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针灸-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慎之大
患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寒热风阴。饥饱醉劳而切忌。望不补而
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精其心而穷其法。无灸艾而坏其皮。正其理
而求其原。免投针而失其位
避灸处而加四肢。四十有九。禁刺处而除六俞。二十有二。抑又闻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
巨阙而得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维会而复醒。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悬钟环跳
华佗刺 足而立行。秋夫针腰俞。而鬼起沉 。王纂针交俞而妖精立出。刺肝俞与命门。
使瞽士视秋毫之末。刺少阳与交别。俾聋夫听夏蚋之声。嗟夫。去圣逾远。此道渐坠。或不
得意而散其学。或愆其能而犯禁忌。愚庸智浅。难契于玄言。至道渊深。得之者有几。偶述斯
言。不敢示诸明达者焉。庶几乎童蒙之心启。
卷一针灸门
流注通玄指要赋
属性:引云。望闻问切。推明得病之源。补泻迎随。揭示用针之道。予于学始迄于今。虽常覃
思以
心无定。或病之精必夺而气必衰。兼之国乱而隔殊。医物绝商而那得。设方有效。历市无求
不若砭切。立排疾势。乃以受教。遂敏求师。前后仅十七年。后避屯于蔡邑。方获诀于李
君。斯人以针道愈疾也。除疼痛于目前。愈万病于指下。信所谓伏于 弩。应若发机。百发
百中者也。加之以好生之念。素无窃利之心。尝谓予曰。天宝不泄于非人。圣道须传于贤者
仆不揆。遂整有求之恳。获成无吝之诚。授穴之必者。四十有三。疗疾而弗瘳者。万无一
失。遂铭诸心。而着之髓。务拯其困。而扶其危。而后除疼痛迅若手拈。破结聚涣如冰释。
夫针也者。果神矣哉。然念兹穴而或亡。借其声律则易记。辄裁八韵。赋就一篇。讵敢匿于
己私。为或传于同志。
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神机之妙。工开圣理之深。外取砭针。能蠲邪而扶正。中含
水火。善回阳而倒阴。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池溪谷以岐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
派以难揆。在条纲而有统。理繁而昧。纵补泻以何功。法捷而明。曰迎随而得用。且如行步
难移。太冲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神门去心性之呆痴。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头晕目
眩。要觅于风池。耳闭须听会而治也。眼痛则合谷以推之。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脑昏
目赤。泻攒竹以偏宜。但见两肘之拘挛。仗曲池而平扫。四肢之懈惰。凭照海以消除。牙齿痛
吕细堪治。头项强承浆可保。太白宣道于气冲。阴陵开通于水道。腹膨而胀。夺内庭兮休迟
筋转而疼。泻承山而在早。大抵脚腕痛。昆仑解愈。股膝疼。阴市能医。痫发颠狂兮。凭
后
溪而疗理。疟生寒热兮。仗间使以扶持。期门罢胸满血膨而可以。劳宫退胃翻心痛亦何疑。
稽夫
行间治膝肿目疾。尺泽去肘疼筋挛。目昏不见。二间宜取。鼻窒无闻。迎香可引。肩井除
两臂难任。丝竹疗头疼不忍。咳嗽寒痰。列缺堪治。眵蔑冷泪。临泣尤准。髋骨将腿痛以伤
残。肾俞把腰疼而泻尽。以见越人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
殒
夺子而平其有余。观二十七之经络。一一明辨。据四百四之疾证。件件皆除。故得夭枉都无。
跻斯民于寿域。几微已判。彰往古之玄书。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肩背患。责肘前
之三里。冷痹肾败。取足
阳明之土。连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痊。
胁下肋边者。刺阳陵而即止。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腰脚疼。在
委中而已矣。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苟能明焉。收祛邪之功。而在乎捻指。
卷一针灸门
九针论
属性: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试诵之。子听其
理。非则语余。请受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岐伯稽首再拜曰。请
听圣王之道。帝曰。用针之理。必知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
顺。出入之会。诛伐有过。雪污解结。知补虚泻实。上下之气。门通于四海。审其所在
寒热
与实邻。决而通之。左右不调。犯而行之。明于逆顺。乃可治之。阴阳不奇。故知起时。审
于本末。察其寒热。知邪所在。万刺不殆。知用九针。刺道毕矣。凡刺之要。针最妙。九针
之为。各有所宜。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
为痈。病深气不泻。反为大脓。病小针大。泻气太甚。必为后害。病大针小。大气不泻。
后亦为败。九针之宜者。一曰 针。法天。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泄。故
针者。取法于布针。去末半寸。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以治热在头身也。经曰。病在皮肤无
常
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故圆针者。取法于絮针。筒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
治分肉间气。经曰。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针。三曰 针。法人。谓人所以生成者。血脉也。为
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圆其未。令可以接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故 针者。取法于
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经曰。病在血气少当补之者。取以 针。四曰锋
针。法时。谓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痼疾者也。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锐其末。令可
