又是炖元鱼汤,又是炖乌鸡汤,这样
的话,孩子就消化不良,这人体的正气是顾得着在表抗表邪啊,还是顾 
得着在里消化饮食啊?所以两头顾不着,着凉导致的停食,内外把正气 
都牵扯住了,所以这孩子就高烧不退,我说第一次是不是这样?她说, 
对,第一次是这样。我说你第二次呢,孩子食欲好,你应当保证他三分 
饥,七分饱就可以了,孩子要多少你就给他多少,你先导致他的停食, 
停食了之后,正气趋向于体内来消化这些饮食,他的表气就不足,所以 
还没有什么风吹草动,幼儿园的孩子其他都没有得感冒,你的孩子最先 
得。 
她说,对对对,我觉得给他吃得很好,孩子的体重也长得很快,个子长 
得也很快,他怎么倒先感冒了啊。我说先饮食停滞,正气趋向于体内来 
消化这些饮食,体表的正气就不足,所以这叫停食而后着凉。她一听 
(觉得)挺有道理,说那我今后带孩子怎么办啊?我说,今后你要保证 
这孩子三分寒,七分暖,三分饥,七分饱,这样养的孩子就少得病。 
所以我们这里的呕逆,不是风寒邪气直接侵犯胃肠,而是正气抗邪于 
表,不能顾护于里得一种表现。在临床上可以有这么四种情况(食欲不 
振、呕逆、下利、不大便),都属于这种病机,因此呕逆不是太阳伤寒 
的一个主证,而是一个副证或者说一个兼证。 
〃脉阴阳俱紧〃,这个阳脉指的是寸脉,这个阴脉指的是尺脉。实际上阴 
阳指的是寸关尺三部脉,它在太阳病的前提下讲紧,那就应当是说寸关 
尺三部脉都浮紧。紧主寒邪盛,因为寒是主收引的,寒伤肌表,使肌肤 
的气血涩滞、筋脉拘挛,血管也属于筋脉之一啊,血管拘挛,紧张度增 
高,所以脉摸起来就是紧张度很高的,所以紧主寒邪盛,浮主邪在表。 
以后我们学习了(后面的内容)之后就会知道,在《伤寒论》中出现脉 
阴阳俱紧的有两个证候,一个是太阳病,太阳伤寒,一个是少阴病,少 
阴伤寒。当寒邪盛伤少阴里阳的时候,也可以出现脉阴阳俱紧,只不过 
少阴病的脉阴阳俱紧是寸关尺三部脉都沉紧,而太阳病的脉阴阳俱紧是 
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为什么特别强调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呢? 
如果只是寸脉浮紧、关脉浮紧,而尺脉不浮紧的话,比方说尺脉沉,那 
可能伴有少阴的里阳虚,所以如果要想诊断为单纯的、典型的太阳伤寒 
表实证的话,一定是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 
上述的证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个寒邪闭表、卫闭营郁的证 
候。卫闭,卫阳被闭郁,它的临床特征,一个是卫郁以后出现的发热, 
一个是卫闭以后表现的无汗。在这一条里没有提无汗这个症状,而在第 
35条里提到了〃无汗而喘〃,这叫详于后而略于前,在《伤寒论》中经常 
有这种情况,或者详于前而略于后,或者详于后而略于前。所以我们在 
读《伤寒论》的时候,常常要前后对比,相互补充,甚至还要从无字句 
处来探求它的含义。以后我会提到的从无字句处,它文字表面并没有写 
出这个主证来,但是从它的字里行间,从它的鉴别比较,你可以体会出 
它的主证。它在这里并没有用文字直接写出来,我们以后会学到桂枝二 
越婢一汤,它的主证有心烦,它的原文里并没有,但是在它在字里行间 
里,它和少阴病相鉴别,我们就知道它的主证有心烦,所以这一条虽然 
没有提到无汗,但是它有卫阳闭郁的特征,所以他是无汗的,发热无汗 
时卫闭,身痛是营郁的表现,所以太阳伤寒的病机是卫闭营郁。当然这 
个无汗既是卫闭的表现也是营郁的特征,营阴郁滞的特征。 
我们以上讲了太阳病的中风和伤寒两个主要证候,从病机分析的角度我 
们是从风邪、寒邪的性质来分析它的病机的。但是中医对病因的认识, 
中医有这么一段名言,说〃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它没有发病时候,你 
不知道感受的什么邪气,〃因发知受,发则可辨〃,西医对病因的认识, 
比方说他所说的结核杆菌,他在实验室里可以找得到,可以培养它,它 
所说的大肠杆菌、链球菌在没有感染人而发病的时候,它都可以在实验 
室里找到。中医不行,说你拿风邪来给我看看,自然界的风就是风邪 
吗?这是正常的气候,所以人不感受邪气,或者是人不发病的时候,我 
们很难判断他受的是什么邪气,这就是〃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 
受,发则可辨〃,但事实上人一旦发病出现症状之后,他说表现的这组症 
状就不仅仅是致病因素所决定的,最主要的是(由)机体的反应能力、 
机体的反应状态来决定的,所以我们所说的风也罢,寒也罢,中风也 
罢,伤寒也罢,主要是这个人平素体质偏于卫阳不足的他得病就容易多 
汗,容易得中风。如果这个病人平素体质卫阳偏盛的,相对来说偏盛 
的,他得了病之后就容易寒邪闭表,就容易得伤寒,体质因素不一样。 
有一年,我记得是前年还是大前年得冬天,北京流感流行,流感流行
呢,我们东直门医院根据流感的特征做了协定处方,然后在一楼大厅里 
排了一排桌子,因为流感病人非常多,我们预先加班加点地把这个协定 
处方的药煮好了,病人一来,每个人就给几袋子煮好的药,所以我们一 
个月的利润大概就超过了半年的利润。有一天,也就是在那次流感流行 
的时候,一对年轻夫妇找我看病,发烧大概接近一个星期了。这两个人 
也是得的流感,开始吃了两天西药不退烧,然后就到我们东直门医院拿 
