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141-幼科证治准绳 >

第3部分

141-幼科证治准绳-第3部分

小说: 141-幼科证治准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浮滑脉 宿食不消,亦主咳嗽。 
浮紧脉 疳气耳聋。 
浮弦脉 头疼身热。 
紧滑脉 吐血恶。 
心脉急数 惊痫。不惊者疳淋。 
肝脉急甚 颠痫风痫,痰涎流液。 
肺脉浮实 鼻塞,并大小便不通。 
关脉紧滑 主蛔虫,尺脉沉,亦主蛔。 
尺脉微细 溏泄冷痢,乳食不化。 
尺脉微涩 便血,无血者必盗汗。 
脉过寸口入鱼际 主遗尿。 
审脉逆顺∶ 
惊搐脉 浮数顺,沉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夜啼脉 微小顺,洪大逆,身冷逆。 
心腹痛 沉细顺,浮大逆,身温顺,肢冷逆。 
伤寒脉 洪弦顺,沉细逆,浮大顺,微伏逆。 
汗后脉 沉细顺,洪紧逆,困睡顺,狂躁逆。 
温病脉 洪大顺,沉细逆,身热顺,腹痛逆。 
咳嗽脉 滑浮顺,沉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霍乱脉 浮洪顺,迟微逆,身温顺,肢冷逆。 
吐 脉 浮大顺,沉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泄泻脉 缓小顺,浮大逆,身温顺,肢冷逆。 
诸痢脉 沉细顺,浮大逆,身温顺,肢冷逆。 
诸渴脉 洪数顺,微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诸肿脉 浮大顺,沉细逆,脏实顺,肠泄逆。 
腹胀脉 浮大顺,虚小逆,脏实顺,泄泻逆。 
痰喘脉 滑大顺,沉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寒热脉 紧数顺,沉细逆,倦怠顺,强直逆。 
疳劳脉 紧数顺,沉细逆,脏实顺,脾泄逆。 
虫痛脉 紧滑顺,浮大逆,身温顺,唇青逆。 
诸失血 沉细顺,浮数逆,身温顺,发热逆。 
中恶腹胀 紧细顺,浮大逆,身热顺,身冷逆。 
黄胆脉 浮大顺,沉细逆,腹宽顺,泄泻逆。 
火瘅脉 浮洪顺,沉细逆,身热顺,身冷逆。 
钱仲阳云∶小儿之脉,气不和则弦急,伤食则沉缓,虚惊则促急,风则浮,冷 
则沉细,脉乱者不治。《水镜诀》云∶阴阳运合,男女成形,已分九窍四肢,乃生 
五脏六腑,部分既别,逆顺难明,若凭寸口之浮沉,必乃横亡于孩子,须明虎口, 
辨别三关,消详用药,始无差误。未至三岁,看虎口食指第一节名风关,脉初见易 
治,第二节名气关,脉见病深难治,第三节名命关,脉见死不治。三关青是四足惊, 
赤是水惊,黑是人惊,紫色泻利,黄色雷惊。三关通度,是极惊之症,必死。或青 
或红、有纹如线一直者,是乳食伤脾,必发惊热。左右一样者,是惊与积齐发。有 
三条、或散,是肺生风痰,或似 声。有赤,是伤寒及嗽。如红火,是泻。红黑 
相兼,主下痢,青多白痢,红多赤痢,紫色相兼、加渴。虎口脉纹乱,主胃气不和。 
青是惊与积。青黑发慢惊。脉入掌,乃内钓。指纹曲里、风盛,弯外、食积。此论 
三岁以上之法。若三岁以下,更用一指按高骨,乃分三关,定其息数,呼吸八至为 
平脉,九至不安,十至危困。浮主风。沉迟主虚冷。实主有热。紧主癫痫。洪主热 
盛。沉缓主虚泻。微迟有积有虫。迟涩主胃脘不和。沉主乳食难化。沉细主乳食停 
滞。紧弦主腹中热痛。牢实主大便秘。沉而数者,骨中有热。弦长是肝膈有风。紧 
数乃惊风为患,四肢掣颤。浮洪乃胃口有热。沉紧主腹痛有寒。虚濡者有气,又主 
