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575-医宗金鉴 >

第59部分

575-医宗金鉴-第59部分

小说: 575-医宗金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气微」;迟者荣中寒,当是「脾中寒」,上下文义始属。荣为血,血寒则发热, 
岂有血寒发热之理乎?卫为气,气微者,当是阳气微。脾中寒者,心内饥,阅下条言 
胃气有余,自知。 
【注】 
此详申荣卫中焦之证也。缓以候胃,迟以候脾;胃主纳谷,脾主化谷,故能食者胃也 
,能化者脾也。今阳微中寒,脾胃俱病,所以心内虽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集注】 
方有执曰:饥而虚满者,阳主化谷,卫阳衰微不化谷,故虚满而不能食也。 
@@@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 
。 
【注】 
此又详申中焦之证。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不足则脾失健运 
,有余则胃强能食。此胃强脾弱,所以虽能食而不能消化也,故使吞酸而噫,食卒不 
化,气填胀闷于膈中也。 
【集注】 
方有执曰:阳气以胃中之阳气言,不足则不能化谷;胃气以胃中之谷气言,有余言有 
宿食也。有宿食则郁而生热,故噫饱而吞酸,此盖以饮食之内伤者言也。 
@@@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 
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气噫而除。何以言之 
?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 
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 
,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注】 
此已下辨趺阳之脉、少阴之脉也。趺阳一名冲阳,在脚背上,去陷骨三寸脉动处,乃 
是阳明胃经之动脉也。少阴一名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脉动处,乃足少阴肾经之动 
脉也。趺阳、少阴,乃古诊法,越人以十二经虽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者,以 
寸口乃脉之大要会也。然此法不行久矣。设有危急之病,寸口脉不见,诊此以决死生 
可也。若在平时,总不如以关脉为趺阳,尺脉为少阴,更为愈也。如趺阳胃脉迟而和 
缓,是胃气不病,如经脉也,今趺阳脉浮而数,按之无力,浮以候府,浮而无力,则 
为伤胃;沉以候藏,数而无力,则为伤脾。询之病者,特为医下之所为,以致荣卫之 
气内陷。其先数脉变微,为脾弱也;浮脉仍浮反甚,为胃强也。胃强则邪气独留,故 
大便□,潮热发渴也;脾弱则脾气不运,故邪热不能杀谷,虽饥不食,气噫而快也。 
医者前后施治如法,而浮数之脉,自当迟缓如经,则饥欲食,病者愈也;若施治失宜 
,数脉终始不退,则生恶疮也。 
【集注】 
方有执曰:恶疮与屎脓虽不同,其为血热则皆然也。 
程知曰:此言趺阳脉迟缓,妄下则有浮数之变也。 
@@@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 
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 
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按】 
「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二句,与上文义不属,当是衍文。少阴脉弦而浮,岂可 
谓如经乎?当改,「沉而滑」字。 
【注】 
脾肾皆病下利,今趺阳胃脉浮涩,少阴肾脉如常,是病在脾不在肾也,何以知之?浮 
为阳,以候胃;涩为阴,以候脾,浮与涩合,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见 
沉而滑,故称如经也。若沉滑而数者,是阳邪伤阴,故知当屎脓血也。 
【集注】 
程知曰:水谷之下利属于脾、胃,而脓血之下利属于肾,此可诊趺阳、太溪而辨之也 
。 
@@@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按】 
水谷不化之「化」字,当是「入」字,若是「化」字,是能食也,何名曰格?食不得 
入,当是不得小便,若有小便,是水道通也,何名曰关?必是传写之误。 
【注】 
前论以浮沉、尺寸候关格,此以趺阳候关格之诊法也。趺阳者,胃脉也。脉伏而涩, 
伏则尺寸之阴阳停升降也,涩则三焦之元气不流通也。不升降流通,故上则吐逆,下 
则不得小便,病名曰关格也。 
@@@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 
也。 
【注】 
趺阳之脉以候脾胃,脉当和缓,今反滑而紧者,以滑为胃气实。紧为脾气强,滑紧并 
见,如持实以击强,故主急痛,痛还自伤脾胃也。以手把刃而成疮者,犹之操刃自割 
,而贻其害也。 
【集注】 
方有执曰:滑为食,故在胃,则主谷气实。紧为寒,故在脾,则主邪气强。持实击强 
,言胃实脾强,两相搏击而为病。譬如以手把刃而自伤,盖谓非由藏府而传变也。 
@@@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注】 
胃脉沉而数,沉主里,数主热,沉数为里实热,则能消谷。凡里病得此脉者,皆易治 
也。若不沉数而沉紧,沉紧为里寒,则为残伤胃气之诊,故曰:难治也。 
【集注】 
方有执曰:沉以候里,故在脾、胃为土实,谷气实也。数为热,阳也;紧为寒,阴也 
。言趺阳主脾胃,脾胃主谷,谷气实。若脉见数而阳热胜,阳能化谷,虽病不足为害 
