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解金匮要略-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甘草二两鳖甲手指大一片,炙雄黄半两,研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肘后》、《千金方》:阳毒用升麻汤,无鳖甲,有桂;阴毒用甘草汤,无雄黄。
〔注释〕
①百合病:病名。魏念庭说:“因百合一味而瘳此疾,因得名也。”
②百脉一宗:百脉指全身所有的经脉,分之则为百脉,合之则为一宗,是说人体百脉,同出一源。
③悉致其病也:指百合病影响整体,无论哪一经,似乎无所不病。
④默默:沉默无声。
⑤如有神灵者:形容百合病人神志恍惚,神情不定的情况。
⑥身形如和:是说其外形并无显著病态。
⑦溺(niào尿):指小便。
⑧淅(xī息)然:形容怕风,寒栗之意。
⑨后方:指百合鸡子汤。
((B10))病形如初:指证状如第一条所述。
((B11))中病,勿更服:如药力已经有效,则不必再服。
((B12))太便当如漆:服药后大便的颜色如黑漆。
((B13))煮饼:淡熟面条。
((B14))差(chài瘥):通瘥,作病愈解。
((B15))炙:不作今之蜜炙,而作炒、烘、晒,使焦燥易于研末用。
((B16))蚀:即腐蚀。
((B17))阴:指前后二阴。
((B18))上部:指喉部。
((B19))声喝(yè叶):指说话声音嘶哑。
((B20))嗄(shà霎):声音嘶哑。
((B21))下部:这里指前阴。
((B22))肛:即后阴(肛门)。
((B23))无热:谓无寒热,是无表证的互词。
((B24))鸠眼:鸠,鸟名,俗称斑鸠,其目色赤。
((B25))四眦(zì自):即眼角。四眦指两眼内外眦。
((B26))浆水:浆,酢也。《本草纲目》称浆水又名酸浆。现已少用,多用水调服。
((B27))阳毒:邪气侵犯阳分显而在表者。
((B28))锦文:形容面部如织锦上面的花纹。
((B29))阴毒:邪气侵犯阴分隐而在里者。
((B30))身痛如被杖:形容身如受棍棒打一样疼痛。
〔译文〕
有论述说:谈起百合病的情况,认为人体百条脉络同出于一个根源,所以都会引起这种病。百合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想进食,但又吃不下去,经常沉默不语,想睡觉又睡不着,想走路又走不动;在饮食方面,有时口味很好,有时又不愿闻到饮食的气味,身上似乎怕冷,但又无明显的寒证,似乎有热,但又无发热的症候;口有苦味,小便颜色发红,很多药物都治不好这种病,服药后呕吐,腹泻得很历害,病人神志恍惚,精神不定,好象有神灵作祟似的,捉摸不定,从外表看并没有显著的病态,只是脉搏稍微有点快。百合病预后有以下几种情况:若病人每次小便时头痛的,一般为六十天左右病可以好;若病人在小便时头不痛,但有点怕风的,大概过四十天病就可以好;若小便时很畅快,只感觉有一些头晕的,大约二十天左右病即愈。以上百合病的这些症状,有的在患伤寒病之前出现,有的在患伤寒病四、五天后出现,有的在患伤寒病二十天或者一个月后稍微出现症状的,应该根据病情的深浅轻重,分别进行治疗。百合病误用汗法以后,体内津液重伤,应该用百合知母汤治疗。
百合知母汤
〔组成〕百合七枚(擘开)知母三两(切)〔用法〕先用水洗百合,浸泡一夜,有白沫出现以后,去水,再用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药渣;另用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药渣;然后把两种药物的煎取液合在一起,取汁一升五合,分二次温服。百合病因误用攻下法以后发病的,用滑石代赭汤治疗。
滑石代赭汤
