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谛闲大师遗集 >

第324部分

谛闲大师遗集-第324部分

小说: 谛闲大师遗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知物体本虚。以妄觉取者。乃成障碍。今以真知烛照。则触处洞然。无物可当情矣。又立一喻。真知如白日。外物如黑暗。若白日一升。诸暗自消。乃约消化处则说感通耳。以寂然不动之真知。感本来体虚之幻物。斯则知不待感而自照。物不待通而自融。两不相触。其意幽微。非粗心妄觉所可拟议。思之思之。又重思之。可知大学格物之格字。先圣教人用感格之格。近代大伟人提倡种种学说。无非标奇立异。用改革之革。一用妄觉。一用真知。勉强与自然。一易一难。相差何止千里万里。其优劣不待辨而自明矣。我前篇所谓不识性灵。不知本法。岂不昭然若揭已耶。仲尼不云乎。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试问。天下是一个什么东西。又言归仁者。毕竟归到那里去呢。须知这两句话。即是真知格物的道理。请试会之。这一个己字。即指自己之身躯。以身为天下万物之一小品。这一个克字。即用真知返照于自躯。则自体不待化而自化。复礼即格物也。天下归仁。即物格也。谓以此格物。则万物不待格而自格矣。岂非又是感格之格也耶。我前要你寻根究底。还出一个目的来。你既不能还。我且替你慢慢的寻。如上所言。乃是寻根之说。仍非究底之谈。因究底的事业。就是称为大圣大贤者。恐怕还是办不了。以其事业过大。目的太高。若不以千年万年的时间。那里做得好呢。
  夫以尼山之教。防学者之心。缘浅以及深。由近而至远。此是圣人欲后来的人。不为虎狼禽兽之行也。乃以仁义礼智援之。姑使舍恶以从善。由物而入人。修先王之教。明赏罚之权。作春秋以明治乱之迹。正人心定上下。立君臣父子之分。以定人伦之概。其法严。其教切。近人情而易行。但当人欲横流之际。故在彼犹汲汲而难之。故知于此时代。自非孔子设教。而人不为夷狄禽兽者几希矣。虽然。切详孔氏之□。固然如此。料其心。犹未尽然也。且彼明言之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察其济世之心。如佛经所谓。内秘菩萨。示□人伦。作济世之领袖。转治世之法轮。称为儒童菩萨。旨哉言也。而世之学者。不见圣人之心。将谓其道若斯而已。甚至执先王之□。以树功名。坚固我执。肆贪欲而为主宰至操仁义。而为盗贼之资。启攻□之祸者有之。是以老子愍之曰。斯尊圣用智之过也。如能绝圣弃智。则民利百倍。剖斗折衡。而民不争也。甚矣。贪欲之害也。不见可欲。其心不乱。故老氏之教也。离欲清净。以静定持心。淡泊无为。不事于物。苟能切实依法修持。离人伦而渐升于天界。不亦乐乎。由其言深隐。学者难明。故得庄生起而大发扬之见庄子南华内外篇。乃因人固执也深。故其言也切。至于诽尧舜。薄汤武。非大言也。绝圣弃知之谓也。治推上古。道越羲皇非漫谈也。甚言有为之害也。诋孔氏之□者也。且非真实之言。乃治执病之良剂也。故指之曰寓言。至若精研世故。曲尽人情。破我执之牢关。去生民之大弊。寓言漫衍。比事类辞。亲切明显。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此其说人天之教。而具无碍之辩者也。由其二大老之教法以诠之。孔子。人伦之圣也。故奉天以治人。老氏天伦之圣也。故清净绝欲。离人而入天。彼释氏家。罗汉辟支。超人天之圣也。故高超三界。远越四生。弃人天而不入。菩萨摩诃萨。更进一层。乃超二乘之圣也。故能出人天而入人天。往来三界。救度四生。出真而入俗。唯佛。则超圣凡之圣也。
