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603-医碥 >

第44部分

603-医碥-第44部分

小说: 603-医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疾)加味逍遥散加钩藤、熟地。手足心肿,风也,花椒、盐、醋和敷之。手足抽掣动 
摇,弄舌吐沫,不可遽作风火痰治,其脉沉弱,即是脾虚生风之证,宜大补,归脾 
汤最妙。臂发热,四物汤加秦艽、丹皮、白术、茯苓、钩藤、甘草、柴胡。亦有怒 
动肝火,小柴胡加川芎、当归,亦可用加味逍遥散。膝属脾、肾、肝,凡人逸则痿 
软无力,劳则痛如针刺,脉洪数有力,皆肝肾阴虚所致。痿软无力,真病之形,作 
痛如锥,邪火之象,六味加牛膝、车前。此证多疑其风痰而用发散者,是促其危也。 
有饮食过当,腿足或臂内酸胀浮肿作痛,又责之脾胃,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 
足腿热渐至腰胯,苍术二两,酒黄柏、熟地各一两,川牛膝、归尾、萆 、防己各 
五钱,酒糊丸。脚弱无力,及小儿不能行走,天麻、白附、牛膝、木鳖子各五钱, 
乌头炮一钱,羌活五钱,地龙一分,乳香、没药各二钱,朱砂一钱,酒煮南星,末 
为丸,每十丸薄荷汤下。一切腿痛,乳香、官桂、血竭、丁香、麝香各六分,杏仁 
一分四厘,蕲艾一两,木香六分,沉香四钱,檀香四钱,各为粗末,卷纸捻用油蘸 
点着,乌灭,照穴道针之。 ,(足肚酸疼也。 音渊。)足太阳膀胱病,防风、羌活、 
紫苏、蔓荆之类。脚赤肿痛溃脓,足三阳湿热下注,可治;微赤微肿脓清,足三阴 
亏损,难治。若黑暗不肿痛不溃脓,烦热作渴,小便淋漓,阴败未传,急证,急用 
八味丸,着肉灸,亦有生者。湿热下注,隔蒜灸,解壅毒,次服补中益气、六味丸, 
自愈。又四肢皆禀气于胃,胃血气盛则善步,胃血气少,足少肉、善寒,渐成痿厥 
足痹,故足疾必用补中益气,不可不知。足跟痛,足跟属膀胱、肾。热痛,乃阴血 
虚极,圣愈汤∶生地、熟地、当归、人参、黄 。又经验方∶牛膝一两,苡仁一两 
五钱,苍术七钱五分,杜仲、黄柏、当归、石斛、萆 、木瓜、秦艽、木通各五钱。 
足心属肾,或热或痒痛,(是水虚。)或麻或肿胀,(是火虚。)皆肾虚,六味、八味消息之。 
又有足心如中箭,发歇不时,(肾不虚而热盛也。)此肾之风毒,泻肾则愈。余详臂痛、厥 
逆、挛、抽搐、颤振、香港脚各门。 
二阴,详泄泻、痢、二便不通、小便淋数、黄赤、遗尿不禁、交肠、关格、赤 
白浊、遗精、阴痿、阴缩阴纵、疝、脱肛、谷道痒痛各门。 

