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血证论-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气取汁。变赤为血。随冲任两脉。以下合癸水。是谓戊与癸合。男女皆然。男子主气。故血从水化而为精。
女子主血。故血从水化而为经。血是男子之精。水中有血。女子之经。血中有水。故行经前后。俱有水浆可
验。夫此水乃肾中冲阳之气所生。气亢则水竭。而血不濡。热证于是乎生矣。气寒则水冷。而血不运。寒证
于是乎生矣。故凡调血。先须调水。调水即是调气。气生于肾。而主于肺。血生于胃。而藏于肝。以血海为肝
之部分。肺金司气之制节。又为水之上源。调血调水。人当知所从事矣。故或调气中之水以滋血。或调血
中之气而利水。是女子调经之法。即凡为血证之治法。学人宜鉴观之。
血热者。水之不足也。因见行经趱前。发热口渴诸证。四物汤。加天冬麦冬黄芩花粉柴胡阿胶牛膝等药。
以滋水者濡血。或用六味地黄汤。以滋肺肾。亦能启水之源。此以滋水为养血之法也。血寒者。水不温也。
因见经水后期。黯淡清冷之状。以及凝滞疼痛兼作。四物汤。加茯苓甘草桂枝黑姜附子等药。以温水者
行气。气行则血行也。血虚者。行经太少。以及干枯淡薄。诸虚证。犹杂出难言。审系肾中天癸之水不足者。
必骨热气逆。足痿脉数。子宫干涩。经血前后。均无浆水。宜左归饮。加菟丝龟板阿胶麦冬五味苁蓉。以滋
天癸之水。审系胃虚。阳明冲任之血不足者。经水必淡。只有水浆。而少鲜血。宜炙甘草汤。养荣汤。酌而用
之。以补生血之源。而血虚可治矣。
血滞者。瘀血阻滞。因见身痛腹胀。寒热带漏。散经闭经诸证。总是瘀血阻滞其气。若无瘀血。则经自流通。
安行无恙。何缘而错杂变乱哉。凡此之类。故总以去瘀为要。四物汤。加元胡桃仁香附乳香没药主之。有
热。加黄芩黄连。有寒。加干姜附片。王清任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皆宜。瘀血之甚者。非仲景土瓜根下
瘀血等汤不治。另详瘀血门。
总而论之。血气二者。原不相离。血中有气。气即是水。吾于本条。及水火气血论。已详言之。知此。则如瘀血
阻滞者。乃血阻其气。是血之咎。故破散其血而气自流通。桃仁丹皮五灵脂等。在所必用。血分有热者。乃
气分之水不足以濡血。故令血热。用栀芩等以泻火。泻火即是滋水也。血分有寒者。乃气分之水。水凝湿
滞而不化。故濡滞不流通也。吴茱萸细辛桂枝艾叶。以温水者温血。水温则气和。气和则血和。观此。可知
男子瘀血。热结寒凝。治法与此皆无异矣。观于生天癸以生血之法。则知男子滋肾养血之法。观于补阳
明以补血之原。则知男子补血之原矣。观于滋肺以养血之法。则知男子生津以养血之法。以至血热而
水凝为痰。血虚而水溢为汗。同类异情。无不毕见。
卷四
崩带
属性:妇人面色青黄。肢体消瘦。心战腰酸。时下浊物。其物黄赤青白黯黑并下。是带脉之血。伤损而成。故名曰
带证。古法又分白浊一条。谓带下是带脉为病。其色污杂。白浊则是心脾肾三经为病。其色纯白。而所用
之方。仍相仿佛。其实同一病也。皆是带脉为病。吾为指明曰。白浊五带。所下似血非血。乃胞中之水也。此
水清则为天癸。以济经血。前论详矣。此水浊则为白浊。为五带。水浊而血因以浊矣。盖带脉下系胞宫。中
束人身。居身之中央。属于脾经。脾经土气冲和。则带脉宁洁。而胞中之水清和。是以行经三日后。即有胞
水。黄明如金。是肾中天癸之水。得带脉脾土之制。而见黄润之色。乃种子之的候。无病之月信也。若脾土
