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209-血证论 >

第22部分

209-血证论-第22部分

小说: 209-血证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用小柴胡汤。以和其腠理。蒸热之甚者。可用清骨散以泻之。此是治少阳。以清相火之标也。是时胞宫 
不便重治。只合多清少阳。以重治其标。即不全愈。而亦杀其病气矣。如欲胞室腠理。面面兼治。则宜四物 
汤。合柴胡清骨散治之。夫抱儿痨之病。根虽在胞。而其受病。则在于肺。惟其肺金津虚。无以转输于下。是 
以胞中之水。皆得泛上而为病。无论咳热诸证。总宜大滋其肺。使肺津得调。肺气得降。则胞中之水火。虽 
欲上逆。而亦不为害。救肺汤。紫菀散。太平丸。保和汤。人参清肺汤。阿胶泻白散。可常服之。第胞宫之水火 
上逆。则病见肺。而水火之实。又实根于肾中。胞宫之相火。肾中之阳也。胞宫之阴水。天癸之水也。须极力 
滋补其肾。使水化则不为痰。阴足则不动火。此为正本清源之治。肾中阴虚。而火动者。则水结为痰。为咳 
为肿。为淋闭骨蒸。地黄汤。加杏仁五味子麦冬桑皮黄柏知母以清之。肾中阳虚不化水者。则水停为饮。 
为咳为肿。为淋闭。清谷不化。宜地黄汤。加故纸杜仲艾叶附片台乌药沉香木通以温其阳。若肾中痰火 
上逆之至。喘咳不止。胎亦上逼。照上用六味地黄汤。加龙骨牡蛎钟乳石牛膝半夏五味子麦门冬川贝 
母治之。此坠降之药。各书俱云堕胎。然无病之胎。固忌此等。今既有肾气逆上之病。高者抑之。有病受坠 
而下之。乃适当其胎之正位。胎反其位。而不上逼。何堕之有。至于气逆之极。发动吐血。呕咳呃哕。诸般上 
逆之证。宜降气者。枳壳浓朴葶苈子槟榔。任量而施。宜降火者。酒大黄胡黄连知母黄柏龙胆草。随宜取 
用。亦所不妨。况乎胎中吐血。多原素有瘀血阻滞。胎气两不兼容。是以动血。欲去瘀血。凡桃仁丹皮五灵 
脂红花延胡索等。皆宜用之。若徒守拘禁。与养痈成患无异。医者果能破除俗见。而参透其所以然。于治 
抱儿痨。何难起死回生哉。 
又曰。用药虽不必徒守拘禁。然亦须审病。中病而止。勿毫无顾忌。而不知轻重也。慎之。 
产母之所以系胎者。带脉也。带脉解则胎坠矣。若见腰痛之证。则早用当归白术熟地淮山药杜仲故纸 
山萸肉龟胶黄柏黄 知母菟丝子甘枸杞续断云茯苓治之。其余带脉治法。详经血产血门。产母既病 
抱儿痨。困惫之极。胎不能保。则亦无须存胎。但以安保产母为急。归芎汤。加人参糯米苎根阿胶。听其安 
可也。堕亦可也。胎既下后。但照正产。按法治之。去瘀生新。自无不愈。 
再按抱儿痨。产前已大虚耗。一旦产后。必见危险之证。较之寻常正产。更宜预防。一汗出不止。独参汤救 
之。浮热脉大者。加附子。以引阳入阴。此虽胎前常病。火燥而至是。阳气欲脱。不得仍照火燥治法。四物汤。 
加炮姜。亦是从阴引阳之法。皆可审用。一喘促为气脱之候。参附汤。加五味沉香治之。一血崩为血脱之 
候。归脾汤。加血余灰棕灰海螵蛸鱼胶治之。亦有怒动肝火。而血崩者。归脾汤。加柴胡栀子治之。此三危 
证。正产有之。病抱儿痨者。在所必有。医家病家。皆宜预防。 
夫胎前属实热。产后属虚寒。平人大抵然也。至于病抱儿痨者。胎前之病。无一非热。至于产后。则不尽虚 
寒。盖胎前已病阴虚。而产后去血过多。其阴愈虚。发热发咳。尤属痿燥之极。若徒守产后宜温补之说。鲜 
不促命。宜左归饮。加阿胶天花粉百部人参麦门冬玉竹五味子治之。骨蒸咳逆者。团鱼丸治之。阴虚火 
动。挟水饮而上干者。四物汤。合二陈汤。再加柴胡黄芩姜汁竹沥竺黄胆南星金箔牛黄治之。其余杂证。 