慢惊。芤主大便利血。四岁以下用一指衮转寻三部,以关为准,七八岁移指少许, 
九岁次第根据三关部位寻取,十一十二岁亦同,十四十五岁根据大方脉部位诊视。 
凡看脉,先定浮沉迟数,阴阳冷热,沉迟为阴,浮数为阳。更兼看部位,青主惊风, 
白主虚泻,赤主痰热,黑色病甚,黄主脾疳。以此相参,察病治疗,庶无误矣。《全 
幼心鉴》云∶小儿半岁之际有病,当于额前、眉端、发际之间,以名中食三指曲 
按之,儿头在左举右手,在右举左手,食指为上,中指为中,名指为下,三指俱热 
主感风邪,鼻塞气粗,发热咳嗽。若三指俱冷,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发热吐泻。 
若食中二指热,主上热下冷。名中二指热,主夹惊之疾。食指热,主胸满食滞。又 
当参辨脉形主之。流珠形,主饮食所伤,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烦躁啼哭,用助 
胃膏消饮食,分阴阳,若食消而病仍作,用香砂助胃膏以补脾胃。环珠形,主脾虚 
停食,胸膈胀满,烦渴发热,用五味异功散加山楂、枳实健脾消食,后用六君子 
汤调养中气。长珠形,主脾伤饮食积滞,肚腹作痛,寒热不食,先用大安丸消其积 
滞,次以异功散健其脾气。来蛇形,主脾胃湿热,中脘不利,干呕不食,此疳邪内 
作,先用四味肥儿丸治疳,后用四君子汤补脾。去蛇形,主脾虚食积,吐泻烦渴, 
气短喘急,不食困睡,先用六君子汤加枳实健脾消积,次以七味白术散调补胃气。 
弓反里形,主感冒寒邪,哽气出气,惊悸倦怠,四肢稍冷,小便赤色,咳嗽吐涎, 
先用惺惺散助胃气,祛外邪,后以五味异功散加茯苓、当归养心血、助胃气,若外 
邪既解,而惊悸指冷,脾气受伤也,宜用七味白术散补之,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 
者难治,脾虚甚故也。弓反外形,主痰热心神恍惚,夹惊夹食,风痫痰盛,先以天 
麻防风丸祛外邪,又用五味异功散调中气。枪形,主风热生痰发搐,先用抱龙丸, 
如未应,用牛黄清心丸,若传于脾肺,或过用风痰之药而见一切诸症者,专调补脾 
胃。鱼骨形,主惊痰发热,先用抱龙丸治之,如未应,属肝火实热,少用抑青丸以 
清肝,随用六味丸以补肝,或发热少食,或痰盛发搐,乃肝木克脾土,用六君子汤 
加柴胡补脾土以制肝木。水字形,主惊风食积,胸膈烦躁,顿闷少食,或夜啼痰 
盛,口噤搐搦,此脾胃虚弱,饮食积滞而木克土也,先用大安丸消导饮食,次以六 
君、钓藤钩、补中清肝,若已服消食化痰等剂而病不愈者,用四君、升麻、柴胡、 
钓藤钩升补脾气、平制肝木。针形,主心肝热极生风,惊悸顿闷,困倦不食,痰盛 
搐搦,先用抱龙丸祛风化痰,次用六君子加钓藤钩平肝实脾。透关射指形,主惊风 
痰热,聚于胸膈,乃脾肺亏损,痰邪乘聚,先用牛黄清心丸清脾肺、化痰涎,次用 
六君子汤加桔梗、山药补脾土、益肺金。透关射甲形,主惊风肝木克制脾土之败 
症,急用六君、木香、钓藤钩、官桂温补脾土,未应,即加附子以回阳气,多得 
生者。尝闻古人云∶小儿为芽儿,如草之芽,水之沤,盖因脏腑脆嫩,口不能言, 
最难投剂,当首察面色而知其所属,次验虎口以辨其所因,实为治法之简要也。 
r虎口三关脉纹p03…b44a1。bmpr 
r十三指形p03…b44a2。bmpr 
流珠只一点红色。环珠差大。长珠圆长。以上非谓圈子,总皆红脉贯气之如此。 
来蛇即是长珠,散一头大,一头尖。去蛇亦如此,分上下朝,故曰来去。角弓反张, 
向里为顺,向外为逆。枪形,直上。鱼骨,分开。水字,即三脉并行。针形,即过 
关一二粒米许。射甲,命脉向外。透指,命脉曲里。虽然,余常治之亦有不专执其 
形脉而投剂者,盖但有是症,即服是药,而亦多验。 

