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

第264部分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264部分

小说: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旺肺胜肝也,当泻肺。轻者肺病退,重者目淡青,必发惊,更有赤者当搐。(海藏云∶为肝怯故目淡 
青也。)心病见冬,火旺心胜肾也,当补肾治心。轻者心病退.重者下窜不语,肾怯虚也。肾病见夏, 
水胜火,肾胜心也,当泻肾。轻者肾病退,重者悸动当搐。脾病见四旁,皆仿此治之。顺者易治,逆者 
难治。脾怯当面赤目黄,五脏相反,随证治之。 
上五脏相胜,病随时令,乃钱氏扩充《内经》藏气法时论之旨,实发前人所未发者也。假如肝病见于春 
及早晨,乃肝自病于本位也,今反见于秋及日哺、肺之位,知肺虚极,肝往胜之,故当补脾肺、泻 
肝也。余仿此。 
凡病先虚,或已经下,有合下者,必先实其母,后泻其子也。假令肺虚而痰实,此可下之症,先当 
益脾,后方泻肺也。 
泻青丸(又名泻肝丸。) 导赤散(海藏云∶泻丙小肠。)泻心汤(海藏云∶泻丁心。) 安神丸(钱 
氏治心虚疳热,神思恍惚。) 益黄散(又名补脾散。海藏云∶此剂补脾以燥湿。东垣云∶钱氏益黄散治 
胃中寒湿,呕吐腹痛,泻利清白之圣药也。)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海藏云∶泻脾热。) 阿胶散(又名补 
肺散。海藏云∶杏仁本泻肺,非若人参、天门冬、麦门冬之类也。) 泻白散(又名泻肺散。海藏云∶治 
肺热骨蒸自汗,用此直泻之,栀子、黄芩亦泻肺,当以气血分之。以上八方并见脏腑部治虚实法。) 地 
黄丸(海藏云∶治肾虚解颅即魃病也。治脉毛而虚。方见劳瘵。) 
〔洁〕热则从心,寒则从肾,嗽而气上从肺,风从肝,泻从脾。假令泻兼嗽,又气上,乃脾肺病也。 
宜泻白、益黄散合而服之。脾苦湿,肺苦燥,气上逆也。其症见泻,又兼面色黄,肠鸣呦呦者。宜 
服理中汤;泻而 
呕者,宜服茯苓半夏汤;如泻而渴热多者,宜服黄芩浓朴汤;不渴而热少者,宜服白术浓朴汤。其他五脏若有 
兼症,皆如此类推之,更详后论四时推移用药。 
心主热,自病或大热,泻心汤主之。实则烦热,黄连泻心汤主之。虚则惊悸,生犀散主之。肺乘心微邪, 
喘而壮热,泻白散主之。肝乘心虚邪,风热,煎大羌活汤下大青丸主之。脾乘心实邪,泄泻身热,泻黄散主之。 
肾乘心贼邪,恐怖恶寒,安神丸主之。 
肺主燥,自病则喘嗽,燥则润之。实则喘而气盛,泻白散主之。虚则喘而少气,先益黄散,后阿胶散主之。 
心乘肺,贼邪,热而喘嗽,先地黄丸,中导赤散,后阿胶散主之。肝乘肺,微邪,恶风,眩冒昏愦,嗽, 
羌活膏主之。肾乘肺,实邪,憎寒嗽,清利,百部丸主之。脾乘肺,虚邪,体重,吐痰泄泻,嗽, 
人参白术散主之。 
肝主风,自病则风搐拘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佐以酸苦,以辛散之。实则风搐力大,泻青丸主之。 
虚则风搐力小,地黄丸主之。心乘肝,实邪,壮热而搐,利惊丸、凉惊丸主之。肺乘肝,贼邪,气盛则前伸呵欠, 
微搐,法当泻肺,先补本脏。补肝,地黄丸主之,泻肺,泻白散主之。脾乘肝,微邪,多睡,体重而搐,先当定 
搐,泻青丸主之。搐止再见后症,则别立法治之。肾乘肝虚邪,憎寒,呵欠而搐,羌活膏主之。 
脾主湿,自病则泄泻多睡,体重昏倦。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实则泄泻赤黄,睡不露睛,泻黄散主之。 
