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635-证治准绳·幼科 >

第11部分

635-证治准绳·幼科-第11部分

小说: 635-证治准绳·幼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风,或近于热地,昼则食多辛辣,夜则衾盖太浓,郁蒸邪热,积于心,传于肝, 
再受人物惊触,或跌扑叫呼,雷声鼓乐,鸡鸣犬吠,一切所惊。未发之时,夜卧不 
稳,困中或笑或哭,啮齿咬乳,鼻额有汗,气促痰喘,忽尔闷绝,目直上视,牙关紧 
急,口噤不开,手足搐掣,此热甚而然,况兼面红脉数可辨。盖心有热而肝有风, 
二脏乃阳中之阳,心火也,肝风也,风、火、阳物也。风主乎动,火得风则烟焰起, 
此五行之造化,二阳相鼓,风火相搏,肝藏魂,心藏神,因热则神魂易动,故发惊 
也。心主乎神,独不受触,遇有惊,则发热,热极生风,故能成搐,名曰急惊。治 
之之法,先以五苓散加黄芩、甘草、水煎,或百解散发表。次通心气木通散、三解 
散。疏涤肝经,安魂退热,牛蒡汤、防风汤主之。惊风既除之后,轻者投半夏丸, 
重者下水晶丹,与之去痰,免成痴疾,但不可用大寒凉药治之,热去则寒起,亢则 
害,承乃制。若仓卒之间,惊与风证俱作,只用五苓散加辰砂末,薄荷汤调服,少 
解其证,盖五苓散内有泽泻导小便,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流利,心气得通,其惊 
自减,内有桂,木得桂则枯,是以能抑肝之气,其风自停,况佐以辰砂,能安神魂, 
两得其宜。大略要解热凉心肝后,惟可用平和汤散调理,稍热之剂则难用,医者宜 
审之。愚尝感慨诸人每见惊风搐作,不明标本,混为一证,遽然全用金、石、脑、 
麝、蜈、蚕、蛇、蝎、大寒搜风等剂投之,耗伤真气,其证愈甚,多致弗救!殊不 
知惊生于心,风生于肝,搐始于气,是为三证,其惊与风,首已详及,然所谓蓄 
气而成搐,陈氏之论最为明理,但未着其方,余于此证,则用宽气饮治之,只以枳 
壳、枳实、为主。盖其气也,四时平和则身安,一息壅滞则疾作,况小儿啼哭不常, 
其气蕴蓄,内则不能升降,外则无由发泄,辗转经时,亦能作搐,善医者审察病源, 
从而疗之,万无一失。更辨阴阳虚实,不可轻忽,若阳实证,煎五和汤、调三解散 
主之,此急惊有搐之类。若阴虚证,煎固真汤、调宽气饮治之,此慢惊有搐之类。 
若暴感此证,未别阴阳虚实,先用五苓散、和宽气饮,及少加宽热饮,三药合用, 
姜汁沸汤调灌即解。大抵治搐之法,贵以宽气为妙,气顺则搐停,此自然之理。大 
凡幼稚欲令常时惊悸不作,在乎肾脏和平,故戴氏曰∶治惊不若补肾。谓心属火, 
火性燥,得肝风则烟焰起,致生惊悸,补肾则水升火降,邪热无侵,虽有肝风,不 
生惊骇。其法,当于申时进补肾地黄丸一服,或琥珀抱龙丸。用申时者,盖水生于 
申,佐之以药,则肾水得平,心火不炎,自无惊矣。《钤方》治法,大要用药有次 
序,有轻重,通关以后,且与截风定搐,风搐既定,却下痰热,理为至当。若患在 
痰热,未有惊风,只可退热化痰,不可妄投惊风药,盖药中多用寒凉,恐引痰 
热入经络。凡病在热,不可妄治痰,止当解表。病在惊,不可妄治风,盖惊由痰热 
得,只可退热化痰,而惊自止。病在痰,不可便治惊,急须退热化痰。病在风,不 
可便治搐,盖风由惊作,只可利惊化痰,其风自散。若也有搐,须用截风散惊,至 
妙之道。若治惊而痰不化,热亦不退,惊安得自止。化其痰,热若不退,风亦不散, 
痰安得去。是知不治之治,所以治之之谓欤。急惊初传,风搐得定,而痰热一泄, 
又须急与和胃定心之剂,若搐定而痰热无多,则但用轻药消痰除热可也。然急惊虽 
当下,切不可过用寒凉,及水银、轻粉、巴豆、芒硝等荡涤太骤,或当剂之,皆 
不得已,但使疾去即止,或不当用而用,或可用而过焉,由此遂成慢惊矣。且如只 
