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由说甚深缘起门中称赞无上上师善说 >

第8部分

由说甚深缘起门中称赞无上上师善说-第8部分

小说: 由说甚深缘起门中称赞无上上师善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明大师以前,藏中周遍纷诤情形。白巴生产于印度,丛生能捕虫,象入其丛,
亦能缠使不能动。如是相,指上述纠诤,非断即常,乱不能决之相。智者,抬印
度大德龙猛佛护之流。尊密意,指佛关于甚深缘起之密意。大仰谓美妙住平南洲
大智者有八:一、龙树,二、提婆,三、无著,四、世亲,五、阿奢黎法象(陈
那、著集量论者),六、法称,七、功德光,八、释迦光。大师随八大论师之后,
数数寻佛之空性密意,因此八师或著因明,或著法相,或著般苦,不仅一面,大
师皆普遍研究,深刻研究,故曰数求。过去藏中诸师多浅尝轻许,大师始为深细
透解之功,特下此三字以明之,大师曾著有偈,自述通达情形,谓初于显教如何
研究次于密教如何研究,终乃会通显密。又著多闻偈云:不知取舍为无明,前灯
破暗由多闻,解脱初程尚不知,如何能至佛陀城。故于弥勒五部论,乃至八智者
所著,不以浅满意。大师遍寻诸论,非校量其是否与己意相合,而惟在求佛密意,
自述经验如此,所以语后人当以印度论藏为可靠。

    己二、以龙猛父于为宗四颂

    次于自他宗  修学众教时  后反以疑网  遍烧恼我意
    尊授记龙猛  释无上乘法  远离有无边  教轨夜开园
    无垢智轮满  无碍游虚空  除边执心暗  映邪说星宿
    吉祥月善说  白  光照显  由师恩见时  我意获安息

    自他宗指八大论师中,中观众及唯识以下诸宗。言诸宗所立基道果,各有不
同,即解释般若经义,亦各不同,专就龙树根本论说,以后著家解释,亦各不同。
大师遍读群书,反增疑网恼乱其心。此于大师、朗忍善释心要诸典,亦可见之。
广且不说,即以弥勒五部而论,二部承认无自性,三部承认有自性。乃至无著五
地品,又谓内识是有,外境是无,又提婆与清辨解释般若意义各别,清辨与寂护
师第所著复不相合。简言之,清辨谓承认外境无,为佛意。法称、陈那、世亲几
皆承认有法实有。龙树、提婆几皆承认有法非实有。无著则实有、非实有并许。
此类大智者所著,第一即难通达。第二、通达以后,又彼此不同;所谓疑网者,
此也。最后大师追踪龙猛,始解此疑。何以故经佛授记释深经者,惟龙猛一人。
其余诸师虽有记别,然有所指。惟龙树为专记解释,无上瑜伽乘离二边、契佛意
者。楞伽经云:谓比丘厥号龙猛,生于南方碑达国内,宏无上乘,遍诸世问,离
有无边,建立中道,登欢喜地,生极乐国,此记包括记名、记地、记教、记证、
记最后。即密相续内,亦授有龙猛记。龙树造六论,其后开显解释者,有提婆、
清辨、寂天、佛护、月称等五人,最善者为月称。因月称破他宗,立自宗著作最
为丰富。故大师虽追踪龙猛,亦可谓追综月称。教执二字,即指龙猛六论。夜开
花、印度产,待月乃开,其色极白。言龙猛、教轨洁白;如夜开之花。虽经清辨
等智慧如日者,花亦不开,必待月称智光如月者,其花乃开。月称所著,具足四
种不共殊胜,即下四句赞;.一、无垢智轮满,言离二边垢,显出中道智圆满无
缺,如白满月轮。二、无碍游虚空,虚空、指佛说一切经教意义。无碍,指说解
释佛意。三、除边执心暗,边执、指断常。依何除边执心暗;依以分别心假名安
立而起之缘起理以除之,边执心暗,如黑夜大地,通达缘起理智,如月舒光,大
地皆明,黑暗皆去。四、映邪说星宿,指其余诸家,如满月当空,众星夺明。吉
祥月即月称名。善说指所著诸论,如根本智论释,六十正理论释,四百颂论释,
放中论颂,入中论颂释。如是等著,

    如白月光蔓,照显龙猛菩萨教轨。照显教轨何者,照显教轨中甚深缘起义。
月称智光照显龙猛教轨,孰见之,大师见之。大师由何因缘见之,由其本师文殊
之恩见之。大师自著通达集有云:我依于龙猛微细智理之正见要点而断疑网,完
全为文殊菩萨之恩。未句我意获安息,亦即此义,安息与疲劳相反,以前在疑网
中,经种种疲劳,令得安息矣;盖叹词也。此颂亦为启诏众生,须以龙猛父子为
正轨。而通达龙猛树正轨,又须依月称著述。又复须依本师勤修而后可得。不啻
直指学习空性一条大道。即以大师平生著作,亦以此赞为第一。再上文所谓师恩,
最根本者为文殊。其余对于学修二类的上师亦皆在内。此又所以教诏后人,应知
师恩及依师之理。

