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成方切用-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呕者,加
妇人气逆血
卷四下消导门
鳖甲饮
属性:(严氏) 治疟久不愈,腹中结块,名曰疟母。(疟久不愈为 疟,多成癖于左胁之下,
名曰疟母,乃肝之积也。疟属少阳胆经,胆与肝相
以鳖甲为君,随证虚实,而施佐使之药。)
鳖甲(醋炙) 白术(土炒) 黄 白芍(酒炒) 槟榔 草果(面煨) 浓朴 陈
皮甘草 等
久疟必由脾虚,白术补脾气,黄 补肺气,使气足脾运,方能磨积也。川芎补肝,而行
血中
而争
痰,
药也
卷四下消导门
小厘清饮
属性:治小水不利,湿滞胀肿,不能受补等证。如兼火者,宜大厘清饮。
方见卷七下燥湿门
卷四下消导门
资生丸
属性:健脾开胃,消食止泻,调和脏腑,滋养营卫。(张三锡曰∶余初识缪仲淳时,见袖
弹丸咀嚼。问之曰∶此得之秘传,饥者服之即饱,饱食之即饥。因疏其方,已于醉饱后
服二丸,径投枕卧,夙兴了无停滞,始信此方消食之神也。)
又善治胎前恶阻。
白术(米泔浸,用山黄土拌,九蒸九晒,去土,切片焙干。) 人参(人乳浸,饭锅上
蒸熟。)
(去皮,人乳拌,
两) 桔梗(米泔浸炒)
(微炒) 泽泻(二钱五分) 末之,
淡姜汤下。
按此方九补九消,即枳术丸之意而推展之。立方较为稳妥,名曰资生,重脾胃也。
卷四下消导门
神香散
属性:治胸膈胃脘逆气难解,疼痛,呕哕胀满,痰饮,隔噎,诸药不效者,惟此最妙。
丁香 白豆蔻仁(或砂仁亦可) 等分为末,清汤调下七分甚者一钱,日数服不拘。若
寒气作
卷五上
和解门
属性:(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
和
为
热
仁
如天冬苁蓉牛膝当归柴胡童便之属是也。表邪未解忌收敛,如五味枣仁地榆文蛤之属是也。
气滞者忌塞闭,如黄 白术山药甘草之属是也。凡邪火在上者,不宜升。火得升而愈炽矣。
沉寒在下者,不宜降,阴被降而愈亡矣。诸动者不宜再动,如火动者忌温暖,血动者忌辛香,
汗动者忌疏散,神动者忌耗伤。凡性味之不静者,皆所当慎。其于刚暴更甚者,则又在不言
可知也。诸静者不宜再静,如沉微细弱者,脉之静也。神昏气怯者,证之静也。肌体清寒者
,表之静也。口腹畏寒者,里之静也。凡性味之阴柔者,皆所当慎。其于沉寒更甚者,又在
不言可知也。夫阳主动,以动济动,火上添油也,不焦烂乎。阴主静,以静益静,雪上加霜
也,不寂灭乎。凡前所论,论其略尔,而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能因类而广之,斯知和之为
义矣。)
卷五上和解门
小柴胡汤
属性:(仲景) 治伤寒中风。少阳证,往来寒热。(寒为阴,热为阳。里为阴,表为阳。邪
客于半表半里,阴出与阳争,阴胜则寒。阳入与阴争,阳胜则热。又曰∶太阳行身之后,
膀胱寒水,为表,阳明行身之前,属胃燥金,为表之里。邪在于中,近后膀胱寒水则寒,
前阳明燥金则热也。寒热有定时者为疟,无定时者为往来寒热。以热在表而浅,邪恶正,
恶寒。寒已复热,此邪未并于表里,故寒热微而无定时也。)胸胁痞满,心烦喜呕。(半表
里,属足少阳胆,脉行于两胁。手少阳三焦之脉,络心包。风邪干之,心气不得宣畅,故
满,或攻胸胁,故又痞而痛也。邪在表,则不烦不呕,在里则烦呕。表方传里,故心烦喜呕
也。)默默不欲食。(邪在表则呻吟不安,在里则烦而闷乱,邪自表而方传里,故默默静也。
经曰∶阳入之阴则静。邪在表则能食,入里则不能食。今在表里之间,故但不欲食,未至于
不能食也。)或胁下痛,或腹中痛,或渴或利。(里虚协热。)或咳或悸,小便不利。(里有停
饮。)耳聋口苦。(少阳胆脉络于耳,胆气上溢,故口苦。)脉弦。(肝与胆皆属木,故脉弦。
)或汗后余热不解,及春月时嗽。疟发寒热。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血室,冲脉也,男女
皆
适
在
也
调
后
阳
所
程
证