失其冲和。不能制水。带脉受伤。注于胞中。因发带证。白浊污杂。治宜和脾以利水。治脾即是治带。治带即
治水也。观肾着汤。用白术。治腰痛如带五千钱者。肾著名汤。明言是肾中水邪。着于带脉。故从脾治之。以
土治水。而带脉自愈矣。即此可知女子带证。是水不清。浊证仍是水不清。不必强分。总以和脾利水为主。
胃苓汤主之。挟热者去桂枝。加黄芩黄连黄柏。夹寒者。加细辛吴萸。夫脾土郁蒸。湿气腐化。变生五带。赤
白污浊。理脾解郁。宜逍遥散。加防己木通主之。热加丹皮栀子黄柏。寒加台乌药艾叶砂仁。以上所论。虽
未尽带浊之治。然已得法门。学人推而广之。遇热证则硝黄甘遂。未必非宜。遇寒证则参术 附。尤所必
用。以及寒热错杂。皆可随证制方。有纸笔不能尽传者。在医师之自悟也。
崩漏者。非经期而下血之谓也。少者名曰漏下。多则名为血崩。行经而去血过多。如水之流不能止者。亦
是血崩。古名崩中。谓血乃中州脾土所统摄。脾不摄血。是以崩溃。名曰崩中。示人治崩。必治中州也。月经
名曰信水。以五行惟土主信。土旺则月水有信。土虚则失信而漏下。甚则崩中矣。治法总以治脾为主。或
劳倦伤脾。或思虑饥饱伤脾。脾虚不摄。宜用归脾汤。加艾叶阿胶灶心土。大虚者。宜十全大补汤。加阿胶
续断升麻炮姜枣仁山萸肉。再用鱼肚鹿角霜莲米姜盐炖食。以调养之。黄 糯米当归煎服。亦大补气
血。六君子养荣汤。炙甘草汤。皆脾经补益之药。可以加减用之。凡是崩中。此为正治。又有治肝以治脾之
贼者。肝经怒火妄动。木郁克土。火扰而血不宁。其人善怒头痛。口苦目眩。胁腹胀满。六脉弦数。与脾经虚
寒之证。显有不同。宜归脾汤。加丹皮栀子柴胡白芍麦冬五味子。补脾土。清肝火。两面俱到。或用丹栀逍
遥散。加牡蛎阿胶蒲黄。
谨按。带漏虽是水病。而亦有夹瘀血者。以血阻气滞。因生带浊。小调经汤。随寒热加减治之。崩中虽是血
病。而实则因气虚也。气下陷。则水随而泻。水为血之倡。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宜服补气之药。以升其
水。水升则血升矣。补中益气治之。
合崩带观之。一是水病。一是血病。女子男子。皆有血与水之病。宜通观之。
卷四
产血
属性:妇人胎中。有血衣以裹儿。血衣之下。又有水衣以衬垫之。将产则胎水先破。水衣先下。然后血衣破而儿
生。儿生之后。血衣乃下。世谓水衣垫胎。水衣既行。则其胎颠坠。是以儿出。此乃着迹之论。未得其所以然
也。夫胎产之事。乃关气化。岂犹什物之衬垫悬坠所可拟者。吾为指出其理曰。天地之大。总是以阳统阴。
人身之生。总是以气统血。气乃肾中水化之阳。故气着于物。还复为水。吾是以有气即是水之论。妇人怀
子垫胎之水衣。即气也。胎乃气载举之。气即是水。故水垫其胎。实则气载其血也。将产之时。水衣先行。气
下行。故水下行。水行实则气行也。气既下行。则其胎血自随之而下。血之从气。又岂有气行而血不行者
哉。故胎之未生。气载之。胎之将产。气运之。知此。则知护胎者。必调气。催生者必行气。而治一切血证皆宜
治气。均可于此悟出。
将产之时。腰腹大痛者。以气欲行。而血未行。血阻其气。而气必欲迫之使行。故令大痛。此必初胎初产之
妇。血道新开。碍气之行。故其痛或甚。或数产之妇。内有瘀血阻滞其气。故令大痛。若壮妇身无瘀血。则将
产时微痛而已。或微胀而已。盖其气行而血随之下。血道既是熟路。又无瘀血阻滞。何痛之有。其极痛而
胎不下者。催生之法。总宜行血。不使阻滞其气。则气下而胎随以下。佛手散主之。交骨不开者。加败龟板。
及妇人油发烧灰。义总取于活血。血活则气通。胎顺而自生矣。
既产之后。身痛腰痛。恶血不尽。阻滞其气。故作痛也。盖离经之血。必须下行不留。斯气无阻滞。自不作痛。