  故。能圣能凡。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乃至异类分形。无往而不入。且夫能圣能凡者。岂圣凡所能哉。故佛所设之教。较前二教。尤见其不侔矣。据实而论。三教无非圣人。若人若法。统属一心。若事若理。无障无碍。求其所说之法。虽圆融而不碍差别。虽差别而又不碍圆融者。其唯佛教欤。总之一际平等。一道齐平。又何彼此之分。是非之辨哉。唯这一位大圣人。可谓达到最高之目的。则靡有以加之矣。堪称无上之目的。以上更无有目的地矣。亦名无等等之目的。以其无有目的能与等者也。其所化之仪。有顿渐秘密不定之差别。而所说之教。有藏通别圆之不同。所以有三乘一乘之伦类。圣凡大小之殊异也。开示修行之门。直是多多无量。指不胜屈。要之不外乎曰戒曰定曰慧。经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其所示之戒法有三种区别。一名摄律仪戒。无恶不断也。二名摄善法戒。无善不修也。三摄众生戒。无生不度也。其初步的功夫。必从六根门头下手。要达最高之目的。例须先发四弘愿。持三聚戒。云何名为弘誓愿耶。第一知众生无边要誓愿度。第二知烦恼无尽要誓愿断。第三知法门无量要誓愿学。第四知菩提无上要誓愿成。戒言三聚者。即向者三种区别之戒是也。吾人欲发心修此三戒。即于六根门头。视听言动时。步步留心。时时觉察。对于一切不正当境。止不愿行。即是摄律仪戒。行之名犯。对于一切正当境界。行不愿止。名摄善法戒。止之名犯。此二种戒愿。一是止持作犯。一是止犯作持。若为自度起见。于恶能止。无恶不断也。于善能作。无善不修也。如为度他起见。凡有利于众生。须见义勇为。便是摄众生戒也。上篇四愿三戒之纲领。大概如是。向下将六根之戒愿。依次详说。不必繁言。以视听言动。所取之境不同故也。先说眼根戒愿。经云。愿我自今日为始。至成佛为终。愿眼常不见贪欲无厌诈幻之色。不见谄谀曲媚佞吝之色。不见玄黄朱紫惑人之色。不见无谦无敬骄慢之色。不见邪慢贡高狂妄之色。此等即是摄律仪戒。无恶不断也。又云。愿我常见十方常住法身。湛然之色。常见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常见八十种好。随形之色。常见诸仙诸天。奉宝来献散花之色。常见口出五种色光。说法度生之色。常见分身散形。□满十方之色。常见诸佛放光召于有缘。来会之色。常见十方菩萨。辟支罗汉。众圣之色。常得与有缘众生。观佛之色。常见四众围绕。听法渴仰之色。常见闻佛法大众。赞法欢喜之色。常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之色。
  常见静默禅思。修习智慧之色。常见众生获无生忍。现前授记之色。常见众生出家修行。成道说法之色。此等即是摄善法戒。所谓无善不修也。这是眼一门的法律。其中有戒便有一愿。有一愿即有一戒。断恶则罪消。修善则福长。吾人在世做事。无论自度度他。总要于罪福交头。认真注意。这是眼门中招待员。应负的责任。不可不严守法律。万万不可□忽也。眼家一门条例。大概如是。复次耳根戒愿。我从今日起。乃至菩提。愿耳常不闻啼哭愁叹忧泣之声。不闻地狱中受苦之声。不闻镬汤雷沸震响之声。不闻刀山剑树锋刃割裂之声。不闻地狱间隔。无量苦楚之声。不闻饿鬼饥渴热恼求食不得之声。不闻饿鬼行动支节火燃之声。不闻畜生身大五百由旬。为诸小虫咬食苦痛之声。不闻抵债不还。生骆驼骡驴牛马中。身常负重鞭杖楚挞困苦之声。不闻恩爱别离啼哭之声。不闻冤家聚会。语言咒骂之声。不闻产生不下。痛苦求救。叫唤哭泣之声。不闻年老力衰行动哀叹之声。不闻疾病缠绵。久卧床枕。呻吟哀苦之声。不闻恶人难死。风刀解体。求死不得之声。不闻四百四病。苦报之声。不闻一切诸恶报应。哀苦求脱之声。不闻钟铃螺鼓。琴瑟琵琶。琳琅玉佩惑人之声。但愿常闻诸佛说法。清彻和雅之声。常闻开示众生。无常、苦、空、无我之声。常闻说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声。常闻诸法假名。因缘和合之声。常闻方等大乘。般若妙法之声。
