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黄帝素问直解 >

第23部分

-黄帝素问直解-第23部分

小说: -黄帝素问直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明上文所谓脉逆四时者,春得肺脉,金刑木也。夏得肾脉,水刑火也。秋得心脉,火刑金也。冬 
得脾脉,土刑水也。其脉之至,皆悬绝无根,或沉涩不起者,是无胃气,命曰逆四时也。未有 
脏形者,至春夏而脉未弦钩,至秋冬而脉未浮营也。春生夏长,于春夏而脉沉涩。秋收冬藏,于秋冬而 
脉浮大,亦名曰逆四时也。 
x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坚实,病在外;脉不坚实者,皆难治。x 
脉病相反,亦谓之逆。病热则气血不和,今病热而脉静,下泄则土气内虚,今泄而脉大;脱血,则阴 
津下泄,今脱血而脉实,病在中,则正气虚,今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则邪气实。今病在 
外,脉不实坚,此脉病相反,即逆四时,故皆难治。 
x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x 
帝既明形气色脉之要,而形气色脉,有虚有实,有死有生,故探诸岐伯以明之。 
x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x 
五实,五脏之邪气实也。五虚,五脏之正气虚也。病干脏气,虚实皆能死也。 
x帝曰∶息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 
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x 
督,音茂,余篇同。脉者,心之主也。心受邪,故脉盛。皮者,肺之主也,肺受邪,故皮热,腹者 
脾之主也,脾受邪,故腹胀。肾开窍于前后二阴,肾受邪,故前后不通。肝开窍于目,肝受邪,故闷 
瞀。闷,郁也。瞀,目不明也。此谓五实。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 
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x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x 
五脏之气,生于胃土,主于三焦,胃土调和,则浆粥入胃,泄注止,如是则虚者活。三焦通 
畅于外,则身汗,通畅于内,则得后利,如是则实者活。此其虚实死生之候也。 
此一节,论形气色脉,虚实死生,以终玉机真脏之义。 



