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087-医方集解 >

第22部分

087-医方集解-第22部分

小说: 087-医方集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升麻、葛根、甘草为剂,始为克当。或问二药补散不同,而所治共一证,何欤,喻嘉言曰∶ 
按∶风成为寒热,乃风入胃中,而酿营卫之偏胜,此方乃驱胃风使从外解之药,若夫久风为 
飧泄,则风已入里,又当用人参为君,桂枝、白术为臣,茯苓、甘草为佐使,而祛风于内, 
此表里之权衡。《内经》 

祛风之剂第九
上中下通用痛风丸
属性:(丹溪) 
痛风有寒、有湿、有热、有痰,有血之不同,此为通治(按此即《内经》所谓行痹、痛 
痹也。经曰∶风寒湿三者杂合而为痹也,盖风痹痿厥,病多杂合,故世俗每言风痹有病风而 
不痛者 
黄柏(酒炒) 苍术(泔洗) 南星(姜制。二两) 神曲(炒) 川芎 桃仁(去皮 
尖。捣) 
桂枝(三钱。横 
此治痛风之通剂也。黄柏清热,苍术燥湿(此二妙散也,治痿正药),龙胆泻火,防己 
行水,四者所以治湿与热也;南星燥痰散风,桃仁、红花活血去瘀,川芎为血中气药,四者 
所以治痰与血也;羌活祛百节之风,白芷祛头面之风,桂枝、威灵仙祛臂胫之风,四者所以 
治风也;加神曲者,所以消中州陈积之气也。疏风以宣于上,泻热利湿以泄于下,活血燥痰 
消滞以调于中,所以能兼治而通用也。证不兼者,以意消息可矣(丹溪曰∶大法痛风用苍术、 
南星、川芎、当归、白芷、酒芩;在上者加羌活、桂枝、威灵仙;在下者加牛膝、防己、木 
通、黄柏; 

祛风之剂第九
史国公药酒方
属性:治中风语言謇涩,手足拘挛,半身不遂,痿痹不仁(语言謇涩,风中舌本也;半身不遂, 
邪并于虚也;手足拘挛,风燥其筋而血不濡也;痿痹不仁,风而兼湿,顽麻痿 也)。 
羌活 防风 白术(土炒) 当归(酒洗) 川牛膝(酒浸) 川萆 杜仲(姜汁炒 
断丝) 
子(炒、槌碎。四 
三十斤,煮熟退火毒服 
此足厥阴药也。防风、羌活、苍耳、秦艽、松节、茄根、蚕砂、萆 既以祛风,兼以燥 
湿(松节能除骨节间之风,茄根散血消肿,能疗冻疮,亦散寒之品);当归、枸杞、杜仲、 
牛膝补阴润燥,养血荣筋;白术补气而健脾(脾主四肢);虎胫驱风而壮骨(风从虎,故虎 
骨治风,虎虽死犹立不仆,其气力皆在前胫,且胫骨能入手足;若腰脊痛,又当用脊骨); 
鳖甲亦厥阴血分之 

祛风之剂第九
蠲痹汤
属性:(严氏) 
治中风身体烦痛,项背拘急,手足冷痹,腰膝沉重,举动艰难(项背拘急,风也,腰膝 
沉 
仁 
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也;二曰风痱,身无疼痛,四肢不收也;三曰风 ,奄忽不知人也;四 
曰风痹,诸痹类风状也)。 
黄 (蜜炙) 当归(酒洗) 赤芍(酒炒) 羌活 防风 片子姜黄(酒炒) 甘草 
(炙)。加 
此足太阳、厥阴药也。辛能散寒,风能胜湿,防风、羌活除湿而疏风;气通则血活,血 
活则风散,黄 、炙草补气而实卫(黄 畏防风,合用而其功益大);当归、赤芍活血而和 
营,姜黄理血中之气,能入手足而祛寒湿也(《准绳》曰∶凡风痹偏枯,未有不因真气不周 
而病者也。治之不用黄 为君,人参、归、芍为臣,防风、桂枝、钩藤、荆沥、竹沥、姜汁、 
韭汁、葛汁、梨汁、乳汁之属为佐,而徒杂沓乎乌、附、羌、独以涸营而耗卫,如此死者, 
实医杀之也 

