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157-幼科心法要诀 >

第8部分

157-幼科心法要诀-第8部分

小说: 157-幼科心法要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用柴胡饮,消疳肥儿效如神。 
【注】无辜疳者,其病原有二∶或因浣衣夜露,被无辜鸟落羽所污,儿着衣后,致成 
此证;或因乳母有病,传染小儿,以有此疾。 
其证颈项生疮,或项内有核如弹,按之转动,软而不疼,其中有虫如米粉,不速破之,使 
虫蚀脏腑,便利脓血,身体羸瘦,面黄发热也。治宜先清其热,柴胡饮主之;再消其疳, 
以芦荟肥儿丸主之。 
x柴胡饮x 
赤芍药 柴胡 黄连 半夏(姜制) 桔梗 夏枯草 龙胆草 浙贝母 黄芩 甘草(生)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柴胡饮治无辜疳,赤芍柴胡川黄连,半夏桔梗夏枯草,龙胆浙贝芩草煎。 
x芦荟肥儿丸x(方见肝疳) 

卷三疳证门
丁奚疳
属性:偏身骨露号丁奚,肌肉干涩昼夜啼,手足枯细面黧黑,项细腹大突出脐,尻削身软精神倦,骨蒸潮热渴烦急,化滞 
五疳消积治,补养人参启脾宜。 
【注】丁奚者,遍身骨露,其状似丁,故名曰丁奚也。其证肌肉干涩,啼哭不已,手 
足枯细,面色黧黑,项细腹大,肚脐突出,尻削身软,精神倦怠,骨蒸潮热,燥渴烦急也。 
先用五疳消积丸化其滞,继用人参启脾丸理其脾病,可渐愈矣。 
x五疳消积丸x 
使君子肉(炒,五钱) 麦芽(炒) 陈皮 神曲(炒) 山楂(各一两) 白芜荑 黄连 胆 
草(各三钱) 
上为末,陈米饭为丸,每服一钱,米饮下。 
x人参启脾丸x 
人参(五钱) 白术(土炒,五钱) 白茯苓(五钱) 陈皮(四钱) 扁豆(炒,五钱) 山 
药(炒,五钱) 木香(煨,二钱) 谷芽(炒,三钱) 神曲(炒,三钱) 炙甘草(二钱) 
上研细末,炼蜜为丸,重一钱,用建莲汤化下。 

卷三疳证门
哺露疳
属性:乳食不节伤脾胃,羸瘦如柴哺露成,吐食吐虫多烦渴,头骨开张哺热蒸。先用集圣消积滞,继用 
肥儿甚有灵;若还腹大青筋现,人参丸服莫从容。 
【注】哺露者,因乳食不节,大伤脾胃也。其证羸瘦如柴,吐食吐虫,心烦口渴,头骨 
开张,日晡蒸热,先用集圣丸消其积滞,再用肥儿丸调理其脾。若哺露日久,肚大青筋 
者,又宜攻补兼施,以人参丸主之。 
x集圣丸x 
芦荟(微炒) 五灵脂(炒) 夜明砂(淘洗焙干) 缩砂仁 木香 陈皮 莪术 使君子肉 黄连 川 
芎(酒洗炒) 干蟾(炙,各二钱) 当归(一钱五分) 青皮(制,二钱) 
上为细末,用雄猪胆二个,取汁和面糊为丸,每服一钱,米饮送下。 
x肥儿丸x(方见脾疳) 
x人参丸x 
人参 麦冬(去心) 半夏(姜制) 大黄(微炒) 黄 (炙) 茯苓 柴胡 黄芩 炙甘草 川 
芎诃黎勒(煨) 鳖甲(炙)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以粥饮下,量儿大小与之。 

卷三吐证门
吐证总括
属性:诸逆上冲成呕吐,乳食伤胃或夹惊,或因痰饮或虫扰,虚实寒热要分明。 
【注】呕吐一证,皆诸逆上冲所致也。夫诸逆之因,或以乳食过多,停滞中脘,致伤 
胃气,不能健运而上逆也;或于食时触惊,停积不化而上逆也;或痰饮壅盛,阻隔气道;或 
蛔虫扰乱,懊 不安而上逆也。总之,上逆之因虽不同,而皆能成呕吐也。但病有虚有 
实,有寒有热,治者当于临证时参合兼见之证,审慎以别之,庶不误矣。 

