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473-伤寒证治准绳 >

第59部分

473-伤寒证治准绳-第59部分

小说: 473-伤寒证治准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七
四时伤寒不同
属性:(论文已见首篇总例) 
(冬为伤寒 春为温病 夏为暑病 秋为疟 一岁长幼病相似为疫 多眠多汗脉浮为风温 一身尽痛为湿 身反张为痉) 
x吴x 夫伤寒之病自霜降之后天令大寒而感之者乃伤寒也若天令温暖而感之者为冬温也如至春天令温暖有人壮热为 
病者乃温病也若天令尚寒冰雪未解而感寒者亦曰伤寒也若三月至七八月之间天道忽有暴寒而感之者此名时行寒疫也若 
夏至后壮热脉洪者谓之热病也如四时天令不正感而为病长幼相似互相传染者谓之时行之气也夫时气者一曰时疫盖受天 
地疫疠之气而为病乃非寒也又有温疟风温温毒温疫中风伤风中湿风湿中暑中 湿温等证一皆发热状似伤寒故医家通以 
伤寒称之者为发热传变皆相类也至于用药则不同矣但发表解肌有差别尔盖冬月伤寒者人之着寒而即病也若不即病至春 
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温病热病乃因伏寒为变既变不得复言其寒矣其寒疫乃天时之暴寒与冬时之严寒又有轻重之不同 
时气自是天行疫疠之气又非寒比也温病乃山泽蒸气暑病乃炎日之火风乃天之贼邪伤于人者也有中者为重伤者为轻温疟 
风温等病又是伤寒坏证更感异气所变各有其因不同岂可通以伤寒称而治之如不识其名妄行治疗本中暑作热病治之湿温 
作风温治之虚实混淆是非紊乱夭人天年可不慎哉 
凡四时伤寒通宜补散故丹溪治伤寒多用补中益气汤气虚者四君子汤加发散剂血虚者四物汤加发散剂东垣 治风湿用 
补中益气加羌活防风升麻 本苍术海藏治风湿无汗者用神术汤有汗者用白术汤治刚痉用神术汤加羌活麻黄治柔痉用白 
术汤加桂心 术治风湿用白术汤随证加药治中 脉弦细芤迟者用黄 汤此皆与仲景所谓辛苦之人触冒之病伤寒同意也 
x丹x 仲景论伤寒而未及乎中寒先哲治冒大寒昏中者用附子理中汤其议药则得之矣曰伤曰中未有议其异同者夫伤寒 
有即病有不即病因其旧有郁热风寒外束肌腠自密郁发为热病邪循经而入由渐而深初用麻黄桂枝等微表而安以病体不甚 
虚也若中寒则仓卒感受其病即发而暴因其腠理疏豁一身受邪难分经终无热可发温补自解此气大虚不急治则死矣伤风伤 
暑伤湿亦如伤寒之渐入也中风中暑中湿亦如中寒之暴受也除伤寒外杂病之治可一隅反之矣 

卷七四时伤寒不同
冬为伤寒
属性: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风即病者谓之伤寒也(治法除暑湿疟疾外皆伤寒法也) 

