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七版)-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虚寒证—— 常见上不制下,小便频数或遗尿
二、治疗原则
补肺生津——虚热—清热生津,以润其枯
虚寒—温肺益气而摄涎沫
兼表证—兼以解表:疏风、散寒、清热
兼痰浊—祛痰、化痰; 兼咳喘—止嗽、平喘
注意事项——①时刻注意保护津液,无论寒热,不可妄投燥热之品,以免助火
伤津,即使虚寒肺痿,亦必须掌握辛甘合用的原则。
②重视调补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肺金之母,培土有助于生
金。阴虚者—宜补胃津以润燥,使胃津能上输以养肺;
气虚者—补脾气以养肺体,使脾能转输精气以上承
③肾为气之根,司摄纳,补肾可以助肺纳气
④慎用祛痰峻剂:肺痿属虚,故一般忌用峻剂攻逐痰涎,犯虚虚实实之戒
三、证治分类
1.虚热证
症状——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粘稠—肺阴亏虚,虚火内炽,灼津为痰
或咳痰带血—阴虚肺燥,咳伤肺络
咳声不扬,甚则音哑—肺津不足,金破不鸣
气息喘促—肺失滋润,宣降失职,肺气上逆
口渴咽干,午后潮热,皮毛干枯—虚火内盛,阴亏津伤,皮毛失荣
舌红而干,脉虚数—阴虚火盛,肺津不足之象
证机概要——肺阴亏耗,虚火内炽,灼津为痰
治法——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代表方——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前方润肺生津,降逆下气,用于咳嗽气逆,咽喉干燥不利,咳痰黏
浊不爽;后方养阴润肺,清金降火,用于阴虚燥火内盛,干咳痰少,咽痒气逆
常用药——太子参、甘草、大枣、粳米—益气生津,甘缓补中
桑叶、石膏—清泄肺经燥热
阿胶、麦冬、胡麻仁—滋肺养阴
杏仁、半夏、枇杷叶—化痰止咳,下气降逆
加减——如火盛(虚烦,咳呛,呕逆)—去大枣,加竹茹、竹叶
咳吐浊粘痰,口干欲饮—加天花粉、知母、贝母
津伤甚者—沙参、玉竹
潮热—银柴胡、地骨皮
备选方——生脉散加黄芩、百合、女贞子、白芍、浙贝母、竹茹、白芨
大补阴丸加黄芩、白芍、牛蒡子、马兜铃、杏仁
2.虚寒证
症状——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肺气虚寒,气不化津,津反为涎
口不渴—肺虚有寒
短气不足以息—肺气亏虚
头眩,神疲乏力,食少—脾气亏虚,运化无力,精微不足,形体失养
形寒肢冷,面白虚浮—肺脾虚寒
小便数,或遗尿—肺虚不能通调水道
舌质淡,脉虚弱—肺气虚寒
证机概要——肺气虚寒,气不化津,津反为涎
治法——温肺益气
代表方——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前方辛甘合用,甘以滋液,辛以散寒;后方补脾助肺,益气生津
常用药——甘草、干姜—温补肺脾
人参、白术、茯苓、大枣—甘温补脾,益气生津
加减——肺虚失约,唾沫多而尿频者—益智仁
肾虚不能纳气,喘息短气者—钟乳石、五味子、蛤蚧粉(吞)
备选方——附陈杏姜汤、四逆汤加人参、半夏、茯苓(前方为经验方:附子、陈皮、杏仁、生姜)
预防调护
预防
积极治疗咳喘等肺部疾患,防止其向肺痿转变
加强体育锻炼;慎起居,生活规律,视气候随时增减衣服
时邪流行时,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接触病人
调护
注意耐寒锻炼,适应气候变化,增强肺卫功能
戒烟,减少对呼吸道刺激
饮食清淡,忌寒凉油腻
居处要清洁,避免烟尘刺激
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秋实园村
明月清风调,高山流水音
治 子期今不遇,谁识伯雅心
远看山色碧,近听水声喧,
客去松留影,人来鸟不言。
。
第二章 心 系 病 证
概述
生理——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藏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与小
肠相表里。
心的阴阳气血是心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
心气心阳是血液循行的动力,心阴心血可濡养心神
病理——主要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
虚证—气血阴阳亏损
实证—痰、饮、火、瘀阻滞
五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其它脏腑病变常累及于心;血脉运行失常也
与其它脏腑有关
如血不循经之血证,肺肾气竭,心阳虚衰之喘脱,心热下移之淋证
等—均可涉及于心,分别归于其它章节
第一节 心 悸
定义
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反复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惊悸,病情较重者—怔忡,可呈持续性。
历史沿革
1.关于病名:《内经》有惊、惕、惊骇、惊惑、惊躁等名称,《金贵要略》和《伤寒论》中称“惊悸”、“心动悸”、“心中悸”、“心下悸”。宋?严用和《济生方》首次提出“怔忡”之病名
2.关于病因病机:《内经》认为病因为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素问?平人气象论》:“……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也”。《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诸病源候论》:外感、情志失调:“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府为风邪所乘,或恐悸忧迫,令心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
唐宋以后医家对心悸的认识,一般有以下几种:
认为心悸为水停于心下所致:宋?陈无择:“五饮停蓄,闭于中脘,使人惊悸,属饮家。”
认为心悸是水停于心下及心气虚所致:成无己:“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