阳脉亦似阴也。经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又曰∶伤寒五六日,
发热而呕,医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发热汗出而愈。或湿
热在半表半里而发黄者,仍与小柴胡汤,虽杂证不能外也。)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三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劈) 水
一斗二升
汗吐下三
纷纭而
和非和
敷布表
全藉
以其
各煎
呕逆,加生姜以散逆,陈皮以理气。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以荡郁热。渴者,
去半
姜,
也。
加
阳草
(胁为
心下故
痛加川
胆为清净之腑,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仲景曰∶少阳
中风
则伤
少阳
乃
达
则不热。阴凑于阳则发寒,用黄芩降阴气,使不上入阳中,则不寒,又曰∶柴胡黄芩之苦寒
以退热,半夏生姜之辛温以退寒,人参大枣甘草之甘温以助正气。)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
以散逆气而止呕。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人里为佐。邪在半表半里,则
营卫争,(表属卫,里属营。)故用姜枣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陶节庵曰∶本经证心下饱
闷,未经下者,非结胸也,乃表邪传至胸中。未入于脏,尚为在表,只须小柴胡加枳桔。不
效,就以本方对小陷胸加枳桔,一服豁然,其效如神。李时珍曰∶少阳证虽在半表半里,而
胸膈痞满,实兼心肺上焦之邪。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又兼脾胃中焦之证,故用黄芩以治
手足少阳相火,黄芩亦少阳药也。喻嘉言曰∶伤寒分表里中三治,表里之邪俱盛,则从中而
和之,于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助脾之中。但带柴胡一味透表,黄芩一味透里。饮入胃中
,听胃气之升者,带柴胡出表。胃气之降者,带黄芩入里,一和而表里之邪尽解。未尽者加
工治之,不相杆格矣。徐忠可曰∶小柴胡汤为邪传少阳,恰在半表半里,和解之主方,又能
散诸经血凝气聚。故凡邪之表里混杂者,俱借之以提出少阳,俾循经而散。以柴甘生姜为定
药,余则加减随证尔。吴绶曰∶小柴胡为半表半里之剂,太阳经之表热,阳明之标热,皆不
能解也。若夫阳气虚寒,面赤发热,脉沉足冷者,服之立见危殆。及内有虚寒,大便不实,
妇
以
尔。
虚
去半夏,加花粉,名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金匮)治往来寒热而渴,及劳疟。(喻嘉
言曰
柴胡
阳邪
全本
退于
润燥
以治
六日
者,
内,
桂枝
加干
或但
微甚
以卫
伏于
既无
汤,
可以
芩连
恶寒
偏旁
恶寒
大陷
夫支
去而
景)
此
汗
谓
而使道绝。使道绝则君主孤危,所以心惊而神乱也。烦与严语,本属胃,此则兼心。小便不
利,本属津液内竭,此则兼小肠火燔。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又神明内乱,治节不行,百
骸无主之明征也。夫邪方在表里,其患已及神明,于此而补天浴日,宁复寻常表里所办。故
用人参茯苓之补,以益心虚。铅丹之重,以镇心惊。龙骨牡蛎之涩,以为载神之舟楫。一方
而批 导 ,全收安内攘外之功。后人不察,谓是总三阳而和之之法,岂其然哉。按伤寒虽
云传足不传手,其实原无界限。此证手少阴心主为邪所逼,神明内乱,因致谵语无伦,较他
证谵语之属胃实者,相去悬绝。若复以治足经之法治之,必无幸矣。方中药止九味,用入心
