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修订版-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悄鶚劊∟ibbàna):脫離諸有為法之苦,而達至最終解脫之法。如是,在《阿毗達摩論》裡一共有四種究竟法:心、心所、色、涅槃。
節三:四種心(catubbidha citta)
Tattha citta§ tàva catubbidha§ hoti: (i) kàmàvacara§; (ii) r?pàvacara§; (iii) ar?pàvacara§; (iv) lokuttara¤ cà ti。
當中先說心法有四種:一、欲界心;二、色界心;三、無色界心;四、出世間心。
節三之助讀說明
心:《阿毗達摩概要》的第一章專只解說心:四究竟法的第一種。先研究心是因為佛教分析究竟法的中心點是在於親身體驗,而心又是體驗的主要因素,是對目標(所緣)12的識知。
巴利文citta是源自動詞詞根citi(認知;識知)。諸論師以三方面詮釋citta(心):造作者、工具、活動。作為造作者,心是識知目標者(àramma?a§ cintet? ti citta§)。作為工具,與心相應的心所通過心而得以識知目標(etena cintent? ti citta§)。作為活動,心純粹只是識知的過程(cintanamatta§ citta§)。
「純粹活動」這項定義是三者之中最貼切的詮釋,即心純粹只是認知或識知目標的過程。除了識知的活動之外,它並洠в幸粋屬於造作者或工具的實際個體。提出「造作者」與「工具」的定義是為了對治某些人所執取的「我見」:認為有個識知目標的造作者或工具的「恆常不變的我」之邪見。佛教學者指出,這些定義顯示了並洠в幸粋「自我」在實行識知的活動,而只有心在識知。此心即是識知活動而無他,而且此活動必定是生滅的無常法。
對於闡釋任何究竟法,諸巴利論師建議採用四種鑑別法以區別之。這四種鑑別法即是每個究竟法各自的:一、相(lakkha?a),它的特相;二、作用(rasa,亦作味),它所執行的任務(kicca)或所獲得的成就(sampatti);三、現起(paccupa??hàna),它呈現於(禪修者的)體驗的方式;四、近因(pada??hàna),它直接依靠的近緣。
對於心,其特相是識知目標(vijànana)。其作用是作為諸心所的前導者(pubba?gama),因為它領導諸心所,也時常由它們陪伴。13其現起是呈現於禪修者的體驗裡為一個相續不斷的過程(sandhàna)。其近因是名色(nàmar?pa,精神與物伲驗樾牟荒芎敛灰揽啃乃c色法地單獨生起。
表1…1:八十九或一百廿一心
欲界心
(54)
不善心
(12)
貪根心 (8)
瞋根心 (2)
痴根心 (2)
無因心
(18)
不善果報 (7)
善果報 (8)
無因唯作 (3)
美心
(24)
欲界善心 (8)
欲界果報心 (8)
欲界唯作心 (8)
色界心
(15)
色界善心 (5)
色界果報心 (5)
色界唯作心 (5)
無色界心
(12)
無色界善心 (4)
無色界果報心 (4)
無色界唯作心 (4)
出世間心
(8或40)
道心 (4或20)
果心 (4或20)
諸心有多種呈現方式,但都有同一個相:識知目標(所緣)。儘管如此,《阿毗達摩論》把它們分別為許多種類,即八十九心,或更詳細則成一百廿一心。(見表1…1)我們一般所認為的意識,實際上是一連串剎那生滅的心,極迅速地相續生滅,以致我們不能察覺它們是個別不同的心。《阿毗達摩論》不單只把諸心分門別類,更重要的是呈現它們為一個緊密相互交織的整體。
為了辦到這點,它採用了一些互相重疊的分類法。此章中所介紹的第一種分類法是依照心之地(bh?mi)。心一共有四地。首三個是世間地:欲地、色地、無色地;第四地是出世間地。用以形容首三地的巴利文avacara(界)的意義是:時常活動於或到訪某境地之法。所到訪的境地是依界而名的生存地(生命界;諸有情居住之地),即:欲地、色地、無色地。然而,儘管心之三界與相符的生存地有密切的關係,但它們並非一而不二。心之界(地)是用於把不同的心分類;生存地是諸有情投生及在當地過活的生命界。
然而,心之界與生存地之間是有一定的關係:各別的心之界包含了與其相符的生存地常有之心,即時常生起於其生存地之心。各界之心並不是只可以出現於與其相符的生存地,而是也能在其他生存地裡生起,例如:色界心與無色界心也能夠在欲地裡生起;而欲界心也能夠在色地與無色地裡生起。但還是可見到它們之間的固定關係,即一界之心是特別常出現於跟它擁有同一名稱之地。再者,任何界的造業之心(善心或不善心)都傾向於令造業者投生到與其相符的生存地;如果成功導致投生,它們必定會令造業者只投生到該地,而不會是其他地。由此,心之界與生存地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欲界心(kàmàvacaracitta):欲(kàma)此字的意義包含:一、能欲,即渴望享受欲樂;二、所欲,即顏色、聲音、氣味、味道、樱X五欲的對象。欲地(kàma…bh?mi)是欲生存地;包括十一界,即:四惡道、人間與六欲界天。欲界心包括一切主要出現於欲地之心,儘管它們也能夠在其他地裡生起。
色界心(r?pàvacaracitta):色界心是與色地(r?pa…bh?mi)相關之心,或屬於名為色禪(r?pajjhàna)的禪那心。任何最常見於色地之心即是屬於色界心。一般上色禪是通過專注於色法目標而得,如:地遍(見第九章、節六)、身體的部份等等;色禪也即因此而得其名。這些目標是培育禪那的基礎。依靠這類目標而證得的廣大心即稱為色界心。
無色界心(ar?pàvacaracitta):無色界心是與無色地(ar?pabh?mi)相關之心,或屬於名為無色禪(ar?pajjhàna)的禪那心。任何最常見於無色地之心即是屬於無色界心。在修習禪定以獲得超越色禪的無色禪時,禪修者必須棄除一切與色法有關的目標,而專注於無色法目標,如:無邊虛空等等。依靠這類目標而證得的廣大心即稱為無色界心。
