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椤伽大义今释(1965) >

第34部分

椤伽大义今释(1965)-第34部分

小说: 椤伽大义今释(196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说:如果认为一切法不生,便是立论的宗旨,那不是我说的法,而是外道的见解。如果一切毕竟不生,何以一切不生的自性,却有待于因缘生法呢?)

一切法不生。慧者不作想。彼宗因生故。觉者悉除灭。

(这是说:如果是大智慧者,决不会有一切法不生的观念。因为一切法,确借因缘而生起,这岂不与他的宗旨相违背吗?所以正觉者,应当舍除这些过失。)

譬如翳目视。妄见垂发相。计着性亦然。愚夫邪妄想。

(这是说:譬如有眼病的人,幻觉空中有毛轮如垂发等现象。那些执著于自性的人,也和有眼病的人一样,都只是愚痴无智,自生邪曲的想象而已。)

施设于三有。无有事自性。施设事自性。思惟起妄想。

(这是说:即如所说的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情状,也是本来并无自性和事实的存在。但为了名词思辨上的设立,才描述它的作用,凡夫们却于此中生起了妄想。)

相事设言教。息乱极震掉。佛子能超出。远离诸妄想。

(这是说:所有的名相和名相所指的事实、都是为了思惟辨证时的方便而成立的。如果执著名相,把它当作实法,便将徒乱人意,使人们意乱神迷,为妄想所摄而增加散乱了。学佛的人们,要能超出于名相的藩篱,不要分别它的有和无才对。)

非水水想受。斯从渴爱生。愚夫如是惑。圣见则不然。

(这是说:譬如狂渴时的麋鹿,反误以荒野里的焰影是水,拼命去追求它。无智凡夫,追逐于世间事物和执著于名相,也犹如渴鹿逐水一样。唯有圣者,方能解脱这些妄见。)

圣人见清净。三脱三昧生。远离于生灭。游行无所有。

(这是说:圣者的境界,是亲证一切法的本来清净,已得到了三解脱的三昧,远离了一切的生灭心,游行于无所有的寂灭境界中。)

修行无所有。亦无性非性。性非性平等。从是生圣果。

(这是说:若能从了无所有处修行,不要分别所谓自性和非自性等等,自然就性相平等,由此可生圣果了。)

云何性非性。云何为平等。谓彼心不知。内外极漂动。

若能坏彼者。心则平等见。

(这是说:所谓性和非性,以及如何是自性平等的境界呢?那就是说人们不能彻底了解身心内外诸法,都是无常而无自性可得的,所以妄想分别,漂流在内外境界现象之中。如果能够破除妄想执著,自然就可以见到自性平等的境界了。)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如攀缘事,智慧不得。是施设量,建立施设。所摄受非性,摄受亦非性。以无摄故,智则不生。唯施设名耳。云何世尊,为不觉性自相共相,异不异故,智不得耶。为自相共相,种种性自性相,隐蔽故,智不得耶。为山岩石壁,地水火风障故,智不得耶。为极远极近故,智不得耶。为老小盲冥,诸根不具故,智不得耶。世尊,若不觉自共相异不异,智不得者。不应说智,应说无智。以有事不可得故。若复种种自共相性自性相,隐蔽故智不得者,彼亦无智,非是智。世尊,有尔焰故智生,非无性会尔焰,故名为智。若山岩石壁地水火风,极远极近,老小盲冥,诸根不具,智不得者。此亦非智,应是无智。以有事不可得故。佛告大慧:不如是。无智、应是智、非非智。我不如是隐覆说攀缘事,智慧不得,是施设量建立。觉自心现量,有无有,外性非性。智而事不得。不得故,智于尔焰不生。顺三解脱,智亦不得。非妄想者,无始性非性,虚伪习智,作如是知,是知彼不知。故于外事处所,相性无性,妄想不断。自心现量建立,说我我所相,摄受计著。不觉自心现量。于智尔焰而起妄想。妄想故,外性非性,观察不得,依于断见。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有诸攀缘事 智慧不观察 此无智非智 是妄想者说

于不异相性 智慧不观察 障碍及远近 是名为邪智

老小诸根冥 而智慧不生 而实有尔焰 是亦说邪智

什么是智慧的实相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依您所说,这个分别攀缘的妄想心,如加以智慧观照,就都无根本可得,只是依世间的习惯,假设而形成的。事实上,假设的妄心现象,根本就没有能摄取和所摄取的自性存在。如果能够了知这些都是内心意识分别的所生,于是能摄和所摄的也都自然空了。那么,所谓的智,边同样没有能摄及所摄的境界,也只是一种表达时的假设名词而已。然而,究竟是因为人们不能感觉自他等共同性相的异同,所以不能证得智相呢?或因为自他等种种的自性相,可以自由隐蔽,所以不能证得智相呢?或因为被物质世界的山岩、石壁、地、水、火、风所障碍,不能证得智相呢?或是因为空间远近的距离,不能证得智相呢?或是因为年龄的老小以及身心诸根的聋盲,不能证得智相呢?假使是由于不能感觉自他等共同性相的同异,而不能证得智者,那就不应该说是智,而是无智,因为他连这些事都不能证得啊!假使是由于被自他等种种性相所隐蔽,而不能证得智者,也只能说是无智,而不能说是智。因为能明照一切,才说是智,并不是不能明照一切的也算是智啊!假使由于山岩石壁地水火风,或远近距离、老小聋盲等身心诸不健全的关系,不能证得智相者,应该说是根本无智,因为也有许多事是智所不能证得啊!”佛说:“我不像你所说,这样便是无智,那样才是智,但出不是说这些就不属于智的范围,我不会这样含糊隐约其辞的。在妄想分别和攀缘执著的妄心现状中,是不能求得智慧实相的。这些都是妄心的设施量所形成的心理状态。但能自觉内证都是自心现量,了知一切外物之性都是非性,究竟是有或是没有,事实上都不可得,与其了不可得,所以在内外一切境界上,智慧朗然,幻影不生。由此顺着三解脱门而证觉所谓智,也是不可得的。这不是像普通人以妄想分别,从无始以来,就习惯于有性、无性的虚妄习气之中,以推测智相的实境,认为这样才算是知道了智,那样却不是知道智。所以人们对外界一切境象,寻求性和无性等的妄想不断发生。却不自知都是自心现量所形成,却说那是我和我所的各种状态。而且加以执著,不能自觉内证自心现量,却推测智相而生起许多妄想,由于用妄想心以求智,所以观察外性非性而不可得,就堕入断见之中,认为根本没有自性了。”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首偈语说:

