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重虚。故上文曰。虚实何如。下文曰。夫虚实者。帝曰。经络俱实何如。何以治之。(此论经络之阴阳虚实也。夫肤腠
气分为阳。经络血分为阴。然经络又有深浅阴阳之别。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也。)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
缓也。皆当治之。(邪盛于经。则寸口脉急。缓为内热。热在于络。则尺脉缓也。皆当以针取之。此以寸尺而候血脉之阴
阳也。)故曰。滑则从。涩则逆也。(滑主气血皆盛。故为从。涩主血气皆少。故为逆。朱圣公曰。故曰者。为阴阳血气
邪正而言也。)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五行者。天地之阴阳也。五脏者。人之阴阳
也。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皮肉筋骨。五脏之外合也。金木水火土。五脏之外类也。夫邪之中人。始于皮肤。次
于肌肉。留而不去。则入于经脉。以及于筋骨。故邪之中人。先从其物类始。是以壮者之血气盛。其肌肉滑。气道通。
荣卫之行。不失其常。可以长久其天命。如五脏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
乱而相引。故不寿而尽也。徐公遐曰。邪气实则正气虚。故曰。夫虚实者。朱圣公曰。此复结首章之义。张兆璜曰。此
篇论邪实者。先从外而内。正虚者。亦先外而内。如木败者先叶落而后枝枯。故用诊尺之法。诊尺之法。先从外而内也。)
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不足者。精气夺。有余者。邪气盛。此邪去络而入于经也。)岐伯曰。络气不足。
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此论经络之气虚实也。寒热者。尺寸之肤寒热。而应于经络也。络脉外连皮肤为阳主外。
经脉内连脏腑为阴主内。经云。荣出中焦。卫出下焦。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
经脉大盛。经脉之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故以尺肤候络。而以寸候经。)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夫邪气之从
外而内。犹藉正气之从内而外以 御。使邪仍从肤表而出。秋冬之气降沉。不能使邪外散。故为逆。春夏之气生浮。故
为从也。邪病在经。当从其经而取之。此论外因之虚实也。)帝曰。经虚络满何如。(此论内因之虚实也。)岐伯曰。经
虚络满者。尺脉满。脉口寒涩也。(尺脉热满。故主络满。脉口寒涩。故主经虚。)此春夏死。秋冬生也。(春夏之气。
生长于外。气惟外弛。而根本虚脱。故死。秋冬之气。收藏于内。故生。盖外因之病。宜神机外运。内因之病。宜根本
实坚。)帝曰。治此者奈何。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络为阳。经为阴。刺者泻其盛满之
气。灸者启其陷下之阳。盖不足者病。而太过者亦为病也。)帝曰。何谓重虚。(此论脉气皆虚也。上节论经络之实。
即可类推于虚。此篇论气分之虚。亦可类推于实。)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血者。神气也。荣气宗气。
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故曰脉气。盖以气口之脉。可以候血。而可以候气也。上虚者。寸口之脉气虚也。尺虚者。
脉气虚于下也。上下皆虚。故曰重虚。朱永年曰。气逆于上而足寒者。上实下虚也。此上下皆虚。故谓重虚。)帝曰。何
以治之。(谓何以补其虚也。)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 然。( 音匡。气者。谓阳明所生之荣卫
宗气也。经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荣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
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咙以司呼吸。是阳气者。阳明之所生也。言无常者。宗气虚而语言无接续也。针经曰。
尽泻三阳之气。令病患 然。 、虚怯也。谓阳明之气虚于上。则言语无常。阳明之气虚于下。则令人行步 然。盖气
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故曰。身半以上。手太阴阳明皆主之。身半以下。足太阴阳明皆主
之。按帝问何以治之。而伯答以所病之因。盖知阳气生始之原。则知所以治矣。此论后天之主气也。针经曰。用针之
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荣卫。各经其道。宗气流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手足。宗气
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徐公遐曰。此注当与九候论之地以候胸中之气注合参。)脉虚者。不象阴也。(气为阳。血
脉为阴。阳明之生气为阳。少阴之精气为阴。盖言以寸尺之脉。以候阳明之生气。而不效象其阴之虚也。朱圣公问曰。
上节以尺肤而候络脉之阴。此以寸尺之脉而候气分之阳。岂以皮肤候血脉。而反以脉候气耶。曰。经言善调尺者。不待
于寸。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盖阴阳虚实之气。由脏腑而达于经脉。由经脉而出于肤表。以
尺肤之缓急滑涩而候脏腑血气之虚实者。是犹以色诊也。上节以络脉在皮之部。故以尺肤审之。此候脉气之虚实。故以
寸尺之脉诊也。论疾诊尺篇曰。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是尺肤尺诊。皆可以候气候血也。诊候之道。通变无穷。
不可执一而论。惟会心者明之。张兆璜曰。此节论荣卫宗气之生于阳明。言气虚之脉。不象阴虚之少精血。)如此者。滑
则生。涩则死也。(夫气生于阳明。而发原在肾。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阴阳相搏。其脉则滑。搏则化水谷之精微而