出世間心(lokuttaracitta):「出世間」(lokuttara)這一詞源自「世間」(loka)與超越(uttara)。「世間」的概念具有三個層面:有情世間(sattaloka)、物伲篱g(okàsaloka)、行法世間(sa?khàraloka)14,即有為名色法整體。於此有關的世間是行法世間,即一切包括在五取蘊之內的世間法。超越有為法界的是無為界,即:涅槃;而緣取及識知涅槃的心即是「出世間心」。反之,其他三種心(欲界、色界、無色界)則名為「世間心」(lokiyacitta)。
* * * * * * * *
由此可見,心可依界而分為四大類:欲界心、色界心、無色界心、出世間心。心亦可依據其他原則而分類。其中一個在《阿毗達摩論》裡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原則是「本性」(jàti)。
關於本性,心可分為四類:善、不善、果報、唯作。不善心(akusalacitta)是與不善因──痴;或貪與痴;或瞋與痴──相應的心。這類心稱為不善是因為它們在精神上不健全,在道德上應受指責,以及會帶來痛苦的果報。善心(kusala…citta)則是與善因──無貪、無瞋;或無貪、無瞋、無痴(慧)──相應的心。這類心在精神上是健全的,在道德上是無可指責的,以及會帶來愉悅的果報。
善心與不善心兩者是「業」(kamma)。緣於業成熟而生起的心是果報心。這類心組成有別於前兩種的第三種心;它包括善業與不善業的果報(vipàka)。應明白在此所指的業與果報兩者皆是純粹屬於精神方面的。業是與善心或不善心相應的「思」;其果報是其他體驗成熟之業的心。
根據「本性」的原則分類,第四種心稱為「唯作」(kiriya或kriyà)。這類心非業亦非果報。它雖涉及(心識)活動,但此活動並洠в性鞓I,因此也就不能產生果報。
果報心與唯作心兩者皆非善非不善。反之,它們被歸列為「無記」或「不定」(abyàkata),意即此心不由善與不善兩面而定。
五十四欲界心
(kàmàvacaracittàni)
十二不善心
(akusalacittàni)
節四:八貪根心(lobham?lacittàni)
Tattha katama§ kàmàvacara§?
1。 Somanassasahagata§ di??higatasampayutta§ asa?khàrikam eka§。
2。 Somanassasahagata§ di??higatasampayutta§ sasa?khàrikam eka§。
3。 Somanassasahagata§ di??higatavippayutta§ asa?khàrikam eka§。
4。 Somanassasahagata§ di??higatavippayutta§ sasa?khàrikam eka§。
5。 Upekkhàsahagata§ di??higatasampayutta§ asa?khàrikam eka§。
6。 Upekkhàsahagata§ di??higatasampayutta§ sasa?khàrikam eka§。
7。 Upekkhàsahagata§ di??higatavippayutta§ asa?khàrikam eka§。
8。 Upekkhàsahagata§ di??higatavippayutta§ sasa?khàrikam ekan ti。
Imàni a??ha pi lobhasahagatacittàni nàma。
當中屬於欲界心的是什麼?
1。 悅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2。 悅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3。 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4。 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
5。 捨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6。 捨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7。 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8。 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
這八類心名為貪俱。15
節四之助讀說明
不善心:分析不善心時,《阿毗達摩論》首先依最顯著的「根」(m?la; hetu)把它們分類;在此的三不善根是貪(lobha)、瞋(dosa)、痴(moha)。根據《阿毗達摩論》,貪與瞋是不共存的:它們不能共存於同一心。由此,以貪作為主根的心名為「貪根心」;這類心共有八個。以瞋作為主根的心名為「瞋根心」;這類心共有兩個。作為第三不善根的痴根存在每一個不善心裡。由此貪根心與瞋根心裡也都有痴,作為潛在之根。儘管如此,在有些心裡,也有痴是不與貪瞋俱行的;這類心共有兩個,稱為「痴根心」。(見表1…2)
貪根心(lobham?lacittàni):分析三類不善心時,《阿毗達摩論》以分析貪根心為始,因為在提及不善根時,都是先提及貪。巴利文lobha(貪)包括一切不同程度的貪,從極強的慾望或貪婪,至極其微細的喜愛或執著。依據三個成對的原則,貪根心可分為八種。第一是視與其相應的「受」(vedanà)是悅受或捨受;第二是視其心是否與邪見相應;第三是視其心是有行或無行。從這三個因素所變化出來的心一共有八種。
悅俱(somanassasahagata)16:巴利文somanassa源自su(愉悅)與manas(意);因此直譯其義則是「愉悅的意境」。悅是一種感受,專指心的樂受。一切心都與某種受相應,而此受則可能是身或心的感受;是樂,或苦,或捨受。悅受是心的感受,不是身的感受;是樂受而不是苦或捨受。此受與這種心「俱行」(sahagata)是因為它與心不可分離地交織在一起,有如二河之水會合之後,融為一體而不能分別。
《阿毗達摩論》解說四種貪根心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