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

第14部分

道德经全文及翻译-第14部分

小说: 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更新时间2008…9…26 11:15:03  字数:538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读译'天下有道,那么本来用来作战的战马只好用来送田粪,天下若是无道,战马要产驹也只有在荒效野外。最大的犯罪不会大过太多欲望,最大的祸事也不会大过不知足,最大的过错也不大过强求。因此,知道满足,才能永远满足。
  '读感'老子通过战马的使用表达自己对政治有道和无道的辩别,有道的政治会消除战争,那本来应该应用于战争的支出会成为民用,而无道的政治则把民用的东西用来作战,甚至连战争工具的延续都没有一个正常的保证。
  现在,每一个国家都在大笔用于军事,其实这是一种无道的政治追求,如果只是自保,那是因为受到威胁,如果用来扩张,不知足,那是大罪,必然引来大祸,强求不来反而会失去更多。永不知足,他永远活得累,这不是一个失去么。
  暴力激起于民,是因为政治的无道,所以执政者,在看待自己执政的成果时,这一点是很明显的,政治清宁安静,天下自然平正无事,政治黑暗无道自然会引发民变,这都是某些官员不知足所得,贪得致祸,其罪恶极。
  *^_^*推荐文东新作《道行天下之恶人王》1053939。qidian*^_^*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更新时间2008…9…26 11:15:48  字数:657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行而名,不为而成。
  '读译'不出门,便知道天下事,不看窗外,就知道天气变化天道运行。出的越远,知道的越少。因而圣人不出去都能知晓天下事,不亲自观察也能了解情况,不四处走动也能名动天下,不定什么目标都能成就大业。
  '读感'老子这一章,初看上去,就像一个神棍在那里胡扯,人们往往忘记了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你必须已经达到了圣人这个境界,或者代表着你的行为就是依天道而行。
  天下的事自有他必然的发展规律,会发展到怎样的程度,那就是注定好的,只要你知道现在的状况是怎样的,你便知道这个天下是怎样,这是一种反面辩证。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为了认识天道,理清社会发展规律,学会顺天道而行,若是你已经悟得天道,自然无需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了不是。
  当你是一个圣人了,你能够感悟到天道的变化了,你走出去,反而走看到表象,自然是舍本求未,得不偿失,因此,圣人不出去都能知晓天下事,不亲自观察也能了解情况,不四处走动也能名动天下,不做什么事都能成就大业。这一点都不矛盾。
  因此,做人最大的成功,便是能用一种至高的理性去指引你做事,用至高的理性去判断你所看到东西才是最正确。
  无为而无所不为,正是因为你的行动与语言都依着天道法则理性去做,这样似乎什么都没做,切能成就大业。
  *^_^*推荐文东新作《道行天下之恶人王》1053939。qidian*^_^*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更新时间2008…9…26 11:16:30  字数:1139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学习使人的学问一天天的增长受益,修道让你的负担一天天的减少。一天一天的减少,直到没有了什么负担,进入了一种无为的人生境界,没有负担的做事才能无所不能。取得天下往往就是为了天下无事清宁,为了有事而取天下,这便是无事找事,怎么能取得天下?
  '读感'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仿佛是人类逃脱不了的恶运,每每是邪发展到不容正时,正便一统天下,人们正常的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邪恶便慢慢滋生,便慢慢的发芽,挑衅正的存在,怀疑正的存在,而正也因为没有邪的对比,也丧失了对邪恶的认识和充分的战斗经验,往往以自身喜好来决定自己的信仰,自由与压迫双生而矛盾的产生,一部分人想控制另一部分,一部分想让另一部分成另一部分人的附属,谁都想做统治别人的人,可是总是要有被统治的人,可怕的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社会矛盾便导演人类人吃人的历史。
  学习是为了明白,人类为什么要压制邪恶的欲望,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就是为了自己能不为邪恶所误导,认识什么是善,德善便是道,认识了善才能修道,修道才能减轻人自身的业障,人类自身的劣根性。世界上有很多动物,他们都会牺牲自己来换取族人的生存,这种自然现象很多很多,当某一个种类发展到需要牺牲一些人来换取同类的发展与生存的时候,他们义无返顾的赴死,这是世间所有智能动物的伟大情怀。也是人类最终成为万灵之王的根源所在。
  我们的祖先有很多这样的事迹,包括发生在近代,发生在我们眼前的很多英雄事迹,他们便是这样,无怨无悔的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人类能够称为万物之灵的本质所在。
  大多数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这都是因为愚昧无知所致,所以要为学,要懂得文学的真正的意义,要修道为善,这样才能身轻体健没有烦恼,不要庸人自扰,不要没事找事,取天下常以无事,你要真的去取天下,就选择自己这一关过了,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取得了天下又如何呢?何况如此不足以取天下,不听老子言吃亏就在眼前。
  道德的丧失就是世界的灾难,就是你我的灾难,那些无视道德不断冲击道德底线的人,他们有没有这种天下兴亡,你我有责的基本人性呢,他们没有,很多专家教授拿着人权拿着自由无视道德建设的必要,他们就是典型为学不修道的人,其业障,没事找事的嘴是人类最丑陋的表现。
  *^_^*推荐文东新作《道行天下之恶人王》1053939。qidian*^_^*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
更新时间2008…9…26 11:17:29  字数:841