有诸攀缘事。智慧不观察。此无智非智。是妄想者说。

(这是说:在有妄想分别的攀缘状态中,观察智慧实相,说这是智那不是智等等,都是妄想者所说,并不是智的实相。)

于不异相性。智慧不观察。障碍及远近。是名为邪智。

老小诸根冥。而智慧不生。而实有尔焰。是亦说邪智。

(这是说:如果说因为自他同异等性相的分歧,或是被物质所障碍,以及远近距离所阻隔,才得不到智相,这些观念,都是邪见。还有认为是因年龄老小,以及身心诸根不健全的关系,而明照一切的智慧境界不生,这也是邪见。)

复次大慧,愚痴凡夫,无始虚伪,恶邪妄想之所回转。回转时,自宗通、及说通不善了知。著自心现,外性相故。著方便说,于自宗四句,清净通相,不善分别。大慧白佛言:诚如尊教。唯愿世尊,为我分别说通及宗通。我及余菩萨摩诃萨,善于二通。来世凡夫声闻缘觉,不得其短。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三世如来,有二种法通。谓说通,及自宗通。说通者,谓随众生心之所应,为说种种众具契经,是名说通。自宗通者,谓修行者离自心现,种种妄想,谓不堕一异、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识,自觉圣境界。离因成见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堕二边者所不能知。我说是名自宗通法。大慧,是名自宗通,及说通相。汝及余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谓我二种通 宗通及言说 说者授童蒙 宗为修行者

宗通和说通的意义

佛说:“大慧啊!其次,愚痴凡夫们,被无始以来的虚伪妄想所迷转,所以就不善于了知宗通和说通的真意,而迷著于自心所现的内外性相,执著方便之说,对于自宗四句(注三十九)的清净通相,就不善于分别了。”大慧问:“诚如尊教,惟愿您为我解说宗通和说通之相,使我和其他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善于了解二通,不致堕入凡夫、声闻、缘觉们的妄知邪见。”佛回答说:“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如来,有两种法通,就是说通和自宗通。所谓说通,是为了适应众生心理上所希求的,为他们解说种种不同的经典,这就名为说通。所谓自宗通,就是实际修行者,离自心所现的种种妄想,不再困在一异、同俱和不同惧的知见里,超脱一切意识,远离因和果等知见,而自觉内证圣智境界。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们,堕在二边对待之见,所以不能了知这个道理。这就是我说的自宗通法。大慧啊!这种宗通和说通,你和其他一切大菩萨们,都应当修学。”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首偈语说:

我谓二种通。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

(这个偈语的意义,已详如上文所说,不须再释。)

(注三十九)四句:即四句执。—、常句。外道计过去之我,即为今我,相续不断,执之为常,即堕于常见,是名常句。二、无常句。外道计我今世始生,不由过去之因,执为无常,即堕于断见,是名无常。三、亦常亦无常句。外道于上二句,皆见有过失,便计我是常,身是无常,若尔则离身即无有我,此亦成过,此名亦常亦无常。四、非常非无常句。外道计身有异故非常,我无异,故非无常,若尔则离身亦无有我,此亦成过,是名非常非无常句。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一时说言,世间诸论种种辩说,慎勿习近。若习近者,摄受贪欲,不摄受法。世尊,何故作如是说。佛告大慧:世间言论,种种句味,因缘譬喻,采集庄严。诱引诳惑愚痴凡夫,不入真实自通。不觉一切法,妄想颠倒,堕于二边。凡愚痴惑而自破坏,诸趣相续不得解脱,不能觉知自心现量。不离外性自性,妄想计著。是故世间言论,种种辩说,不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诳惑迷乱。大慧,释提桓因广解众论,自造声论。彼世论者,有一弟子,持龙形像,诣释天宫,建立论宗。要坏帝释千辐之轮。随我不如断一一头,以谢所屈。作是要已,即以释法,摧伏帝释。释堕负处,即坏其车,还来人间。如是大慧,世间言论,因譬庄严。乃至畜生,亦能以种种句味,惑彼诸天,及阿修罗,著生灭见。而况于人。是故大慧,世间言论,应当远离。以能招致苦生因故,慎勿习近。大慧,世论者,惟说身觉境界而已。大慧,彼世论者,乃有百千。但于后时后五十年,当破坏结集。恶觉因见盛故,恶弟子受。如是大慧,世论破坏结集。种种句味,因譬庄严,说外道事。著自因缘,无有自通。大慧,彼诸外道,无自通论。于余世论,广说无量百千事门,无有自通。亦不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