祛风之剂第九
三痹汤
属性:治气血凝滞,手足拘挛,风寒湿三痹(经曰∶风寒湿三者杂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 
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 
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 
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皮则寒痛者,寒气多也。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 
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也,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湿也,阳气少,阴气盛,故汗出 
而濡也)。 
人参 黄 茯苓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黄 杜仲(姜汁炒断丝) 川牛膝 
川续断 桂心 细辛 秦艽 川独活 防风。等分。加姜、枣煎。 
此足三阴药也。喻嘉言曰∶此方用参、 、四物一派补药,内加防风、秦艽以胜风湿, 
桂心以胜寒,细辛、独活以通肾气,凡治三气袭虚而成痹患者,宜准诸此(昂按∶风痹诸方, 
大约 
之药 

祛风之剂第九
独活寄生汤
属性:(《千金》) 
治肝肾虚热,风湿内攻,腰膝作痛,冷痹无力,屈伸不便(肾,水脏也,虚则寒湿之气 
凑之,故腰膝作实而痛。冷痹者,阴邪胜也。肝主筋,肾主骨,《灵枢》曰∶能屈而不能伸 
者,病 
独活 桑寄生(如无真者以续断代之) 秦艽 防风 细辛 当归(酒洗) 芍药(酒 
炒) 
分。每服四 
此足少阴、厥阴药也。独活、细辛入少阴,通血脉,偕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桑 
寄生 
桂 
痛 
本方除独活、寄生,加羌活、续断,名羌活续断汤∶治同。 

祛风之剂第九
沉香天麻丸
属性:(《宝鉴》) 
治小儿因惊发搐,痰多眼白,痫 筋挛(小儿神气尚弱,惊则神思无根据,又动于肝风, 
风 
羌活(五钱) 独活(四钱) 沉香 益智仁 川乌(二钱) 附子(炮) 天麻 防 
风半夏 
此足厥阴药也。《宝鉴》曰∶恐则气下,精怯而上焦闭。以羌活、独活苦温引气上行, 
又入 
胃气 
以生 

祛风之剂第九
通顶散
属性:治国中风不知人事,口噤不开(风鼓火盛,痰涎上壅,故不省人事;风冷之气,客于胸 
中 
藜芦 甘草(生用) 细辛 人参 川芎(一钱) 石膏(五钱)。为末。用一字吹入 
鼻中, 
此手太阴、少阴药也。吴鹤皋曰∶中风不省人事,病已亟矣,非平药可以开其壅塞,故 
用藜芦,与人参、细辛取其相反而相用也(藜芦苦寒有毒,入口即吐,能通脑顶,令人嚏; 
与人参、细辛相反,细辛散风通窍,温经破痰);肺苦气上逆,故用石膏之重以坠之气即火 
也,痰随火涌,故用石膏辛寒,入肺降火);甘草之平以缓之;芎 之用,取其清气利窍而 
已芎 升清阳而开诸郁,为通阴阳血气之使。凡诸卒中、尸厥、郁冒皆当发表,还魂汤用麻 
黄、桂枝,清魂汤用荆芥,及用皂角、半夏搐鼻取嚏,藜芦、砒石折齿取痰,皆所以开发三 
焦,使表邪 

祛风之剂第九
乌梅擦牙关方
属性:治中风口噤不开(胃阳明之脉循颊车、入齿缝,风寒中之,轻则战栗鼓颔,重则口噤不 
开。有中风而口开不噤者,筋先绝也,不治)。 
乌梅。揩擦牙龈,涎出即开。 
此足阳明、厥阴药也。酸先入筋,木能克土(酸属木,阳明胃属土),使牙关酸软则开 
矣。 


祛寒之剂第十
属性:寒中于表宜汗,寒中于里宜温,盖人之一身,以阳气为主。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寒者,阴惨肃杀之气也,阴盛则阳衰,迨至阳竭阴绝则死矣。仲景 
着书 
之辛 
其阴 

