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日记-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成一幕历史上的笑剧,不再有任何现实意义。
计划会议开会于二至三月,虽然还处在这一变化的前夕,其实和这一变化密切相关。
1971—1975的五年,我们的钢铁石油将成倍增长,全国每人将有一亩旱涝保收
田,每亩施用化肥将达四十四斤,由此推算,我化肥年产量,1975年将达二千万吨
以上。现在全国产业工人为2,200万人,可以推想,1975年,全国产业工人将
达四千万人,其中基建工人将占相当比例。三线地区,除西南诸省外,加上山西、豫西、
湘西。鄂西诸省区,我国经济的地理分布也将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今后十年,中国经济
的飞跃是决定无疑的了。
双抢转为耪地,和大队人马下来
五月二十四日
预定五十天的双抢任务,至第三旬转入耪地。耪地也可说是双抢,不过双抢中预定
的建八幢房子,只盖起了三幢半,计我们二幢,文学所一幢,民族所半幢,原因在于材
料缺乏。看来建房计划,还得像最初预定的那样,十月前备料,十月后大动。
耪地参加了一天半,其他时间参加了近代史所和考古所点上的搭棚。学部所属各所,
至今天尽数下来,其中近代史所和考古所点上只搭一个棚子,二三百人散在附近各村。
这些人雨天到点上吃饭,一定十分辛苦,所以盖房的客观需要,还是十分迫切的。
耪地虽在双抢中抢种任务完成后一二十天中开始,已经嫌晚。大队人马下来,看来
都要参加耪地,还要参加村里割麦,因为耪地有当地贫下中农大力支援,投桃报李,理
所当然。看来自此以后,劳动将相对集中于农业生产,建房压力虽大,还是只能推迟。
独建筑材料,即砖瓦灰沙石的生产运输则是不能推迟的。制瓦机已到,女同志的棚子腾
出来做此用途,任务由我连负担。烧砖任务浩大,也不会放松。
毛主席发表庄严声明
五月二十四日
二十日,毛主席发表庄严声明,标志着世界进入“主要倾向是革命”的新时代。也
应该是我国建设进入新的飞跃的新时代。
美国国内形势也进入革命的新时代。学生教授一起反对尼克松介入柬埔寨,有的人
要提出对尼克松的弹劾案,企业界也反对尼克松,当权的统治者遭到如此广泛的反对,
哈定、胡佛也无法相比。后Toynbee(汤因比)发表讲话,对美国的堕落深表愤
慨。这些都是革命的间接同盟军。美国自印度支那撤退,势所必然,东南亚的形势即将
改观,日本的动向也会变化。
蜡山芳郎的日本脱离美国的主张,在美帝势力笼罩东亚的时期是无法实现的。但是,
当东南亚是革命的东南亚,朝鲜也激烈反对苏修妥协的形势下,日本国内社会革命即使
一时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其对外动向也会发生变化。
在这种形势下,倘我国经济在四五年内进入四五千万吨钢铁,十年内达到和日本相
等的程度,经济实力和革命中心的地位就能大体一致了。
增产节约
六月十一日
半个月来的经历,写在思想汇报中,这里懒得再写了。
听说要传达一个中央文件,是关于增产节约的。自六月初起,报纸上已经出现“增
加生产,厉行节约”的通栏口号,报导了许多经济战线上的消息,由此推想,全国中心
任务,已经开始转入经济的跃进了。
柬埔寨事变以来,形势急剧变化。苏联的反华凶焰已受挫折,美国的侵略军更深深
陷入印度支那,1964—1965年,1969—1970年这两次那样的美帝苏修
的侵略危机,都已被麻痹钝化,现在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成世界反美统一战
线”的时候了。当然,这一次的统一战线,已经是以红色高棉、泰国解放军,巴特缤为
基本方向的统一战线,绝非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代可比,所以,现在“世界的主要
倾向是革命”。
我们的任务是支援世界革命。所以,报纸上公布了关于对越无偿援助的协议,当然
还有其他许多这样的援助。在这种情形下,发展我国的生产就是对世界革命的支援,正
如1934年前后,一位名人所说的,多生产鸡蛋,鸡蛋里会哺育出世界革命来一样—
—“手里没把米,叫鸡鸡不理”。
夏锄抢荒和抢盖新房
七月一日
今天是我的生日,算是五十五岁满岁了。
五月上旬以来,是夏锄抢荒阶段。因为参加考古近代搭棚,我进入夏锄较晚,查日
记,始于五月二十二日,又夫体搞水稻田的七八天和其他劳动,实际耪地时间比较少,
虽然如此,使用大锄也算初步练出来了。不过右手经常出现劳损现象,好在连续耪地的
机会还不多,并未严重发展。
6月22日,传达了6月11日学部宽严大会,又传达了留京各所(历史,世界文
学,学部机关)不日下来,要抢盖几幢房子,其中我所承担者两幢,要在七月十五日完
成。这次突击的第一炮是六月二十七晚上加班赶我所第四幢房子的灰土基础,到晚上一
点半勉强搞定,我和曾延伟两人任运土运灰。加班并无所苦,加班后决定第二天上午休
息,这样的加班是吃得消的。这一次,因为第二天下雨,并未补假,而且上午也休息不
