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249-周慎斋遗书 >

第9部分

249-周慎斋遗书-第9部分

小说: 249-周慎斋遗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结涩,苏梗、杏仁。血结涩,桃仁红花。木瓜淡能利湿。青皮泄肝气,不使之上升。 
枳壳解肝结利气。防风为却风润剂,去肝家气分之风。蒺藜去肝家血分之风,益心火,制肺金, 
所以疏肝。萆 去肾湿,亦平肝家血分之湿。山栀清肝火。柴胡清胆火。郁李仁清利胆气, 
解胆结。白莲花藕润心经气分之燥。牛乳润心经血分之燥。防己泻血分中湿热。杜仲、泽泻 
可用。葶苈得大戟,则逐水之功愈大。赤石脂入心大肠,性涩可以止脱,气脱者为虚寒,则 
涩从温可知。丁香温胃。干姜和中。牛膝利小便行血,同补肾药,去湿热,理下焦之痿弱。 
晚蚕沙去上焦风湿热。制香附治走气痛。吴茱萸性下,若脐腹作胀,知气已下陷,多用之, 
气愈陷,故行气者用一分,脐腹作痛,邪气已滞,少用之,恐邪气难开,故破气者用三五分 
。大茴、小茴俱辛温,小茴走少阴与气海,大茴厥阴肝经。 
四物汤,加黄柏、知母,去血积血块血鳖。加肉桂,行血,气得上升,而诸积从小便出 
八珍汤,人参与当归相并,川芎与甘草相并,白芍与白术相并,茯苓与生地相并。用川 
芎,不得用生地、熟地,用人参,不得用茯苓,以上下相制,不能专用其力也。 
纳气法,有用和而令气纳者,甘草用一钱五分以和中,益智用一钱以温肾,此和而纳之 
也。 
肉桂、磁石、人参,此温而纳之也。有用凉而令气纳者,黄连五钱,生姜一两,同捣烂服之 
。肺之脾胃虚,气不归肾,生地一两,生姜七钱同捣烂服之,或生脉散,加磁石、牡蛎,此 
麻黄,脉紧数,畏寒无汗者当用。桂枝,脉迟缓,畏风有汗者当用。 
白芍,大便泄,酒炒黄色。若后重紧急,则生用。 
燥渴大泻,干姜必用。咽喉痛禁之。 
神曲生用消食,炒用消积,打糊消痰。麦芽和平,治腹中气鸣,滞血膨胀。 
山楂破滞,虚人少用。 
黄柏,两尺脉洪大,真有力者当用。 
附子,尺脉迟弱,大便溏者可用。若尺脉洪大,便闭者忌之。 
大便坚实,脉沉有力,的是热证。宜用皮硝,助以大黄,大黄可用五钱,皮硝用七钱。 
巴豆用一粒,大戟酒泡为末,只用三四厘,斑蝥用一枚,丁香用三分,细辛用三分,此 
五味,根据数用之,再多伤人。(以上钱登谷本有之,而草庐本不载,今附录于后。) 
人参钱五分,黄 三钱,可配柴胡一钱。(此条从胡念庵家所钞周慎斋家藏医案内出, 
以见柴胡之不可多用也,草庐本不载。今附录于后。) 

卷四
炮制心法
属性:黄 米泔水煮补肾,蜜炙补肺,醋炒入肝,酒炒发表,盐水炒亦入肾,防风煎汤炒, 
亦走表止汗,附子煎汁炒,则走表助阳,能退表虚之热。 
白术 米泔浸洗,晒干生用,或用土拌炒,或姜枣煎汤拌炒,或苍术煎汤拌炒,或十香 
汤拌炒,或同大枣煮,晒干用,或用附子汁拌炒,则守中以止涩,能止里虚之泻。 
附子 或童便浸煮,或面裹煨熟,或黄连甘草汤煮。面煨者,走而不守,其势上行,可 
以壮阳于表。童便制者,守而不走,其势下行,可以回阳于里。以寒药监制者,是用之而又 
畏之也。譬之用人,正欲任使之,而又束缚之,安能尽其才哉? 
生、熟地 姜汁炒用,可以不腻膈。 
陈皮 盐水泡去白。可以消痰下气。 
大小茴 盐酒炒。 
白扁豆 汤泡去皮,姜汁炒。 
干姜 温汤洗浸,春夏炒黑,秋冬炒焦,初春初秋带焦。 
柴胡 酒洗。 
升麻 酒洗。 
远志 甘草汤浸,去骨,同茯神用,开胸膈,而使火下降。 
荆芥 醋炒。 
补骨脂 盐酒拌炒,或面拌炒。 
乌药 附子汁煮,晒用。 
赤白芍 或酒炒,或肉桂煎浓汤拌炒。芍味酸泻肝,桂味辛,制芍则温肺平肝,治寒热 
如疟。盖木得桂则柔,金得桂则沉也。 
黄连 酒炒,或吴茱萸炒。 
神曲 姜汁炒,消痰。 
五味 吴茱萸炒。 
木瓜 吴茱萸盐汤煮,晒干用。 
浓朴 姜汁炒。 
吴茱萸 盐水炒。 
细辛 酒洗。 
芡实 米炒黄色。 
砂仁 姜汁同盐水拌炒,能使阳气下达。 
杜仲 盐酒拌炒则不燥,姜汁拌炒则疏肝。 