下痰热,不必太骤,但斟酌处用大黄一品足矣,且急惊证源在于去肝风,降心火, 
《幼幼书》以为至要之说也。〔薛〕急惊之候,牙关紧急,壮热涎涌,窜视反张,搐 
搦颤动,口中气热,颊赤唇红,脉浮洪数者,此肝经血虚,火动生风,盖风生则阴 
血愈散,阴火愈炽,火动则肺金愈亏,肝木愈盛,宜滋肝血,养脾气,若屡服祛风 
化痰,泻火辛散之剂,便宜认作脾虚血损,急补脾土。若风火相搏,抽搐目 ,筋 
急痰盛者,用四物汤以生肝血,加钓藤钩、山栀仁以清肝火,更用四君子以补脾, 
六味丸以滋肾。若肺金克木而兼呵欠者,用泻白散以泄肺邪,地黄丸以益肝血。若 
邪入肝,则用柴胡清肝散加龙胆草亦可。邪入心,用栀子清肝散加炒黄连亦通。邪 
入肾,用六味地黄丸。邪入肺,用地骨皮散。邪入脾,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栀。若 
不养肝血,不补脾气,纯用祛风化痰之药不已,则脾益虚,血益损,邪气延绵,必 
传慢惊矣。初有痰热,未有惊风,先且解表,祛肝风,降心火。 
《和剂》x香苏散x 解肌加干葛(见伤寒太阳症。) 
x参苏饮x 解惊风烦闷,痰热作搐,咳嗽气逆,脾胃不和。 
人参(去芦) 紫苏(和梗) 前胡(去芦) 干葛 半夏 赤茯苓(去皮。各七钱半) 
枳壳 陈皮(去白) 桔梗(锉,炒) 甘草(各五钱) 《钤方》去人参,加川芎。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钟,姜二片,煎七分。无时温服。 
x人参羌活散x 治初作急惊,散风邪,除风热。 
羌活 独活 柴胡 川芎 人参 甘草(炙) 白茯苓(各一两) 前胡 桔梗 地骨皮 
天麻(酒浸,焙。各半两) 枳壳(一两,麸炒) 
上 咀。每服一钱,水半盏,姜一片,薄荷一叶,枣半个,煎服。疹痘未发,亦 
可服。《直指方》每服三字末,紫苏、薄荷汤调。搐制紧急者,去节麻黄煎汤调。 
或惺惺散加荆芥、防风亦可,免得遽施脑、麝。 
x惺惺散x 除风热,及伤寒时气,疮疹发热。 
白茯苓(净) 细辛 桔梗 栝蒌根 人参 甘草(炙) 白术 川芎(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半盏,姜一片,薄荷三叶,同煎。汤氏,细辛减半。 
x独活汤x 治胎惊,发散风邪。 
羌活 独活(各一分) 槟榔 天麻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半分) 
上锉散,每服半钱,水煎。于内加南星末蜜调,可贴囟门。 
x木通散x 治小儿肝心有热惊悸,用此药泻肝风、降心火、利惊热。 
羌活 山栀子(各二钱) 大黄(煨) 木通 赤茯苓 甘草(各一钱) 
上锉碎,每服二钱,入紫苏叶些少,用水一盏,煎至五分,不拘时服。 
x已风丹x 祛风退惊。 
天竹黄(细研) 防风 钓藤(各一两) 白僵蚕 干全蝎 白附子(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如芡实大。每服一粒至二粒,麝香、荆芥汤化下。 
x加味导赤散x 
生地黄(上) 木通(上) 防风(中) 甘草(中) 山栀子(中) 薄荷叶(下) 麦门冬(中) 
入灯心草、竹叶,水煎。 
x〔仁斋〕犀角汤x 治心惊热盛。 
犀角 防风 木通 赤茯苓 桑白皮(炒)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细。每三字,水煎服。 
急惊初传,且可通关、定惊搐。诸风搐搦,关窍不通,痰涎潮塞,气实使之。 
先用苏合香丸,以姜自然汁浸,薄荷汤调与服,使气下则痰下,关窍自通。 
x通关散x 治小儿惊风搐搦,关窍不通。 
南星(炮) 僵蚕(炒。各一钱) 麝香(一字) 猪牙皂角(二定) 赤脚蜈蚣(一条,炙) 
上为末,以手点姜汁,蘸药少许擦牙,或用物引滴入药两三点。涎自出,口自 
开。皂角,略烧存性,为末。 
x嚏惊散x 
