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妇科-备急千金要方 >

第48部分

妇科-备急千金要方-第48部分

小说: 妇科-备急千金要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九伤寒方上宜下第八
抵当丸
属性:下血方。 
水蛭 虻虫(各二十枚) 桃仁(二十二枚) 大黄(三两) 
上四味为末,蜜和合,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顿服之。 时当下血,不 
下更服。 

卷九伤寒方上宜下第八
抵当汤
属性:治同前。 
水蛭 虻虫(各三十枚) 桃仁(二十三枚) 大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不下更服。 

卷九伤寒方上宜下第八
承气汤方
属性:枳实(五枚) 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适寒温分三服,如人行五里进一服,取下利 
为度,若不得利尽服之。 

卷九伤寒方上宜下第八
生地黄汤
属性:治伤寒有热,虚羸少气,心下满,胃中有宿食,大便不利方。 
生地黄(三斤),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芒硝(二合) 大枣(二枚) 
上五味合捣,令相得,蒸五升米,下,熟绞汁,分再服。 

卷九伤寒方上宜下第八
大柴胡加葳蕤知母汤
属性:治伤寒七八日不解,默默心烦,腹中有干屎, 语方。 
柴胡(半斤) 葳蕤 知母(各二两) 大黄 甘草(各一两) 人参 黄芩 芍药(各 
三两) 
生姜(五两) 半夏(半升)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取下为效。(《集验》用枳实 
四枚,不用芍药。) 
治伤寒头痛壮热百节疼痛方∶ 
柴胡 栀子仁 芍药 知母(各四两) 升麻 黄芩 大青 杏仁(各三两) 石膏(八 
两) 
香豉(一升)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温三服,若热盛加大黄四两。 

卷九伤寒方上宜下第八
豉丸
属性:治伤寒留饮宿食不消方。 
豉(一升) 杏仁(六十枚) 黄芩 黄连 大黄 麻黄(各四两) 芒硝 甘遂(各 
三两) 巴豆(去油,二百枚) 
上九味为末,以蜜和丸,如大豆,服二丸,不得下者增之。(崔氏云此黄素方。 

卷九伤寒方上
发汗吐下后第九
属性:(脉证七首 方十七首 灸法一首) 
伤寒已解半日许,复心烦热,其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凡发汗后饮水者,必 
喘,宜慎也。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竹叶汤
属性:治发汗后表里虚烦不可攻者,但当与此方。 
竹叶(二把) 半夏(半升) 麦冬(一斤) 人参 甘草(各二两) 生姜四两) 石 
膏(一斤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半升,米熟去之,分服一升,日三。张 
文仲不用生姜。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桂枝麻黄汤
属性:服桂枝汤大汗后脉洪大者,与桂枝汤。若形如疟,一日再发,汗出便解者,属桂枝二 
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 麻黄(十六铢) 芍药 生姜(各一两六铢) 甘草(一两二铢) 
杏仁 
(十六枚) 大枣(五枚) 
上七味 咀,以水五升煮麻黄再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二升,适寒温分再服,取微汗而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小青龙汤
属性:治伤寒表未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痢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 
者方。 
桂心 麻黄 甘草 干姜 芍药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十里许 
复服之。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痢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大熬令赤色。若噎加附 
子一枚。若小便不利小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数用神效。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四物甘草汤
属性:治伤寒发汗出而喘,无大热,与此方。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石膏(半斤) 杏仁(五十枚)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令减二升,纳诸药煎取三升,分三服。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栀子汤
属性:治发汗若下后烦热,胸中窒气逆抢心者方。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次纳豉煮取一升半,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 
止后服。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浓朴汤
属性:治发汗后腹胀满方。 
浓朴(八两)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 生姜(八两) 半夏(半升) 
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玄武汤
属性: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 
上五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葛根黄连汤
属性:治太阳病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喘而汗出者方。 
葛根(半斤) 黄连 黄芩(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茯苓汤
属性:治伤寒发汗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其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 
振摇者方。 
茯苓(四两) 白术 桂心(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大陷胸丸
属性:治结胸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即和方。 
大黄(八两) 芒硝 杏仁(熬) 葶苈(各五两) 
上四味,捣筛大黄、葶苈,余二味别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大一枚,甘遂末一钱匕,白 
蜜二合,水一升,煮取八合,温顿服之,病乃自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其脉沉紧心下痛,按之正坚,宜大陷胸汤。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干而渴,日晡小有潮热,心胸大烦,从心 
下至小腹坚满而痛不可近,其方如下。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大陷胸汤
属性:甘遂末(一钱匕) 大黄(切,六两)芒硝(一升)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硝一沸,次纳甘遂,分再服,一服得快 
利止后服。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生姜泻心汤
属性:治伤寒发汗后,胃中不和,心下痞坚,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 
生姜(四两) 甘草 人参 黄芩(各三两) 干姜 黄连(各一两) 半夏(半升) 大 
枣 
(十二枚)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分服一升,日三。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甘草泻心汤
属性: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痢,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坚结满,干 
呕,心烦不能得安,师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 
上逆使之然也,宜治之方。 
甘草(四两) 黄芩 干姜(各二两)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分服一升,日三。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白虎汤
属性:治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结热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 
饮水数升者方。 
石膏(一升)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米熟,去滓,分服一升,日三。诸亡血及虚家不可与白虎汤。 
若立夏后至立秋前得用之,立秋后不可服,春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之,与之则呕利腹痛。 
伤寒无大热而口干渴,心烦,背微恶寒,宜服白虎汤。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渴欲饮水无表证,宜白虎汤。 
若渴欲饮水,口燥舌干者,宜白虎汤。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青葙子丸
属性:治伤寒后结热在内烦渴者方。 
青葙子(五两) 黄芩 栝蒌根 苦参(各一两) 黄柏(二两) 龙胆 栀子仁 黄 
连(各 
三两) 
上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七丸,日三,不知稍加。(一本云饧和为丸。)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大青汤
属性:治伤寒热病十日以上,发汗不解及吐下后诸热不除,及下痢不止,斑出皆治 
大青(四两) 甘草 阿胶(各二两) 豆豉(一升)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煮三沸去豉,纳阿胶令烊,顿服一升,日三 
服。欲尽复作,常使有余,渴者当饮,但除热止吐下,无毒。深师治劳复。(《肘后》有赤 
石脂三两。胡洽《集验》同。) 
治伤寒后不了了朝夕有热如疟状方∶ 
知母(二两) 麻黄 甘草 芍药 黄芩 桂心(各一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服五合,日三,温覆令微汗。若心烦不得眠,其 
人欲饮水,当稍稍饮之,令胃中和则愈。 