卷之三

三部九候论第二十篇

属性:原名,决死生,王冰改为三部九候,今从之。 
三部者,头面为上部,胸膈为中部,胁腹为下部也。九候者,一部之中,各有三候,三三而为九候也。 
通体形气,太阳主之,故两举太阳经脉,明其死生,皆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此三部九候之大法也。 
x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x 
x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x 
x行,贵贱更互,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x 
胜,平声。数,上声。藏如字。更,平声。此篇论三部九候,故帝问∶余闻九针于夫子,而九针之数, 
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今余愿闻九候之要道以属我子孙,而使传之后世,其理至微,故当着之 
骨髓,藏之肝肺。其道至遵,故当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者,令人身而合于天道也。必有终始者, 
自始至终,终而复始也。合天道则上应天光,而星辰可以历纪;有终始则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寒往 
暑来,暑往寒来,而冬阴夏阳,凡此皆天地阴阳之要道。以人应之,奈何?而愿闻其方;方,犹法也。 
x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x 
伯赞其问,言九候要道,此天地之至数。 
x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x 
x何?x 
愿闻天地之至数,而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即上文以人应之之意。 
x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x 
x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x 
一者,数之始;九者,数之终。故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奇也,阳也,故一者天;二者,偶也, 
阴也,故二者地;三者,参也,参于天地之间,故三者人。因而三之,则天有天地人,地有天 
地人,人有天地人,故三三者九。以至数而合于天地,故以应九野,九野地里之合于天度也。以至数 
而合于人身,故人有三部,一部各有三候,可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而除邪疾,此天地之 
至数,合于人形血气,而通决死生也。 
x帝曰∶何谓三部?x 
三部何在? 
x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x 
阴阳之理,从阴而阳,自下而上,故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而一部之中,各有三候,三候者, 
各有天有地有人也。必以指循切而按导之,乃为部候之真。有如后文所云也。 
x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x 
是头面之候有三,而为上部也。详见下文。 
x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x 
是手阴阳之候有三,而为中部也。详见下文。 
x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x 
x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x 
是足三阴之候有三,而为下部也。足厥阴,肝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足少阴,肾也,故下部之地 
以候肾;足太阴,脾也,故下 
部之人以候脾,而合于胃之气。 
x帝曰∶中部之候奈何?x 
下部既明,中部之候奈何。 
x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x 
手太阴,肺也,故天以候肺。手阳明大肠,肺之府也,故地以候胸中之气。手少阴,心也,故人以候心。 
x帝曰,上部何以候之?x 
下部中部既明,上部何以候之。 
x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x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故天以候头角之气∶上部地,两颊之动脉,故地以候口齿之气;上部人,耳 
前之动脉,故人以候耳目之气。由此观之,则头面为上部,胸膈为中部,胁腹为下部也。 
x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x 
x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x 
上文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乃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一部三候,三而三之, 
合则为九。以至数而合于天地,则九分为九野。以天地而合于人形,则九野为九藏。九藏者, 
肝肺心脾肾,藏魂魄神意志,故神藏五;大肠、小肠、胃与膀胱,藏水谷糟粕,故形藏四,合神藏形藏 
而为九藏。若五脏之神气已败,不荣于外,则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此一节论人身三部九候,合于天地之至数也。 
x帝曰∶以候奈何?x 
上节论三部九候,此下但论九候之法,故问以候奈何? 
x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x 
x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x 
度,入声。九候主周身之形气,故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候其 
外。调其气之虚实,以候其内,如实则泻之,如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之凝滞,而后调补其血脉之 
不足,无问其病之外内,要以血脉之平为期,此候之之法也。 
x帝曰∶决死生奈何?x 
九候何以决死生。 
x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三五 
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x 
形与脉气贵相合也,如形盛脉细而少气,不足以息者,是形体有余,脉气反衰,故危。如形瘦脉大, 
而胸中多气者,是形体不足,脉气反强,故死。是必形气相得者,生。若形气相为参伍,而 
不调者,病。若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x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x 
数,上声。夫参伍不调,而上下左右之脉,相应于指,如参舂者,则病甚,参舂者,此上彼下,彼上此 
下,不相合地。三部九候皆相失,而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不可数者,脉体错乱,不可数其至数也。 
x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x 
夫上下左右,相应如参舂,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设中部之候虽独调,究与上下左右之众脏相失, 
是上下左右不归于中土,故死。若上下左右之候有余,而中部之候相减,是中土不达于上下左右,故亦死。夫 
上下左右,归于中部,而五脏之精,皆注于目,今目内陷,则五脏俱绝,故死。此九候以决死生之法也。 
x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x 
欲决死生,必识病因,帝故问之。 
x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x 
欲知病之所在,须察九候而诊视之。如察九候,其脉有独小者病,有独大者病;其脉有独疾者病,有 
独迟者病;脉中有独热者病,有独寒者病;有生阳之气,不能上升,独陷下者病,是察九候 
而有七诊之病也。 
x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x 
x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x 
踝,蛙去声。弹,平声。蠕,音蝉。踝、蠕余篇同。中,去声。上文小大疾迟寒热为病,其病犹轻, 
若陷下则生阳之气不升,其病必危。故当以两手而按其足踝,其法以左手于病者足上,上去踝五 
寸按之。夫足外踝上七寸,乃承山之穴,属足太阳,今去踝五寸,则在承山之下,庶右手于病者足上,当 
踝而弹之,盖左手按脉,右手导引,其脉气之应,过五寸以上,而至于承山。蠕蠕然动者,气 
之和也,故为不病。其脉应手疾,而中手浑浑然者,乃气盛太过,故病,若中手徐徐然者,乃气虚不足,故 
亦病。若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右手弹之而不应者,乃生阳之气,绝灭于下,故死。 
x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x 
数,音朔,下同。上文言生阳绝灭者死,此言生阳之气,不能外达,不能上下者皆死。是以脱肉,乃 
生阳之气,不能外达,身有病而不去者死。中部人,其气上通于天,下交于地,中部之脉,乍 
疏乍数,乃生阳之气不能上下,故亦死。 
x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x 
代者,乍疏之象也。代而钩者,乍数之象也。承上文乍疏乍数而言。若其脉代而钩者,乃经络内外 
不通,故病在络脉;不死也。 
x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x 
x谓后者,应不俱也。x 
总承上文而言九候之相应也。阴阳上下,其动若一,不得独小独大,独疾独迟而相失也。脉有浮中 
沉三候,一候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