〔组成〕百合七枚(擘开)滑石三两(捣碎,绵裹)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捣碎,绵裹)〔用法〕先用水洗百合,浸泡一夜,有白沫出现以后,去水,再用泉水二升,煎煮一升,去药渣;再用泉水二升,煎煮滑石、代赭石,取汁一升,去药渣,然后混合在一起再煎煮后,取一升五合,分二次温服。百合病因误用吐法以后发病的,用下面的方药治疗。
百合鸡子汤
〔组成〕百合七枚(擘)鸡子黄一枚〔用法〕以上药先用水洗百合,浸泡一夜,有白沫出现以后,去水,再用泉水二升,煎煮取汁一升,去药渣,加入鸡子黄,搅匀,煎煮取五分温服。百合病没有用催吐、泻下、发汗等治法,症状如第一条所述的,用百合地黄汤治疗。
百合地黄汤
〔组成〕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升〔用法〕以上药先用水洗百合,浸泡一夜,有白沫出现以后,去水,再用泉水二升,煎煮取汁一升,去药渣,加入地黄汁煎煮,取一升五合,分二次温服,病有效不要再服,服药后大便常是黑色。百合病若经一个月之久仍不愈,反而出现口渴,应用百合洗方治疗。
百合洗方
〔组成〕百合一升〔用法〕以上一味药,用水一斗,浸泡一夜,然后用浸泡的百合水,煮后乘热给患者洗浴,洗完,进食淡熟面条,不加盐和豆豉。百合病经用百合洗方治疗后仍口渴的,用栝蒌牡蛎散治疗。
栝蒌牡蛎散
〔组成〕栝蒌根牡蛎(熬)等分〔用法〕以上二味药研为细末,每次饮服方寸匕,一日三次。百合病本无发热,若出现发热的,或发寒热的,用百合滑石散治疗。
百合散石散
〔组成〕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用法〕以上二味药共研为散剂,每次服方寸匕,一日三次,小便通利的应当停服,邪热随小便出而病愈。百合病若出现阴寒证的,应该用温阳散寒的方法救治;若出现阳热证的,应该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救治。如果见到阳热证,反用温阳散寒的方法治疗,又再发其汗,这属逆治法;同样,若见到阴寒之象,却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治疗,又投以攻下药,这也属于逆治。狐惑病的症状类似伤寒,病人沉默想睡,但又不能闭目安眠,睡下又想起来,神情不安。虫毒侵蚀上部咽喉的称为惑,侵蚀于下部前后二阴的称为狐。病人不想吃东西,怕闻到饮食的气味;面色及眼睛的颜色也变化无常,一会儿红,一会儿黑,一会儿白。腐蚀于咽喉,就会出现声音嘶哑。用甘草泻心汤治疗。
甘草泻心汤
〔组成〕甘草四两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用法〕以上七味药,用水一斗,煮取六升,去药渣,再煎煮,每次温服一升,一日三次。腐蚀于前阴部,就会出现咽喉干燥,用苦参汤外洗。
苦参汤
〔组成〕苦参一升〔用法〕以上一味药,用水五升,煎取七升,去药渣,熏洗前阴部,一日三次。腐蚀于肛门的,用雄黄外熏。〔组成〕雄黄〔用法〕上一味药,研为细末,用筒瓦二枚扣合成为圆形,烧向肛门熏之。《脉经》说:病人或者从上呼吸道腐蚀咽喉,或者从下腐蚀肛门。侵蚀上部的称为惑,侵蚀下部的称为狐,狐惑病,用猪苓散治疗。病人脉数,没有恶寒发热,稍微有点烦躁,沉默无语,只想睡觉,汗出。开始得病的三、四天,两眼红得象斑鸠的眼睛一样,到七、八天,两眼的内、外眦变黑;如果此时能吃东西,说明热毒蕴结血分已成痈脓。用赤小豆当归散治疗。
赤小豆当归散
〔组成〕赤小豆三升(浸泡令芽出,曝干)当归〔用法〕以上二味药,捣碎为散剂,每次用浆水服方寸匕,一日三次。阳毒病的临床表现是:面部有红色斑点,象织绵上的花纹一样,咽喉疼痛,吐脓血,得病在五天内容易治疗,若超过七天,就很难治愈。用升麻鳖甲汤治疗。阴毒病的临床表现是:面部及眼睛发青,遍身疼痛如同被棍棒打了一样难忍,咽喉疼痛。这种病在病初的五天内容易治疗,若超过七天以上,就难治愈了。用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治疗。
