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食蒜。(肘后作大蒜)或饮地浆。(肘后云慎不可饮热杀人)
或浓煮豉汁饮之。并解。(外台。引肘后云。又急饮酢。又食椒不可饮热。饮热杀人。)
〔程〕蜀椒气大热。有毒。味辛麻。闭口者毒更甚。辛则戟人咽喉。麻则令人吐下白沫。身体痹冷也。
冷水。地浆。豉汁。寒凉能解热毒。其桂蒜大热。而肘后诸方。亦云。解椒毒。不知其义。岂因其气欲绝。
身体冷痹而用耶。
〔鉴〕如桂与蒜。皆大辛大热之物。通血脉辟邪秽。以热治热。是从治之法也。
正月勿食生葱。令人面生游风。
〔程〕正月甲木始生。人气始发。葱能走头面。而通阳气。反引风邪。而病头面。故令生游风。
案游风。未详。千金。头面风鸱头酒。治风头眩转。面上游风方。又菊花散。治头面游风方。又本事方。
知母汤。治游风攻头面。或四肢作肿块。此似指头风眩运。又千金。面药门。有治面上风方。即指鼻 等。
此云生游风。则当是鼻 面 粉刺等之谓。
二月勿食蓼。伤人肾。
〔程〕扁鹊云。食蓼。损髓少气减精。二月木正旺。若食蓼以伤肾水。则木不生。故二月勿食。
三月勿食小蒜。伤人志性。(千金。黄帝云。)
〔程〕小蒜。辛热有毒。三月为阳气长养之时。不可食此夺气伤神之物。
四月八月。勿食胡荽。伤人神。
〔程〕胡荽。荤菜也。辛芳之气。损人精神。四月心火正
旺。八月肺将敛。以心藏神。而肺藏魄。食此走散之物。必能伤神也。
五月。勿食韭。令人乏气力。
〔程〕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脾恶臭而主四肢。是以令人乏气力。
案春香夏臭。出于寇宗 。
五月五日。勿食一切生菜。发百病。(千金。黄帝云。)
〔程〕五月五日。为天中节。为纯阳日。人当养阳以顺令节。若食生菜。则伐天和。故生百病。
六月七月。勿食茱萸。伤神气。(千金。引黄帝。气下。有起伏气三字。)
〔程〕六七月。阳气尽发。吴茱萸辛热。辛能走气。故伤神气。
八月九月。勿食姜。伤人神。
〔程〕八九月。人气收敛。姜味辛发。食之则伤神也。云笈七签曰。九月食生姜。成痼疾。孙真人曰。
八九月。食姜。至春多患眼。损筋力。减寿。朱晦庵有秋姜夭人天年之语。谓其辛走气泻肺也。
案秋不食姜。令人泻气。出于本纲李杲之说。
十月勿食椒。损人心。伤心脉。(千金。黄帝云。案自正月止于勿食椒。外台引仲景方。)
〔程〕内经曰。九月十月。人气在心。椒能走气伤心。故伤心脉。
十一月十二月。勿食薤。令人多涕唾。
〔程〕薤白。气味冷滑。能引涕唾。非独十一月十二月然也。
四季勿食生葵。令人饮食不化。发百病。非但食中。药中皆不可用。深宜慎之。
〔程〕脾王四季。生葵冷滑。非脾所宜。发病之物。药饵中。皆不宜也。
时病瘥未健。食生菜。手足必肿。(千金引黄帝。必下。有青字。)
〔程〕时病。热病也。热病所瘥。而脾胃尚弱。食生菜。则伤脾。故令手足浮肿。
夜食生菜。不利人。
〔程〕夜食生菜。则易停留而难转化。不利于人也。
十月勿食被霜生菜。令人面无光。目涩心痛腰疼。或发心疟。疟发时。
手足十指爪皆青。困委。(千金。黄帝云。)
〔程〕道藏云。六阴之月。万物至此归根复命。以待来复。不可食寒冷。以伐天和。生菜性冷。
经霜则寒。寒冷之物。能损阳气。食之能发上证。
素刺疟论云。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三因云。病者心烦。欲
饮清水。反寒多。不甚热。乍来乍去。以喜伤心。心气耗散所致。名曰心疟。