那个协定处方吃了,还是不退烧。找我看病的时候,这个女的快言快 
语,她说,大夫我是可以报销的,他是不可以报销的,你开中药的话你 
就开我一个人的名字,把计量加的大大的,然后我们回去呢省事,两个 
人的药一锅煮,我喝一碗,他喝一碗。我这个时候并没有理她,我在问 
这两个人的具体症状,看这两个人(具体的)脉象。看完了以后,我 
说,你得的是风热外感,你的丈夫得的是风寒外感。她说,不对大夫, 
不瞒你说,我们俩刚结婚二十天,我们同住一间房,同睡一张床,同吃 
一锅饭,他怎么受的是风寒,我怎么受的是风热呀?我们有一些年轻的 
同学也很奇怪,他们俩所处的环境一样,怎么会一个风寒外感,一个风 
热外感呢?我给这个女的说,我说你呀,平素是个阴虚火旺的体质,做 
事风风火火,容易心烦急躁,你的丈夫呢是一个性格内向的,比较沉稳 
沉静的人,他平素是一个阳虚寒盛的,经常手脚凉凉的,不好说、不好 
动的这样一个性格,这样一个体质。这个女的说,大夫,你会算命,我 
说我不是会算命,你看你一进来,只是听你一个人在说话,你丈夫到现 
在一句话还没有说呢,是吧,这一看不就看出来了吗?所以我说你丈夫 
平素是一个阳虚的体质,所以得了外邪后呢它就容易化寒,因此,他只 
要一得感冒,就容易全身疼痛,鼻流清涕,容易没有汗,他丈夫直点 
头。我说你呢,一得感冒就容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肿痛,她说 
是,我从小就爱得扁桃腺炎,几乎每个月都发一次烧。而她的丈夫得的 
是风寒外感。我说你们俩个体质不一样,现在的症状也不一样,你看, 
你是咽喉肿痛,咳嗽吐黄痰,你的丈夫呢是全身疼痛,鼻流清涕,发热 
怕冷比你要严重得多,我说你们俩个能吃一样的药吗?她说,这样说来 
就不能吃一样的药了。我说他需要用辛温解表药,你需要用辛凉的清解 
药,我给你们一人开一副药,咱们也不要多喝,你们俩个恐怕吃上个一
两次烧就可能退了。我说要是这一付药退不了烧的话,我明天晚上还有 
门诊,你们找我时候不要挂号。我也是想让同学看看这个病例,第二天 
晚上这俩个人高高兴兴来了,她说,大夫我们这次可不是看病,吃了你 
的药一次我们全出了汗,退了烧了。所以我就是说,我们辨风寒,辨风 
热并不是根据气候环境,而是根据这个人的临床症状,而这个人的临床 
症状实际上包含了他的体质因素,包含了机体对邪气的反映状况、反映 
能力在内,所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不仅仅是针对外来致病因素,也针对 
人体内的反应状况在内,所以它是一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不是群体 
化的治疗方案。这两口子同时用一样的西药,这就是群体化的治疗方 
案,同时用一样的中药这也是群体化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 
临床表现不同,通过辨证开出的方子,这就叫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它的 
疗效最好,应当说它是一种优化的选择,好,第三条我们就讲这么多。 
下面我们看第六条,第六条原文比较长,〃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 
者,为温病〃。 
温热邪气和风寒邪气是不同性质的邪气,温热邪气最容易伤人阴液,所 
以温热邪气伤人的开始就出现了阴液不足的口渴。温热邪气是阳邪,阳 
邪伤表,引发卫阳出现病理性的亢奋,所以发热最先出现,因此这个发 
热和太阳中风的发热病机基本是一样的,温热邪气伤肌表,人体的阳气 
起而抗邪,而导致了卫阳的病理性亢奋,所以发热这个症状最先出现。 
恶寒这个症状是寒邪伤人阳气,阳气被伤,温煦失司的表现。对温热邪 
气伤人体表的阴液来说,一般不存在阳气被伤的问题,所以它不恶寒。 
当然温热邪气常常伴有风邪,温热邪气伤人体表的初起阶段,如果夹有 
风邪的话,也许病人有短暂的、轻度的怕风的感觉。所以这里说,〃发热 
而渴,不恶寒,为温病〃,现在我们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太阳病的提 
纲说:〃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而且我们还说以后凡是遇到〃太 
阳病〃这三个字,都应当包含有这三个症状。可是现在遇到了〃太阳病〃这 
三个字,却是不恶寒,我们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应当说《伤寒论》重点 
讨论的是风寒邪气伤人阳气的病变。张仲景尽管看到了温热邪气伤人阴 
液的证候,比方说〃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他看到了这种证候, 
但对这种证候到底伤得是什么?应当怎样去进行辨证分析、辨证论治? 
那个时候限于时代的缘故还没有能够认识清楚,所以他暂时用〃太阳 
病〃这个名词来命名。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完全是一个温邪上受、首先 
犯肺的手太阴温病,用太阳病这三个字就是不合适的。因为体表的阳气 
是太阳所主,而体表和上焦的阴液是靠肺来输布,风寒邪气伤表阳,把 
它叫太阳病,完全可以理解,温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