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604-医学真传 >

第9部分

604-医学真传-第9部分

小说: 604-医学真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香下气,宽胸快膈,有沉香、丁香、木香、豆蔻、砂仁诸品,气味皆属辛香,而功用各有不同。沉香 
从胸膈而下丹田,有下沉之义,故曰沉。丁香其性温热,助三焦之火以温胃土,丁者火也,故曰丁。木香,《本 
经》名五香。五者,土也。采根阴干,一月方枯。人身经血,一月一周,肝木主之,故曰本。白豆蔻,宽胸药 
也。肺居胸膈之上,肺气不布,则胸膈不通。豆蔻能达肺金之 
气,肺属金,其色白,故曰白豆蔻。砂仁,原名缩砂 ,安胎药也,有归宿丹田,退藏于密之义。香附,乃莎 
草根中之子,子结于根,亦有宿密之义,故亦主安胎,功用与缩砂略同。凡此辛香之药,臭味虽同,而功用稍 
殊,当辨明而用,不可概投混施也。 
天麻,苗如赤箭,故《本经》有赤箭之名。有风不动,无风独摇,故能制风。苗不可得,但有其根,是为 
天麻。与蜀漆不可得,但有常山,一理也。天麻在土,形如大魁,似皇极之居中,周环十二子,如十二辰, 
以辅皇极,味甘气平,主补中土,便从中土以通十二经。今人认为祛风之药,但品味甚优,误用亦无害也。 
今人治疟,不用常山,以常山为截疟药,截之早,恐成臌胀。岂知常山乃治疟之要药,三阳轻浅之疟,不 
必用也,若太阴脾土虚寒,而为脾寒之疟,及间二日发,而为三阴之疟,必须温补之剂,佐以常山,方能从阴 
出阳,散寒止疟。又谓若服常山,终身不可食鸡。嗟嗟!此皆齐东野人之语,而明理之医,亦宗此说,良可嗤 
矣!夫土虚脾败,天地不交,则成臌。疟既愈矣,何臌之有? 
鹅、鸭、鳗、鳖,其性阴寒,病后宜忌。鸡性温平,补肝暖胃,疟后正可食也。终身必禁,是诚何说哉? 
《本经》止有南星,并无胆星。南星色白味辛,禀金气而祛风豁痰,功同半夏。今人以牛胆制为瞻星, 
味苦 
性冷。中风痰涎上涌,多属三焦火虚,土崩水汛,斯时助正散邪,壮火祛寒,尤恐不济,而粗工昧昧,不审其 
本,但治其末,服以苦冷之胆星,加以清凉之竹沥,必至生阳绝灭而死。 
蒺藜,有刺蒺藜、白蒺藜二种。白蒺藜形如羊肾,微有腥气,乃从肾达肺之药。刺蒺藜色白有刺,秉坚金 
攻伐之质,破积行瘀,乃大消大削之药。《诗》云∶墙有茨。即刺蒺藜也,后人误以白蒺藜为沙苑蒺藜,茨蒺藜 
为白蒺藜。以攻伐之茨,认为健脾调补之药,岂不谬哉? 
余每用银花,人多异之,谓非痈毒疮疡,用之何益?盖银花《别录》名忍冬藤。以银花之藤,至冬不凋, 
乃宣通经脉之药也。又一本之中,花有黄、白,气甚芳香,故有金银花之名。金花走血,银花走气,又调和气血 
之药也。通经脉而调气血,何病不宜?岂必痈毒而后用之哉! 



