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释迦牟尼生命历险记 >

第20部分

释迦牟尼生命历险记-第20部分

小说: 释迦牟尼生命历险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承究竟是什么门
 
  现在,让我们遵循佛陀的教导,在正确发心的基础上,了解实践和修证。
  
  正如每个人的烦恼各各不同一样,每个人的觉悟解脱之路又各有区别。所以,历史上出现了小乘、大乘,显宗、密宗,而每一个个体的人,开发佛性的解脱之路又各有特定的传承。
  
  历史上,不少人对传承的理解是:“那个门里面都可以,不必‘妄加分别’”。
  
  这是外行和狂妄的。
  
  能够不“妄加分别”传承法脉的修行者,必须是个登地的菩萨才够资格这么说,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护佛教的团结,教导一般抱着凡夫知见的修行人不要“门里门外、我高你低”的混乱争斗。一般说这句话的修行者,他没有真正进入实修实证。
  
  试想,一个人连院校和专业都没有选定下来,他就能完整地接受高等教育?虽然佛之知见只有一样,但达到佛之知见的途径却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起,有不一样的传承和法脉。
  
  也有人认为自己不必明白或者选定悟佛知见的院校和专业,可以自学成材。但稍有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和社会上的一般学问不同——这样的人只会有一个:佛陀自己。
  
  对每个人而言,烦恼轮回的生死苦海是如此真切地体验——当我们观照念头的时候,它们悠忽而来,悠忽而去,一来一去间一生一死。念头在生死间又引动了自我感觉的快乐或者烦恼,这个链条还会往下传递,重重无尽。
  
  不解脱,就这样每时每刻如此真实地在每个人的世界中没完没了地上演。
  
  人类就这样处在了深刻的苦恼和无助,以致于只能自欺欺人,在烦恼中一点都做不了主地打转,永无解脱之日。
  
  佛陀发现,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实际地开发佛性,修行解脱,才是惟一的出路。
  
  对我们而言,还需要进入正确的传承之门。

  作为思维修的禅定

  具体地开发佛性,必定先讲禅定。

  禅定,就是对思维的一种训练,比较高明的办法是在训练中让身体有反应就随着反应,有念头就随着念头,这才叫真实思维修。

  只要能空下来,不用把念头“止住”,念头该止自止,该有自有,这叫“空灵”。但如果尚未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对空性一点准备都没有,就去“禅定”,必然是有定无禅。

  不了解性空法则的禅定的训练,极容易产生偏差。修行人要么执着于功夫,要么执着于神通。

  将“心”安执在功夫上或者安执在神通上都是不对的。安执在功夫上的人,气脉修行得好一些,然而有定无慧,境界上见不到什么真正的消息,往往比较偏激,身体尽管很强壮,但是健而不康。

  偏执在神通上的人灵而不厚,感觉比较灵敏,有一些功能但是不能从深刻的空性中产生菩提心和慈悲心,其神通没有很深的悟境做基础,看起来神经兮兮,玩神通玩得久了,神通也就变成了神经。

  进入功夫和神通以后,若无真正明心见性的底子,对空性一点消息也没有,让他“放下”功夫和神通简直比登天还难。对这种情况的修行者来说,放弃了功夫和神通,那么修行了半天,为了个什么?凭什么让别人来认可和信服?修行下了这么大的功夫又得到了什么?

  这时候就会产生极大的障碍。虽然他背起心经来“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很熟练;可真要“无所得”,那就成了万万不能。

  这些都是通向生命解脱大道的修行偏执。
  
  禅定修行

  禅定是一切形式的修行的共法,是道业的筑基,因此,开发佛性,力求解脱的人必须习练禅定。
  
  禅定首先从静坐开始,以求平稳安静下来。端身正坐、四平八稳,使神志安宁。
  
  人首先老的是腿,修行要注重练腿,练腿的气脉运行,所以要找准适合自己的静坐方法,把脚要放得平平实实。
  
  另外,坐的时候要面带微笑,使面部神经松弛,慈容可掬,不可弄成枯木槁柴的模样,使面容趋于峻冷,要让自己慈容可掬才好。
  
  坐的时候把裤带等束身之物,一概放松,使身体松弛,完全休息。
  
  气候凉冷的时候,必须使两膝及后颈包裹暖和。否则风寒侵入,十分有害,须特别注意。
  
  过饱不得即坐,昏睡过分不可强坐,等到睡足再坐,方易于静定。
  
  初习禅坐时,时间少些,留有余地,以适为度;次数多些,以勤为用。如果初练的时候,勉强让自己久坐,必定心生厌烦,难以静定。
  
  欲界定的历程
 
  禅定中的思维训练,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中重点介绍了“十念法门”中的“念安般”,就是让我们上座以后将心识回转过来,从观照呼吸入手。
  
  禅定,从观息入手,也就是观呼吸。练习者坐定以后,下巴稍微回收一点,内观小腹内部,观呼吸,心念也自然而然地止在呼吸的出入上,如此试着进行止——观——止的修习。
  
  为什么初学者首先从观呼吸或者说观息入手呢?因为一个人饿了,再说不饿都不顶事,所谓说食不饱。我们的烦恼和痛苦,首先就是身体不好。身体不好,要把禅定修上去,简直就不可能。
  
  那么观息为什么就能转化肉身健康向上呢?按佛教的眼光,人体的生机在地火水风“四大”里面叫做“火大”,火由风起,具体到人体,就是生机由呼吸来推动、运化的。当然,我们故且不管这个理论是不是合乎科学,首先呼吸对人生命的重要性起码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从呼吸下手解决身体的问题是切实可行的。
  
