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谛闲大师遗集 >

第210部分

谛闲大师遗集-第210部分

小说: 谛闲大师遗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为去后来先作主人翁之暗识,生生不休,相续传命。投马腹,入驴胎,亦所不顾;游刀山,落油锅,亦所不避;此皆被无明所覆。无明者,无所明了,不觉之谓也。复资之以爱水,培之以欲泥。由此爱水所资,起贪、嗔、痴、之三毒根。由此欲泥所培,起常、乐、我、净、之四颠倒。从三毒根,起五钝使、五利使、之十烦恼见。由爱身故,起于身见。由身见而起我见,依我见而起色、受、想、行、识、之五蕴见。如有人寻我,内外遍寻不得。乃谓色身即是我,我在色内。如人居屋内,人小屋大。是为计色大我小,我在色中。设有诘问,打头头痛,打足足痛,可知我遍全身,是复计色小我大,色在我中。乃至离色是我,即色是我。于此色阴,起大、小、离、即、之四见,乃至受、想、行、识、之四蕴,亦各起大、小、离、即、之四见。由依五蕴见,各处四见,则成二十见。又历于过去已念,现在正念,未来当念,则成六十见。加根本断常二见,成六十二。依身口意三业,起十恶行。小人耻独为小人,于是教他行十恶,口则赞叹十恶法。又赞叹行十恶法者,共成四十种之恶行。复依六情根,贪着于六尘。于顺境,起乐想;于逆境,起苦想;于中庸境,起不苦不乐想;共有十八想,乃至广开八万四千尘劳门。一使具十使,十使具百使。历十法界成一千,身口七支成七千。又历过现未之三世,成二万一千,贪、嗔、痴、等分,各具二万一千,其成八万四千。一念之间,具足六十二见,四十种恶,乃至八万四千尘劳。况复一日、一月、一年、终身。历劫以来,至于今日,所有众罪,将见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是故怨对相寻,无有穷尽之日也。
而诸众生,与愚痴俱。无明覆慧,烦恼覆心。不自觉知,心想颠倒。不信经说,不依佛语。不知解怨,不望解脱。自投恶道,如蛾赴火。历劫长夜,受无量苦。假使业报有终,得还人道。如是恶人,终不改革。
  此明众生痴迷之极。照上文看来,历劫无尽之怨仇对头,实觉心酸头痛。而一切众生,终日在愚痴堆中。般若智,被无明盖覆。妙明心,被烦恼障蔽。本具之根本智,后得智,皆迷不自知,竟日起颠倒妄想。不信楞严所云: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之佛语诚言。不知解怨以释结,不望解脱以离苦。自投三途罗网,如灯蛾赴火,自烧自焚。如春蚕作茧,自缠自缚。历无量劫以受苦,如处黑暗长夜,不知不觉。假使业报尽,受苦毕,还复为人时。唯有三途之神,叮咛劝勉。而如是恶人,作业如故,终不知改革自新。此所谓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诚末如之何也已矣。
是以众圣,起大慈悲,正为如是怨对众生。我等相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菩萨摩诃萨,救苦为资粮,解怨为要行。不舍众生,忍苦为本。我等今日,亦复如是。起勇猛心,起慈悲心,等如来心。承诸佛力,树道场旛,击甘露鼓。秉智慧弓,执坚固箭。普为四生六道,三世众怨,父母师长,六亲眷属,解怨释结。已结之怨,一切施舍。未结之怨,毕竟不结。