 '原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读译'修道之人没有固定不变意见,以大众百姓的意见为自己的意见。好的意见会好意接受,不好的意见也一样会持好的态度去接纳,这才是圣人的处事准则。应该相信的我们要相信,不应该相信但大家都相信的也要相信,这是圣人的心怀,信任。圣人行于天下间,和顺调和为天下,促天下人同心协力,追求纯朴,让天下人都能耳聪目明,保持纯朴心境,就像抚育自己的孩子成长一样。
  '读感'老子这一章,带有政治论的性质,也带有教育论的性质。其码我是这样想的。
  为政者不应该有自己的偏执意见,而是应该以百姓的大多数意见和社会公众理解去执政为民,这样才能和谐调和民众,使其不要心生怨恨,以和顺调和纯朴其心。就算你认为对的,如果大多数老百姓不认可,那么他也应该是错的,如果是对的,最少你也要像教育孩子一样,让他先认识到错的,你才可以认为是错的。
  教育更是如此,你教育一个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首先要认识到他是对的还是错的,不能你自己固执的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的,你要学会让他认识到,如果没有认识到,那么自然是错的也要先对的来看待了。不能有固执偏的心态来处理不同的意见,而是要用中和协调,取得共识来做,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这样也才是正确的认识。圣人都要这样做,不是圣人的我们不是这样吗?
  为政者提出和谐的目标,其实也是这个意识,而要真正体会什么是和谐,怎么样和谐执政,怎么样和谐生活,人与人之间怎么样和谐共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具备了德善和德信,然后再浑其心,注其耳目,唯有如此,才可能圆满处理事情,如果是相互之间总是不能达成共识,便就没有和谐可谈了。
  *^_^*推荐文东新作《道行天下之恶人王》1053939。qidian*^_^*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更新时间2008…10…2 13:48:34  字数:792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读译'从出生到死亡,人类可选择的生路十成有三成,可以选择的死路三成之中有三成,人一生中,因为行差踏错而死的人又是十成中有占三成,这是为什么?因为他的奉养太多的原因。听说善于求生的人,在陆地行走不会遇到兕虎,入到军中也会受刀兵相杀,兕牛的角不会顶到你,猛虎爪子不会抓向你,这是因为什么?因为他还没有进入死地。
  '读感'这一章,讲的人要学会懂得趋吉避凶。
  我们把他引申到个体身命来想,来感受一些道理,人一生中,似乎也是这样一个规律,三分生路,三分死路,还有三分福分。因为享受过多而早亡,便是过份的支配福分,古来帝王,没几个长寿的,便是他们都过享受所致,不是这样吗?这样说起来,人一生,要想惜福,便是要懂知足。不要过份追求享受,自然福缘一生,不然便有可能身入死地,不得好活了。
  善于安排生活的人,他可以让一些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祸事变成好事,通过惜福来保证自己时刻处于生之地,而不入死地,这是大道所向,也是我们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
  奉养太厚,便会致祸,溺爱的后果便是一种恶果,这是我们要谨记,也是老子这一章所说要善于求生,不要过份享受,要惜福,要知足,要懂得从出生到死亡,人类可选择的生路十成有三成,可以选择的死路三成之中有三成,人一生中,因为行差踏错而死的人又是十成中有占三成。
  玄之又玄没有什么,无非是在舍与得之中进行选择。而这个选择,事实说分成三分生,三分死,三分福分,这便是我们在从生到死之中的一个概率。
  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终需无,若能懂得惜福,懂得自足,便多了三分死路,不入死地,一生平安!这便是我们要记得的事。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
更新时间2008…10…2 13:49:20  字数:810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读译'产生万物依道,万物的生长成长则依德,形成各种形状则是物质结构。因此万事万物都是尊从道的原则去创造,依据德的要求去完善。道的尊崇,德的贵胄,不是因为被封被命名而是自然规则自然如此的法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