  常闻一切生灵皆有佛性之声。常闻法身常住。不生不灭之声。常闻诸佛一音说法。众生各得解悟之声。常闻得无生解。善入佛慧。超出三界之声。常闻帝释为诸天演说般若之声。常闻诸佛赞叹一切众生。皈依三宝。坚持五戒。勤行十善之声。常闻称扬赞叹。诵经念佛之声。常闻厌生老病死等苦。发愿回向。求生净土之声。常闻辟支罗汉。四果四相。各得解脱之声。常闻三贤大士。增进寂静。觉法欢喜之声。常闻十圣菩萨渐次破惑。增长法身怡乐之声。常闻补处大士。道树下成佛。梵释诸天说偈。请转法轮之声。耳闻之愿。大概如是。门内为招待者。不可不注意也。复次鼻根戒愿。愿我从今已往。鼻常不嗅杀生饮食滋味之气。不嗅畋猎放火。烧害生灵之气。不嗅蒸煮熬炙。生灵搂膻之气。不嗅革囊三十六物。搂臊臭秽之气。不嗅恶疮脓血。腐烂秽污之气。不嗅地狱剥裂焦烂之气。不嗅饿鬼饥渴饮食粪秽之气。不嗅畜生腥臊秃毛疥癞秽猛之气。不嗅病卧1席。无人看视。疮坏难近之气。不嗅屎尿臭秽之气。不嗅死尸。□胀肿臃。虫蚁□食之气。但愿常闻牛头。搄檀无价妙香之气。常闻优昙〇罗。五色花香。常闻欢喜园中。诸树花香之气。常闻兜率天宫。说法时香。常闻妙法堂上。游戏时香。常闻人间众生行五戒十善之香。常闻众生念佛法僧。自然感报之香。常闻七方便。修十六观行之香。常闻罗汉辟支。四果四向。众德之香。常闻信住行向诸大士。证戒定慧解脱之香。常闻欢喜、离垢、发光、焰慧、难胜、现前、远行、不动、善慧、法云之香。常闻金刚心大士。微妙五分法身之香。常闻诸佛妙极法身。常乐我净四德之香。余不欲说。例上可知。照顾鼻孔者。宜注意也。复次口舌戒愿。宜立二种。一尝味。二讲说。先言尝味。愿我从今以往。舌不尝伤杀生灵身体之味。并不尝一切自死之味。不尝生类血髓之味。不尝冤家对主毒药之味。不尝一切能生贪爱烦恼滋味之味。但愿恒尝香积国香饭之味。恒尝诸佛食毕。施于众生之味。恒尝法身戒定慧熏修所现法食之味。恒尝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之味。恒尝清净功德。资持慧命之味。恒尝解脱一味常味之味。恒尝诸天奉献妙1。供佛及僧之味。恒尝诸佛般涅槃时。最胜寂静妙乐之味。余如上说。次言讲说。愿我从今已往。口常不毁訾三宝。不谤弘扬大乘法师。不说他人长短过恶。不言作善不得乐报。不言作恶不得苦报。不言人死断灭不复更生。不言无三世因果。不言无利益损人利己事。不说邪见人。所造的经书不教人作十恶业。不教人作五逆罪。不称扬人恶不言俗间无趣好嬉笑事。不教人僻信邪师鬼神。不评论人物好歹。不嗔骂父母师长。不诽谤善友知识。不劝人造罪。不阻人修福。但愿我口。常赞扬三宝。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常说光阴易去。善友难遇。常言万物无常寿命有限。常劝人思地狱苦。发菩提心。常言人身已死。神灵不灭。常言善恶报应。不爽丝毫。常说因果昭彰。难逃报应。常劝人孝养父母。敬侍师长。常劝人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常教人修十善六念。常教人诵读经典。常说诸善事业。人天福报。常教人近善知识。远恶知识。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常说诸佛功德。不可思议。常说十方诸佛无量无边。常说三教圣人。皆有无量功德。常说如来十二部经。常称扬净土法门是径路修行。常教人修净土行。常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常教人修念佛三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