半夏(一钱) 猪牙皂角(半钱) 
上为末。用一豆许,用管子吹入鼻。立醒。 
x茅先生夺命散x 
铜青 朱砂(各二钱) 腻粉(半钱) 麝香(少许) 蝎尾(十四个,去针) 
上为末。每服半钱,薄荷、腊茶清调下。此治天钓、脐风、客忤、卒死、撮口、 
鹅口、木舌、喉痹、胙腮、风壅吐涎,后根据证调理。 
x钱氏凉惊丸x 
草龙胆 防风 青黛(各三钱) 钓藤(二钱) 黄连(五钱) 牛黄 麝香 龙脑(各一字) 
面糊丸粟米大。每服三、五丸,金银汤下。 
x《局方》天麻防风丸x 治小儿惊风,身热喘粗,多睡惊悸,手足搐搦,精神昏愦。 
天麻 防风 人参(各一两) 甘草 朱砂 雄黄(各二钱半) 蝎尾(炒) 僵蚕(炒。各半两) 牛 
黄麝香(各一钱) 
上为末。炼蜜丸樱桃大,朱砂为衣。每一丸,薄荷汤化下。 
《三因方》治阳痫惊风热证,面赤、身热、发搐、直视、牙紧。 
芦荟 白附子 甘草(各二钱) 胡黄连 朱砂(各一钱) 腻粉 麝香(各半钱) 蝎稍 僵蚕 
(炒。各七个) 金箔(七片) 赤脚娱蚣(一条,炙) 
上为末。二岁以上服半钱,金箔、薄荷汤下。 
x《全婴方》睡红散x 治小儿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目瞪神昏。 
牛黄 硼砂 脑子 真珠 水银(砂子。各半钱) 青黛 蝎尾(炒) 京墨(烧) 南星 半夏 
(同上,姜制一宿) 蛇含石(淬。各一钱) 金银箔(各十片) 麝香(一字) 乌蛇尾(并项下七寸, 
酒浸一宿,取出,去皮骨,炙,一钱) 
上为末。三岁一字,薄荷汤下。 
按∶此治风热痰药,通关透肌骨之剂也,非风邪下陷者,不可轻用。 
x定搐散x 治小儿急惊,定搐。 
赤脚蜈蚣(大者一条,酒浸,炙) 麻黄(去节) 南星(炮) 白附子 直僵蚕(炒) 羌活 代赭石(醋 
淬七次) 蝎稍 川姜黄(各二钱) 朱砂(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字,荆芥、紫苏煎汤调下。如搐不止,加乌蛇肉。 
x顺搐散x 解男右女左搐不顺者。 
枳壳(制) 钓藤(去钩) 荆芥 羌活 防风(去芦) 甘草(各半两) 
上碎。每服二钱,水一盏,顺切姜二片,煎七分,无时,温服。或入薄荷同煎。 
x泻青丸x 治窜视、发搐,痰热。 
龙胆草(焙) 栀子仁 大黄(煨) 羌活 防风(各一钱) 川芎(一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一丸,煎竹叶泡薄荷汤调下。钱氏有当归。 
x〔罗氏〕镇肝丸x 治小儿急惊风,目直上视,抽搐昏乱,不省人事,是肝经风热也。(此方,泻青之变) 
天竹黄(研) 生地黄 当归 竹叶 草龙胆 川芎 大黄(煨) 羌活 防风(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鸡头大。每服二丸,沙糖水化下。先服此,后服天麻散。 
凡欲下之,须当审问前人已下、未下,或曾经吐泻否,已下及吐泻者,不可再 
下,但驱风、化痰、消热、而已,大约痰热十分,且泄其三之二,下剂中须用枳壳、 
菖蒲、宽心通气之类佐之。急惊,急在一时,治不可缓,缓则候加深,若一时体认 
不明,又不可妄施药饵。急惊既已传截风、定搐,次第,风惊已定,而痰热下剂 
有三,初且轻下,又稍重下,又加重下之剂,下后和胃助气,而后定志宁神,驱风 
镇惊,防其再发,若下后诸证犹存,未易痊愈,更勿再下,当作慢惊推详。 
〔急惊轻下法〕 
x防风汤x 治风热痰壅,大便不通。 
防风 羌活 枳实(各半两) 川芎 甘草(炙) 大黄(煨。各二钱半) 
锉末。每服三字,姜枣煎。 
小柴胡汤加枳壳、防风,最利风热,解血热。免用银粉、巴、硝重剂。一方,加大 
黄少许。 
x宣风散x 疏导风、热、惊风、痰热、四证俱备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