虚则泄泻色白,睡露睛,白术散主之。肝乘脾,贼邪,风泻而呕,茯苓半夏汤主之。心乘脾,虚邪,壮热,体重而 
泻,羌活黄芩苍术甘草汤主之。肺乘脾,实邪,能食,不大便而呕吐,嗽,煎槟榔大黄汤下葶苈丸。肾乘脾, 
微邪,恶寒,泄泻,理中丸之类主之。 
肾主寒,自病则足胫寒而逆。人之五脏,惟肾无实。小儿疮疹变黑陷,则是肾实水克退心火。心乘肾, 
微邪,内热,不恶寒,桂枝汤主之。肺乘肾,虚邪,喘嗽,皮涩寒,百部丸主之。肝乘肾,实邪,拘急,气搐 
身寒,理中丸主之。脾乘肾,贼邪,体重,泄泻身寒,理中丸主之。 
凡五脏虚弱,是自己正令不行,乃鬼贼之所克害,当补本脏之正气。假令肺病喘嗽,时于初春见之,法当 
补肾;见于夏,救肺;见于秋,泻肺;见于冬,补心、泻本脏,又名寒嗽。大抵五脏各至本位,即气 
盛,不可更补;到所克位,不可更泻。(洁古云∶五脏子母虚实,鬼贼微正,若不达旨意,不易得 
而入焉。在前者为实邪,在后者为虚邪,妻来乘夫为微邪,夫来乘妻为贼邪,本藏自病为正邪。) 
〔洁〕肝病面白,肺病面赤,脾病面青,肾病面黄,心病面黑。若肝病惊搐,而又加面白,痰涎喘急之类, 
此皆难治。余仿此推之。假令春分前风寒也,宜用地黄、羌活、防风,或地黄丸及泻青丸相间服之。春分后风 
热也,宜用羌活、防风、黄芩,或泻青丸、导赤散下之。立夏后热也,宜用三黄丸、导赤散。夏至 
后湿热也,宜用导赤散、泻黄散合而服之,或黄芩、人参、木香之类。秋分后,用泻白散。立冬后,用地 
黄丸主之。谓肾不受泻也。 
〔海〕补肝丸,四物汤内加防风、羌活等分,为细末,炼蜜丸是也。镇肝丸,泻青丸去栀子、大黄, 
治肝虚。泻肾丸,治脉洪而实,前熟地改生地,去山茱萸是也,此治左手本部脉。若右尺洪实,以凤 
髓丹泻之,此地黄丸,即仲景八味丸去桂、附。若加五味子,肾气丸也,此益肺之源,以生肾水焉。 
〔丹〕慈幼论人生十六岁以前,血气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将圆,惟阴长不足,肠胃尚脆而窄。 
养之之道,不可不谨。童子不衣裘帛,前哲格言,具在人耳。裳,下体之服。帛,温暖甚于布者也,裘, 
皮服温软甚于帛者也。盖下体主阴,得寒凉则阴易长,得温暖则阴暗消,是以下体不与绵绢夹浓温暖 
之服,恐妨阴气,实为确论。血气俱盛,食物异消,故食无时。然肠胃尚脆而窄,若稠粘干硬,酸 
咸甜辣,一切鱼肉水果湿面,烧炙煨炒,俱是发热难化之物,皆宜禁绝。只与熟菜白粥,非惟无病, 
且不纵口,可以养德。此外生栗味咸,干柿性凉,可为长阴之助,然栗太补,柿太涩,俱为难化,亦宜少 
与。妇人无知,惟务姑息,畏其啼哭,无所不与,积成痼疾,虽悔何及。所以富贵骄养,有子多病, 
迨至成人,筋骨柔弱,有食则不能忌口以自养,居丧则不能食素以尽礼,小节不谨,大义亦亏,可不 
慎欤。至于乳母,尤宜谨节,饮食下咽,乳汁便通,情欲中动,乳脉便应,病气到乳,汁必凝滞,儿 
得此乳,疾病立至,不吐则泻,不疮则热,或为口糜,或为惊搐,或为夜啼,或为腹 
痛。病之初来,其溺必少,便须询问,随证治母,母安亦安,可消患于未形也。夫饮食之择,犹是小可,乳母 
禀受之浓薄,性情之缓急,骨相之坚脆,德行之善恶,儿能速肖,尤为关系。古之胎教,具在方册,愚奚多赘。 
若夫胎孕致疾,事起茫昧,人多玩忽,医所不知。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俱热,得寒俱寒,病则俱病,安 
则俱安。母之饮食起居,尤当慎密,不可不知也。 
〔田〕大凡小儿过暖生热,热极生风,提抱生痈,喂饲生癖,最宜慎之。 
〔钱〕大喜后食乳食,多成惊痫;大哭后食乳食,多成吐泻。 
〔丹〕乳下小儿,常多湿热食积痰热,乃是伤乳为病。小儿易怒,肝病与脾病最多。 
〔钱〕脉乱(不治,) 弦急(气不和,) 沉缓(伤食,) 促急(虚惊,) 浮(风,) 沉细(冷。) 
