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不胜数。
于是此时,钝感力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像这种牙膏挤法的问题,如果是拥有钝感力的人,就不会过于在意。就算平时喜欢从牙膏后面将其卷起,不过不卷的话,也不会介意。也就是说,那种小事怎么都行。
这样的话,一开始就不会发生口角,之后他太太也就不会进行还击,因此也就没有大吵大闹的情况了。
当然,因为丈夫钝感,也时常会在各方面被太太抱怨。不过即使这样,丈夫也可既不在意,也不往心里去。如此情况,妻子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得不死心,或许也会渐渐养成慢性子的脾气,说不定性格上也会变得随和、不拘小节。
相反,那种天生聪慧、神经质的人就不可能那样了。他(她)们对对方做的每一件事都极为在意,烦躁和不满不断升级。前面提到的那个编辑,曾说“终于忍不下去了”,其实他爆发之前,倘若事事都要抱怨的话,他们之间的夫妻关系早就土崩瓦解了。正因为他一直忍耐了十几年,夫妇关系才得以延续下去。
女性们也常常感叹,“点点滴滴我都十分在意,真令人发愁,我怎么才能变得迟钝一些啊。”这也是能说明问题的事例之一。
我认为结婚时间一长,夫妻双方都不该在某些地方过于在意,应该更不拘小节一些才对。当然,即使如此,有时因一时火起,两个人也会吵起架来。但若双方都是不太在乎的钝感之人,问题应该不会搞得不好收拾。
当然,过于钝感也令人棘手,很多夫妻都希望对方的钝感恰到好处。
从某一方面来看,结婚生活就是一条漫长的容忍之路。
而在夫妻双方相互容忍的背后,是出色的钝感力一直在支持和守护他们。
第九部分 为了战胜癌症
从癌症的预防到治疗,以及治愈之后回归社会,在所有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就是所谓的钝感力。
癌症的成因
从癌症的预防到治疗,以及治愈之后回归社会,在所有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就是所谓的钝感力。
如果拥有出色的钝感力,癌症的患病率会非常之低。即便患上癌症,也会无所畏惧。现在恐惧癌症的人最多。
从癌症的预防到治疗,以及一旦治愈之后的健康管理等等,无论哪个阶段,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
是否拥有钝感力,在预防癌症和万一得了癌症之后的治疗等方面,都会出现极大的差别。
人们为什么会患上癌症呢?至今为止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
首先是抽烟,还有持续吸收有害物质,比如摄取大量的盐分和致癌食品,再有就是吸入汽车废气、煤烟等氮氧化物,以及受到放射线、紫外线的辐射等等。这些作为诱发癌症的直接原因,在统计上都显示得非常清楚。
除此之外,人们还探讨了导致癌症的其他各种原因,例如挑食、肥胖等,此外还有遗传、病毒、免疫力等等。
不过,最近开始引人注目的是自律神经之说。
自律神经,是保持身心平衡关系的重要神经,在“为了让血液畅通无阻地流淌”一章中也曾经提过。自律神经一旦出现失常,人体很容易患上癌症。
这里我们再对自律神经进行一次说明,所谓自律神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支配血管、心脏、肠胃、子宫、膀胱、内分泌腺、汗腺、唾液腺、胰脏等人体器官的,能够自动调节生物植物性机能的神经。顺便说明一下,动物性机能指的是指挥人的手脚动作、看东西之类的机能。
人的自律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两者的作用相反。一般认为,自律神经对人的控制,是不以本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人的心情变化,将对自律神经乃至内脏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当听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大吃一惊的时候,或遇到非常恐怖的事情的时候,人的脸色会变得十分苍白,心脏跳得极快,甚至胃的深处会感到针扎似的痛疼。再如人紧张的时候,两手会不由自主地出汗,临近考试就频频想去厕所,等等。
自律神经正常发挥作用的话,人的身心都处于安定状态,据说越是身心状态稳定的,越不容易患上癌症。
还有一点引人注意的是,前面提到的患癌症的原因中的挑食、肥胖等,都与自律神经失调有很大关系。
例如,因为心情不快或不满等产生挑食,或因担心、烦恼等而暴饮暴食,因此造成的肥胖也不在少数。
说起来挑食、肥胖、过瘦只是表象,在这些现象背后潜藏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究竟如何才能保持良好的身心平衡状态,恢复健康,使自律神经能在正常稳定的状态下发挥作用?这里最为关键的就是钝感力。
癌症的遗传
具备有益的钝感力,指的就是拥有迟钝而坚强的神经,不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产生情绪上的波动。
这种人总是处于某种程度的安定状态,在应对各种事情的过程中,不会使自律神经变得紧张或反应过度,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
像这样不过分刺激自律神经,是防止癌症产生的基本条件,甚至还能做到预防癌症。
事实上,将同为七十岁的癌症患者和正常人进行比较的话,根据统计,前者大都十分内向,过分在乎一些琐碎的事情。因此显而易见,性格内向、神经质的人更容易患上癌症。一目了然。
在这一章的开头,我曾提到遗传是造成癌症的原因之一,不过从遗传学上,还没有得到十分确切的证明。
但是,从家族史上来看,据说确实存在易患癌症的家族,再深究下去,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性格学之说。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现在有一个家庭的父母,属于那种十分神经质的类型,如果他们患上了癌症,那么其子女也容易患上癌症。这是因为父母和子女长期住在同一个家中,子女被神经质的父母抚养成人,他们变为神经质的比例也高,所以父母及子女的患癌率都会变高。
