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心法要诀-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一
天时顺逆险
属性:毒微天时和者吉,毒甚天时不和凶,毒微不和顺中险,毒甚时和逆或更。
【注】毒微吉矣,然必逢大时之和,始为顺而吉也。毒甚凶矣,然必遇大时不和,则
始为逆而凶也。毒微者顺也,若值天时不和,恐顺中化险也。毒甚者逆也,若值天时之和,
或逆中转险也。此以胎毒之轻重,天时之和不和,定痘之顺逆险也。
卷一
人事顺逆险
属性:险逆时和无病吉,不和有病定然凶,由此故识种痘善,人事能回天命亨。
【注】凡痘险逆之证,固不善矣。若逢天时之和,儿又无病,险者可以变顺,逆者可
以化险,故曰吉也。若逢天时不和,儿又有病,则险者变逆,逆者更逆,故曰凶也。由
此观之,可识种痘之善,以得其天时之和,儿素无病,其中即有毒之重者,而人事克尽,亦
能挽回天命而致亨也。
卷一
发热顺证
属性:发热和缓微微汗,饮食如常二便调,睡卧安然神气爽,此为顺证不须疗。
【注】发热和缓,身不甚热,毒轻也。微微汗,身微微有汗,表和也。饮食二便如常,
里和也。神气清爽,睡卧安然,精神气血大和,故为顺证,不须治疗也。
卷一
发热险证
属性:发热三日热不退,烦渴切牙面赤红,惊啼战栗乳食少,夜不安眠险证明。
【注】发热三日见点者,常候也。若见点热不退者,毒盛也。更兼烦躁口渴,频频咬
牙,面色红赤,惊悸多啼,身体战栗,乳食甚少,不能安眠等证,此是毒盛伏郁难出,其
为险证明矣!急宜随证施治,庶或从险化顺也。
卷一
发热逆证
属性:发热神昏闷乱成,妄言喘满腹腰疼,不食不眠搐不止,干呕失血证逆凶。
【注】发热神昏、闷乱妄言,毒伏于心也;喘满喘急,毒伏于肺也;腹疼,毒伏于脾也,
腰疼,毒伏于肾也;不食不眠,毒伏于胃也;惊搐不止,毒伏于肝也。不时干呕失血,吐
血尿血,是毒攻气血内乱也。此皆为不治之逆证,势多凶也。
卷一
发热证治
属性:痘出发热固自内,必固其诱使之然,时气风寒惊食热,表里虚实随证参。表热恶寒
而无汗,里热有汗溲便难,气弱热微不足治,形实热盛有余看。
【注】痘出发热者,谓痘本火毒,故未出先发热也,自内,谓其热自内达外也。必因
其诱使之然者,谓必因其四时不正风寒邪气使之发热也。惊,谓外触异物,跌扑惊吓使
之发热也。食,谓内伤食滞,使之发热也。热,谓内热积久,因而热发于外也。内外既有所
因之邪,又当以表里虚实,随证参详治也。表热者,谓发热在表,则恶寒而无汗也。里热
者,谓发热在里,则有汗,小便短涩,大便燥难也。气弱热微者,谓形气不足,发热微
轻也。形实热盛者,谓形气不余,发热太甚也。医者果能临时详察,因证施治,则汗、下、
清、补之法自得其宜矣。
x升麻葛根汤x
发热升麻葛根汤,表邪痘疹两得方,升麻葛根赤芍草,随证宜加法最良。无汗表实
加麻薄,便秘腹痛里大黄,形怯气弱参 入,热盛犀连荆蒡防,尿涩通滑车前子,惊搐荆
防钩连羊,烦渴石膏麦冬粉,咳嗽前桔杏苏桑,伤食腹热楂芽积,下利芩连呕半姜,咽
痛蒡梗身羌独,头痛荆穗芎芷羌。
【注】痘出发热当以升麻葛根汤为主,以其能发表邪、透痘疹,两得之良方也。然必
随证加佐使之品,斯为尽善。如身热无汗者,此表实也,本方中加麻黄、薄荷;如大小便