升麻鳖甲汤
〔组成〕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一两(炒去汁)甘草二两鳖甲手指大一片(炙)雄黄半两(研)〔用法〕以上六味药,用水四升,煮取汁一升,顿服,老人、小儿可分二次服。令汗出。《肘后》、《千金方》:阳毒用升麻汤,没有鳖甲,有桂;阴毒用甘草汤,没有雄黄。〔方剂趣记图解〕
小柴胡汤
汉·张仲景《伤寒论》
趣
记小财户柴灶勤操酱虾仁
小柴(汤)胡柴胡枣大芩黄草炙甘姜生夏制半人参
【组 成】 7味:柴胡18克大枣4枚黄芩9克炙甘草5克生姜9克制半夏9克人参6克
【用 法】 水煎服。
【功 效】 和解少阳。
【主 治】 ①邪在少阳。②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和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现常用本方治疗感冒、疟疾、传染性肝炎、肺结核、胸膜炎、胆囊炎等病见有少阳证者。
【注 意】 ①本方柴胡轻清升散,用量独重,半夏、生姜又偏温燥,故对肝火偏盛,阴虚吐衄,上盛下虚,肝阳偏亢者,均不宜使用。②曹颖甫曰:“小柴胡汤重用黄芩,令人大便泄,屡验。”(《金匮发微》)。因此用本方不可令黄芩的用量大于柴胡。
〔本节表解〕
主要类别症状治则方剂百合病百合病误汗后心烦,口燥补虚清热,养阴润燥百合知母汤百合病误下后小便短赤而涩,呕吐呃逆养阴清热,利尿降逆滑石代赭汤百合病误吐后虚烦不安,胃中不和养肺胃安脏气百合鸡子汤百合病正治法心烦,口燥润养心肺,凉血清热百合地黄汤百合病经久变渴口苦,小便赤,脉微微益气养阴,除热止渴内服百合地黄汤
外用百合洗方百合病渴不差口渴不解滋阴潜阳,生津止渴栝蒌牡蛎散百合病变发热热盛于里,外达肌肤滋养肺阴,清热利尿百合滑石散狐惑病狐惑病前阴蚀烂前阴蚀烂,咽喉干燥清热解毒,杀虫化湿苦参汤熏洗前阴患处狐惑病后阴蚀烂后阴蚀烂,咽喉干燥杀虫解毒燥湿用雄黄熏治作用于患处狐惑酿脓湿热循经上犯于目,热瘀血腐,脾胃未伤清热利湿,解毒排脓赤豆当归散阴阳毒阳毒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清热解毒升麻鳖甲汤阴毒面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解毒化瘀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名医医案〕
刘某,男,43岁,1977年2月26日初诊。患者于二十日前患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数日,后汗出热退。伴有头痛,口苦,心烦,小便黄赤,尤以心烦不寐日渐严重。近一周来,彻夜不眠,神志恍惚,坐卧不安,曾用中、西药安神镇静,其效甚微。观其神态,不是辗转不安,就是沉默寡言。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投以百合地黄汤、滑石代赭汤加减。百合20克,生地15克,滑石12克,知母10克,麦冬12克,茯神12克,枣仁18克,甘草3克,7剂。1周后,每晚可睡3、4小时,心烦不安减轻,继守前方5剂,小便已清,脉细,舌稍红,每晚睡眠可达4、5小时。前方去知母、滑石、麦冬,加扁豆、陈皮理脾健胃,10剂。前后经1个月调治,诸症悉平。
郑某,女,32岁。1980年10月3日初诊。三月前因下肢出现麻木,某医院诊断为“末梢神经炎”。近日发现右肢活动受限,语言欠清,心悸不安,面色潮红,饮食无味。脉细而涩,舌质黯红,苔薄黄。此为阴虚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