均照产科治法。自无不愈。兹所论者。乃抱儿痨。产后之治法。与正产略异。然亦第举其端。尚待医士扩而充之。 
一凡治抱儿痨。必先熟吾书中。经血胎血产血诸门。而于各女科。又参酌。庶克有济。 
一凡抱儿痨。须在初病时。即行调治。治或未愈。而用药不错。庶几产后可以治愈。如不知治法。则产后必 
亡。医家病家。两宜慎之。 
以上所论抱儿痨治法。已具大略。而内中又或加外感。则虽照血家感冒之法。加减治之。或加内伤。则虽 
照血证饮食诸法。加减治之。或添怒气而病增。则宜照怒复条内所用诸药治之。或加房劳而病剧。则宜 
照房劳复条内所用诸药治之。法外有法。难以笔传。 


卷七
属性:x仲景泻心汤x 
大黄(酒炒二钱) 黄连(三钱) 黄芩(四钱) 
心为君火。化生血液。是血即火之魄。火即血之魂。火升故血升。火降即血降也。知血生于火。火主于心。 
则知泻心即是泻火。泻火即是止血。得力大黄一味。逆折而下。兼能破瘀逐陈。使不为患。此味今人多 
不敢用。不知气逆血升。得此猛降之药。以损阳和阴。真圣药也。且非徒下胃中之气而已。即外而经脉 
肌肤。凡属气逆于血分之中者。大黄之性。亦无不达。盖其气最盛。凡人身气血凝聚。彼皆能以其药气 
克而治之。使气之逆者。不敢不顺。今人不敢用。往往留邪为患。惜哉。方名泻心。乃仲景探源之治。能从 
此悟得血生于心。心即是火之义。于血证思过半矣。 
x十灰散x 
大蓟 小蓟 茅根 棕皮 侧柏 大黄 丹皮 荷叶 茜草 栀子(各等分) 
上药烧存性为末。铺地出火气。童便酒水随引。黑为水之色。红见黑即止。水胜火之义也。故烧灰取黑。 
得力全在山栀之清。大黄之降。火清气降。而血自宁。余药皆行血之品。只借以向导耳。吹鼻止衄。刃伤 
止血。皆可用之。 
x独参汤x 
人参(二两) 
浓煎细咽熟睡。取养胃之阴。安护其气。气不脱则血不奔矣。世以党参代之。并认为阳药。不知人参柔 
润甘寒。乃滋养中宫津液之药。人之真气。生于肾中。全赖水阴含之。出纳于肺。又赖水津以濡之。故肾 
中水阴足。则气足而呼吸细。肺中之水津足。则气足而喘息平。人参滋补中宫之津液。上布于肺。下输 
于肾。故肺肾之气。得所补益。世人不知气为水之所化。而以属阳。妄指参为阳药。幸陈修园力辨其诬。 
而修园谓壮火食气。参泻壮火故补气。其说犹有隔膜。尚未识气即是水之理。吾于总论言之甚详。须 
知气即是水。而人参之真面乃见。 
x甘草干姜汤x 
甘草(三钱炙) 干姜(二钱炮) 五味子(一钱) 
甘草炙过。纯于补中。干姜变黑。兼能止血。二药辛甘合化。扶阳气以四达。血自营运而不滞矣。惟五味 
收敛肺气。使不上逆。以止气者止血。凡阳虚脾不摄血者。应手取效。但血系阴汁。血亏即是阴亏。刚燥 
之剂。往往忌用。必审其脉证。果系虚寒者。始可投此方。 
x四物汤x 
当归(四钱) 生地(四钱) 川芎(二钱) 白芍(三钱) 
柯韵伯曰。心生血。肝藏血。故凡生血者。则究之于心。调血者。当求之于肝也。是方乃肝经调血之专剂。 
非心经生血之主方也。当归和血。川芎活血。芍药敛血。地黄补血。四物具生长收藏之用。故能使荣气 
安行经邃。若血虚。加参 。血结。加桃仁红花。血闭。加大黄芒硝。血寒加桂附。血热加芩连。欲行血去芍。 
欲止血去芎。随宜加减。则不拘于四物矣。如遇血崩血晕等证。四物不能骤补。而反助其滑脱。又当补 
气生血。助阳生阴长之理。盖此方能补有形之血于平时。不能生无形之气于仓卒。能调阴中之血。而 
不能培真阴之本。韵伯此论。虽有不足于四物。然谓四物为肝经调血之专剂。则深知四物之长者矣。 