又能生长新血。若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且多痛楚。宜归芎失笑散。及生化汤治之。夫产后百脉空虚。亟
宜补血。而犹力主去瘀者。瘀血不去。则新血断无生理。吾于男女异同论。已详言之。虽产后大虚。仍以去
瘀为急。去瘀正为生新计也。吐衄家须去瘀血。观此益信。
产后血晕。由血随气上。迷乱心神。故眼前生花。甚者闷绝口噤。神昏气冷。有下血过多而晕者。属虚。但昏
闷烦乱而已。法当补血。宜炙甘草汤。及八珍汤。加枣仁龙骨朱砂丹皮。有下血少而晕者。乃恶露上抢于
心。心下满急。神昏口噤。绝不知人。法当破血。宜当归延胡索血竭没药荆芥穗京墨 红醋淬童便引。血
晕之证。吐衄家间亦有之。医者不可不知。
产后血崩。乃荣气空虚。不能摄血归经。大剂归脾汤主之。如兼汗出气喘者。乃是血脱气散之危证。参附
汤。加阿胶熟地茯苓甘草以救之。然又有怒气伤肝。肝气横决。血因不藏者。归脾汤。加炒栀子阿胶艾叶
柴胡。逍遥散。加阿胶牡蛎棕炭炒栀莲叶香附皆宜。
败血干肺。口鼻黑色。面如茄色。或发鼻衄。乃气逆血升之危候。或则喘急。或咳逆欲死。总缘肺虚。不能制
节其下。是以下行之血。得以上干。宜参苏饮主之。鼻衄。加杏仁。喘咳。加五味。吐衄家血干肺脏者。亦与此
同。败血干心。心气闭塞。舌强不语。神昏谵语。如见鬼状。宜归芎失笑散。加龙脑朱砂血竭没药治之。牛膝
散。加枣仁琥珀熟地人参。皆宜。
败血干脾。则呕逆腹胀。不能饮食。生化汤。加半夏茯苓枳壳浓朴。如发为水肿。是血从水化。而变为水。与
血变为脓无异。既从水化。则从水治之。五苓散。加蒲黄丹皮以利之。
总之。血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知产血上逆之为病。则愈知吐衄之血上逆为病也。但吐衄与产血。其病
原不同。故治法亦异。此外尚有数证。乃产后多有之证。亦与吐衄义可参观。因连类及之。条列如下。
产后喘促。最危之候。因荣血暴竭。卫气无根据。为血脱气散之证。宜参附汤饮之。四磨汤亦可。若因败血乘
肺。气喘目黑。鼻起烟煤者。是为肺气将绝之证。参苏饮治之。二证。一是肾气虚脱。而阳上越。一是肺气虚
竭。而血上乘。两方皆主人参。大生水津。水者。气之母也。方主补气。故用人参以滋水。滋水即是补气。而阳
上越者。佐附子以引之归根。血上干者。佐苏木以速之下降。诚产后救危之良方。男子血气脱绝之证。亦
不能外此义也。
产后汗出。身微似汗者吉。盖产后血虚。微汗则气来就血。阳来和阴。汗者气分之水也。产后血不足而气
有余。故微泄其气。以与血配。最吉之兆。若阴虚于内。阳浮于外。 汗出。是为自汗。与微汗有别。法宜补
阴而引阳。圣愈汤。加附子五味麦冬龙骨治之。若大汗亡阳。其汗如水之流。乃元气脱散。气即水也。气脱
故大汗。非大剂参附汤。不能回阳。又有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者。乃血不得其和。气因郁而上蒸。故但头汗。
仲景谓之郁冒。用小柴胡汤解之。盗汗阴虚者。当归六黄汤治之。此与吐衄家汗出诸证有相通处。宜参观之。
产后发热。因阴血暴伤。阳无所附。四物汤加炮姜。从阴引阳。为正治之法。若头痛恶寒而发热者。属外感。
不当作寻常伤寒治之。惟宜用四物汤。加荆芥柴胡葱白。和血解表而愈。又有停食发热者。必见胀闷嗳
气呕哕等证。异功散。加山楂神曲麦芽浓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