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伤寒大白-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伤寒中风,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
实;若渴者,加人参、栝蒌根,去半夏。
此条历叙少阳经之各症,而以小柴胡汤主治。惟以烦而呕,则用半夏;若不呕,去半夏、
人参,加栝蒌实;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天花粉。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头项痛,胁下满,手足温而渴,小柴胡汤主之。
此申明上章一见少阳症,便以小柴胡汤主治。太阳篇有一些恶寒头疼,便是太阳施治。今
少阳篇又云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少阳,玩两篇互发见症治症之义。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此申明少阴下利,有寒热两途。今咳而呕渴,心烦不得卧,此少阴热利也。故用猪苓汤,从下去热。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大承气汤。
此申明少阴里热症,口燥咽干而渴,则津液立竭,故用大承气急下。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明凡用急下,必要见下症者,质清而无渣滓相杂,色青而无黄赤相间,热极假阴之候,
然必得心下硬痛,口燥咽干而渴,方是里实下症的据。
x五苓散x 见小便不利。
x干葛汤x 见似疟。
x白虎汤x
知母 石膏 粳米 甘草
阳明表热口渴,用干葛汤。阳明表解里热,则用白虎汤。如小便不利,加滑石、木通、车
前子;虚弱人,加人参。
x猪苓散x 见小便不利。
阳明水液不分,口渴下利,以此方分利小便。
x承气汤x 见大便结。
热邪传入阳明之里,则发渴消水;传入少阴,则口燥咽干而渴,故渴而大便结。有下症
者,用此汤。
x小柴胡汤x 见寒热头眩。
风盛为消,木能盗水,故少阳风发之疟,消渴特甚,小柴胡去半夏,加天花粉,乃不易之常法。
x导赤各半汤x
火动于中,则多消渴。然诸火皆起于心,心与小肠为表里,凡治心火,莫如利小便。此方
导赤散合泻心汤,专利小便。
x三黄巨胜汤x
黄芩 黄连 大黄 石膏
中有积热,身热多汗,二便赤闭,目赤唇焦,谵妄作渴饮水,则用此方。
x凉膈散x 见发狂。
肺胃有热,多发渴。此方虽用大黄,不用枳壳,与桔梗同用,则凉上而不下行矣。
x干葛石膏汤x 见寒热。
阳明里热作渴,用白虎汤;阳明表里皆热,亦用此方。
x石膏清燥汤x 见喘逆。
热在气分,口多渴;燥热为病,口多渴。清燥汤气分药也,清气分之燥热,则渴自止。
x大黄黄连泻心汤x
大黄 黄连 甘草
口渴皆系内热,泻心下之火则热退渴止。
x枳实栀子豆豉汤x 见懊 。
食滞中焦,每不作口渴。然蒸酿日久,亦能作渴,故不用清热治渴,而以腐谷消滞则渴自止。
x茵陈蒿汤x
茵陈 栀子 大黄
发黄口渴,全凭湿热上起见,故去热退渴,推此方为当。
x升麻清胃汤x
同一阳明症,以渴而消水,热在气分,用干葛清胃汤。渴不消水,热在血分,用升麻清胃
汤。治膏粱积热,亦用升麻清胃汤。以血肉之物,善伤血分耳。若以阳明邪热之口渴,妄
用腻膈之味,则邪热凝滞,食气痰饮,胶结胸前,蒸酿发热,其渴愈甚。另有三阴下利阴
寒之症,亦有假作渴者,然渴不消水,小便清白为异耳。
卷二
口燥