气生矣。故主生。涩主少气。生原已绝。故死。)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
死。(此承上文之意而复问也。盖脉气生于胃腑。而发原在于少阴。是以上节论生气之原。此以下复论发原之始。夫肾脏
主水。在气为寒。寒气暴上者。水寒之气暴上。而满于脉也。实而滑者。得阳明之气相和。故生。逆者。少阴之生气已
绝。故死。盖寒气上乘。则真气反下逆矣。平脉篇曰。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谓少阴之气不生。而手足
逆冷也。王子方曰。水寒之气暴上。曰脉满而实。少阴之气暴上。而曰脉实满。阴寒之气。皆实满于脉。而各有意存焉。
朱圣公曰。水寒之气暴上。则少阴之真气不升。故先论其寒气。而后论其真气。后又复论其水气也。)帝曰。脉实满。
手足寒头热。何如。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肾主生气之原。膀胱为太阳之府。脉实满者。少阴之寒气充于外也。
手足寒者。少阴之生气虚于内也。头热者。太阳之气。发越于上也。肾与膀胱。阴阳并交。咸主生气。若盛于外。则反
虚于内矣。春时阳气微上。阴气微下。秋时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二气。交相资生。故主生。冬时阴气尽出于外。
夏时阳气尽虚于内。故主死。言阴阳之根气。不可虚脱者也。徐公遐曰。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王芳侯曰。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化生荣卫。行于脉中。若真阴之气。直溢于脉。则反虚其根矣。)脉浮而涩。涩而
身有热者死。(脉浮而涩。阴越于外而虚于内也。涩而身热。阳脱于内而弛于外也。此复言阴阳之根气脱者。皆为死证。
非但冬夏死而春秋可生。上节论无形之水气溢于脉中。故脉满而实。下节论有形之水邪溢于脉外。故形尽满。水气溢
者少精血。故宜脉滑。水邪溢者生气衰。故宜手足温。此论下焦之生气外脱。)帝曰。其形尽满何如。(肾为水脏。在气
为寒。上节论寒气暴上。此复论其水体泛溢故其形尽满也。形谓皮肤肌腠。盖经脉之内。有有形之血。是以无形之气乘
之。肌腠之间。主无形之气。是以有形之水乘之。而为肿胀也。)岐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涩而不应也。(诸
急为寒。寒水充溢于形身。故脉急而坚大。水邪外溢。则少阴之正气不升。故尺涩而不应也。灵枢经曰。脉坚大以涩者
胀也。)如是者。故从则生。逆则死。(夫少阴之气。从下而上。合于阳明。戊癸合而化火。火土之气。故有如是之证者。
得少阴之气。仍从下而上者生。逆而下者死。)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岐伯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
手足寒也。(手足温者。少阴之生气复也。生气复则火土之气渐旺。水寒之邪渐消。手足寒者。少阴之生气已绝。故死。
以上论生阳之气。发原于下焦。如寒水之邪实。则真阴之气虚。)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夫病热者。
皆伤寒之类也。凡伤于寒。藉阳气以化热。热虽盛不死。然阳气生于精水之中。男子八岁。女子七岁。肾气始实。乳子
天癸未至。肾气未盛。故帝复有此问焉。夫心主脉而资生于肾。心肾水火之气。上下时交。肾气不能上资于心。则心悬
如病饥。而寸口之脉悬绝小者。肾气未盛也。)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伯答乳子之生阳。藉后天之气也。四肢
皆禀气于胃。故阳受气于四末。是以手足温者。胃气尚盛。故生。寒则胃气已绝。故死。夫水谷入于胃。津液各走其道。
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是先天之精。犹藉后天之所资益者也。又别出两行荣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名
曰宗气。积于胸中。上出于肺。以司呼吸。是四肢之原俞。又受资于胃腑所生之荣卫宗气。是以手足温者生。寒者死。
朱
永年曰。当知少阴阳明之气。皆主手足之寒温。医者不可不审。)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
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此复论后天所生之宗气。而亦不可伤也。宗气者。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宗
始。故曰宗气。肩息者。呼吸摇肩也。风热之邪。始伤皮毛。喘鸣肩息。是风热盛而内干肺气宗气。故脉实大也。夫脉
之所以和缓者。得阳明之胃气也。急则胃气已绝。故死。徐公遐曰。水谷之精。虽藉先天之气以生化。然先天之气。又
藉水谷之精以相资。是以天癸至。肾气盛。齿发长。筋骨坚。皆受后天之养。非但于乳子也。故复设此问焉。上节论下
焦之根气。此论上焦之生气。皆由中焦之所生。)帝曰。肠 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上节言气之虚
实。此复论其血焉。肠 者。邪僻积于肠间。而为便利也。经言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
内溢则便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合并凝聚。而积成矣。是以肠 便血者。阴络
之血溢也。肠 下白沫者。肠外之寒汁沫也。肠 下脓血者。汁沫与血相搏。并合而下者也。夫便血。阴泄于内也。发
热。阳脱于外也。本经曰。阴阳虚。肠 死。此阴阳血气之相离也。朱圣公问曰。灵枢经论。恐为积聚而言也。曰。
百病之生也。皆起于内伤外感。不外乎气血阴阳。如留蓄于肠外。则为五积。便痢则为下积矣。)帝曰。肠 下白沫何如。
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下白沫者。阴液下注。故脉沉者为顺。如脉浮是经气下泄。脉气上浮。此经脉相离。故
为死证。)帝曰。肠 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夫血脉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