盖肝主藏血。冲任血海。均属于肝。故调血者。舍四物不能为功。 
x白虎汤x 
石膏(一两) 知母(五钱) 甘草(二钱) 粳米(一撮) 
四药甘寒。生胃阴。清胃火。阳明燥热得此。如金 夕起。暑酷全消。故以秋金白虎名汤。乃仲景伤寒阳 
明之正方。借治血症。脉洪大发热口渴者。尤有捷效。 
x佛手散x(即归芎汤) 
当归(五钱) 川芎(三钱) 
酒水各半煎服。辛以行气。温以行血。有汁能生血。二味为活血行血之要药。 
x失笑散x 
蒲黄(三钱) 五灵脂(五钱) 
蒲生水中。花香行水。水即气也。水行则气行。气止则血止。故蒲黄能止刀伤之血。灵脂气味温行以行 
血。二者合用。大能行血也。 
x大柴胡汤x 
柴胡(三钱) 半夏(三钱) 白芍(三钱) 黄芩(三钱) 枳壳(二钱) 大黄(钱半) 生姜(三钱) 大 
枣(三枚) 
黄芩一味。清表里之火。姜枣柴胡。使邪从表解。半夏白芍枳壳大黄。使邪从里解。乃表里两解之剂。而 
用里药较多。后之双解散。通圣散。皆从此套出。借治血症。或加表药。或加血药。可以随宜致用。 
x逍遥散x(加丹栀名丹栀逍遥散) 
柴胡(三钱) 当归(四钱) 白芍(三钱) 白术(三钱) 云苓(三钱) 甘草(钱半) 薄荷(一钱) 煨 
姜(三钱) 丹皮(三钱) 栀子(二钱) 
此治肝经血虚。火旺郁郁不乐。方用白术茯苓。助土德以升木。当归白芍。益荣血以养肝。薄荷解热。甘 
草缓中。柴姜升发。木郁则达之。遂其曲直之性。故名之曰逍遥。如火甚血不和者。加丹皮山栀。清理心 
包。心包主火。与血为肝之子。为火之母。治心包之血。即是治肝之血。泻心包之火。即是泻肝之火。以子 
母同气故也。 
x当归芦荟汤x 
当归(一两) 胆草(一两) 芦荟(五钱) 青黛(五钱) 栀子(一两) 黄连(一两) 黄柏(一两) 黄 
芩(一两) 大黄(五钱) 木香(二钱半) 麝香(五分) 
旧用神曲糊丸。姜汤送下。借治血病。用酒丸。童便下。尤佳。人身惟肝火最横。每挟诸经之火。相持为害。 
方用青黛芦荟胆草。直折本经之火。芩连栀柏大黄。分泻各经之火。火盛则气实。故以二香以行气。火 
盛则血虚。故君当归以补血。治肝火决裂者。惟此方最有力量。莫嫌其多泻少补也。 
x地黄汤x 
熟地(一两) 山药(五钱) 山萸肉(五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泽泻(三钱) 
陈修园谓。人之既生。以后天生先天。全赖中宫输精及肾。而后肾得补益。谓此方非补肾正药。然肾经 
水虚火旺者。实不可离。方取熟地以滋肾水。而又恐肝木盗水之气。故用山萸以养肝之阴。补子正以 
实母也。再用山药补脾土。启水津以给肾。用丹皮。清心胞。泻火邪。以安肾。庶几肾中之水。得以充足。特 
虑有形之水质不化。则无形之水津亦不能生。尤妙茯苓泽泻。化气利水。以泻为补。虽非生水之正药。 
而实滋水之要药。 
x花蕊石散x 
花蕊石( 为末每服三钱) 
男用酒调服。女用醋水服。瘀血化水而下。按此药独得一气之偏。神于化血。他药行血。皆能伤气。此独 
能使血自化。而气不伤。真去瘀妙品。 
x侧柏叶汤x 
侧柏叶(三钱) 炮姜(钱半) 艾叶(三钱) 马通(二两) 
热气藏伏于阴分。逼血妄行不止。用姜艾宣发其热。使行阳分。则阴分之血。无所逼而守其经矣。柏叶 
属金。抑之使降。马为火畜。同气相求。导之使下。则余烬之瘀。一概蠲去。此为热伏阴分从治之法。乃久 
吐不止。一切寒温补泻。药几用尽。因变一法。以从治之。凡遇热症。用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