卷七四时伤寒不同
春为温病
属性: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春温应常纪者有四 
岁少阳司天之政初之气太阳司天之政初之气阳明司天之政终之气太阴司天之政二之气皆病温其不应常纪而反常者不可 
候之而随时变易也) 
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李明之曰冬伤于寒者冬行秋令也当寒而温火胜而水亏矣水既已亏则所胜妄行土有余也所 
生受病金不足也所不胜者侮之火太过也火土合德湿热相助故为温病所以不病于冬而病于春者以其寒水居卯之分方得其 
权大寒之令复行于春腠理开泄少阴不藏房室劳伤辛苦之人阳气泄于外肾水亏于内当春之月本当发生阳以外泄孰为鼓舞 
肾水内竭孰为滋养此两者同为生化之源源既已绝木何赖以生乎身之所存者热也时强木长故为温病 
论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释曰太阳病者脉浮头项痛而腰眷强也伤于寒者当恶寒若不恶寒而渴者转属阳 
明则表证已罢邪传于里矣今不恶寒则非伤寒证似阳明而与太阳兼见则非伤寒之阳明也故决其为温病 
活人书云夏至以前发热恶寒头疼身体痛其脉浮紧者温病也春月伤寒谓之温病冬伤于寒轻者夏至以前发为温病盖因 
春间温暖之气而发也(又非温疫也)治温病与冬月伤寒夏月热病不同盖热轻故也(春初秋末阳气在里其病稍轻纵不用药 
治之五六日亦自安)升麻汤解肌汤柴胡桂枝汤最良热多者小柴胡汤主之不渴外有微热者小柴胡加桂枝也嗽者小柴胡加五 
味子也或烦渴发热不恶寒者并竹叶石膏汤次第服之麻黄桂枝大青龙惟西北二方四时行之无有不验若江淮间地偏暖处惟 
冬月及春初乃可用正方自春末至夏至以前桂枝麻黄大青龙内宜加减也按活人所云温病有二其用升麻解肌等者乃正伤寒 
太阳证恶寒而不渴者特以其发于温暖之时故谓之温病尔其用竹叶石膏汤者乃仲景所谓渴不恶寒之温病也要须细别勿令 
误也然不恶寒而渴之温病四时皆有之不独春时而已 
x温毒x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成 此前热未已又感温热者也阳主表阴主里洪数实大皆热也两热相 
合变为温毒) 
活人云初春发斑咳嗽为温毒 
x吴x 冬有非节之暖名曰冬温此实时行之气也若发斑者又曰温毒而亦时气发斑也又伤寒坏病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 
温热变为温毒其病最重也盖此因前热多日不解更感温热之气而为病故曰重也若无汗者以三黄石膏汤汗之若有自汗者宜 
人参白虎汤主之烦热错语不得眠者白虎合黄连解毒汤主之表热又盛者更加柴胡主之若内实大便不通宜三黄泻心汤下之 
或大柴胡汤加芒硝下之亦可若斑出如锦纹者多难治也宜人参化斑汤元参升麻并黑膏大青四物汤主之(方论详发斑) 
发汗不解身灼热为风温其证脉浮汗自出身重多眠(娄 其病不独见于春间故另立风温门) 
x诊x 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x针灸x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成注云所谓五十九穴者刺两手内外侧各三凡十二 五指间各一凡八 足亦如之头入 
发际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 巅上一总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一(内经云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若气口人迎皆静者勿 
刺也人迎谓结喉动脉也)王太仆注素问五十九刺云刺头上五行五行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谓头中行上星总会前项百会后 
顶五穴头第二行两旁五穴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十穴第三行两旁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十穴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 
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 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 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脏俞旁五此十者 
以泻五脏之热也(谓背第五行两旁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十穴也) 
x附x 
x云x 伤寒汗下不愈而过经其证尚在而不除者亦温病也经曰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如 
太阳证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浮者太阳温病也如身热目疼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脉俱长者阳明温病也如胸胁痛 
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脉俱弦者少阳温病也如腹满嗌干诊得尺寸脉俱沉细过经不愈者太阴温病也如口燥舌干而渴诊 
得尺寸俱沉过经不愈者少阴温病也如烦满囊缩诊得尺寸俱微缓过经不愈者厥阴温病也是故随其经而取之随其证而治之 
如发斑乃温毒也 
x汪x 愚谓温与热有轻重之分故仲景云若遇温气则为温病更遇温热则为温毒热比温为尤重故也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 
发不感异气名曰温病此病之稍轻者也温病未已更遇温气变为温毒亦可名曰温病此病之稍重者也伤寒例以再遇温气名曰 
温疫又有不因冬月伤寒至春而病温者此特感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也以此观之是春之 
病温有三种不同有冬伤于寒至春发为温病者有温病未已更遇温气则为温病与重感温气相杂而为温病者有不因冬伤于寒 
不因更遇温气只于春时感春温之气而病者若此三者皆可名为温病不必各立名色只要知其病源之不同也 
x升麻解肌汤方x 治伤寒温病天行头痛壮热 
葛根(一两) 麻黄(去节汤泡七钱半) 黄芩 芍药(各半两) 桂心 甘草(炙各二钱半)上 咀每服四钱水 
一盏半枣一枚煮八分服日三三四日不解脉浮者宜重服取汗脉沉实者宜下之 
x升麻葛根汤x 治大人小儿时气温疫头痛发热及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之 
升麻 芍药 甘草(各二钱半) 干葛(三钱)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x柴胡升麻汤x 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塞咽干咳嗽涕唾稠粘 
柴胡(去苗) 干葛 荆芥(去梗) 赤芍药 石膏(各一钱半) 前胡(去苗) 升麻 桑白皮 黄芩(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豆豉二十粒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x三黄石膏汤x 
石膏(四钱) 黄芩 黄连(各二钱) 黄柏 山栀仁(各一钱五分) 香豉(百粒) 麻黄(二钱若天寒用三钱) 
甘草(一钱)上作一服用水二钟煎至一钟滤清通口服以衣被覆取汗而愈 