葱韭初生芽者。食之伤人心气。
〔程〕萌芽含抑郁之气未伸。食之能伤心气。
饮白酒。食生韭。令人病增。
〔鉴〕酒多湿。韭性热。湿热相合。令人病增。
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独颗蒜弥忌。
〔程〕孙真人曰。葱同蜜食。令人利下。独蒜。气味辛臭。与蜜更不宜也。
案本草思邈曰。烧葱同蜜食。壅气杀人。又云。大蒜。合蜜食杀人。
枣。合生葱食之。令人病。
〔程〕枣与葱食。令人五脏不和。
〔鉴〕此义未详。
生葱。和雄鸡。雉。白犬肉食之。令人七窍经年流血。
〔鉴〕李 曰。此皆生风发火之物。若合食则血气更淖溢不和。故七窍流血。
食糖蜜。后四日内。食生葱韭。令人心痛。(韭。赵作蒜。)
〔程〕蜜。与葱韭蒜。皆相反。虽食蜜后四日内。尤忌之。相犯仍令人心痛。
千金黄帝云。食生葱。即啖蜜。变作下利。食烧葱。并啖蜜。拥气而死。案糖。说文饴也。方言。饧
谓之糖。明是糖与蜜各别。程金鉴。言蜜。而不及糖何。
夜食诸姜蒜葱等。伤人心。
〔程〕人之气。昼行于阳。而夜行于阴。夜食辛物。以扰乎阳。则伤上焦心膈之阳气也。
芜菁根。多食。令人气胀。(千金同。)
〔程〕芜菁。即蔓菁也。多食动气。
案多食动气。出于宗 。
薤。不可共牛肉作羹食之。成瘕病。韭亦然。(千金。黄帝云。)
〔程〕薤韭牛肉。皆难克化之物。积而不消。则为 瘕。
多食。动痔疾。(食。原本。沈。作病。非。今改之。千金同。)
〔程〕李廷飞曰。 性滑。故发痔疾。
〔鉴〕滑而易下。故发痔疾。
野苣。不可同蜜食之。作内痔。(千金。引黄帝。无内字。本纲。引本经。作肉痔。)
〔程〕野苣。苦 也。性苦寒。能治痔。与蜜同食。复生内痔。物性相忌。则易其性也。
白苣。不可共酪同食。作 虫。(千金。引黄帝。无 字。)
〔程〕白苣苦寒。乳酪甘寒。合食停于胃中。则生蚀 。
时珍云。白苣处处有之。似莴苣而叶色白。折之有白汁。四月开黄花。如苦 结子。
黄瓜。食之发热病。
〔程〕黄瓜。动寒热虚热。天行热病后。皆不可食。(案此注本孟诜。)
案藏器曰。胡瓜北人避石勒讳。改呼黄瓜。至今因之。而今此称黄瓜。则避石勒讳之说。难信欤。
葵心。不可食。伤人。叶尤冷。黄背赤茎者。勿食之。
〔程〕葵心有毒。其叶黄背赤茎者。亦有毒。不可食。
案弘景云。葵叶尤冷利。不可多食。葵心。此犹 心。桃叶心之心。谓葵菜嫩心也。
胡荽。久食之。令人多忘。(千金同。)
〔程〕胡荽。开心窍伤神。久食之。故令人多忘。
病患。不可食胡荽及黄花菜。
〔鉴〕胡荽。耗气。黄花菜。破气耗血。皆病患忌食。
案本纲。黄瓜菜。一名黄花菜。始出于汪颖食物本草。本经所指。未知此物否。
芋。不可多食。动病。(案千金云。动宿冷。)
〔程〕芋难克化。滞气困脾。(案此注。本于宗 。)
妊妇。食姜令子余指。
〔程〕余指。六指也。姜形如列指。物性相感也。
博物志云。妊娠啖生姜。令儿多指。
蓼多食。发心痛。
〔程〕孙真人曰。黄帝云。食蓼过多。有毒。发心痛。以气味辛温故也。
蓼。和生鱼食之。令人夺气阴咳疼痛。(咳。程金鉴。作核。是。)
〔程〕生鱼。 之属。合食则相犯。令人脱气阴核痛。
〔鉴〕阴核痛。亦湿热致病耳。
案千金云。黄帝书曰。食蓼过多。有毒发心痛。和生鱼食。令人脱气阴核痛求死。又黄帝云。食
小蒜啖生鱼。令人夺气。阴核疼求死。阴核。即阴丸也。
芥菜。不可共兔肉食之。成恶邪病。(千金。黄帝云。)
〔程〕芥菜。昏人眼目。兔肉。伤人神气。合食必为恶邪之病。
小蒜多食。伤人心力。
〔程〕小蒜。辛温有小毒。发痼疾。多食气散。则伤心力。
