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民间偏方大全 >

第739部分

民间偏方大全-第739部分

小说: 民间偏方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
【辨证】忧思过度,伤及肝脾。
【治法】清热凉血,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方名】丹栀龙胆逍遥汤。
【组成】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薄荷3克,生姜6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龙胆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作方。慢性湿疹 其他 中医方剂 慢性湿疹
【辨证】风湿热毒,郁结肌肤。
【治法】祛风湿,解热毒。
【方名】皮肤解毒汤。
【组成】土茯苓60克,莪术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胡天雄方。慢性荨麻疹 其他 中医方剂 慢性荨麻疹
(一)
【辨证】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方名】多皮饮。
【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
(二)
【辨证】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治法】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方名】麻黄方。
【组成】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三)
【辨证】脾虚兼风。
【治法】健脾利湿,祛风止痒。
【方名】荨麻疹汤。
【组成】苍术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丹皮15克,防风9克,白蒺藜12克,僵虫10克,川芎9克,丹参15克,黄芩10克,龙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屈舒信方。
(四)
【辨证】阴血不足,风淫湿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气诱发。
【治法】养阴益血,以清理血分为主,佐以疏风利湿。
【方名】加减当归饮。
【组成】当归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乌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龙9克,路路通15克,地肤子12克,乌药6克,荆芥6克,防风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俞长荣方。
(五)
【辨证】沐浴当风,邪客经络,气血阻痹,而致风疹缠绵。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经。
【方名】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
【组成】麻黄3克,连翘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乌9克,苦参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何任方。慢性表浅软组织溃疡 其他 中医方剂 慢性表浅软组织溃疡
【辨证】正气衰颓,肌肤疮疡,久不收口。
【治法】清热解毒,温通经络。
【方名】感染外洗煎剂。
【组成】双花9克,连翘9克,黄柏9克,苦参9克,川椒6克,艾叶30克,冬青叶30克,大葱3根。
【用法】水煎后外洗患处,每日2次。
【出处】朱长庚方。淋巴结结核 其他 中医方剂 淋巴结结核
【辨证】痰凝气聚,瘀热阻遏,经络不通。
【治法】祛痰、疏气、消炎、行瘀、开窍、败毒、通络。
【方名】新制消结汤。
【组成】老君髯30克,白花草60克,二郎箭0。5克,九头狮子草30克。
【用法】取用猪颈杀口处之肉同上药共炖,肉用500克,肉炖烂后,吃其肉,饮其汤。每剂可酌用1…3日。
【出处】刘静庵方。阑尾周围脓肿 其他 中医方剂 阑尾周围脓肿
【辨证】热毒蕴结肠中,肉腐血败。
【治法】清热解毒,排脓消肿,软坚通便。
【方名】复方红藤合剂。
【组成】红藤30克,三颗针30克,丹皮12克,银花3克,芒硝12克,大黄15克,桃仁15克,薏仁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4次。
【出处】余胜吾方。
(二)
【辨证】湿浊蕴于下焦化热,湿热毒邪蕴结肠腑,气滞血瘀。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方名】肠痈汤。
【组成】败酱草15克,金银花15克,冬瓜子10克,蒲公英15克,粉丹皮10克,生苡仁15克,京赤药10克,枳壳10克,桃仁6克,连翘10克,大黄6克(后下),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景海方。
(三)
【辨证】热毒炽盛,蕴结肠腑,气滞血瘀。
【治法】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名】复方红藤煎。
【组成】红藤30…60克,乳香6克,紫花地丁30克,连翘10…15克,玄胡索10克,没药6克,大黄10…15克,丹皮10克,金银花15…20克,枳壳10…15克,赤芍15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树人方。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 其他 中医方剂 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
【辨证】热壅络脉致瘀。
【治法】清泄络脉之热。
【方名】清营解瘀汤。
【组成】益母草60…100克,紫草15克,紫地丁3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生甘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奚九一方。蛔虫性肠梗阻 其他 中医方剂 蛔虫性肠梗阻
【辨证】虫积结聚,壅塞肠腔,郁滞不通。