  观照身体,无非是要获得一个金刚身。也就是说,无病、健康,转化了所有凡夫身的业力。具体的效果,叫暖、顶、忍,也就是达到了欲界定。
  
  通过禅定训练,当我们整个的气脉开始通了,身体柔软面部有光泽,祛除病痛,这时大多数人容易身体发热,所以叫“暖”;也有些人不见得会发热,但只要气脉真正开通,就算“暖识成就”。
  
  进而身体不断与虚空交换能量,这时候往往容易在三丹田,也就是前额、檀中、小腹结成“气团”,初步的效验是有些往外胀的意思,很有些气脉通畅、内息源源的意思,所以叫“顶”。
  
  “忍”则是自身的阴阳平衡开始出现,内在能量的流动交换启动,道家叫“自身夫妻”,体验起来就是全身充满了欲乐,像是不断的性爱高潮,简直忍俊不禁。

  色界定的表现
 
  在欲界定的基础上再往上修,就修到了色界初禅到四禅。
  
  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中对他的公子罗睺罗是这样印证的:
  
  修到色界初禅时会感觉到整个身体如云如影,就这样又动起来,此时眼睛睁开时,肉体还是存在的,但会感到身体并不像欲界定时那么物质化。当身体如云如影地在定境中显现出来,这就是初禅。
  
  到二禅的时候,整个定境会发生变化。会感觉到整个身体都在感受声音和光波,一呼一吸犹如巨雷一般,让浑身都在同频振动。
  
  这是因为二禅的定境中,我们的神经传递系统统一地感受禅境的信息。此时不像我们在欲界定时,觉受上还有中枢神经与外周神经系统的分立,而是全体神经整个来感受,不需要分立,这时候的境界叫做默然定,也就是内在语言的沟通在这里也不需要了。我们此时不像欲界定一样,止观时还会有内在语言的交流。
  
  初禅叫做“有觉有观三摩地”,“觉”指的是外周神经,“观”是来自中枢神经。初禅到二禅之间有一个大梵天王的定境,叫做“无觉有观三摩地”。没有觉,也就是不必外周神经的作用,是从中枢神经产生观照的力量。在二禅是觉、观都消灭,叫做默然定,二禅、三禅都是这样,三禅叫圣默然定。
  
  到了四禅,定境会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入了四禅定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变成类似透明的世界。
  
  定境中如明镜不动一样,全都是透明而没有任何东西,这时候的境界是相当纯粹了。所以当四禅的修行者入定后转修十遍一切处观时,随其心念而转境。例如修蓝色的一切处观,当他坐观蓝遍处时,境界里整个宇宙都会变成了蓝一色的净色。
  
  由《增一阿含经》我们可以了解:禅定的修持中,从解除欲界的缠缚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的时候,色界的缠缚愈来愈弱、空间的缠缚愈来愈弱、质量的缠缚愈来愈弱,到达四禅的时候,身心的感觉愈来愈细,解脱感愈来愈实在,但是这并非真的解脱,只是有轻松的感觉。因为实质本身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当实质愈来愈淡化后,空间和时间的运动会愈来愈自由,能量愈来愈高。
  
  无色界的四空定境界
 
  按照佛经的归类,从色界四禅再往上增长,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进入无想定——把一切想灭绝,结果形成以石压草,修行者就暂时入灭了。另外一条是四空定的路径,这四种定就是属于无色界的境界,这种状况比较正常,一般在禅修的阶次上,将此四空定与色界四禅合称为四禅八定。
  
  首先第一个是空无边处定,此定就是把色界(物质能量界)的现象驱除掉,没有色相的障碍,进入无边的空间,回复到空间的本质。空间的本质就是可能产生而还没有产生实质化空间现象的那个状态,所以是遍一切处,空间无量无边,而叫空无边处。
  
  空无边处的现起是来自意识存续的强烈存在感受,意识存续就是时间,它造成一种存在感受,这又是形成空间的本质。这空间的本质还没有实质化,所以并不属色界的范围。
  
  到此定境,我们会感觉自身无边无际,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空空荡荡,大部分人会吓得出定,很难稳住。
  
  一旦空间本质的缠缚破除掉,就进入时间,到达“识无边处”的境界。在此定境中只感觉到意识思维的存续而已。打破时间相续的感受后,进入相对性接近静止的状态,感觉到一切都没有了,但仍不是完全的静止,因为还有“感觉没有了”的感觉,这是“无所有处”。
  
  把无所有处再打掉,就进入“非想非非想处”,这是一个无明所造成的意识点。它是不动的,但仍存在,还有迷惘的本质,只是意识不动。
  
  非想非非想处定中,意识定于一点,完全是定,但不是想,因为已经没有办法再思维,也不是没有想,而已经是单一的存在,此定会人定很久,而且是无明,所以在此境界中很难改变、突破而入开悟之境。
  
  佛陀在雪山六年苦行时,就已经达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定,但发现这不是道,无法解脱,于是就丢掉了。
  
  缘起世间世间如幻

  佛陀说:天人观河水像琉璃一样,人观河水是水,鱼观河水是宫殿和住家,饿鬼观河水是血水和火海,根本不能饮用。
  
  我们用六根观察世界,以眼、耳、鼻、舌、身、意观察色、声、香、味、触、法,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