  此劝学圣心,普为一切众生救苦解怨。上来见众生,如是苦恼颠倒,故发起诸佛贤圣之悲心。是知历代圣人,正为如是怨对众生,起大慈悲,致度生救苦之事业,无有休息时也。所以非生现生,非灭示灭。倒驾慈航,随缘普度。故菩萨摩诃萨,无非以救苦为行菩萨道之资粮,解冤为切要证真之妙行。视众生如亲子,安肯舍离。以忍苦耐劳,为度生之本也。我等虽为具缚迷流,亦应如是。起勇猛精进,慈悲喜舍,等如来之心,承佛力加被,树弘法道场之旛。击大法鼓,施甘露于众生。秉正念智慧之弓,执精勤坚固之箭。伏贪嗔痴,破烦恼魔。非但自利,亦且普为四生六道,三世亲属,一切已结之冤仇,悉为解除消释。未结之怨对,毕竟不令再结。
仰愿诸佛诸大菩萨,以慈悲力,以本愿力,以神通力,同加覆护,折伏摄受。令三世无量众怨,从今日去,乃至菩提。解怨释结,无复仇对。一切众苦,毕竟断除。相与至心,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奉为四生六道,三世众怨,父母师长,一切眷属,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此为请加求忏。惟愿诸佛菩萨,以慈悲本愿神通之力,同加覆护众生。应折伏者折伏之,应摄受者摄受之。从今已往,直至菩提。所有三世无量众怨,悉令解释无遗,断除仇对,消灭众苦。今当代为一切怨对众生,归依慈父。
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善意佛。南无离垢佛。南无月相佛。南无大名佛。南无珠髻佛。南无威猛佛。南无师子步佛。南无德树佛。南无欢释佛。南无慧聚佛。南无安住佛。南无有意佛。南无鸯伽陀佛。南无无量意佛。南无妙色佛。南无多智佛。南无光明佛。南无坚戒佛。南无吉祥佛。南无宝相佛。南无莲华佛。南无那罗延佛。南无安乐佛。南无智积佛。南无德敬佛。南无坚勇精进菩萨。南无金刚慧菩萨。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别礼诸佛菩萨也。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总礼三宝也。
如是三世一切众怨,今日在六道中,已受怨对者;愿以佛力,法力,贤圣力,令此众生,悉得解脱。若于六道中,应受对者,未受对者;愿以佛力,法力,贤圣力,令此众生,毕竟不复入于恶趣。毕竟不复恶心相向。毕竟不复楚毒相加。一切舍施,无怨亲想。一切罪咎,各得销除。一切怨对,皆得解脱。同心和合,犹如水乳。一切欢喜,犹如初地。寿命无穷,身心永乐。天宫净土,随意往生。念衣衣来,想食食至。无复怨对□诤之声,四体不为变动所侵,五情不为尘惑所染。众善竞会,万恶争消。发起大乘,修菩萨行。四等六度,一切具足。舍生死报,同成正觉。
  此为礼忏后愿辞。夫怨有三世,过去所结之怨,则现前受对。现在所结之怨,则当来受对。未来所结之怨,则后受怨对。而怨对之根,众苦之本,不出三不善根,而起三业十恶,感于三途恶报。若不仰仗三宝慈力,则三毒何由消?三恶何由除?三途何由免?三世怨对何由解?言三世怨对者;有过去之三世,乃已受怨对。现在之三世,乃正受怨对。未来之三世,乃未受怨对。今言六道中,已受怨对者;则所云三世,乃过去之三世。又过去之过去,在今生受怨对者;曰后报。过去之现在,在今生受怨对者;曰生报。过去之未来,在今生受怨对者;曰现报。又过去之过去,所结怨对,最难解释。因时久,怨对深结故。过去之现在,则稍易消解,因虽深而未坚结故。过去之未来,则不难解释,因怨虽结而未深故。然虽现、生、后、之三报,轻重怨对之不同,而皆为已受怨对者;则惟仗三宝力,方得解怨释结。盖人与人之怨对,属于现在者。轻则可挽调人和解,重则可请官厅审释。而属于过去已受之怨对,则虽智人廉吏,亦所不能调解。故惟有仗三宝力,会三力于一时,令得毕竟解脱。然则人道如是,其余五道之已受怨对者,亦惟仗三宝力,而解释之矣。言六道之怨对者;如天人与天人之角逐,修罗与修罗之忿战,狱卒与狱囚之凶刑,畜生与畜生之吞啖;如牛与牛争,羊与羊□等,此皆怨对也。