诊脉大法
属性:人身十二经脉,交通有道,循行有次,气统于先,血附于内,流行还转,昼夜不停。而医家诊脉,以左右 
两手,分寸、关、尺三部,医以三指候之,以医之一呼一吸,候病者之脉。其脉应指而动,一动谓之一至,一呼一吸 
之间,其脉若四至以上,或五至以下,不数不迟,谓之平脉。若一呼一吸,其脉三至,或三至有余,则为迟脉; 
一呼一吸,其脉六至,或六至有余,则为数脉。经云∶迟为虚寒,数为虚热。此识病之法,非脉法也。 
然脉之形象,又有浮、沉、滑、涩、弦、紧、大、小之分。浮者,泛泛于上,轻指即得,如水漂木,故曰 
浮。沉者,沉伏于下,重指始得,如石下沉,故曰沉。滑则往来流利,如珠走盘而圆转。涩则往来艰涩,如刀 
刮竹而阻滞。弦如弓弦,按之不移也。紧如转索,按之劲急也。大乃脉体洪大,过于本位也。小乃脉体收敛, 
不及本位也。此脉之外,又有微、细、芤、革。微者,虚微,似有似无也。细者,细小,如发如丝也。芤者, 
上有中无,如按葱管也。革者,外劲而坚,如按鼓皮也。脉之形象不一,须于指下辨明,合证参考,自有定见。 
然尤当审其脉之圆缓,并脉之胃气。圆缓者,脉来应指,至数均调,三部同等也,胃气者,轻举应指,重按柔 
和也。若脉不圆缓,及无胃气,轻病必重,重病必死。 
又病脉之外,兼有死脉。方书有虾游、鱼翔、屋漏、雀啄、弹石诸说。虾游者,如虾之游,鱼翔者,如鱼 
之摆鳞。屋漏者,至不伦次,点滴稀疏。雀啄者,如雀啄物,急疾涣散。弹石者,坚硬牢实,如指弹石。虾游、 
鱼翔、屋漏,乃散漫不伦之脉也∶雀啄、弹石,乃坚强不和之脉也。方书之言,摹拟亦似,此皆脉无胃气,应 
指无神也, 
见则必死。 
又两手三部之脉,地脉也,可以指诊;面容之色,天脉也,用以目察。六气调和,五行不偏,自有正色, 
若面无正色,神气不扬,夭色外呈,其寿不久。 
诸脉之外,又有动脉。动脉有二∶一则三部之脉,厥厥动摇,圆疾如豆也;一则头额喉旁,胸腹胫足, 
跃跃而动,此经脉循行环转于空隙之处,微露其端,所谓流中溢外也。 
又高阳生《脉诀》云∶左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肺、大肠、脾、胃、包、三焦。此一脏一腑相 
为配合,合《灵枢》之脉法也。而《素问》脉法,又以两手寸脉候上,关脉候中,尺脉候下。约而言之,右寸 
候肺,左寸候心,而膻中、上焦,附于两寸;右关候脾,左关候肝,而鬲中、中焦、胃、大小肠,附于两关; 
尺中候肾与膀胱,无分左右,而季胁、血海、下焦,附于两尺。此上以候上,中以候中,下以候下,《素问》之 
脉法为然也。 
又仲师《伤寒论·平脉篇》,更有诊法,以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之由轻而重,自举而按,以候五脏之 
气。故曰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 
按之至骨者,肾气也。此又以浮、中、沉诊五脏之气。《伤寒论》之脉法为然也。 
经论脉法,平素俱熟于胸中,则论病诊视,无往不 
宜矣。然有三部无脉,移于外络,名为反关脉者,此又不可不知也。总之,脉者,五脏六腑之大原,有脉则生, 
无脉则死;三部脉平,病虽剧亦生,三部不平,病虽轻亦危。 
又脉分左右,左主血,右主气。男为阳,阳者气也,故男子之脉,宜于右旺;女为阴,阴者血也,故女子 
之脉,宜于左旺。男子右脉和平,虽困无害,女子左脉和平,虽困亦无害。盖五脏所居之位,男居于左者,女则 
居于右,男居于右者,女则居于左。《素问》云∶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所从不同,则两手 
左右所属脏腑,亦当不同矣。 
至诊脉论病,如云某脉系某病,某病得某脉,不但蛇足,且诊视之下,亦难为据。不若但论脉之有神无神、 
和缓与不和缓之为得也。 
至如小儿之脉,亦如此法。但小儿啼哭不驯,不能细诊,只以一二指按之,脉来四五至,亦为和平;若按之 
而似有似无,或急疾无神,兼之病剧,亦不能生。其视虎口而别以色,云小儿脉有六七至者,皆妄谈也。诊小 
儿之脉,须知小儿呼吸急疾,约以急疾应之可耳! 
由此推之,无论大小男女,凡病内虚者脉弱为宜,洪大则忌;初病外感者,阳脉为宜,阴脉则忌。其 
他《脉诀》之言,多属不经,不可为信。欲求诊脉之法者,考于《灵枢》,详于《素问》,更合本论辨脉平脉, 
而会通之,则 
得其要矣。 