〔《本》〕候儿脉,当以大指按三部,一息六七至为平和,八九至为发热,五至为内寒。脉弦为风痫,沉缓 
为伤食,促急为虚惊,弦急为气不和,沉细为冷,浮为风,大小不匀为恶候、为鬼祟,浮大数为风为热,伏结 
为物聚,单细为疳劳。凡腹痛,多喘呕而脉洪者,为有虫。沉而迟,潮热者,胃寒也,温之则愈。诀曰∶小儿 
脉紧风痫候,沉缓食伤多呕吐,弦急因知气不和,急促急惊神不守,冷则沉细风则浮,牢实大便应秘久,腹痛 
之候紧而弦,脉乱不治安可救,变蒸之时脉必乱,不治自然无过缪,单细疳劳洪有虫,大小不匀为恶候, 
脉沉而迟有潮热,此必胃寒来内寇,泻利脉大不可医,仔细酌量宜审究。(云岐子云∶未及五岁,不可视听者, 
未可别脉。五岁以上,方可以脉别浮沉迟数。按钱氏论,又不拘五岁上下也。) 
婴儿未可方脉者,俗医多看虎口中纹颜色,与四肢冷热取之,亦有可验。予作贰歌纪之,曰∶紫风红伤寒, 
青惊白色疳,黑时因中恶,黄即困脾端。又,冷热症歌曰∶鼻冷定知是疮疹,耳冷因知风热证,通身皆热是伤 
寒,上热下冷伤食病。若能以色脉参伍验之,所得亦过半矣。 
〔世〕百日内不治症∶发斑,脐风撮口,马脾风,龟背。 
〔钱〕不治症∶目赤脉贯瞳人,胸肿及陷,鼻干黑,鱼口气急,吐虫不定,泻不定,精神不好,大渴不定,止 
之又渴,吹鼻不喷,病重口干不睡,时气唇上青黑点,颊深赤如涂胭脂,鼻孔开张,喘急不定。 
〔《灵》〕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论疾诊尺篇) 
〔《脉》〕小儿病困,汗出如珠,着身不流者死。小儿病而胸陷,口唇枯干,目直视,口中气冷, 
足与头相抵,卧不举身,手足四肢垂,其卧正直如缚,掌中冷,皆死,至十日不可复治之。 
〔钱〕病重,面有五色不常不泽者,死。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
生下胎疾
属性:〔无〕小儿初生气绝不能啼者,必是难产,或胃寒所致。急以绵絮包裹抱怀中,未可断脐带,且将胞衣 
置炉炭中烧之,仍捻大纸条蘸油点火于脐带下熏之。盖脐带连儿,火熏时,有火气由脐入腹,更以热醋 
汤荡洗脐带,须臾气回,啼哭如常,方可洗浴,了,即断脐带。 
〔海〕x百寿散x 小儿初生未盈月已里用之者,老无疮疥。 
黄连(一两) 朱砂(一钱) 
上水煎,令老母拭去口涎,净,灌下,余药倾盆中浴儿,遍身搽,妙。 
又方 净黄连一钱,水一盏,预先煎下,待儿生未出声时,便用灌下,以去腹中恶物脐屎,兼解胎 
中蕴积热毒,终身不生疮,又去脐风等病。 
〔钱〕胎实,面红目黑睛多者,善笑;胎怯,面黄目黑睛少白睛多者,多哭。更别父母肥瘦,肥不可 
生瘦,瘦不可生肥也。胎肥者,生下肌肉浓,遍身血色红,盈月以后,渐渐羸瘦,目白睛粉红色,五心烦 
热,大便难,时时生涎,x浴体法x主之。 
天麻(贰钱) 蝎尾(去毒) 朱砂(各五分) 乌蛇肉(酒浸,焙干为末) 白矾(各三钱) 
麝香(一字) 青黛(三钱) 
上研匀,每用三钱,水三碗,桃枝一握,并叶五七枚,同煎至十沸,温热浴之。勿浴背。 
胎怯者,生下面无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无血色,时时哽气,多哕,目无精采,亦宜以浴法主之。 
〔世〕母气不足,则羸瘦而肉薄;父精不足,则解颅,眼白多。 
胎热,生下有血气,时时叫哭,身壮热如淡茶色,目赤,大便赤黄,粪稠,急酿乳浴法主之。 
〔汤〕小儿在胎时,因母有热,或恣食酒面热毒之物,传于胎中,令儿生下面赤眼闭,身体壮热,哭声 
不止,口热如汤,乃胎热之候也,宜x生地黄汤x。 
生地 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