食躁或躁方。(或。赵徐作式。)
豉。浓煮汁饮之。
〔程〕豉汁。虽能解毒。而躁字有误。
〔鉴〕食躁或躁者。即今之食后时或恶心。欲吐不吐之病也。故以豉汤吐之。
钩吻。与芹菜相似。误食之杀人。解之方。(〔原注〕肘后云。与茱萸食芹相似。○今本肘后。芹。作
芥。无茱萸二字。千金引肘后云。钩吻茱萸食芥。相似。外台引肘后云。钩吻与食芹相似。肘后又云。此非钩吻。)
荠 (八两)
上一味。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二服。(〔原注〕钩吻生地旁无他草。其茎有毛。以此别之。○案
此注千金外台。引肘后。接前与食芹相似为一条。千金云。煮取三升。冷如人体。服五合。日三夜二。凡煮
荠。惟令浓佳。肘后外台。无此文。)
案外台。引肘后又云。此多生篱埒水渎边。绝似茶。人识之无敢食。但不知之。必是钩吻。按本草。
钩吻。一名野葛。又秦钩吻。乃并入药用非此。又一种。叶似黄精。唯花黄茎紫。亦呼为钩吻。不可食。故
经方。引与黄精为比。言其形色相似也。本经所谓与芹菜相似者。别是一种。陶氏于
本草。则云钩吻是毛茛。而于肘后。则云此非钩吻。盖以蔓生者为钩吻。以似芹者为毛茛耶。唐本注。已
辨其非。当考本草。盖钩吻有数种。故古人所说不一者。以其所见各不同也。今以此间所有考之。藤本之外。
草本木本黄精叶。及芹叶。凡五种。皆见有俚人误食中毒者。则知当据各书所论。
而辨其物也。若欲强并为一草。则谬矣。
菜中有水莨菪。叶圆而光。有毒。误食之。令人狂乱。状如中风。或吐血。治之方。
甘草。煮汁服之。即解。
〔程〕荠 。甘草。解百药毒。
苏敬唐本注云。毛茛。是有毛石龙芮也。百一方云。菜中有水茛。叶圆而光。生水旁。有毒。蟹多食
之。案此草生水旁。其毒如莨菪。故名之水莨菪。苏氏以为毛茛。引百一方。此岂水茛下脱菪字耶。外台。
引肘后亦云。食蟹中毒。或云。是水茛所为。时珍不辨茛莨。作水茛。附于释名中。
恐疏。案莨音浪。茛音艮。云叶圆而有光。则水莨菪。即是石龙芮。而毛茛。叶有毛而无光。
千金。治食莨菪。闷乱如卒中风。或似热盛狂病。服药即剧。
饮甘草汁。蓝汁。
肘后。疗食野葛已死者。
饮甘草汁。但唯多更善。
外台。备急。疗诸药各各有相解。然难常储。今但取一种。而兼解众毒。求之易得者。
甘草。浓煮汁多饮之。无不生也。又食少蜜佳。
千金。甘草汤。主天下毒瓦斯。及山水露雾毒瓦斯。去地风气瘴疠等毒方。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
春秋二时。龙带精入芹菜中。人偶食之为病。发时手青
腹满痛不可忍。名蛟龙病。治之方。(青。原本作背。今据赵本及证类本
草改之。)
硬糖(二三升○千金云服寒食饧三斗大验)
上一味。口两度服之。吐出如蜥蜴三五枚瘥。
〔程〕芹菜。生江湖陂泽之涯。蛟龙虽云变化莫测。其精那能入此。大抵是蜥蜴虺蛇之类。春夏之交。
遗精于此故耳。且蛇嗜芹。尤为可证。按外台秘要云。蛟龙子。生在芹菜上。食之入腹。变成龙子。须慎之。
饴粳米杏仁乳饼煮粥食之。吐出蛟子。大验。仲景用硬糖治之。余考之本草。并无硬糖。当是粳米饴糖无疑。
二物味甘。甘能解毒故也。(金鉴同。案程所引外台文。并无考。详见下。)
案刘熙释名云。糖之清者曰饴。形怡怡然也。稠者曰饧。
强硬如锡也。时珍云。古人寒食多食饧。故医方亦收用之。明硬糖。即是饧。程注殆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