先生自述
属性:余童年丧父,家贫无所资,藉舌耕以奉母,及制举之业不获售,遂习岐黄之术于倪先生之门。所授书 
有《药性》、《全生集》、《明医指掌》、《伤寒五法》,并诸方歌诀,以为道在于是。二十三岁即悬壶, 
治病颇效,多有称许者,然循方投药,究未能刻期应验。甲辰岁,余年二十有八,七月中旬,患痢甚笃,延时 
医延医,药日投而病日剧,月余不得愈,遂不服药,至仲冬而痢方止。因叹曰∶医之不可为也,医治我若是, 
我治人想亦若是。以医觅利,草菅人命,谓天理何?其时隐庵张先生开讲经论,遂往学焉,得究观《伤寒》、 
《金匮》、《神农本经》及《素问》、《灵枢》诸书,朝夕参究,始悔前之所习,皆非医学之根源。隐庵先生, 
亦以针芥之投,无微不晰。如是者十年,岐黄至理,虽未能窥其堂奥,而论证施治,已不同于往昔之见病 
治病,执风痰、气火、感寒、停食之说,遂循方而投药也。故每遇一证,必究其本而探其原,处方用药,不同流 
俗,因是人咸谓余偏执。嗟嗟!人命攸关,余岂故为离奇而偏执耶?夫只阅方书,不明 
经论,知其外,不知其内,则视余诚偏矣;以药试病,中无定见,究其末,不究其源,则视余诚执矣。盖医 
理如剥蕉心,剥至无可剥,方为至理;以至理而论病,则大中至正,一定不移,而岂偏执之谓哉?余观经论 
之暇,每阅分门别类之方书,皆医门糟粕也。即如《薛氏医案》、赵氏《医贯》、《医宗必读》、《裴子言医》 
等书,亦皆方技之颖悟变通,非神农、轩岐、仲景一脉相传之大道也。方书有云∶不知十二经络,开口举手 
便错;不明五运六气,读尽方书无济;病有标,复有本,求中标,只取本,治千人,无一损。此言甚善!余因 
及门进论,着授《医学真传》,以示正道,以斥旁门,而使学人之不可不慎也。余何敢与世争名哉?亦俟知 
我者之不罪我而已! 




属性:《灵枢》、《素问》、《神农本经》、《卒病论》、《金匮要略》五书,皆圣哲之微言,医门之奥旨 
也。习其艺者舍之不习,而惟采撮后来之枝辞琐说,以为应世之捷诀,是弃本而务末也。求其苏困扶危,而不 
误致人于死,盖亦难矣。高氏怀悲悯之志,集为是编,以示门人,即以是示后世。其中略言五运六气之化, 
脏腑经络之分,周身之部位于三阴三阳各有所属,药物之气味色臭不一,其性于十一脏各有所宜忌,虽语焉未 
详,然已启《灵》、《素》诸书之端绪,而指人以升堂入室之所自矣。即其中矫枉过正之辞,不无一二,然绎 
其首尾全文,实为补弊救偏而发,初非举一废百之偏词,固与《灵》、《素》诸书大旨,有相合无相悖也。 
人能因其说而广求之五书,于以精参圣哲之微言奥旨,而得医门之管辖,庶几可以视人之疾而苏困扶危,不 
流为卤莽灭裂之粗工也欤! 
x乾隆丙戌八月中秋前四日戊申钱江王琦x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