有关人的性格问题,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没有准确的数据支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癌症家族史可以成为遗传学之说的一个证明。
同时,我们可以推断拥有钝感力的家族,不容易患上癌症。由不太介意琐碎小事、不拘小节的父母培养成人,这些孩子也容易养成落落大方的性格,患癌率自然就会降低。
不易患癌症的基础正是钝感力,因此,如果能够重视这个问题,从整体上发挥自己的钝感力,不拘小节、悠闲自在地生活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达到预防癌症的目的。
如果患了癌症
如果不幸患上了癌症,钝感力也极为有效。一位在癌症中心工作的护士对我说,同是癌症患者,性格开朗乐观、态度积极、战胜病魔欲望强的患者,癌症治愈率相对就高。相反,一些胆小的,认为自己没救了的患者,由于气馁,所以情绪十分低落,越是那样,治愈率就越低。
这种情况也在我的身边发生过。A先生六十岁时,由肝炎转成了肝癌,此事反而激起了他的抗争之心,“什么呀,混蛋,我怎么可能输给你?!”因此他每天都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之中。
只有身体状态很差的时候,他才去医院住上几天,然后马上恢复工作。他这种绝不轻言妥协、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给他的肝癌治疗带来了很大帮助,他的健康复原情况让他的主治医生都非常吃惊,说不定正是他的气势,吓退了癌症细胞。
实际上,癌症细胞不过是寄居在主人体内的寄生虫。别看它貌似凶恶,其实也就是一个不吸收主人的营养,就不能生存的可怜虫。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对癌症细胞畏惧三分。
“这个家伙,竟敢寄居在我的体内。到了我这儿,你的气数也就尽了,我绝对不会让你那么容易长大。”
实际上,同样是癌细胞,有生命力很强、一味繁殖的细胞;也有发育迟缓、没有活力的细胞,可以说也是各式各样。既有活泼好动的家伙,也有拖拉懒惰的家伙。而这些依附在人体上的癌细胞,由于人的性格、心情不同,它们的命运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这时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以“我一定要把这家伙赶出去”的坚定态度和悠然心态,不急不躁地对付癌症,甚至抱有和癌症这家伙交个朋友,共同享受人生的豁达心胸,积极进取。这也是阻止癌症进一步发展、打垮癌症、预防癌症再次发作的最佳方法。
治愈之后
即使运气不错,癌症治好之后,钝感力仍然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癌症就算治好了,之后还有可能再次发作,因复发导致死亡的病例也不在少数。
关于癌症复发,从过去起就有“五年生存率”这个用语,一旦得了癌症,若能平安度过五年,癌症就不会复发了,所以五年是癌症完全治愈的一个标志。根据癌症的种类及癌症患者的年龄等,情况当然多少有些不同,然而,如何度过这五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不用说,多数患者都会在担心癌症是否复发的不安心情中度过这五年,但是只顾担心的话,对精神卫生并无好处。并且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如前所述,倘若不安加剧,就会刺激自律神经,削弱患者身体的抵抗力。因此,应该坚信自己的癌症已经好了。不要一天到晚惶惶不可终日,假如条件允许,应该尽量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中把癌症忘掉。
这时钝感力又变得非常重要。有益的钝感,可以令人忘掉那些讨厌而郁闷的事情,凡事乐观开朗、积极向前地生活下去。这样一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本身充满活力,同时也就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
曾任日本红十字协会医院外科部长的竹中文良先生,自己也曾患过大肠癌,康复后,为了帮助癌症患者回归社会,他创办了日本健康协会。竹中先生也指出:“性情开朗、积极进取的癌症患者,治愈后的康复情况也很良好。”
所以,从癌症的预防到治疗,以及治愈之后回归社会,在所有阶段,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就是所谓的钝感力。
第十部分 女性的强大之一
“弱者,你的名字叫男人。”——男性是一种多么诚实、严谨、敏感的性别啊。相比之下,女性则大度、暧昧而钝感。
单薄的男孩子
“弱者,你的名字叫男人。”——男性是一种多么诚实、严谨、敏感的性别啊。相比之下,女性则大度、暧昧而钝感。
当然,这是因为女性肩负着决定人类存亡的分娩这一最为重要的任务,所以她们拥有造物主赐予的天生力量。如果有人问:“男人和女人谁更敏感?”多数人都会回答:“当然是女性了。”
然而,所谓敏感究竟指的是哪方面呢,要求不同,答案也会有所不同。
若只限于精神方面的话,恐怕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女性”。然而若是指肉体方面,几乎所有男性的回答还是“女性”,而一部分女性可能也会赞同。
总之,不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多数人都认为女性敏感,但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
围绕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从肉体方面进行一下探讨。
谚语中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