情志所致:宋?杨士赢:“夫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
张京岳《京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心血不足加痰郁:清?李用粹:“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成痰,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肇端也。”《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也责之虚与痰:“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痰因火动。”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强调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3.关于治疗
《金贵要略》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脉结代”,为后世医家所沿用。
《诸病源候论》强调应用气功治疗。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惊悸怔忡》:“痰则豁痰定惊,饮则逐水蠲饮,血虚者调养心血,气虚者和平心气,痰结者降下之,气郁者舒畅之,阴火上炎者,治其肾则心悸自已,若外物卒惊,宜行镇重。”
王清任首倡活血化瘀治疗本病,以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有殊效:“心跳心慌
,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范围
各种原因所致之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房颤、室颤、房扑、室扑、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体虚劳倦
禀赋不足,素质虚弱,久病失养,劳倦过度→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 心神失养→心悸
心气心阳是心脏赖以维持其生理功能,鼓动血液循行的动力,阴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心气亏虚→血脉运行失常→推动无力→心脉瘀阻→心悸
心肾阳虚→气化不利→水液内停→上凌于心→心阳被抑→心悸
心肝肾阴虚→阴虚火旺,水不济心→心火独亢→心神被扰→心悸
心血不足→血不养心→神失所养→心悸
劳累及运动时出现心肌者大多为心脏器质性变化,一般包括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或者贫血等;相反活动时或者剧烈活动后心肌症状减轻或消失者多为功能性改变。
可见于急性或慢性失血患者,如吐血、便血、咯血、妇女月经过多等都可引起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致心悸。
2.七情所伤
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触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心悸
《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不宁→心悸
→阴血暗耗→心失所养→心悸
大怒伤肝→怒则气逆
大恐伤肾→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心神扰动→心悸
常见于各种原因的心脏疾患、甲亢、贫血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怔
3.感受外邪
风寒湿→人体→痹证→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心脉痹阻→血行
风湿热 不畅→心悸
《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及瓣膜发生病变或是出现心脏房室大小改变或是心脏功能受损者。
温病、疫毒→灼伤营阴→心失所养→心悸
邪毒内扰心神(风温、春温、暑温、白喉、梅毒)→心悸
可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细菌性心内膜炎、梅毒性心脏病等。
可因于寒冷刺激而发病,大多属于缺血性心血管疾患,常伴有心胸憋闷疼痛等症;外受寒凉导致发热后出现者,又多与心肌炎症、心功能不全等有关。
4.药食不当
嗜食肥甘厚味、煎炸炙博→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心悸
浓茶、浓咖啡、大量吸烟可导致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而出现心心悸。饱餐加重心脏负担,也是冠心病常见诱因之一。
药物过量、毒性较剧→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心悸
中药——附子、乌头、洋金花、麻黄、雄黄、蟾酥
西药——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肾上腺素、锑剂,补液过快、过多
病机
1.基本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
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2.病位——心,与肝脾肾肺密切相关
病位主要在心—心神失养或不宁→心神动摇,悸动不安
脾——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
肾——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
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
肺——肺气亏虚→不能助心行→血心脉运行不畅
热毒犯肺→肺失宣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