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519-医灯续焰 >

第10部分

519-医灯续焰-第10部分

小说: 519-医灯续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四
中风脉证第三十五
属性:中风浮缓,急实则忌。浮滑中痰,沉迟中气。 
尸厥沉滑,卒不知人。入脏身冷,入腑身温。 
风性空疏,中之于表,浮缓是其宜也。(宜千金小续命汤,轻则仲景桂枝汤加减用之。)急强而 
实,略无柔和,邪气太甚,正气何堪?故忌。若浮而滑,带有物象,非浮缓比,此 
则中痰之如中风者。(宜二陈汤、防风、竹沥、生姜之类。甚则探吐。)若沉而迟,则不在表而在里, 
亦非中风,名曰中风,七情之所为也。(宜和剂四七汤、易简星香汤、苏合香丸之类。)尸厥亦类中 
风,卒然僵仆,昏不知人。其脉沉滑者,沉为里,滑为邪。邪入于里,与血气相并。 
邪入正虚,搏入脏腑。入脏则邪干神舍,气陷从阴,故身冷。脏不受邪,仅入于腑, 
气出从阳,故身温。即《金匮要略》所谓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 
出,为入腑即愈者是也。(宜苏合香丸、仲景备急丸、本事胜金丸、千金返魂汤之类,并万氏灸百会法。) 

卷四中风脉证第三十五
附方
属性:x金匮千金小续命汤x 通治八风五痹痿厥等疾。以一岁为总,六经为别。春夏加石膏、 
知母、黄芩,秋冬加官桂、附子、芍药。又于六经别药内,随证细分加减。自古名医不能越此。 
麻黄(去节) 人参(去芦) 黄芩(去腐) 芍药 甘草 川芎 杏仁(去皮尖、炒) 
防风(两半) 防己 官桂(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上除附子、杏仁外,为粗末,后入二味和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 
煎至一盏。去滓,稍热,食前服。 
附云岐子加减法∶如精神恍惚,加茯苓、远志。心烦多热者,加犀角屑半两。 
骨节间烦痛有热者,去附子,倍芍药。骨节冷痛,倍用桂枝、附子。燥闷小便涩 
者,去附子,倍芍药,入竹沥一合煎。脏寒下痢者,去防己、黄芩,倍附子, 
加白术一两。热痢不可用附子。脚弱加牛膝、石斛各一两。身疼痛,加秦艽一两。 
腰痛,加桃仁、杜仲各半两。失音加杏仁一两。如或歌或笑,无所不至者,用麻黄 
三两,人参、桂枝、白术各二两。去附子、防风、生姜,加当归一两。自汗者, 
去麻黄、杏仁,加白术一两。春加麻黄一两;夏加黄芩七钱;秋加当归四两;冬加附子半两。 
x仲景桂枝汤x(见第十九) 
x二陈汤x(见第十六) 
x和剂四七汤x(见第十七) 
x易简星香汤x 治中风痰盛,服热药不得者。 
南星(八钱) 木香(一钱) 
每服四钱。水一盏,姜十片,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x苏合香丸x(见第十八) 
x仲景三物备急丸x 
大黄(一两) 干姜(一两)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内末中,合捣一千杵,用为散。 
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贮之,莫令泄。主心腹诸卒暴百病,苦中恶客忤,心腹胀满, 
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 
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瘥;如未瘥,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瘥。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x本事胜金丸x 治中风忽然昏倒若醉,形体昏闷,四肢不收,风涎潮于上膈,气闭不通。 
生薄荷(半两) 猪牙皂角(二两,槌碎,水一升,二味一处浸,取汁,研成膏) 瓜蒂(末一 
两) 藜芦(二两) 朱砂(半两,研) 
上将朱砂末二分,与二味末研匀,用膏子搜和,丸如龙眼大,以朱砂为衣。温 
酒化下一丸,甚者二丸,以吐为度。得吐即醒,不醒不可治。必用方论中风无吐 
法,引金虎碧霞为戒。且如卒暴涎生,声如引锯,牙关紧急,气闭不行,汤药不 
能入,命在须臾者,执以无吐法可乎?但不当用银粉药。恐损脾,坏人四肢尔。 
(罗谦甫方有粉霜、铅粉,无藜芦。) 
x千金返魂汤x 治卒感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死,绞口,口噤不 
开。去齿下汤。汤入口不下者,分病患发,左右捉踏肩引之。药下,复增取尽一升,须臾立醒。 
麻黄(三两) 桂心(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 
上 咀,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肘后方》云∶张仲景方无桂心,只三味。) 
x灸法x 灸风池、百会、曲池、合谷、风市、绝骨、环跳、肩 、三里等穴。皆灸之 
以凿窍疏风。 