【治法】通里攻下,安蛔止痛。
【方名】乌梅承气汤。
【组成】大黄9…15克(后下),芒硝6…9克(冲服),川朴6克,枳实6克,乌梅6克,川椒2克,川连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第1剂服后4…6小时未见好转或无便意者,可加服1剂。亦可配合使用本方灌肠,以本方1剂,煎取300…500毫升,5岁以下灌300毫升,5岁以上灌500毫升。呕吐不甚,腹胀不著,能配合治疗者,不用插胃管,可直接口服。反之,则需插胃管,一是作胃肠减压用,二是便于灌服中药。
【出处】韦永兴方。化脓性乳腺炎 其他 中医方剂 化脓性乳腺炎
【辨证】热毒内盛。
【治法】化痰开郁,散瘀解毒。
【方名】栝蒌散。
【组成】栝蒌实60克,败酱草15克,细辛15克,炮干姜15克,姜炙厚朴15克,炒桔梗15克,人参15克,防风15克。
【用法】上为散,水煎服,不拘时候。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六六。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其他 中医方剂 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辨证】风热毒邪挟痰热凝滞肌肤。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方名】痰毒煎。
【组成】大力子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5克,杏仁9克,薄荷5克(后下),荆芥9克,夏枯草15克,僵蛹9克。
【用法】上药头汁用水1500毫升煎沸后,文火熬15分钟,取汁,二汁加水500毫升开后,文火熬10分钟,取汁,将头二汁混合加糖30克,浓缩煎至100毫升。儿童1日3次,每次20毫升,成人每日2次,每次50毫升。
【出处】夏涵方。蜂窝组织炎 其他 中医方剂 蜂窝组织炎
【辨证】毒热壅滞,发为臀痈。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内托。
【方名】加味解毒内托饮。
【组成】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青陈皮12克,连翘12克,赤芍9克,白芷9克,炒山甲9克,炒皂刺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 其他 中医方剂 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
【辨证】肝经湿热,郁而化火,热毒炽盛。
【治法】疏肝泻火,化湿解毒。
【方名】肝痈疡。
【组成】生地15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柴胡6克,泽泻10克,青蒿10克,连翘10克,川楝子10克,姜半夏6克,车前子20克,双花15克,生栀子10克,败酱草12克,草河车10克,广角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杨景海方。胆结石 其他 中医方剂 胆结石
(一)
【辨证】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治法】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二)
【辨证】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治法】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方名】利胆排石汤。
【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三)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名】舒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谢新建方
(四)
【辨证】肝气郁结,木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化滞,利胆排石。
【方名】清胆化石汤。
【组成】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黄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翁恭方。
(五)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方名】疏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培生方。
(六)
【辨证】肝胆气郁,湿热蕴结。
【治法】舒肝解毒化石。
【方名】舒肝解毒汤。
【组成】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谭景祺方。
(七)
【辨证】肝郁气滞,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疏肝,理气,通里。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肖银昌方。
(八)
【辨证】气郁湿阻。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利湿,调畅气机。
【方名】胆石通消糖浆。
【组成】郁金15克,木香15克,黄芩15克,茵陈26克,川楝子9克,虎杖30克,玉米须20克。
【用法】将木香打成粗粉,提取有效成分。另将余药经整理后混合煎汁,共煎2次,每次务使水面高出药材,经煮沸20分钟(指沸后时间),过滤。滤液合并静置沉淀24小时,再吸取上清液浓缩至一定量,加入蔗糖煎沸使溶解,出料前5分钟加防腐剂,过滤。滤液与木香提取液混匀,分装于100毫升,每次饭前15分钟服33毫升,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停药1周后进入下1疗程。冷和平方。
【出处】冷和平方。
(九)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胃肠实热。
【治法】清热化湿,通里攻下,利胆排石。
【方名】三黄排石汤加减。
【组成】黄芩15克,生大黄15克(后下),山栀子15克,茵陈30克,金钱草50克,双花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