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日记-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缩影。第四个五年计划,河南省的电力设备,从50—150万KW,城市人口将增
加二百万人。1975以后,看来步调还要加速。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了……积肥
一周十二月一日学习是从二十四日开始的。实际上,我从二十三日开始搞积肥,学习一
周,在我是积肥的一周。这一周,确定了炉灰单独使用,尿粪分开,人粪沤肥,向菜园
送尿的办法,以及安排好送尿的工具等几项活动。遗憾的是,向菜园送尿还未上轨道,
泥封堆肥还未做成。今天消息,我调离积肥组了……因为积肥,这一周的学习我参加得
很少。所知学习内容有,霍、蒋二副政委的报告,李副政委的报告,传达十二月份任务,
以及搬家的总结。这几次报告,霍、蒋所提为办学方针,李报告省地县一般环境以及今
冬农村整党要求,赵则做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搬家总结。其间,各排分别开了大批判的
会议,批判下乡镀金、劳动惩罚、入党做官、怕艰苦、缺乏创业思想等等。这些活动各
有内容,李副政委的报告,传达了第四个五年计划在河南省的轮廓,以及备战、革命、
建设的总方向,使人眼界扩大。终幕则是昨天赵钟声同志的总结报告。
赵1935年生,年轻,外貌和内心是工人阶级,可是文化水平颇高,而且博闻强
记,文采风流(虽然他的腰实在太粗,而且据他自己说低血压经常在120),说话委
婉深刻,辛辣处一针见血,婉转讽喻处令人感动。他说五七干校,主旨是继承抗大传统。
他既引当时抗大校歌,又极能体会这一时期青年的政治情绪,他说得使我极其激动。他
也说得十分辛辣:抗大是一个大熔炉,抗大的学员有的成了烈火,牺牲.了;有的成了
钢铁,还有的成了渣滓。我虽非抗大学员,我既也喝过延河水,我也自愧成了渣滓。他
又说得十分“统战”,比如,他说,许多长期在国外生活的人,仅仅下来一事,就是一
件了不起的事情云云。……这是一位工人政治家,他理当成为新时代的党的骨干和核心。
可是能不能这样呢?……12月份要转入紧张的基建活动。指挥部传达的任务中,大家
注意的是运输与盖房,其实这方面所需劳动力还比较少数,更严重的是土方工程:修路
和垫房基。看来需要开沟犁,需要较多的小型独轮推土车,需要大石滚,以便利用拖拉
机代替压路机等等。如果不能,甚至需要一掘凿机。至于我调到基建,原因何在我不清
楚。到那里,当然要好好干。
基建十天
十二月十日
二日开始基建的劳动,第一天是到息县城运砖和到淮河河滨运砂,间隔几天之后,
八日又到息县城运砖一次,只半天。其他,自三日至八日是修路,九、十两天在工地搭
料棚。
运输的二天,其中一天没有“贯彻始终”,因为赵钟声同志那里抓我参加曾延伟座
谈会,回来时没有参加卸砂。其他几天的劳动大致正常,其中尤以修路的几天还发挥了
一些干劲。可是因为一日和一日前抬尿把胸口压痛了,到八日修路终止还未好,九、十
两天的搭工棚发挥的作用就很少了。
这几天的劳动,宣传队大概为了照顾开始几天大家体力还不适应,所以三日有息县
王副政委的报告,五日有息县毛泽东思想讲用团的讲用,八日下午,则三点就收了工。
今天,是休息日,也只劳动了半天,下午安排了讲用会,讲用者靳汉生、乌家培、陆斐
文、杜培荣四人,实际上这九天劳动了不足七天半。
这算是正规劳动的第一旬,大体上我还是顶下来了,没有落后。只在第二次运砖时
擦破了左手小指的皮,既未打泡,也无其他事故。劳累是有的,也不太厉害,一早休息,
第二天就能休息过来。看来今后还能有所进步。
劳动时间一天七小时,因为按规定时间八小时,还要除去天天读的一小时。工地距
离远,每天走路二十余里,费时二小时,实际干活不足五小时。这样的劳动强度是不难
适应的。
倒是这十天有不少感受。杂记于下。
信阳专区的十年
王副政委三日的报告,谈了不少息县的情况。地理、土壤、气候、农业无不具备,
其中建议的我们这个五七干校的耕作制度,即种一季小麦,种一季绿肥——绿豆和芝麻
——压青,颇有道理。我对别的同志说我想补充的只有一条,即既然大种绿肥,就可以
大喂牛羊,以厩肥肥田。这对有些地广人稀的农村也许是困难的,对我们则是不困难的,
因为我们的人力,用于大田精耕,无论在质和量两方面都是困难的,用于养畜业则是合
适的。当然,这一点,要实行起来还有十分巨大的思想障碍有待于克服,因为汉人的精
耕农业和不熟悉畜牧业是一种极其难于克服的成见,是不容易解决的——正如草木灰拌
人粪尿这项成见一样。
王的报告中谈信阳地区50—60年的刘毒0。4,很直率。他说,这里,这二年中
劳动力的损失很大,有些生产队整个都不复存在,至今还看得见有些水渠环绕的宅基,
那就是这些消失了生产队的遗址。王还谈到所谓信阳事件和光山事件,可惜事件详情我
不知道,王也未详细谈到。
来后我和农民有过两次在这方面的接触,一在上月月底筛粉煤灰的时候,参加砌砖
的一个东岳社员谈到他家死了三人,50%;一是从淮河滨返来时和机耕队的一个铁匠
谈话,他说他家七口死了五人,那就是70%了。可是,现在这里机耕极普遍,东岳机
耕2/3,每亩耕作费八角,连耙为1.2元,耕作面。积扩大,一季小麦,一季蚕豆
可收二百斤,人畜两旺,创伤是完全恢复过来了。
现在的问题是,这里颇似苏联集体农庄:机耕,集体收入小,社员依靠自留地和个