好。如果第二天不下雨,大家上工时间倒是很好的休息机会了。
这次修起的房子,决定我们搬进去,看来脱离席棚生活已经为时不久。高压线已经
拉到东岳,张向敏在积极筹备,今冬这里大概可以接上电线,居住条件,确实是在天天
向上。
夏锄结束
七月十日
夏锄开始于六月八日。最初是老乡帮我们锄高粱,以后夹杂投桃报李的麦收,夹杂
盖新房子几幢的安排,旋又放缓盖房,加紧夏锄,分配给我连的七百多亩高粱、芝麻、
红麻、豆子、玉米、白薯,到今天全部完成。也许完成夏锄,在各单位是最早的。
始锄高粱,大家外行,效率极低。那时听说每人一天锄一亩,认为是不可企及的。
然后锄高粱白薯,都已成半草荒状态,锄起来困难,效率还是不高,然而锄地技术和耐
劳程度则普遍提高。最后锄豆子二百五十亩,锄得好时,大家也已经熟练,老弱残兵,
居然平均锄一亩一二分。人数十分不足的一二排,还同时安排了拉坯,二百五十亩豆子
不过费三天半时间就全部搞完了。
第一次看见八行中耕犁锄豆子,也看见生产队马拉中耕犁锄棉花。
一个月来几乎都干农活,对于这一片六千亩耕地的大农场如何逐步发展,应该采取
哪些措施,浮想联翩,耕机播麦豆两项,应成干校主要作物,高粱机播行距应该放宽,
第一次锄地应用马拉中耕犁中耕,人力横向定苗,以后还可以畜力中耕一二次;机井附
近这一片蔬菜田,应进行水渠系统的基本建设等等,中夜竟为之不寐。
明天写思想汇报,决定写几点建议。
(后来决定不写“建议”。)
夜班之后
七月十二日
昨天休息日,早晨四时半起身,循例洗衣服,读报,早餐,上东岳,午睡,写思想
汇报,晚饭,与晚饭后例有的一二小时假日劳动。这次假日劳动是修井——加筑井台和
水池,因为不完工,翌晨无法打水,加班至0:30。今天上午休息,下午可能还是休
息。晚间睡眠时间为1:30一5,上午仅7一8和8—9得以源脱一小时。补上午睡,
下午也许精神可以充足一些。下午要不要自动上工,还在犹豫不决之中。
这是第二次夜班。第一次夜班时间,即打第三幢房屋灰土基础时为21:00一1:
30计四小时半。这次共七小时。但是这次如除去假日劳动二小时,仅得五小时。所以,
下午要不要自动上工,是应该考虑的。
抢房子和学习班
七月二十一日
十二日以来的一旬,劳动十分紧张,主要是抢盖第四幢宿舍。十六、十七两天,为
了抢在大雨前面,劳动时间很长,一天是早晨四时半起身,五时上工,至晚间九点收工。
翌日六时上工,晚八时收工。
十九、二十两天下午参加学习班。学习班的第一天,王贵高宣布了学习班宗旨,第
二天就是文件——对敌斗争语录11—18节,《南京政府向何处去》与《敦促杜孝明
投降书》,以及学部宽严大会上宋副政委的讲话。下次开会,就得做系统的发言,这些
发言,还要在班排上汇报。
今天休息日,准备在写成思想汇报时写成这份发言稿。
中心点抢工
八月六日
自七月二十一日起,十三天没有休息,到今天才休息,任务是抢修,中心是供自然
科学史室和宗教所用的一幢房子。其间干了和泥、运砖、当小工等杂活,又杂以本所一
些零星劳动,还在一个晚上卸石灰两车。虽然长期不休息,体力上并未感觉困难。中伏
天气有几天极热,尚无所苦。
八月“大会战”,虽修了一天路,还没有正式传达,任务大体是在中心点修仓库。
秋收转瞬即届,看来秋收准备工作和收秋之间还有时间上的矛盾。大批人马下来,修房
子,抢农时,八个月以来一直如此,还得继续若干时候。
七月十五日传达国务院关于各部委建立革委会和党组的决定,我和林里夫两人去水
稻田推水,事后听说,学部既不属于撤销单位,也不属于现有业务单位,而是“近代、
考古两所予以保留,其他下乡劳动锻炼”这样一个单位。三月以来,各所陆续下来,而
且来得很急。开始是修篷子,后来是住农家房屋,到现在为止,只剩下一个历史所,也
不日下来。所以,东岳干校的极盛时期已经到来,房子紧张,也以现在为最。
不过极盛顶峰大概不久即将过去。国务院各部委合并已有正式决定,三线建设和经
济跃进高潮已经到来,张纯音丈夫是输电工程师,已分配工作,物资部一个副部长率领
一批毕业学员去三线,人马已经开始移动。这种趋势,必定与时俱增,二三年内,干校
也许就成了“安置农潮了。
经济跃进态势
八月六日
八月一日建军节,传达总理在一机部各学习班上的形势报告。事后又参加了座谈。
所知重要消息:1.焦作——枝江铁路,开工八个多月,已于七月一日通车。二汽位于
襄樊,处该线上。
2.成昆铁路,十分可能就是经过西昌的川滇西线,也已于七月一日通车。
3.长春第一汽车厂,现在是年产六万辆的汽车厂。二汽规模,也许倍于一汽。
4.预计五年内石油、冶金、化肥、电力设备的生产,总量各为三千万吨或千瓦,
而1975年年产量则为八百万吨或千瓦。
5.大规模油田,除广饶附近的胜利油田外,还有天津油田。北京的东方红炼油厂
的油源,也许不是胜利而是天津。
看来当前中心,已经明显无疑地是经济。五七干校,理工大学,教育革命,斗批改,
整党建党,只能慢慢来,但这些都不会也不能影响经济跃进。其实,经济建设也确是惟
一的中心。惟有建设的开展,才能吸收大量劳动力和“干部”。所以这是社会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