卷三吐证门
辨呕吐哕证
属性: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吐证名,无物有声为哕证,分别医治中病情。 
【注】吐证有三∶曰呕,曰吐,曰哕。古人谓呕属阳明,有声有物,气血俱病也;吐 
属太阳,有物无声,血病也;哕属少阳,有声无物,气病也。独李杲谓呕、吐、哕俱属 
脾胃虚弱。洁古老人又从三焦以分气、积、寒之三因。然皆不外诸逆上冲也。治者能分虚 
实,别寒热以治之,自无不曲中病情矣。 

卷三吐证门
伤乳吐
属性:乳食过饱蓄胃中,乳片不化吐频频,身热面黄腹膨胀,消乳保和有神功。 
【注】伤乳吐者,因乳食过饱,停蓄胃中,以致运化不及,吐多乳片,犹如物盛满而上 
溢也。其证身热面黄,肚腹膨胀。治宜消乳丸、保和丸。化其宿乳,安胃和中,节其乳食,自然止也 
x消乳丸x 
香附(制,二两) 神曲(炒) 麦芽(炒,各一两) 陈皮(八钱) 缩砂仁(炒) 甘草(炙, 
各五钱)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粟米大,量儿大小与之,姜汤化下。 
x保和丸x 
南山楂(二两) 神曲(炒,一两) 茯苓 半夏(姜制,各一两) 连翘(去心) 陈皮 莱菔子 
(炒,各五钱)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麦芽汤化服。 

卷三吐证门
伤食吐
属性:过食伤胃腹胀热,恶食口臭吐酸粘,眼胞虚浮身潮热,须服三棱和胃煎。 
【注】伤食吐者,因小儿饮食无节,过食油腻、面食等物,以致壅塞中脘而成也,其 
证肚腹胀热,恶食口臭,频吐酸粘,眼胞虚浮,身体潮热。治宜清胃和中为主。先用三 
棱丸止其吐,再用和胃汤化其滞,而病渐愈矣。 
x三棱丸x 
三棱(煨) 陈皮 半夏(姜制) 神曲(炒,各一两) 黄连(姜炒) 枳实(麸炒) 丁香(各 
五钱) 
上研细末,面和为丸,如黄米大,每服二十丸,食后姜汤下。 
x和胃汤x 
陈皮 半夏(姜制) 缩砂仁(研) 苍术(炒) 浓朴(姜炒) 藿香叶 香附(炒) 甘 
草(炙) 山楂 神曲(炒)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和胃汤治呕吐频,陈皮半夏缩砂仁,苍术浓朴藿香叶,香附甘草山楂神。 

卷三吐证门
夹惊吐
属性:食时触异吐清涎,身热心烦睡不安,截风观音散极妙,止吐定吐丸可痊。 
【注】夹惊吐者,多因饮食之时,忽被惊邪所触而致吐也。其证频吐青涎,身体发热, 
心神烦躁,睡卧不宁。先用全蝎观音散截其风,次用定吐丸止其呕,而病可痊矣。 
x全蝎观音散x 
人参(三钱) 黄 (蜜炙) 扁豆(炒) 茯苓(各五钱) 莲肉(去心,三钱) 木香(煨, 
一钱五分) 白芷(二钱) 羌活 防风 天麻 全蝎(去毒,各三钱) 炙甘草(一钱五分) 
上为细末,姜枣煎汤调服,量儿大小与之。 
x定吐丸x 
丁香(二十一粒) 蝎梢(去毒,四十九条) 半夏(姜制,三个) 
上为细末令匀,煮枣肉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七丸,煎汤化服。 

卷三吐证门
痰饮吐
属性:痰饮壅盛在胸中,痰因气逆呕吐成,眩晕面青吐涎饮,香砂二陈六君宁。 
【注】痰饮吐者,由小儿饮水过多,以致停留胸膈,变而为痰,痰因气逆,遂成呕吐 
之证。其候头目眩晕,面青,呕吐涎水痰沫也,宜用香砂二陈汤。虚者,香砂六君子汤治之。 
x香砂二陈汤x 
即二陈汤加藿香砂仁。 
x香砂六君子汤x 
藿香 缩砂仁 白术(土炒) 人参 茯苓 半夏(姜制) 陈皮 甘草(炙)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香砂六君虚痰吐,藿香缩砂共白术,人参茯苓及陈皮,半夏甘草同煎服。 