秘,腹作痛者,此里实也,本方中加大黄;如形气怯弱者,禀赋不足也,本方中加人参、黄
;热盛者,内热炽盛也,本方中加犀角、黄连、荆芥、牛蒡子、防风;如小便短涩者,热
结膀胱也,本方中加木通、滑石、车前子;如发惊搐者,肝心有热也,本方中加荆芥、防
风、钩藤钩、川黄连、羚羊角;如烦渴者,内热盛也,本方中加石膏、麦冬、花粉;如咳
嗽喘急者,肺郁风邪也,本方中加前胡、桔梗、杏仁、苏叶、桑皮;如伤食腹皮热者,胃
中停滞也,本方中加山楂、麦芽、枳壳;如下利者,肠胃热滞也,本方中加黄连、黄芩;
如作呕者,胸膈有痰饮也,本方中加半夏、生姜;如咽痛者,火在上焦也,本方中加牛蒡
子、苦桔梗;如遍身酸疼者,外染风寒也,本方中加羌活、独活;如头痛者,上冒风寒也,
本方中加荆芥穗、川芎、白芷、羌活。此治发热之大略,又贵临时详察,融会贯通也。
x升麻葛根汤x
升麻 葛根 赤芍药 生甘草
引加芫荽,水煎服。
x归宗汤x
形实无表毒火盛,所以归宗主大黄,地芍楂青通荆蒡,壮热爪紫肢厥凉,恶热头汗
蒸蒸汗,便秘谵语烦躁狂,大渴唇焦舌生刺,失血腰痛不循常。
【注】发热之初,形实者,形气壮实也。无表者,无风寒表邪也。若证见毒火太盛,法
当攻之。所以用归宗汤者,因其以大黄为主也,而佐使生地、赤芍、山楂、青皮、木通、
荆芥穗、牛蒡子也。痘未见点,如壮热不已,毒火炽盛也。爪甲色紫,血热凝滞也。四肢
厥冷,同阳证见者,热深厥深也。恶热,内热盛也。头汗出,胃热上蒸也。通身蒸蒸汗,
毒火内迫津液也。大小便闭,肠胃热结也。谵语,胃热也。烦躁狂乱,毒火扰心神也。大
渴引饮,毒火灼津液也。唇口焦烈,舌生芒刺,毒火胃热并盛也。失血者,口中失血、小
便尿血也。皆缘火毒迫血妄行也。其腰痛不寻常者,毒攻肾位也。已上诸证,非险则逆,
若见之急用此方峻攻火毒,庶可挽回,少有逡巡瞻顾,则无及矣。
x归宗汤x
大黄 生地黄 赤芍药 东山楂 青皮 木通 荆芥穗 牛蒡子(炒)
引加灯心,水煎服。
x清解散x
痘惊清解升葛蒡,荆防甘草桔连芩,蝉翘芎前楂通紫,表羌苏芷弱 参。
【注】痘欲出而发惊搐者,皆由其毒不得快然宣发,而郁于经也。其现证则面赤心烦,
口渴,手足抽搐,俱以清解散主之。或因风寒束于表者,其现证则无汗头疼,身体疼痛,
咳嗽喷涕,本方中加羌活、苏叶、白芷,以表发之。若兼形气虚弱者,其现证则面色浅
淡,身体微热,四肢微温,倦怠嗜卧,本方中加人参、黄 以托之。
x清解散x
防风 荆芥 牛蒡子(炒) 生甘草 升麻 葛根 桔梗 黄连 黄芩 蝉蜕 紫草茸
川芎 前胡 南山楂 木通 连翘(去心)
引加生姜、灯心,水煎服。
x宽中透毒饮x
伤食宽中透毒饮,葛桔前青朴枳楂,麦蝉翘蒡连荆草,便秘大黄木通加。
【注】痘欲出,发热,有现证呕吐、烦渴、大便酸臭,此兼伤食也,以宽中透毒饮主之。
若更大便秘、小便赤涩、腹热闷通者,此兼滞热也,本方中加大黄、木通通利之。
x宽中透毒饮x
葛根 桔梗 前胡 青皮 浓朴(姜炒) 枳壳(麸炒) 南山楂 麦芽(炒) 蝉蜕
连翘(去心) 牛蒡子(炒研) 黄连 荆芥穗 甘草(炒)
引加生姜、灯心,水煎服。
卷一
见点顺证
属性:发热三朝始见点,热减身和不渴烦,颗粒稀疏渐次出,色润红活顶尖圆。
【注】发热三朝之后始见点者,此痘如期而出也。热减身和者,毒已宣发透彻也。不