卷五
古经解
属性:x阳生阴长,阳杀阴藏x(阴阳应象论) 
阳生阴长,春夏之令也,阳杀阴藏,秋冬之令也,阴阳互为消长。春主阳,阳盛则阴生 
,故至夏至则六阳极而一阴生矣,至秋则阳气渐退,此即所谓阳杀也。杀者,衰也,谓阳渐衰也 
。至冬则阳气皆退藏于阴,虽藏于阴,而一阳即来复于冬至之日。故人之肾中,亦一阳潜长 
,而四大五脏,尚非阳王之时也。此当以扶阳为要,不得以阴寒凉剂而害其阳之根也。冬至 
为一阳生,至春初则三阳渐进,故用药亦当开导生路,以遂其生长之机,亦以扶阳为要。至 
夏则阳盛于外矣,又当接其真阳,而不使脱其根蒂。故五苓之用桂者,得此意也。至秋则阳 
渐归阴,亦当开导其归路,而勿使隔绝于外。如香苏饮、正气散之类,得此意也。至冬仍归 
于潜所,而外皆阴气,斯时当顾内以统外,勿使失其根蒂,则有生有长,有杀有藏,而阴阳 
无隔绝偏害之虞矣。倘不知生,则不知扶其初;不知长,则不能补其缺;不知杀,则无以引 
其归;不知藏,则无以安其根。此盖无非以阳为本,而四时皆当相顾也。 
x寒气生浊,热气生清x(同上) 
寒者,阴也,寒则坚凝,故阴为地,地至浊者也;热者,阳也,热则流通,故阳为天, 
天至清者也。是言阴浊而阳清,天清而地浊也。(张东扶曰∶清字不得作好字眼解。盖清浊既生 
于寒热,在人则皆能为病也。) 
x精化为气,气伤于味x(同上) 
精者,阴也;气者,阳也。精化为气,阳根于阴也。味者,阴也,阴盛则阳衰,耽味太 
过,则气反滞而不行,故味足以伤气。 
x秋伤于湿,冬生咳嗽x(同上) 
土本生金,金为肺,土为脾。凡干燥之土不能生物,泥泞之土亦不能生物。故脾土湿则 
不能生肺金,湿即是水气,水气既入,当秋日肺正旺时,尚未能为害,至冬金衰而水旺,则湿得 
趁其时令为害而咳生矣。盖肺金最清,不能容邪,伤湿则金寒而咳也。 
x被发缓形,以使志生x(同上) 
遇春夏之令,阳气升而欲舒,被发缓形者使阳升而气舒也。故凡春夏之病,不得过用寒 
凉收涩之剂。春日伤风寒,宜用广皮、苏叶舒发中焦,而石膏不得用于春者,皆此意也。 
x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x(四气调神论) 
阳为天,阴为地。清阳之气,天之气也,其在人身,清阳之气,则流行于五脏六腑之空 
窍而无所滞凝。其所以流行于诸窍而无所滞凝者,盖因五脏,各藏其清元真一之气,而无侵凌僭 
越之患也。若五脏之气不固,则颠倒横溢,少火而为壮火,清阳而为浊阴。凡流行出入诸窍 
者,俱属阴邪,如肺气本应下输诸脏,今则上逆而为害;脾气本应上输于肺,今则下陷而为 
邪;肝能疏土,今则反郁而伤脾;水能生木,今反泛滥而浮木。一身上下流行诸空窍,无非 
浊阴凝结,而清阳之气不行矣。如天本阳,而能藏其真元清一之气,故苍苍在上,惟开窍于 
日月,而光明普照也。若一天尽如日月之明,则日月之光,悉皆隐没,宇宙之间,不复有流 
行之清气,清气不行,则邪浊之气得充塞于空虚之际而为害。人身之有病,何以异是? 
x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x(同上) 
苍天之气清净,故能阳升阴降,天地和谐,天健运而地顺行,此时天气下而地气腾,天 
地交而成泰矣,何灾患之有?若天不健,则地不顺,天地间隔,阴阳不和,阳不和于阴,则阳独 
亢,阴不和于阳,则阴独凝,非复苍天清净流行之气,而光明之境变为晦冥之境矣。故人身 
真火不行,则阳气闭塞,而一身上下,无非阴火横行,所谓地气冒明也。地气者,阴气也; 
冒明者,阴气昏冒光明之阳分也。 