卷四
风寒脉证第三十六
属性:风伤于卫,浮缓有汗。寒伤于营,浮紧无汗。 
风为阳邪,卫为阳气。风阳空疏,卫阳浮越。寒为阴邪,营为阴血。寒阴敛束, 
血阴凝泣。故风必伤卫,寒必伤营者,皆类同而象似也。空疏浮越,自当有汗而脉 
缓矣。(仲景桂枝汤证。)敛束凝泣,自当无汗而脉紧矣。(仲景麻黄汤证。) 

卷四风寒脉证第三十六
附方
属性:x仲景桂枝汤x(见第十九) 
x仲景麻黄汤x(见第十六) 

卷四
暑湿脉证第三十七
属性:暑伤于气,脉虚身热。湿伤于血,脉缓细涩。 
暑亦阳邪,性热而散。伤于气分,从其类耳。阳邪伤气,气必烦蒸,故身热。 
气散不敛,故脉虚。(宜清暑益气汤、加味香薷饮之类。)湿为水湿,血液相近,伤血亦从其类。 
脉缓细涩,流衍渗着之象也。(宜败毒散、和剂五积散之类。) 

卷四暑湿脉证第三十七
附方
属性:x清暑益气汤x(见第十六) 
x十味香薷饮x(见第十六) 
x败毒散x(活人)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芎 枳壳 白茯苓 桔梗 人参(以上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二片,煎七分,温服。或沸汤点亦得。 
治伤寒温疫,风湿风眩,拘蜷,风痰头疼目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强睛疼, 
及老人、小儿皆可服。或瘴烟之地,或瘟疫时行,或胸多风痰,或处卑湿脚弱, 
此药不可缺也。日二、三服,以知为度。烦热口干,加黄芩。 
x和剂五积散x 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背拘急,恶寒呕吐,或腹痛。又治伤寒发 
热,头疼恶风,无问内伤生冷,外感风寒,及寒湿客于经络,腰脚 疼,及妇人经血不调,或难产并治。 
白芷 茯苓 半夏(汤洗七次) 当归 芎 甘草(炙) 肉桂 芍药(各三两) 枳壳(去瓤、麸 
炒) 麻黄(去节根) 陈皮(去白,各六两) 桔梗(去芦,十二两) 浓朴(去粗皮、姜制) 
干姜(各四两) 苍术(泔浸、去皮,二十四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三根,煎七分热服。冒寒用煨姜,挟气加茱萸。妇人调经催产,加艾醋。 