属性:口干燥者,邪热结聚上焦,阳明胃经所主,肺热者亦有之。肺热,凉膈散。胃热,竹叶石膏
汤。身热已减,表邪已解,有下症者,三承气汤选用。少阳病,口苦舌干,小柴胡去半夏加
天花粉。阳明病背恶寒,口干燥,白虎汤。热传少阴,口燥咽干而渴,手足冷,脉反沉涩不
治之症也。按口燥与口渴不同。口渴者,口中尚有津液,但时时欲饮水。口燥咽干者,口中
燥裂,津液全无。仲景于背恶寒条,以口中和、不干燥者,为阴寒,若背恶寒,口干燥者,
为阳热。然又当以消水不消水,小便清白红赤,以定寒热。
卷二
唇焦
属性:夫唇口焦裂,人身大病也。在杂症中,有脾肺心及肠胃五条;在外感门,惟手足阳明所主。
上唇挟口,属手阳明大肠;下唇挟口,属足阳明胃。伤寒热在太阳,则唇口不焦;热传在阳
明,则唇口焦裂。故曰阳明燥热,唇口焦裂。然又有分别唇焦而消水者,为燥热;唇焦不消
水者,为湿热。又曰热在气分,则焦而口渴;热在血分,则焦而不渴。又曰唇口焦,渴而消
水,胸前宽适者,为热而无滞,宜清热。渴不消水,胸前饱闷者,为热而有食滞,宜消滞。
此言足阳明胃上部热也。唇口焦,不渴不饮水,腹中烦满者,为热在大肠,有燥粪。此言手
阳明大肠下部热也。故唇焦之症,有用保和散,消导上部胃家食滞而愈者;有用承气汤,去
下部大肠燥粪而愈者。不独凉膈清热一法可尽之,例如热邪谵语,唇焦口燥,渴而消水,用
凉膈散、导赤各半汤,清上焦燥热者。食滞谵语,唇焦口燥,渴不消水,用枳实豆豉汤、保和
散冲竹沥、芦卜汁,润燥消中焦滞者。燥结大肠,谵语唇焦,用承气汤,行下焦燥屎者。另
有热病与发 ,误食荤腥油腻,与热邪 毒,结纽不解,唇口焦裂,口臭牙疳,渴不消水,
烦热昏沉,若以保和散等,消谷食治之,病必不减。若以干葛、石膏、知母、三黄清热治
之,其热愈甚。若误认大肠燥屎唇焦,用承气汤下行逆治,其死更速。医家至此,束手待
毙。余以晚年之悟,思得 邪热毒伏于肠胃,蒸酿发出者也。初起必用升麻干葛汤,宣发阳
明伏毒。若膏粱积热,非升麻清胃汤不能宣扬肠胃积热,故清热化 ,必用余化此汤,加山
楂、槟榔;若食肉多,再加三棱、阿魏。治夹食症,常有得生者。夫热在气分,唇焦发渴,
用干葛石膏知母汤,人人知之者。热在血分,用升麻生地川连清胃汤主治,人多忽之。不知
干葛清胃汤,治阳明气分渴水之唇焦口渴;升麻清胃汤,治阳明血分不消水之唇焦口渴。余
以升麻清胃汤化 ,此化法也。又以此汤清阳明血分发渴不消水,是法外之法也。今又以此
汤,治膏粱积热,荤腥发热之唇焦,此化外化出者也。再详仲景治太阳渴欲饮水,微热消渴
者,脉数烦渴者,汗出而渴,渴而口烦躁者,不用清解上焦肺胃积热,皆用五苓散主治。良
以太阳汗多口渴,表热不减,表里皆病,热结膀胱下焦,非同表热里热,单以发表退热,单
以清里止渴者,故以五苓散双解太阳也。夫口渴消水,用清里,人人知之;口渴消水,有表
邪,用不得清里,人不知也。
卷二
衄血
属性:杂症门,衄血为里症,宜清里;外感门,衄血为表症,宜散表。故曰外感衄血,邪热在经,
但有经络之分,总无寒热之异,同归表热而已。三阴经无衄血,惟阳邪传入少阴,厥而无汗
之症,医者见其手足冷而无汗,误认太阳表邪未伸,用麻桂强发其汗,阴血内动血从口鼻而
出,名下厥上竭。此少阴里热,误用辛温,触动阴血而上冲者也。戴氏云∶仲景论衄血宜发
汗,麻黄汤主之。此治冬月伤寒,太阳表症,里无积热之衄,非言三时热令也。三时衄血,
即有太阳表症,宜散表,只用羌活冲和汤,不可用麻黄桂枝汤。若太阳之邪,已经侵入阳
明,即要与阳明药互用。若阳明本经热甚以致衄者,不用太阳之药,当用升麻干葛汤,以解
阳明气分之邪,随用茅花汤合黄芩芍药汤、犀角地黄汤、升麻清胃汤、以解阳明血分之热。
海藏云∶仲景言衄家不可发汗,汗之必额上陷,此为脉微里有热者言也。夫衄家脉浮紧,可