x辟积于夏,使人煎厥x(生气通天论) 
夏令行,则阳气尽浮于外而内虚矣。肾者,阳所藏之地也,阳气既浮于外,则内虚而肾 
气亦虚,斯时更伤劳欲,则外实内虚,上实下虚,不厥何待?煎者,上与外;厥者,内与下也。 
煎于上与外,便厥于内与下。治法当以纳气归肾为要。(辟,病也。辟积,谓病之积也。煎 
者,心体烦热,有若煎熬。厥者,气逆而厥也。) 
x经脉横解,肠 为痔x(同上) 
经脉主气,络脉主血。肺主气,大肠肺之表也。经脉横解,则气行不速;气行不速,则 
肺不主令。饮食之在胃者,至大肠而不能奉肺降下之令,则大肠之气滞矣。气行则血行,气滞则 
血结,血结气滞于大肠,乃痔之所由生也。 
x二阳之病发心脾x(阴阳别论) 
二阳,阳明胃也。胃者,脾之夫也。胃病,则脾岂能独安?脾气行则心有所奉而血生。 
故心生血,脾统血,心、脾二经皆生血之原也。血者,阴也,阴生于阳,胃阳既病而无生发之气 
,则阴血所生之原病矣,焉能不及于心脾哉? 
x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 
;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x(同上) 
真脉之脏脉,即本脏之真脉,无胃气者也。死日有除成数算者,有除生数算者,有除生 
成之数算者。盖阴遇阴,阳遇阳,而逢受克则死也。如肝悬绝,肝之成数八,肺之成数九,八九 
十七,除十七而加一,至十八日则死矣。盖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阴也。地四生金,天 
九成之,天虽阳而为成数则阴矣,故俱以成数算。心悬绝,地二生火,生数也,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六与二,八也,除八而加一,故九日死也。肺悬绝,金之生数四,火之成数七, 
四与七,十一也,除十一而加一,十二日死矣。肾悬绝,水之生数一,土之生数五,一与五、 
六也,除六而加一,七日死。惟有脾悬绝四日死,人不易晓,盖土旺于四季而位于中,故脾 
悬绝,只逢克便死。天三生木,木数三,除三而加一,故四日死也。 
x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x(脉要精微 
反四时者,脉气反四时也,如下文春夏之脉瘦,秋冬之脉浮也。有余,精气并也,并于 
上则下虚,并于下则上虚,故有余为精。不足,正不足也,故不足为消。应太过,并于上,上太 
过,并于下,下太过,有太过即有不足,故曰应太过,不足为精。正气消,则邪气旺,邪之 
旺由正之消也,故曰应不足,有余为消。 
x太阳所谓肿腰 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 
自次也,故肿腰 痛也。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 
足者,故偏虚为跛也。x(脉解篇) 
太阳,三阳也。一阳从冬至而升,至正月寅则三阳生矣。三阳肿腰 痛者,太阳不得遂 
其生发之性,至正月寅,阳未尽发而郁于下,故痛也。所以曰阴气盛,阳气未得自次者,未得其 
位次也。病虚为跛,盖如阳气,遇冻初解,虽动而未升,亦郁于下也。跛者,太阳膀胱之脉 
,起于足小趾至阴之地,阳抑于至阴,故为偏跛。跛,足不能行也。(按∶本详解六经诸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