卷九伤寒方上发汗吐下后第九
灸法
属性:初得病,或先头痛身寒热,或涩涩欲守火,或腰背强直,面目如饮酒状,此伤寒初得一 
二日,但烈火灸心下三处。第一处去心下一寸名巨阙,第二处去心下二寸名上脘,第三处去 
心下三寸名胃脘,各灸五十壮。然或人形大小不同,恐寸数有异,可绳度随其长短寸数 
最佳,取绳从心头骨名鸠尾头度,取脐孔,中屈绳取半,当绳头名胃脘。又中屈半绳更分为 
二分,从胃脘向上度一分即是上脘。又上度取一分即是巨阙。大人可灸五十壮,小儿可三壮, 
亦随其年灸之大小以意斟量也。 
若病者三四日以上,宜先灸胸上二十壮。以绳度鼻正上尽发际,中屈绳断去半,便从发 
际入发中,灸绳头名天聪,又灸两颞 ,又灸两风池,又灸肝俞百壮,余处各二十壮,又灸 
太冲三十壮,神验。 


卷十伤寒方下
属性:(凡七类) 

卷十伤寒方下
伤寒杂治第十
属性:(论一首 方五十一首 灸法一首) 
论曰∶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酸之物,故多用苦参、青葙、艾、栀子、葶苈、苦酒、乌梅之 
属,是其要也,夫热盛非苦酸之物不解也。热在身中,既不时治,治之又不用苦酸之药,此 
如救火不以水也,必不可得脱免也。又曰,今诸疗多用辛甘,姜、桂、人参之属,此皆贵价 
难得,常有比行求之,转以失时。而苦参、葶苈、青葙、艾之属,所在尽有,除热解毒最良 
,胜于向之贵价药也。前后数参并用之,得病内热者,不必按药次也,便以青葙、苦参、艾 
、苦酒疗之,但稍与促其间,无不解也。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病在血脉,针石 
之所及。病在骨髓,无可奈何。而凡医治病或言且待使病成乃顿去之,此为妄矣,当预约束 
家中及所部曲,具语解此意,使有病者知之为要。 
治温气病欲死方∶ 
苦参一两,以酒二升煮取一升,尽饮之,当吐,则除诸毒病,服之覆取汗皆愈(张文 
仲及《肘后》云,治热毒瓦斯垂死,破棺千金汤。) 

卷十伤寒方下伤寒杂治第十
苦参汤
属性:治热病五六日以上方。 
苦参(三两) 黄芩(二两) 生地黄(八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