药五种,不以为复。且用重涩药三种,不以为猛。盖都城震动,势必悉力入援,非孤注可图
侥幸也。至于痰饮抟膈,最为剥床者,但用半夏一味。表邪内袭,首发难端者,但从太少之
例,用桂枝柴胡二味。阳邪入阴,最宜急驱者,但用大黄一味,是则治伤寒吃紧之处,咸落
第二义。只从治心诸药之后,一案共结其局,此等手眼,岂凡近可识耶。)去柴胡黄芩,加
浓
与
由脾胃气虚,津液抟结,阴气内动,壅而为满也。故以益胃和脾,降气涤饮为治也。)除半
夏,加当归白芍大黄,名柴胡饮子。(子和)治肌热,蒸热,积热,汗后余热,脉洪实弦数,
(表为肌热,里为蒸热,壅为积热。)亦治疟疾。(喻嘉言曰∶于和法中,略施攻补,深中肯
綮。)加桔梗名柴胡桔梗汤,治春嗽。合平胃散,名柴平汤,治湿疟,身痛,身重。加青黛
姜汁和丸,名清镇丸。(洁古)治呕吐脉弦,头痛及热嗽。本方一分,加四物二分,名柴胡
四
胡
卷五上和解门
芍药甘草汤
属性:治腹中不和而痛。(此阴阳气血不和,肝木乘脾而然。腹痛,有寒有热,有虚
食积,有湿痰,有死血,有虫。寒痛者,痛无增减,或兼吐利。热痛者,时痛时止
结。实痛者,痛甚胀满,手不可按。虚痛者,按之即止。食痛者,痛甚则利,利后
血痛者,痛有常处。湿痰痛者,脉滑,痰气阻碍,不得升降。虫痛者,时作时止,
大抵胃脘下大腹痛者,多属食积外邪。绕脐痛者,属痰火积热。脐下少腹痛者,
仲景用治误表发厥,脚挛吐逆,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厥愈足温者,更作
阴,其脚即伸。(酸甘相合,用补阴血。)
白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脉缓伤水,加桂枝生姜。脉洪伤金,加黄 大枣。脉涩伤
血,加
气血不和,故腹痛。白芍酸收而苦泄,能行营气,炙草温散而甘缓,能和逆气。又痛为
木盛
甘
加白术,名白术芍药汤。(机要)治脾湿水泻,身重困弱。(保命集曰∶泻痢不止,或暴
下者
卷五上和解门
黄芩汤
属性:(仲景)治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合病者,谓有太阳证之身热头痛脊强,又有少
阳证之耳聋胁痛,呕而口苦,寒热往来也。自利者,不因攻下而泄泻也。)
黄芩(三两) 芍药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太阳阳明合病下利,为在表,与葛根汤以汗之。少阳阳明合病下利,为阳邪入里,与承
气汤
不苟
之,
加半夏(半升) 生姜(二两) 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仲景)治前证兼呕者。(呕,
胃气逆也
半夏以治
苦,胆液
及火升
外台黄芩汤。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 桂枝(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斤)
治干呕下
卷五上和解门
黄连汤
属性:(仲景) 治伤寒胸中有热而欲呕,胃中有寒而腹痛。(成氏曰∶湿家下后,舌上如胎
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是邪气入里,而为下热上寒也。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
热也。胃中有邪气,使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
为胸中热欲呕吐,宜与此汤以升降阴阳。)
黄连(炒) 干姜(炒) 桂枝 甘草(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 大枣
(十二枚)
黄连苦寒,泄热以降阳,姜桂辛温,除寒以升阴,人参助正去邪,半夏和胃止呕,甘草
大枣
者,
从中
以
上
用
卷五上和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