祛寒之剂第十
理中汤
属性:(仲景) 
治伤寒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粪溏,脉沉无力;或厥冷拘急;或结胸、 
吐蛔;及感寒霍乱(太阴、脾经也。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为太阴病。自利渴者为 
热,不渴者为寒,喜呕、腹痛、便溏,皆虚寒所致;寒彻于外;则手足厥冷拘急;寒凝于中, 
则结胸、泄泻、吐蛔。霍乱者阴阳不和而挥霍撩乱,或吐或泻,亦有寒热二证,若阴寒所致 
者,宜此汤。三阳传阴经而下利者,为邪热利;阴寒直中阴经而下利者,为寒利;外邪传里 
而腹痛者,其痛不常;阴寒在内而腹痛者,痛无休止,时欲作利。大腹属太阴,少腹属少阴, 
脐下属厥阴。亦有挟食积与痰者。三阳下利身热,太阴下利手足温,少阴、厥阴下利身冷, 
其大较 
白术(东壁土炒。二两)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一两。)每服四钱。自利腹 
痛者,加木香;不痛利多者,倍白术;渴者,倍白术(白术益气燥湿,故能生津);蜷卧沉 
重,利不止,加附子(此兼少阴证;)腹满去甘草(甘冷人满);呕吐去白术,加半夏、姜汁 
(白术甘壅,姜夏散逆);脐下动气,去术,加桂(白术补气,桂泄奔豚);悸加茯苓(饮停 
则悸,茯苓利水宁心);阴黄加茵陈;寒结胸加枳实。本方等分,蜜丸,名理中丸(仲景曰∶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胃中有寒,宜理 
此足太阴药也。人参补气益脾,故为君;白术健脾燥湿,故以为臣;甘草和中补土,故 
以为佐;干姜温胃散寒,故以为使。以脾土居中,故曰理中(王海藏曰∶上吐下泻不止,当 
渴而反不渴,脉微细而弱者,理中汤主之。经又曰∶伤寒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 
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宋 
徽宗食冰太过,病脾疾,国医不效,召杨介,进大理中丸。上曰∶服之屡矣。介曰∶疾因食 
冰,臣 
本方三两,加附子一枚,名附子理中汤(亦可作丸。即四逆汽加参术)∶治中寒腹痛, 
身痛,四肢拘急(渐伤曰伤,卒中曰中,有中脏、中腑、中经络皮肉筋脉之殊,治之当分微 
甚∶微则不换金正气散加附子、附子五积散;甚者脐腹痛,四肢厥,附子理中汤,姜附汤; 
入肝加木瓜,入肺加桑白皮,入脾加术,入心加茯苓)。本方加枳实、茯苓,蜜丸,名枳实 
理中丸(崔行功)∶治寒实结胸欲绝,胸膈高起,手不可近,用大陷胸不瘥者崔曰∶此是下 
后虚逆,气已不理,而毒复上攻,气毒相搏结于胸者,用此丸先理其气,次疗诸疾,用之如 
神。渴者加花粉,自汗者加牡蛎。本方去甘草,加茯苓、川椒、乌梅,名理中安蛔丸(陶仲 
文)∶治胃寒吐蛔(蛔得甘则动,故去甘草;得酸则止,得辛则伏,故加椒、梅)。本方加桂 
枝,倍甘草,名桂枝人参汤(仲景)∶治太阳表证不除,而数下之,邪热而利,心下痞硬, 
表里不解者(欲解表里之邪,全藉中气为敷布,故用理中以和里,而加桂枝以解表,不名理 
中而名桂枝者,到底先表之意也。大抵阳热为邪,则腹痛而咽干;阴寒为邪,则腹满而吐利)。 
本方加黄连、茯苓,名连理汤∶治伤暑湿而作泻(若外感盛暑,内伤生冷者,非此不可)。 
本方加陈皮、茯苓,名补中汤∶治泄泻。泻不已者,加附子;恶食、食不化,加砂仁。本方 
加当归、白芍、陈皮、浓朴、川椒,入姜煎,名温胃汤∶治忧思郁结,脾肺气凝,胀满上冲, 
饮食不下。本方加黄 、白芍、陈皮、藿香,名黄 汤(海藏。亦出理中例法)。本方加青 
皮、陈皮,名治中汤∶治前证腹满痞闷兼食 

祛寒之剂第十
四逆汤
属性:(仲景。) 
(四逆者,四肢厥逆也。再加干姜二两,即通脉四逆汤) 
治三阴伤寒(四逆汤为少阴主药,然三阴通用之。太阳证脉沉亦有用此者),身痛腹痛, 
下利清谷,恶寒不渴,四肢厥冷;或反不恶寒,面赤烦躁,里寒外热;或干呕,或咽痛,脉 
沉微细欲绝(腹痛自利,里寒也。三阴自利居多,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