卷四
伤寒脉证第三十八
属性: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证反必凶。 
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 
阳病见阴,病必危殆。阴病见阳,虽困无害。 
上不至关,阴气已绝。下不至关,阳气已竭。 
代脉止歇,脏绝倾危。散脉无根,形损难医。 
《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热虽甚,不死。观此,则知伤寒虽是阴寒之邪,袭人生气中,正气与之抗拒,郁蒸 
成热,亦理势之必然者。抗拒在表,故脉浮。郁蒸成热,故脉洪。热病得此阳脉, 
知正气不陷缩而能鼓发,胜邪必矣,故喜焉。若沉微涩小,是皆阴类。证阳脉阴, 
表病见里。证与脉反,邪盛正衰,凶之兆也。至若汗后,邪解正复。此时脉躁盛者, 
亦应宁静。身体自然凉和。设脉仍躁而热加甚,是正气已衰,邪气更进,必难乎其 
为生矣。即《素问》评热论所谓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 
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者是也。(一派阳邪,阴不能复。若与阳交,并为一而不分,是阴已绝亡, 
故死。)阳病见阴者,见阴脉也,即上文所云热病而得沉微涩小之类。言证与脉反,故亦危殆。 
阴病见阳者,见阳脉也。亦似与证相反,惟伤寒则不然。伤寒自表入里,从阳之阴, 
刻刻侵传,层层渐入。今阴病得阳脉,是转寒凛而变温和,起深沉而出浮浅。死阴 
忽作生阳,病虽困笃,自当无害。故仲景云∶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尺为阴,尺脉上不至关,是阴已绝于下。寸为阳,寸脉下不至关,是阳已竭于上。 
《脉经》曰∶阳生于寸,动于尺。阴生于尺,动于寸。言阴阳互相生动。今两不至关, 
是阴阳离异矣。《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非此之谓欤!代脉止 
歇者,乃藏真不能接续,其倾危可立见也。散脉无根者,谓脉外散而不敛,内无根 
蒂之候。若形见损伤,必难医治。仲景平脉篇云∶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 
其形损故也。其义谓咳逆属肺,散脉属心。肺金心火,火刑其金,故主死。形刑二义俱通,姑两存之。 

卷四
饮食劳倦第三十九
属性:饮食内伤,气口急滑,劳倦内伤,脾脉大弱。 
饮食有节,五内受益,何言伤乎?伤则过于饮食,甚至停蓄不消,而气口急滑 
之脉见矣。急则不运不输,滑则有水有物,胃中停滞。而急滑应于气口者,以气口 
正在右关脾胃之前故也。(宜推之运之,如东垣枳术导滞丸、丹溪保和丸、洁古枳术丸、曲 枳术 
丸、东垣葛花解醒汤之类。)动而生阳,身固不宜久逸。东垣先生论升阳益胃汤方后云∶小役形体,使 
胃气与药,得以转运升发,此即动而生阳之义。又上古天真论云∶不妄作劳,皆不 
言不劳。但令小役,不令过役,并不妄劳耳。若烦扰而过于劳,外则体倦,内则脾 
伤。盖脾土合肌肉而主四肢。配阳明胃腑,受纳水谷,酝酿精微,以灌溉四脏,为 
人身阳气生化之源。过劳则肢体转旋,四肢举动。阳气张乱,无往非脾气之应,则 
无往非脾气之伤矣。脾脉反大弱者,气张则大,气耗则弱也。(宜补中益气汤之类。) 

卷四饮食劳倦第三十九
附方
属性:x枳术导滞丸x(东垣) 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旋化而作痞,满闷不安。 
黄芩 茯苓 白术 黄连(各三钱) 泽泻(一钱) 枳实(麸炒、去瓤) 神曲(炒,各 
五钱) 大黄(煨,一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食远白汤下五十丸。 
x丹溪保和丸x(见第十七) 
x洁古枳术丸x(见第十七) 
x曲 枳术丸x(见第二十) 
x东垣葛花解醒汤x 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颤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青皮(去瓤,三钱) 木香(五分) 橘红 人参 猪苓(去皮) 白茯苓(各一钱半) 神曲 
(炒) 泽泻 干姜 白术(各二钱) 白豆蔻 葛花 砂仁(各五钱)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但得微汗,则酒病去矣。此盖不得已而用 
之,岂可恃此酗饮成病,自损元气。惟病酒者思之。 
x东垣补中益气汤x 治劳役过度,饮食失节,四肢倦怠,口干身热,手心蒸热,手背 
不热,时或头痛,微恶风寒,自常汗出。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无力, 
或脉微细软弱,或惟右脉虚大。凡中气虚弱而不能摄血,或中气不足而误用克伐, 
或饮食劳倦而患疟痢,脾胃气虚而久不能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