又若于过去之现在怨对,或业因未熟,果报未彰。而在生报之应受对者。又若过去之未来怨对,尚须在未来受对者;亦愿以三宝之力加被,悉令解除怨结。怨对既解,恶趣自消。则不复堕于恶道,罪花既谢,善果自隆。则不再有恶心互相仇对之因,凶恶楚毒相加之缘。怨对之因缘既去,则三途之果报自亡。施舍平等慈悲,无复怨亲之相,销除怨对罪咎,悉得解脱之果。虽聚会于广众,而人多心一。和合如水乳之相交,同心如灯光之互摄。言水乳者,非人牛之乳,乃水中之精也。所谓山涧沟壑,江河淮汉,一切水中之精,名之谓乳。水与乳难分,故人不能取。惟鹅王能择,俯颈水中,取乳而食。一室千灯,灯光互入而互摄。一杓清水,水乳互交而互融。吾人既解怨释结之后,处于大众中,自然如千灯之互摄,水乳之相融也。初地破无明惑,得同生性。欢喜之心,不可言喻。今既怨解无仇,则寿命无穷,身心安乐,如登初地之欢喜地菩萨。从此三恶道减少,人天众增长。或上升于天宫,或往生于净土。随心所欲,无不各满所愿。念衣则珍御宝服齐至,想食则百味肴馔俱备。衣食称意,则心平道隆。怨对解除,则□诤声灭。四大所成之体,不为生、住、异、灭、迁变流动之所侵。五情所结之根,不为色、香、味、触、尘垢污惑之所染。万善齐修而普会,众恶清净而冰消。发大乘四无量心之宏愿,修菩萨六波罗蜜之妙行。乃至二严毕具,万德圆备。舍二死之苦报,得究竟之常乐而后已。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何者怨根苦本?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细滑,常为五尘之所系缚。所以历劫长夜,不得解脱。
  此显怨对根本,可谓澈底穷源之谈。何者怨根苦本,此句是问辞。意谓:怨对仇结之众苦,何为其根?何为其本耶?眼贪色下,释其所以。欲究其根,欲穷其源,并无别物。作者六根,受者六根,除却六根,更无怨根苦本也。于此可见,眼即为其怨根,色即为其苦本,乃至意为怨根,法为苦本也。然六根之对六尘,乃依他起性。而依他如幻,并无自性。何得为怨对之本?不过病根,由六根而生耳。其实眼为因,色为缘。中间所起一念贪爱之心,是为怨之根,苦之本。因不了依他如幻,而起□计之执,从此造业而结怨对故也。究竟眼非怨根,色亦非苦本也。如男贪女姿,女贪男色。因贪而起爱,因爱而追求。得之,则作不净之行。不遂,则有惨害之事。是则根尘相对,所起贪心,确为怨根苦本矣。一根如此,余根可知。耳之贪声,则闻钗钏而起欲。鼻之贪香,则嗅芳馥而生爱。舌之贪味,则伤害一切生灵。身之贪触,则遇细滑而起染。意识在五根门头,常为五尘系缚缠绵。以致眼不能超色,耳不能越声。然根性尘性,一性无二性。清净本然,周□法界。因一念不觉,全性成相。迷根性而着根相,昧尘性而逐尘相。既被所迷,则为所缠所缚,不能超越。故自无始至于今日,常在无明长夜之中,迷却自己天然妙性。随时不得自在,随处不得解脱,此为怨根苦本之总相也。
又复六亲,一切眷属,皆是我等三世怨根。一切怨对,皆从亲起。若无有亲,亦无有怨。若能离亲,即是离怨,何以故尔?若各异处,远隔他乡。如是二人,终不得起怨恨之心。得起怨恨,皆由亲近。以三毒根,自相触恼。以触恼故,多起恨心。所以亲戚眷属,互生责望。或父母责望于子,或子责望父母。兄弟姊妹,一切皆然。更相责望,更相嫌恨。小不适意,便生嗔怒。若有财宝,亲戚竞求。贫穷之日,初无忧念。又得者愈以为少,愈得愈为不足。百求百得,不以为恩。一不称心,便增忿憾。是则才怀恶念,遂起异心。故结仇连祸,世世无穷。推此而言,三世怨对,实非他人,皆是我等亲缘眷属。当知眷属,即是怨聚。
  此示怨根由于亲缘,亦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