人养畜业以取得收入的比重特别巨大。劳动日工值为2—4角,除分粮分草外,不再有
什么很多现款可以开支。而一户养母鸡可达20—30只,养猪可达2—4头,自留地
每人0.17亩,那位铁匠从0.68亩自留地上,施用化肥,收获小麦350斤。这
比大寨的集体经济的巩固程度相距实在太远。
这里也发生了我思想上十年来的变化。究竟还是“同情”农民,赞成资本主义倾向
呢?还是彻底革命,事事从巩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着眼来观察问题。要写一年总结,即
准备以此为题材。
从前有过再访商城的意愿,到息县来,即使不去商城,这个意愿算是已经达到了。
息县五七干校有八所,信阳地区各县更是五七干校相对集中之区。原因何在,王副
政委的报告已经作了解答了。
息县,信阳和河南
十二月十一日
所到息县,知息县电厂发电容量为130KW,小型化肥厂已在建设中(《河南日
报》载有驻马店地区化肥厂的消息,度非大型,最多是中型的)。有机制砖瓦厂、机械
厂、中学。机械厂规模不小,问机耕队铁匠,知为各机耕队服务的。王副政委报告中谈
到,息县几乎每一个公社都有机耕队,东岳机耕队有Utos一台,东方红54五台或八台。
每台东方红昼夜犁耕作业量达250亩以上。耙有老乡自己干的,精麦则全用畜力。机
耕规模既然如此之大,机械厂自然有许多活要做。
息县机耕规模之大,自与1959—1960年的刘毒有关,这是中央关怀本地区
农民的补偿措施。与此相应,自然要有县机械厂的设施,这是自然必然之事。
息县地处淮滨,在淮河的紧北面,1968年,全县因特大雨量(三天四夜下了六
百毫米以上)而被淹,据云是二百年未遇之大雨。但今年还看不出什么受灾的痕迹。中
央关怀淮河地区,已决定河南在五年内修六个水库,其中商城水库容量22亿立方米,
今年上马,明年完成。王副政委还传达中央意图,对从前谭震林只顾皖北、苏北、淮河
下游的治淮方针作出严肃的批判,并说河南地区淮河各支流水库设计完成多年,搁置了
很久,现在决心逐年上马。安徽摈上游来水的方针,已经不能再继续,看来治淮一事,
不仅河南,皖北、苏北也必有通盘筹划。
信阳还未去过。只从曾在县打井办事处的一位搭车的东岳革委会委员处知道,信阳
现在发电容量为6000KW,扩充的10000KW,本年六月可以发电;届时东岳
也就可以有电,信阳本地和信属各县的工业也应有巨大发展。河南总的前景更为宏伟:
河南全省各电容量现为500000KW;三年内将扩充达1500000Kw。到1
975,即第四个五年计划之末,当可达3000000(我的估计)KW。又据李副
政委和王副政委两次报告,六年内河南全省新建大厂达83所,新建焦作到湖南的第二
京汉线,又《河南日报》载,渭河到南阳的地方铁路已经通车。
这一切和备战都有关系。八方风云汇中州,苏修窥伺,颇类辽金;美帝日帝若有动
作,河南又是紧靠前线的后方,所以这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又是巨大的屯兵点。由
河南建设推想全国,三线建设的中心如西南地区,规模当更为宏伟。建设和备战是一事
的两面,十年之后,祖国面貌当焕然一新了。
千里淮上
59年来商城,孤陋寡闻,此次来息县,对千里淮上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走干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这是赵钟声同志引的息县民
谚,实际情况也确是如此。然而二十年来,淮上从来是南北对峙地区,从未成为重要经
济基地,原因既是政治的,也是自然条件的。主席指示:“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确是
颠扑不破的真理。
治淮问题的症结,既在于把淮河上游一切水源都筑成水库,也在于中下游大办方田,
使平地沟恤相通,形成网状平原水库,同时抬高地面。这两者,仅用人力,都是无法想
望的事。现在大筑水库,可以说已经肯定。可是中下游的网状水库,以千里淮上的人力
而论,恐怕还不足以解决。假如北京地铁的掘凿机能大规模使用到这个地区来,可望迅
速有成。不此之图,而如曾希圣的空谈淮北三改,未必能望其有成。这一点,可以相信,
不出几年,必能逐步实现。因为淮上的自然条件如此优越,作为农业基地,前途如此有
望,水利加化肥,仅仅千里淮上。就可抵得世界上任何一个著名的谷仓。我国人口众多,
如果高产农业地区,一直只限于成都盆地、关中平川。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太行山山前
地带,和南方丘陵,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对于千里淮上的锦绣河山所知较多,更加觉得我们祖国的宏伟壮丽。备战,要多发
展工业,也要发展农业。农业需要国家关顾之处极多,有赖于发展了的工业力量的支持
者更多。千里淮上,若有大量土方工程机械和大量的化肥,前途实未可限量。现在的问
题是农村自身的再投资力量不大,分配中照顾集体和积累较多,客观上又不免减缩反对
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的效果。这一点,既与分配有关,又与我几年来关怀的粮价问题有关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