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死证
属性:凡小儿囟肿囟陷,汗出不流,如珠如油,舒舌退场门,舌肿发惊,泻黑黯血,发 
直如麻,皮肤无血色,此心绝也,并壬癸曰死。病重啼哭无泪,及病不哭下泪,爪 
甲青黑,眼深如陷,舌卷囊缩,发搐目斜,连唇口动,手如抱头之状或脚面直,《素 
问》云∶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肝绝也,并庚卒日死。人中满,人中黑,唇缩反 
张,唇焦枯燥,唇干紫黑,唇不盖齿,血肿尿血,舌缩或卷,鼻孔开张,齿禁冷涎 
如油,嘬口如囊,面如土色,四肢逆冷如湿石之状,吃乳不收,泻粪赤黑,脾绝也, 
并甲乙日死。有热咽汤水并药食喉中鸣,是胃脆直不能荫肺,此证医书少有,盖累 
曾试之有验,并死不治。目直青鲜,气喘不回,吃食噎嗽,痰涎塞口,喉中鸣响, 
鼻塞不通,鼻干黑燥,肺胀胃膈,头汗四肢冷,此肺绝也,并丙丁日死。面黑神 
昏,眼黑眼肿,目无光彩,耳叶青黄焦枯,疳牙齿落,发疏黄燥,皮肤黑燥,惊风 
咬乳,戛齿泄屁,黑色绕口,此肾绝也,并戊己日死。 
小儿死证十五候 眼上赤脉下贯瞳人,囟门肿起,兼及作坑,鼻干黑燥,肚大 
青筋,目多直视,睹不转睛,指甲黑色,忽作鸦声,虚舌退场门,啮齿咬人鱼口,气 
急啼不作声,蛔虫既出,必是死形,用药速救,十无一生。小儿病困,汗出如珠, 
着身不流者死。小儿病,其头发皆上逆者必死。小儿病而囟陷,其口唇干,目皮 
反,口中气出冷,手足四垂,其卧如缚,掌中冷,皆不治。小儿中风热,喘鸣肩 
息,脉缓则生,急则死。小儿痢疾,脉浮大而腹痛者必死。乳子病热,脉悬小, 
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襁褓
属性:《千金》论云∶小儿,用父故絮着衣,女用母故衣,勿使新绵,切不可过浓,恐 
令儿壮热,生疮发痫,皆自此始。巢氏云∶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 
衣,则令筋骨缓弱,宜时见风日,若都不见风日,则令肌肤脆软,便易伤损。婴儿若常 
藏在帏幕之内,重衣温暖,譬如阴地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任风寒。婴儿皆当以 
故絮着衣,莫用新绵也。天气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抱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令 
血凝气刚,肌肉硬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婴儿又当习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 
不可以春夏卒减其衣,则令儿中风寒。婴儿冬月但当着夹衣及衲衣之类,极寒即渐 
加以旧绵,人家多爱子,乃以绵衣过浓,适所以为害也。已婴儿又当消息无令汗出, 
汗出则致虚损,便受风寒,昼夜寤寐,皆当戒之。初生儿出月,必须人襁褓,襁褓 
之道,必须得宜,如春夏之月,乃万物生长之时,宜教令地卧,使之不逆生长之气, 
如秋冬之月,乃万物收藏之时,宜就温暖之处,使之不逆收藏之气,然后血凝气和, 
则百病无自而入矣。丹溪曰∶人生十六岁以前,血气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将圆, 
惟阴常不足,养之之道,不可不谨。童子不衣裘帛,煎哲格言具在人耳,裳、下体 
之服,帛,温暖甚于布者也,裘皮服,温软甚于帛者也,盖下体主阴,得寒凉则阴 
易长,得温暖则阴暗消,是以下体不与绵绢夹浓温暖之服,恐妨阴气,实为确论。 

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乳哺
属性:汤氏曰∶小儿乳哺,须要得法,乳者、你也,哺者、食也,乳后不得便与食, 
哺后不得便与乳,小儿脾胃怯弱,乳食相并,难以克化,周岁以上,必成乳癖食癖, 
于腹中作疼作热,疳病从此起也。丹溪曰∶血气俱盛,食物易消,故食无时,然肠 
胃尚脆而窄,若稠粘干硬,酸咸甜辣,一切鱼肉,水果,湿面,烧炙煨炒,俱是发 
热难化之物,皆宜禁绝,只与熟菜白粥,非惟无病,且不纵口,可以养德,此外, 
生栗味咸,干柿性凉,可为长阴之助,然栗太补,柿太涩,俱为难化,亦宜少与, 
妇人无知,惟务姑息,畏其啼哭,无所不与,积成痼疾,虽悔何及,所以富贵骄养, 
有子多病,迨至成人,筋骨柔弱,有食则不能忌口以自养,居丧则不能食素以尽礼, 
小节不谨,大义亦亏,可不慎欤。至于乳母,尤宜谨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