卷三吐证门
虫吐
属性:虫吐胃热或胃寒,色变时疼呕清涎,寒热当以阴阳辨,化虫加减理中痊。 
【注】虫吐之证有二∶有以胃经热蒸者,有以胃经寒迫者,皆能令虫不安,扰乱胃中 
而作吐也。其证唇色或红或白,胃口时痛时止,频呕清涎。属寒属热,当从阴阳之证辨 
之,热者化虫丸主之,寒者加减理中汤主之。 
x化虫丸x 
芜荑(五钱) 鹤虱 苦楝根皮 胡粉 使君子肉 槟榔(各一两) 枯矾(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量儿大小与之。 
x加减理中汤x 
人参 干姜 白术(土炒) 川椒 
引用乌梅一个,水煎服。 
【方歌】加减理中寒吐虫,人参干姜白术从,川椒乌梅伏虫动,煎成服下即安宁。 

卷三吐证门
虚吐
属性:虚吐多因胃弱成,神倦囟动睡露睛,自利不渴频呕吐,丁沉四君药最灵。 
x丁沉四君子汤x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炙甘草 丁香 沉香 
引用煨姜,水煎服。 
【方歌】胃虚呕吐不思食,丁沉四君治最宜,参术苓草补其胃,丁香沉香温其脾。 

卷三吐证门
实吐
属性:小儿实吐腹胀满,二便不利痞硬疼,发渴思凉吐酸臭,三一承气可收功。 
【注】实吐者,小儿平素壮实,偶而停滞,胸腹胀满,二便秘涩,痞硬疼痛,口渴思饮 
寒凉,吐多酸臭也。宜用三一承气汤下之,二便利而吐止矣。 
x三一承气汤x 
芒硝 生大黄 枳实(麸炒) 甘草(生) 浓朴(姜炒)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三一承气治实吐,涤滞通塞功最着,芒硝相配生大黄,枳实甘草同浓朴。 

卷三吐证门
寒吐
属性:朝食暮吐为冷吐,乳食不化不臭酸。四肢厥冷面唇白,姜橘丁萸理中煎。 
【注】寒吐者,皆因小儿过食生冷,或乳母当风取凉,使寒气入乳,小儿饮之,则成 
冷吐之证,其候朝食暮吐,乳食不化,吐出之物,不臭不酸,四肢逆冷,面唇色白,治 
当温中定吐。胃微寒者,姜橘散主之;寒甚者,丁萸理中汤主之。 
x姜橘散x 
白姜(二钱) 陈皮(一两) 炙甘草(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枣汤调服。 
x丁萸理中汤x 
即理中汤加丁香,吴茱萸(温胃止呕)。 

卷三吐证门
热吐
属性:食入即吐因胃热,口渴饮冷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加味温胆汤可痊。 
【注】热吐之证,或因小儿过食煎爆之物,或因乳母过食浓味,以致热积胃中,遂令食 
入即吐,口渴饮冷,呕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色。治宜清热为主,加味温胆汤主之。 
x加味温胆汤x 
陈皮 半夏(姜制) 茯苓 麦冬(去心) 枳实(麸炒) 生甘草 竹茹 黄连(姜炒)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热吐须用温胆汤,陈皮半夏茯苓良,麦冬枳实生甘草,竹茹黄连水煎尝。 

卷三泻证门
泻证总括
属性:小儿泄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脏寒脾虚飧水泻,分消温补治宜精。 
【注】泻之一证,多因脾被湿浸,土不胜水而成。然致病之原各异∶或乳食停滞不化,或感受寒暑之气,或 
惊邪外触,或脏受寒冷,或脾虚作泻,更有飧泻、水泻之证。致疾之因不同,而调治之法亦异。医者详细辨之,或分消、 
或温补,因证施治,庶不误矣。 

卷三泻证门
伤乳食泻
属性:乳食过伤泻酸脓,噫臭腹热胀满疼,口渴恶食溺赤涩,保安平胃奏神功。 
【注】伤乳食泻者,因乳食过饱,损伤脾胃,乳食不化,故频泻酸脓也。噫臭腹热,胀满疼痛,口渴恶食,小便 
赤涩,须用保安丸消其滞,次用平胃散和其脾,庶积消而泻止矣。 
x保安丸x 
香附(醋炒) 缩砂仁(各一两) 白姜(炮) 青皮(醋炒) 陈皮 三棱 莪术 炙甘草(各五 
钱)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量儿大小与之,白汤化下。 
x平胃散x(方见 乳) 

卷三泻证门
中寒泻
属性:过食生冷中寒泻,肠鸣胀痛泄澄清,面白肢冷懒饮食,理中诃子散堪行。 
【注】中寒泻者,因过食生冷,以致寒邪凝结,肠鸣腹胀,时复疼痛,所泻皆澄彻清 
冷,面色淡白,四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