发汗。若脉已微,表症已解,再发汗,则额上陷。故《伤寒论》云∶衄血脉已微者,用黄芩芍
药汤、犀角地黄汤。此言里热衄血,宜凉血,不可用辛温发散也。吴氏云∶衄血之症,若脉
浮紧,宜发汗;脉不浮紧,不可发汗。东垣治衄血,脉已微,黄芩芍药汤;脉沉数,犀角地
黄汤。余按仲景用麻黄汤治衄,乃是太阳经寒邪未散,脉浮紧之衄;东垣用黄芩芍药汤治
衄,乃是表散血热,脉不浮紧而微者。黄芩凉血,芍药敛血、凉血。敛血则衄自止,再按用
犀角地黄汤治衄者,是表邪解,脉沉数,里热甚,宜清热之衄也。夫犀角地黄,凉阳明血
热,又清肝肾之火,沉数之脉,热在下焦,清肝肾下焦之火,血不上升,而衄不作。故仲景
麻黄汤,但治冬月太阳表邪之衄;东垣黄芩犀角汤,治四时里热之衄,兼治内伤之衄。地黄
引子、门冬引子,治内伤不治外感者。升麻清胃汤,治外感兼治内伤者。此治之分别也。外
感之衄,脉大者易治,沉涩者难医;内伤之衄,脉缓者易治,脉数者难医。此脉之分别也。
太阳病,脉浮无汗,发热身疼,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
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邪不散,当以麻黄汤发其汗。今服麻
黄药,已病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则太阳之邪,不从汗解,必发鼻衄而解。其所以然之
故,以太阳经热邪重,今得麻黄辛温,必上从阳明入目络鼻之窍而出血矣。麻黄汤主之五
字,在当发汗之下,不然,阳气太重,必衄乃解之后,何可再用麻黄汤也。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此言太阳发热,脉紧无汗,应用麻黄汤。因其人邪微正旺,未服麻黄汤自衄而病愈。申明
上章衄而病解,不必再用麻黄汤也。
太阳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上章既明不可多用麻黄汤,此条言失用麻黄汤,因而致衄,太阳症仍在,仍用麻黄汤,申
明致衄后,太阳表邪不解,仍要发表。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
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身体枯燥。
太阳伤寒未发热,火劫发汗,尚不为害。太阳中风,阳邪症火劫,则邪热被火热,血气妄
溢,失其常度,其身必发黄。火伤于上,阴血足者,尚能作衄而解;火伤于下,阴血亏损
者,必致小便不利,阴阳皆虚,而肌肉消烁。
阳明病,口燥但漱水,不欲下咽,此必衄。
此明鼻衄之症,非独太阳之邪,侵入阳明。阳明本经,亦有成衄者。如阳明病口燥,但欲
漱水在口,不欲咽下,此阳明热在血分,亦必发衄。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脉浮发热,阳明表热;口鼻干燥能食,阳明里热。表里皆热,则迫血妄行为衄。
x升麻干葛汤x 见烦躁。
x茅根汤x 茅花一味。
茅性清凉,根能凉血止烦,花苗专凉上焦之血,故治衄。
x黄芩芍药汤x
黄芩 白芍药 川连 甘草
阳明表热而衄,前方升麻葛根汤;阳明表热而衄,用此汤,家秘加生地、当归,以当归辛
散,同芩、连、生地,则血凉而当归经矣。
x犀角地黄汤x
生犀角 山栀 白芍药 荆芥 牡丹皮 赤芍药 生地 黄芩
此方不独治衄,兼治咳血吐血;不独治内伤肝肾血,即阳明外感亦当从此方出入加减。加
黄芩、荆芥,则血凉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