;若脉得紧而阴寒胜,阴不化谷,故为难治。 
程知曰:言趺阳沉数为消谷之病也。沉为实,沉主里也;数消谷,数为热也。紧盛为 
邪胜,故为难治也。 
@@@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注】 
下利者,不论寒热皆中虚之病,故脉宜小宜缓,为病脉相宜,则易治也。今趺阳脉胃 
大而紧,为病虚脉实,则不相宜,故为难治也。 
【集注】 
成无已曰:大为虚,紧为寒,胃中虚寒,当即下利,下利脉亦微小,今反大紧,邪盛 
也,故曰:难治。经曰:下利脉大者,为未止。 
张璐曰:趺阳脉紧,为寒邪伤胃,故必下利,下利脉大为邪盛,故难治也。 
@@@ 
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注】 
脉见浮微而沉紧,虚寒之诊也。趺阳胃脉似有似无为阳虚,重按似紧中寒,胃阳虚寒 
则气短矣。紧脉主痛而不痛者,以紧兼微,虽紧不劲,故不痛也。 
【集注】 
程知曰:言趺阳微紧,则中气虚寒,为短气之证也。 
@@@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 
【注】 
趺阳脉伏不出,则中焦阳虚,脾胃不能上下输布,卫气不行,故病通身肤冷而□也。 
【集注】 
程知曰:身冷者卫气不温也,肤□者荣血不濡也。 
@@@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 
微,四属断绝。 
【注】 
胃脉浮芤,浮者胃脉衰,芤者荣气伤。卫气衰,故身体瘦也;荣气伤,故肌肉甲错也 
。浮芤相抟,日久而宗气衰微,生气少矣。四属断绝,谓皮、肉、脂、髓四者俱竭, 
故一身枯瘦失滋养矣。 
【集注】 
程应旄曰:卫以荣为根,荣以卫为护,而荣卫之统于宗气者,又以趺阳胃为根也。 
@@@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抟,肠鸣而转,转即 
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按】 
阴肿大而虚之「虚」字,当是「痛」字。细玩可知。 
【注】 
外感,六脉浮紧,寒气在外,故骨节烦痛;内伤,胃脉浮紧,寒气在内,故腹满绞痛 
。寒气相抟,肠鸣而转,转则膈中寒气下趋洞泄也。若少阴脉浮不出,则下焦阳虚, 
寒气聚于阴器,不得发泄,故病疝阴肿大而痛也。 
【集注】 
方有执曰:趺阳之土败,而少阴所以无制也。 
@@@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注】 
此少阴负趺阳大旨。盖少阴肾属水,趺阳胃属土,杂病恶土克水,而伤寒少阴病,惟 
恐土不能制水,水一泛溢,则呕吐、下利,无所不至。若趺阳脉和,胃土有权,则水 
有制,而少阴负则为顺矣。顺者,土不为水侮也。 
【集注】 
方有执曰:万物资生于土,而百骸藉养于胃,水土平成,物阜人安,非天下之至顺乎 
?古今谓趺阳有脉者不死,有以哉! 
汪琥曰:趺阳脉,『图经』原名冲阳脉,在足跗中指端,上行五寸,去陷谷穴三寸, 
足阳明脉之所过也,为原,故一名会原,诊法病重者切之以决死生。伤寒以胃气为本 
,趺阳之脉不衰,知胃气尚在,病虽危犹可治也。 
@@@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注】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肾阴虚,故微烦也;涩者脉道滞,故肢冷也。 
【集注】 
方有执曰:弱为虚损不足脉,阴虚生内热,所以烦,然属虚烦,故虽烦亦微也。涩为 
少血而不滑,不能上与阳相顺接,所以厥而逆冷也。 
程知曰:言肾脉微涩之病也。少阴肾动脉也,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也。 
@@@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 
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注】 
少阴脉不至,是肾气衰微,精血少也。肾者阴中藏阳者也,肾阴虚竭,不能藏阳,阳 
气上奔,迫促胸膈,宗气反为所阻,聚而不行,血结心下。阳气既奔于上,极必退下 
,退下则阴股间热,与阴相动,所以必然也,虽令知觉冥,身不仁而不死,此为尸厥 
也。当刺期门以通结血,刺巨阙以行宗气,庶厥回而复苏也。 
音切 
辄陟涉切 惵音垤 菽音叔 蔼于盖切 瞥匹灭切 萦于荣切 卵卢管切 溷胡困切 
龂鱼斤切 嚏音帝 湫子由切 疹之忍切 痂音加 癞力代切 

卷二
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
属性:仲景『伤寒论』,篇篇可法,但成于汉末,传写多讹,错简亦复不少。如论中下利、 
呕逆,用十枣汤峻剂攻之。阳重衄血,以麻黄汤发之。发汗病解反恶寒,病解之中, 
多一「不」字。心下痞,按之濡,濡字之上少一「不」字之类。诸家遵经注解,不得 
不穿凿附会,致令千古不可多得之书,不能传信于世,良可惜也。今加正误一一列明 
,每条凡小字傍右者,原文也;傍左者,改正之文也;居中者,原文所有或移上,或 
移下,或他处移入及原文所无而补之者也。字上加〔 〕,删去者也,尤有整节舛谬 
者三十五条,证不与脉符,药不与病合,虽有是方,世无其病,即有其病,难用是药 
,承讹袭谬,无济实用。然其中尚有可采之句,所以各篇不动经文,强加注释,复录 
原文,附于卷末,以志阙疑云。 
┌───────────────────────────────────┐ 
│补注:本文各条置于引号内者为改正正确者,置于中括弧内者为应删错误原文。│ 
└───────────────────────────────────┘ 

卷二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
太阳上篇正误
属性: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