卷之四·杂症
厥逆
属性:仲景所谓厥逆,与《内经》所言不同。盖仲景单就伤寒言,以阴邪直中,寒入 
三阴而手足冷者为寒厥;阳邪传经,热入三阴而手足冷者(热深入,阳内陷,不达于四肢,故 
冷也)为热厥。盖主外邪言,不论寒热证皆手足冷者也。《内经》则指内伤言,以上盛 
下虚,气血逆冲而上,暴仆卒倒者为厥逆。(厥者尽也,逆者上冲也,言正气虚竭,上冲而欲脱也。) 
又分热厥者手足热,寒厥者手足寒,其不同如此。仲景所谓寒厥、热厥,及蛔厥、 
脏厥等,已详《伤寒论》,此篇止就《内经》所论言之。 
《经》云∶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详中风门。)又云∶气血并走于上,则 
为厥,暴死,气复反(反于下也)则生,不反则死。又云∶脉至如喘,(急促之意。)曰暴厥, 
不知与人言。(即中风不识人证。)又云∶阳并于上则火独光,阴并于下则足寒。又云∶阳 
气者,烦劳则张,(气高喘也。)精绝,(热耗水虚。)辟积于夏,使人煎厥。(辟积,即襞 
积,衣褶也,有 
叠积意。叠积至夏令,则益热而如煎如熬矣。即中暑证。)又云∶大怒则血菀于上,(血随气 
上壅也。)使人 
薄厥。(薄者,相迫之谓。言气血乱于胸中,相迫而厥。即中气证也。)又云∶偏枯痿厥, 
肥贵人则膏粱 
之疾也。(即中食证。)又云∶冲脉者,脏腑之海。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 
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下循跗,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 
寒。(详《灵枢·逆顺肥瘦篇》。愚按∶冲脉实通身经络之所会归,故又称血海, 
与任督二脉并起胞中。胞中即丹 
田,在女子谓之胞,在男子为精室,乃性命之根本也,根本一败,诸经皆败。然则卒厥暴仆, 
岂止一经一脏之所致 
哉?)又云∶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左 
额角也。)五络俱竭,(谓脉为邪阻,不至也。)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所谓形如死 
人。)其状若 
尸,曰尸厥。 (即 )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即烧灰存性也。)饮以美酒一杯,(血余通 
血,酒通气,气血通则苏。)不能饮者(口噤也)灌之,立已。(此即中恶证也。) 
以上经文与《诸中篇》中所言无异,是《经》所谓厥逆者,明以暴仆卒倒为言, 
初不系于手足之为寒为热也。此其与《伤寒论》所称固大异矣,然《经》亦有以手 
足寒热为言者,详下文。 
《厥论》谓∶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以阴气起于五趾之里而聚于膝,阴气胜则从 
趾至膝上寒,由此人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于秋冬阳气收藏之时,妄行耗散,其阳 
如被夺去也。) 
阳气衰损,阴气独在,故手足寒也。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以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 
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由其人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 
于脾中不得散,(酒食在胃,因房事伤其精气,不能营运也。)酒气与谷食相搏,热盛于中,遍于 
身,内热则溺赤,肾气日衰,(水受火耗。)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详此经文,热厥则手足热,寒厥则手足寒,亦与仲景不论寒热厥皆手足寒者, 
异矣。 
治法∶煎厥,人参固本丸。薄厥,蒲黄汤。尸厥,二十四味流气饮、苏合香丸, 
(见诸中。)菖蒲末吹鼻。寒厥,四逆汤、六味附子汤,灸阳辅、绝骨,或酒水各半温渍 
至膝。热厥,六味地黄丸,(见虚损。)小便三升温渍手足。另有痰厥,即《中风篇》丹 
溪所云因于湿热生痰者也。若是寒痰迷闷,四肢逆冷而卒倒,姜附汤。(见中寒。)又气 
厥分气虚、气实。虚者,即《中风篇》东垣所谓因于气虚者也;实者,即《中气篇》 
所言者是也。又有血脱之厥,(大吐大崩,多致卒倒。)宜先掐人中,或烧炭沃醋熏鼻,以收 
其气,急用人参一二两煎汤灌之,然后根据血证门用药。有色脱之厥,淫欲过度立即 
脱死者,急掐人中,令阴人搂定,用口相对嘘暖气通接之,切勿放脱,随灸气海数 
十壮,饮以独参汤。如迟至三两日乃脱者,(精去于先,而气脱于后也。)亦灸气海,饮参汤。 
酒厥,葛花解酲汤。(见伤饮食。大醉则上盛下虚,故卒厥。)食厥,过饱适有感 
触,胃气不行, 
阳并于上,上半身热,下半身冷,(即中食上部有脉下部无脉证。)拥炉不暖。误行温补则死, 
此阳明气逆,故两手不冷,平胃、加减保和丸。(并见伤食。) 

卷之四·杂症

属性:挛者,久不伸,锢则难医,非如抽搐拘急暂病可比。其理不外寒则收引,热则 
干缩二端,而寒者易治,热者难治,何则?寒虽收引而筋脉不枯,但用温热之剂以 
去其寒,则阳回冻解而缩者以舒,不难治也。(亦有日久寒气聚沫结痰,包裹坚凝,药不能 
攻者,然熨、洗、烙、灸法,皆可施也。)惟热而干缩者,日久槁枯已定,虽极力滋润,终难复 
元耳。热者多虚,血液枯也。亦有实者,或为风寒所闭,或为痰涎所滞,血脉不得 
流通,火性不受遏郁,激而暴发,陡然挛曲,(如蛇之动而挛曲,是其象也。)观脚之转筋抽缩 
可见矣。寒者多实,血液痰湿为寒所凝滞。亦有虚者,阳气不足也。丹溪治一村夫, 
背偻足挛,已成废人,脉沉弦而涩,用张子和煨肾散治之,吐泻两月余而愈。 

