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大全-第6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中医点评:搭配得很好。杜仲有健筋骨、补腰肾之功效,与同样具有补肾作用的腰花同炒,成菜的补肾效果更好。烧的时候,杜仲先煮好,汁水留下当汤用,药渣可以丢弃。
第三组:猪肚炒山药
这道菜端出来时,一度被误认为是炒年糕。别看“面子”普通,“里子”可花了一番功夫。蒋叶丽在烧菜时,特地找来一小块纱布,做了一个药包,里面塞上枸杞、天麻、茯苓和麦冬。炒菜时,加入药包煮出来的汁水。“这道药膳可以治疗消化不良。”
老中医点评:枸杞的主要功效是滋补肝肾;茯苓能渗湿利水,益脾胃;麦冬有清热润燥作用。从总体上说,这道药膳健脾胃的功能是有的,不过加入天麻就杂了。
第四组:西湖上的第一场雪
这道药膳的名字有创意吧,它还有个洋名:BigSurprise(大惊奇)。它是四名美国朋友在翻译的协助下,烹饪的第一道中国菜。“我们把豆腐捣碎,和虾肉、青菜、蘑菇一起炒。白色的、绿色的、棕色的,就像西湖边下雪过以后的样子。”翻译申屠宇静解释了半天。虽然按中国菜的标准,这道药膳的“形”实在有些不成样子,但真难为了老外把一只只虾剥皮取肉。
老中医点评:这道西式的“药膳”把韩祖源“难住”了。“加的东西太多了,我没法评价。”老中医实话实说。他解释,药膳有一个原则,一道菜要突出一种功效,比如要做有补脑功效的药膳,就可加入天麻,其他有健脾、清肺等功能的中药就不需要了,否则容易“相冲”。
老中医韩祖源是昨天派对上的“明星”,读者都拿着纸笔向他讨教。韩老说,药膳说简单很简单,就是食物加药物。一道木耳豆腐就是药膳,对高血压患者有益。但药膳要做好很复杂,需要有“医师+药师+厨师”的“三师”本领。大家平时学做药膳,一定要掌握一个原则:食物同药物的作用必须相辅相成。
趁着韩老给读者讲解,我也偷偷从广兴堂大厨那儿学了一道操作简单的药膳,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做做看。
黄芪淮山三丝粥
原料:糯米、粳米、色拉油、黄芪、山药、冰糖
将糯米和粳米混在一起,加少许色拉油搅拌均匀后,搁置半小时。黄芪、山药洗净切片,备用。待锅中水开,倒入糯米、粳米、黄芪、山药,用大火烧半小时,再用小火烧一个半小时。出锅后加少许冰糖。此粥也可以用高压锅烧。
此粥每日早晚当点心吃,有补中益气、健脾胃的功效。细论养生:生病源于“过用” 其他 中医养生
养生的根本目的在于延缓衰老、防病长寿。《素问·经脉别论》说:“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所谓“过用”,即是超越常度,违反了事物固有规律。
智者养生 顺应四时
中医认为,人与大自然密切相关,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适应大自然的变化,才能生存,《内经》称为“天人相应”。所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关键。以自然界四时阴阳气候变化而言,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凡太过即是“六淫”,即为致病之邪。顺应四时,则化害为利。
调养情志 独立守神
生命活动,贵乎气机。正常情志可使气血运行保持动态平衡,反之则气血逆乱。所以,《内经》反复强调保持情绪安定是延年益寿的重要保障。《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告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之喜怒哀乐皆为正常生理表现,但当变动过剧或持久不解,即违反常度,称为“过用”,此时七情即是致病因素,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皆为此意。《内经》不止一次强调情志过极之害。如《灵枢·口问篇》曰:“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素问·生气通天》多次提出独立守神、凝神闭气的静功是防治疾病、避免衰老的重要手段,强调:“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调理饮食 五谷为养
饮食的吸收运化贵在脾胃健运,诸脏能得水谷精微之滋养而神气自旺。故长寿之道十分重视脾胃,称之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同时,脾胃健运可以抵御外邪之侵袭,故仲景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饮食大饥大饱,过寒过热,或挑食、偏食,皆属“过用”,于养生极为不利。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饮食有节”是“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强调饮食宜多样化,不可偏嗜五味。《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样既可满足人体需要,又能达到以此之利,补彼之弊的目的。
运动导引 抗病祛老
抗老延年基本方法之一是运动导引。《吕氏春秋》曾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内经》在延年理论上虽侧重于虚静,但已强调运动适度可以抗病却老的道理,“起居有节,不妄作劳”,有利于健康长寿。如劳伤过度或超越机体能力所及,皆谓之“过用”。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警戒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这里的“久”即“过用”,是致病之主因。
益肾固精 保养天真
中医认为,肾者“先天之本”,脑为髓海,肾气通于脑,肾藏精,精化气,气化神。肾气之旺概括了脑髓之充盈,精液之充盈,骨髓之强劲。《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指出:肾的精气主持人体发育衰老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生死夭寿莫不关由。因此,养生之道又主要是保养天真,不使妄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东,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
总之,凡事不宜太过,只有顺应自然规律,协调阴阳,才能“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各,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中医养生久坐不动易得哪些病