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故锋针者。取法于絮针。筒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
经曰。病在经络为痼证者。取以锋针。五曰铍针。法音。谓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
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审此数者。然后用刺。庶乎适当。无或失矣。
卷一针灸门
灸刺论
属性:内经谓形乐志苦。病生于血脉。其治宜灸刺。特用针灸之大略。然九针本从南方来。灸
本
故其治以灸刺为宜。用刺之节。已具在前。用灸之理。凡以温之。而若病有因寒而得。或
阴证多寒。或者风寒湿痹香港脚之病。或者上虚下实厥逆之疾。与夫劳伤痈疽。及妇人血气。
婴孺疳疾之属。并可用灸。亦有不可灸者。近髓之穴。阳证之病。不可灸也。凡有灸 。自
有补泻。以火补者。无吹其火。须其自灭。以火泻者。急吹其火。而令其灭。此灸之补泻也
在用灸者。以意消息。
卷二针灸门
论针之名
属性: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九针之名。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传于后代。岐伯对曰。
九针者。一曰 针。二曰圆针。三曰 针。四曰锋针。五曰铍针。六曰员利针。七曰毫针。八曰
长针。九曰大针。此是九针之名。九针所应。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
、八风、九野。人之身形。亦应之也。针各有所宜。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
应四时。人声应五音。人阴阳合气应六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
五络应九野。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
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黄帝问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天地合气。其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
吟。敢问其方。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
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
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
末
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黄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
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
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瞬。手动若务。针
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
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黄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
刺实者须其虚。经气以至。慎守勿失。浅深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
卷二针灸门
论三阳三阴经脉
属性:夫黄帝正经者。是先圣之遗教。乃后人之令范。是以先明流注孔穴。指的其原。若或苟
从异说
脏腑。故经云。手三阳之脉。从手至头。手三阴之脉。从胸至手。足三阳之脉。从头至足。
足三阴之脉。从足至胸。是谓日夜循环。阴阳会合。又曰。春夏刺浅。秋冬刺深。缘春夏阳
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是以春夏各
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也。然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乃引致之
阴
阴。秋冬必致一阳者也
大法也。春刺井。夏刺荣。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也。
肺出少商为井。手太阴脉也。流于鱼际为荣。注于太渊为俞。过于列缺为原。行于经渠
为经。入于尺泽为合。
心出少冲为井。手少阴脉也。流于少府为荣。注于神门为俞。过于通理为原。行于灵道
心包络脉。手厥阴之脉也。出于中冲为井。流于劳宫为荣。注于大陵为俞。过于内关为
原。行于间使为经。入于曲泽为合。
大肠出于商阳为井。手阳明脉也。流于二间为荣。注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为原。行于
阳溪为经。入于曲池为合。
三焦出于关冲为井。手少阳脉也。流于腋门为荣。注于中渚为俞。过于阳池为原。行于
小肠出少泽为井。手太阳脉也。流于前谷为荣。注于后溪为俞。过于腕骨为原。行于阳
足三阴三阳穴流注者。
胃出厉兑为井。足阳明脉也。流于内庭为荣。注于陷谷为俞。过于冲阳为原。行于解溪
胆出窍阴为井。足少阳脉也。流于侠溪为荣。注于临泣为俞。过于丘墟为原。行于阳辅为经。入于阳陵泉为合。
膀胱出于至阴为井。足太阳脉也。流于通谷为荣。注于束骨为俞。过于京骨为原。行于
昆仑为经。入于委中为合。
脾出隐白为井。足太阴脉也。流于大都为荣。注于太白为俞。过于公孙为原。行于商丘为经。入于阴陵泉为合。
肝出大敦为井。足厥阴脉也。流于行间为荣,注于大冲为俞。过于中都为原。行于中封
肾出涌泉为井。足少阴脉也。流于然谷为荣。注于太溪为俞。过于水泉为原。行于复溜
为经。入于阴谷为合也。
卷二针灸门
论虚实补泻
属性:夫能知迎随之理。可令调气。调气之方。必在阴阳。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
脉之
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也。夫用针刺者。须明其孔穴。补虚泻实。送坚付软
以急随缓。荣卫常行。勿失其理。故经云。虚
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然。虚者补其母。实
者泻其子。当先补而后泻。不实不虚。以经取之
者。然。是正经自生其病。不中他邪。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又云。刺荣无伤于卫
刺卫无伤于荣。然。针阳者卧针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