卷之四·杂症
抽搐
属性:(《准绳》谓即螈 。螈,拘急也, ,弛纵也。抽搐属螈,然亦微异。盖拘急者, 
筋脉拘束紧急不 
得伸舒,观脚指受寒筋急可见。抽搐,则频伸频缩也。) 
抽搐者,手足频频伸缩也。或言搐搦者,搦谓十指频频开合,两拳紧捏也。 
证属风火,风火为阳邪,主动而不宁。其不为躁扰而为搐搦者,血枯筋急也。若妄 
加灼艾,或发其表,则死不旋踵。小儿急惊风多此证。宜泻木火,凉惊丸主之。血 
虚,续断丸。肝邪盛,宜救脾者,小建中汤(见劳倦)加减。热伤元气,人参益气汤。(见 
痹。)血气虚弱,内火盛,兼中外风,风火相煽,则不得不加发散之品,续命煮散。兼 
心神昏愦者,独活汤。产后血虚发热,热盛生风得此,八珍汤(见虚损)加丹皮、钩藤, 
以生阴血。不应,兼补脾胃以生血。小儿吐泻后,脾胃之阴气亏损,成慢惊风者, 
亦多见此,为虚风虚热。若更阳气虚陷,其风火尤为无根之虚焰。虚者,十全大补 
(见虚损)加桂、附;陷者,补中益气汤(见气)加桂、附。此等阳虚之证,肢体恶寒,脉微 
细,为真状。若脉浮大,发热烦渴,为假象,不可泥于证属风火一语,以为实邪也。 
若戴眼反折,汗出如珠,不治。(按血枯筋急,恐未尽然。观御痛者恒 
握拳切牙,与小儿惊搐切牙捏拳 
形状相同,可知此证必因风火内攻,有难于禁当者,故有此抵御情状。风火忽动忽息,故搐 
搦有作有止,若果由血 
枯筋急,则应缩多伸少,两拳常捏,且不必有切牙情状矣。抽搐,风木曲直之象也; 
握搦切牙,病患禁当之情也。) 

卷之四·杂症
颤振
属性:颤,摇也∶振,战动也。亦风火摇撼之象,由水虚而然。(水主静,虚则风火内生而动摇 
矣。)风木盛则脾土虚,脾为四肢之本,四肢乃脾之末,故曰风淫末疾。(有头摇动而手足不 
动者,木气上冲也。)风火盛而脾虚,则不能行其津液,而痰湿亦停聚,当兼去痰。子和 
治马叟,风搐三年,掉颤抖搜之甚,如线引傀儡,以防风通圣散(见中风)汗之,继服涌 
剂吐痰一二升,又下行五七次,数日又再涌去痰三四升,又下数行乃愈。但觉极寒, 
盖卫气未复也,以散风导气药调之。不用温热,恐又动火故也。风火交盛者,摧肝 
丸。气虚者,参术汤。(气虚不能周,四肢为虚风所鼓故动。)心血虚者,补心丸。挟痰, 
导痰汤(见痰)加竹沥。老人战振,定振丸。 

卷之四·杂症
香港脚
属性:(酒风脚 脚腕疮 脚跟注孔) 
香港脚之名,始于晋苏敬,上古所无。然其肿痛顽麻,即《经》所谓痹也;纵缓 
不收,即《经》所谓痿也;甚而气上冲心腹,即《经》所谓厥逆也。病由湿致,或 
水湿外侵,或水饮内注。其初多寒,止见顽麻,其后湿郁成热,遂为肿痛。湿热蒸 
发则肿,血气壅滞则痛也。若加以风寒外袭,则热愈不得泄,而痛益甚矣。两脚之 
气血既壅滞不行,则周身之气血亦不宣通,郁而发热;气不宣通则不周于 
表,故洒洒恶寒,而证类伤寒矣。纵缓不收者,筋得湿热则软而无力也。(凡物之 
湿热者必软。)甚而上冲者,下不通则反干乎上也。治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