其他 中医养生 近代研究表明,久坐不动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久坐损心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减缓,日久则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等症的中老年人,久坐血液循环迟缓最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形成。
★久坐伤肉久坐不动,气血不畅,缺少运动会使肌肉松弛,弹性降低,出现下肢浮肿,倦怠乏力,重则会使肌肉僵硬,感到疼痛麻木,引发肌肉萎缩。
★损筋伤骨久坐颈肩腰背持续保持固定姿势,椎间盘和间韧带长时间处于一种紧张僵持状态,就会导致颈肩腰背僵硬酸痛,特别是坐姿不当(如脊柱持续向前弯曲),还易引发驼背和骨质增生。久坐还会使骨盆和骶骼关节长时间负重,影响腹部和下肢血液循环,从而诱发便秘、痔疮,出现下肢麻木,引发下肢静脉曲张等症。
★久坐伤胃久坐缺乏全身运动,会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日久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脘腹饱胀等症状。运用312经络养生是很简单的 其他 中医养生
提起“312经络锻炼法”(以下简称“312”),很多人还不熟悉,其实它的原理非常简单:
“3”就是每天按摩合谷、内关、足三里三个穴位;
“1”是做一次锻炼腹部九条经脉的腹式呼吸;
“2”是指做一次从锻炼两条腿到全身经脉的蹲起运动。
也就是说,运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每天只要自觉地用25分钟锻炼经络,对很多老年病、疑难病来说,都能起到防病养生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祝总骧教授具体讲述了“312”的锻炼方法和治疗效果:按摩3个穴位时,指尖不动,垂直往下按,2秒钟按1次,为使感觉加强,按下时可揉一揉。合谷穴在大肠经上,大肠经从手、前臂、上臂、颈部走到脸上,按摩合谷穴对脑中风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内关穴在心包经上,心包经从胸部走到中指,按摩内关穴的时候,能够使心包经活跃起来,对于心脏病、冠心病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心包经到心脏以前要经过肺脏,所以对于哮喘、咳嗽、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都有治疗效果,对于普通人可有效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足三里穴在胃经上,胃经从头部开始,经过脸部、颈部、胸部、腹部、大腿,一直到第二个脚趾,纵贯全身,所以治疗的病很广,被人称为长寿保健的穴位。
进行腹式呼吸时最好仰卧,全身放松,意守丹田,不仅肌肉放松,思想也要放松,呼吸时胸部不动,每分钟大概呼吸4至6次。经过腹部有9条经络,腹式呼吸带动腹部肌肉运动,可有效按摩9条经络,对高血压、失眠、糖尿病有特殊的防治作用,且有助于增强人的精力。
中老年朋友进行锻炼,最好做下蹲动作,因为它不受场地限制,容易掌握。活动时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不要太紧张,腰部要放松,身体弱的可扶着桌子、床栏杆进行锻炼,逐渐加强力量。
此外,想提高“312”的练习效果,必须认识到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仅在系统内起着相互联系作用,还与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的心情等诸多方面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调节经络这个复杂系统要从多方面入手,也就是在进行“312”的同时,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淡泊的心态,注意控制体重和气候等天气的变化,并应尽可能的吸取他人的经验。
最后,祝教授提醒锻炼者,练习“312”最重要的是找准穴位,一般人很难做到,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完成。锻炼时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花钱,照样可以健康。中医“头北脚南”睡眠更香甜
其他 中医养生 广西柳州市资深中医学专家陈江源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懂得如何睡眠,应该从中医传统理论中寻找适合自身的睡眠规律。
春夏秋冬各有规律。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冬应“早卧早起”,冬季应“早卧晚起”。最好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头北脚南定位准确。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使睡眠更加香甜。
睡觉姿势张弛有度。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侧卧负担轻。研究表明,“睡如弓”能够减小地心引力对人体的作用力。由于人体心脏多在身体左侧,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同时,双手不要放在心脏附近。
“子午”睡眠事半功倍。无论是“晚睡型”的人还是“早睡型”的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生物钟,提高睡眠的效率。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子(晚11时到第二天晨1时)、午(白天11时到13时)两个时辰是每天温差变化最大的时间,此时人体需要适当休息。中医:春季养生吃穿睡行秘籍
其他 中医养生 从中医角度来说,春天是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的季节。因为这个季节阳气生发、生机盎然,但也是各种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复苏的季节,疾病很容易流行。
吃:多甘少酸是春季饮食原则
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