渴不烦者,无里热壅滞也。颗粒稀疏者,不稠密联系也,渐次出者,先自头面渐至周身
而出也。色润红者,痘色红活滋润也。顶尖圆者,痘形顶尖而体圆也。此皆见点顺证。
卷一
见点险证
属性:痘已见形身仍热,稠密联系不润红,稀疏淡隐精神少,痘顺兼杂病险名。
【注】痘已见形,身仍发热者,此毒瓦斯未尽透也。稠密者,痘出稠密不少也。联系者,
颗粒粘连不分也。不润红者,痘色虽红而黯滞也。稀疏淡隐者,痘虽稀疏而色浅淡,隐
于皮肤不透出也。精神少者,精神倦怠也。此皆见点险证。痘顺兼杂病者,谓痘出虽属顺
证,而或兼杂病,亦属险名也。
卷一
见点逆证
属性:发热一朝即见形,一齐涌出不分明,密如蚕种平塌隐,紫黑干枯逆证凶。
【注】发热一朝或半朝即见点者,此毒火太迅,不循次第也。一齐涌出者,此毒火太
盛,不受领载也。点不分明者,颗粒不分也。密如蚕种者,密如蚕之种也。平塌者,平塌
不起也。隐者,痘已出复隐也。紫黑者,痘色或紫或黑也。干枯者,痘干枯不润也。此
皆见点逆证。
卷一
见点证治
属性:发热三朝渐见点,热减形疏色润红,应出不出出犹热,已出复隐涌出凶。赤紫黑白
分亮黯,平板稠连辨紧松,当审风寒毒火制,气血虚失领载能。
【注】发热三朝渐渐见点者,谓见点不疾不徐也。热减者,谓痘出齐而热减退也。形
疏者,谓痘稀疏颗粒分明也。色润红者,谓色红而润泽也。皆见点顺痘也。应出不出者,
谓发热三日之后而不见点,此毒伏于内也。出犹热者,谓痘已出齐,而犹身热不退,此毒
热盛也。已出复隐者,谓痘已见点,复隐藏不见,此毒陷内攻也。涌出者,谓发热不待
三日,其痘一齐涌出,此毒火迅烈也。此皆逆而主凶之痘也。赤紫黑白者,谓痘色红为
正,或深红赤色、深赤紫色、紫甚黑色、不红白色,皆非正色也。分亮黯者,谓非正色
之痘,又当分亮黯而取治焉。亮者多虚,黯者多实。赤紫黑色明亮者,尚有活动可治之
机;若滞黯则为毒热凝滞不行也;色白亮者,乃气血因虚不荣也;白而黯者,谓气血为毒
所制也。平板稠连者,谓痘形平塌不起,板硬不绽,或稠密成攒,联系不分,皆非正形
也。辨紧松者,谓非正形之痘,当辨紧松而取治焉。紧松者,根脚之紧松也。紧者毒滞,
松者毒松。平板稠连,根形松绽,尚有活动可治之机;若根形紧束,则为毒盛瘀滞,难
治之痘也。当审风寒毒火制者,谓已上痘之形色,各有所因,当审其为风寒外郁,火毒
内锢也。气血虚失领载能者,谓或因气虚不
能领毒,血虚不能载毒,使毒不能发于肌表,而失领载之能也。
x苏解散 归宗汤 保元汤 升麻葛根汤x
应出不出表苏解,羌苏升葛桔荆防,川芎前薄楂通草,里热毒伏归宗汤。不足不出
无表里,参 甘草保元汤,毒轻升麻葛根并,毒重攻毒救正良。
【注】痘发热三朝,期应见点而不见点,则为应出不出。若有表邪风寒外郁不出,宜
用苏解散发之,表开自然出也。若无表证而有里热者,此为毒火内伏不出,宜用归宗汤
攻之,里开自然出也。若形气不足,应出不出,无表里证者,是正气虚而不能发出也。若
毒轻热微,宜用保元汤合升麻葛根汤并而用之,补正除邪可也。若有表里证,或毒重热
甚,则不宜补,恐助火毒,宜苏解散或归宗汤,攻邪救正为良法也。
x苏解散x
川芎 前胡 牛蒡子(炒) 南山楂 木通 生甘草 羌活 苏叶 升麻 葛根 桔梗 荆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