卷七四时伤寒不同
夏为暑病
属性:按中 中暑中热名虽不同实一病也若冬伤于寒至夏而变为热病者此则过时而发自内达表之病俗谓晚发是也又非暴 
中暑热新病之可比或曰新中暑病脉虚晚发热病脉盛 
病治法有清热有解肌 
太阳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成 汗出恶寒身热而不渴者中风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中 也白虎 
汤)太阳中 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 
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成 病有在表有在里者有表里俱病者此则表里俱病者也发热恶寒身重疼痛者表中 也 
脉弦细芤迟者中暑脉虚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者太阳经气不足也小有劳身即热者谓劳动其阳而 即发也口开前 
板齿燥者重有热也内经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口开谓喘喝也以喘喝不止故前板齿干燥若发汗以去表邪则外虚阳气故恶寒 
甚若以温针助阳则火热内攻故发热甚若下之以除里热则内虚而膀胱燥故淋甚○徐氏曰此条无治法东垣以清暑益气汤主 
之所谓发千古之秘也)太阳中 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日伤于水水行皮中所致也(成 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身热 
脉微弱者 也身体疼重者水也夏时暑热以水灌溉而得之○瓜蒂一物散或云五苓散) 
x中 与伤寒相似而异x 
张氏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其风寒湿者皆地之气系浊邪所以俱中足经惟暑乃天之气系清邪所 
以中手少阴心经也其证多与伤寒相似但 与伤寒脉不同耳夫伤寒虽恶寒发热初病未至于烦渴惟暑则不然初病即渴所以 
与伤寒为异也且伤寒之脉必浮盛中暑之脉必虚弱或弦细芤迟者有之经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此之谓也 
假如太阳病项背强八八反汗出恶风若当炎暑之时岂不与中 相似惟其不渴故与桂枝加葛汤主之凡居夏秋之令炎暑之时 
必当根据经详审则无差失之患矣 
x汪x 以证言之伤寒恶寒伤热恶热以脉言之伤寒脉盛伤暑脉虚且暑脉虚细与湿痉之脉有相似 
者而证则不同暑则自汗而渴湿则不渴痉则身疼也 
x脉洪身热恶寒为热病x 
活人云夏月发热恶寒头疼身体肢节痛重其脉洪盛者热病也冬伤于寒因暑气而发为热病治热 
病与伤寒同有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如烦躁者宜大青龙汤然夏月药性须带凉不可太温桂枝麻黄大青龙须用加减夏至 
前桂枝加黄芩半两夏至后桂枝麻黄大青龙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加升麻半两盖桂枝麻黄汤性热及暖处非西北之比夏月 
服之必有发黄斑出之失热病三日外与前汤不瘥脉势仍数邪气犹在经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