    戊二、获得甚深缘起理

    一切佛事中  语事为第一  彼复因此故  智由此念佛

    此承上文、依师见谛,意获安息而言,世尊一切度生事业,以语事业为第一。
未二句,彼指语事业。此指甚深缘起主义谛。智指一切通达空性者。佛身语意事
业均为利益众生。如身事业、变现种种光明神通,虽为调伏众生,但非究竟调伏;
不过使众生见之发生悦意而已。究竟调伏,仍赖语业开示,使众生悟入解脱。佛
事业广大如虚空,如十一相;一、自兜率降生事业。二、入胎事业。三、住胎事
业。四、降生事业。五、作太子事业。六、出家事业。七、苦行事业。八、菩提
树下事业。九、降魔事业。十、成佛事业。十一、入涅盘事业。此十一种,皆为
调伏众生事业,而非究竟事业。究竟事业,厥为转法轮事业。因转法轮,乃调伏
众生真正究竟之方便。经云:能仁不以水洗众生罪,亦非手除众生苦,非运自证
而施他,说法性谛令解脱。故佛事业以说法为最胜,而说法中,又以说缘起法为
最胜。因不依缘起法,众生不得究竟解脱故。故语事业之为第一,实与说缘起相
关。以一切说皆为显示缘起法故。但因众生根器,有直示缘起,有曲示缘起之别
耳。故一切达空性者,以此见佛。

    乙三、结赞

    一颂

    随彼大师正出家  修学胜教未退劣
    勤瑜伽行一比丘  于彼大师如是教

    总此颂意,因上文由各部门赞叹缘起,此颂总结。大师,指宣说甚深缘起者,
即佛。佛弃王位出家,宗喀巴大师即随佛法而出家,(藏文尚有受戒意)为具戒
多闻,由思修得具定慧之一比丘,此与世亲所说亦正相同。亦所以教诏后人学空
性模范先具戒。次闻缘起法而思维抉择,复习定力,以定力与抉择相扶而入于胜
观,然后以胜观证入空性。文内未退劣,即指多闻,次由思维而成为修习教授。
勤瑜伽行,即指由思所得之教授。此教授,即修习次第,依此次第修习。如是,
即指全文各部门赞叹。初引赞,次正赞,三结赞而言。以是赞叹为敬礼。正文竟。

    甲三、总结——回向  分二
        乙一、以造论功德回向善法
        乙二、勤持教法愿不共护法作助

    乙一、以造论功德回向善法

    二颂

    遇此无上大师教  皆由尊重深恩故
    此善回施诸众生  成善知识摄受因

    此即此无上甚深缘起空义。大师指佛。教即缘起教授。得遇此师与此教授,
皆由尊重之深恩,尊重指本师。言佛力如日,行人如火草,本师如火镜,以镜引
日,草乃发光,故通达佛教,乃至征入佛位,皆赖上师恩德。那若巴云:无师诸
有情,佛名亦难闻,贤劫诸千佛;皆依师而生。尤以能忆念最胜上师恩德,为最
重要。末世诸众生,因未遇善知识摄受,不能入道。故大师特别以此造论功德,
回向众生,俾成善知识摄受之因。

    愿利者教尽有际  不遭恶分别风动
    达圣教理于大师  获得信忍常充满

    利者指佛,佛能利益无边众生故。尽有际,言尽生有边际,即是无际。尽此
边际,愿利者教,皆不遭恶见,恶说之力混淆动摇,正净长住。因此众生以甚深
缘起理,于大师前获得信忍,如是众生,愿常充满三有边际。

    乙二、勤持教法愿不共护法作助

    三颂

    愿一切生舍身命  住持能仁妙教法
    光显甚深缘起性  虽刹那顷不慢缓

    此颂意谓依分别心安立假名而起之缘起法,即是能仁深妙教授,一切生中,
愿舍生命住持此教。如何住持,世亲有颂云:能仁教义总有二种,即是教证。住
持于教,心依教理,不染八风。住持于证,惟勤修习。此为宗喀巴大师对缘起教
所有最大誓愿。发菩提心.可谓大愿矣,但菩提心亦为宏教。若发不起菩提心,
发住持圣教之愿,亦可通达。集云:佛子所发恒沙愿,悉摄住持大愿中,此是世
尊之所说,故我亦如是回向。

    愿胜导者无量难  殷重为心所成办
    由何方便令此增  昼夜专注恒思察

    胜导者,指佛。无量难,谓佛求法,经历无量劫艰难。殷重,有勇猛精进义。
所成办,指甚深缘起教。以何方便,能使世尊经无量艰难勇猛精勤所成办之最主
要甚深缘起教,得以增长;愿不舍昼夜而思察之。

    净胜意乐勤彼时  梵王帝释护世间
    妙黑天等护法众  恒为助伴无暂舍

    净胜意乐,指愿住持增长缘起教之意乐。彼即指住持增长事业。梵王帝释护
世间,即主方神,有十位至十五位。妙黑天六臂护法等字,等取中士护法毗沙门
天,下士护法荡金却嘉。

    大师作此赞已,复书记造论地点如下,由说甚深缘起门中,称赞无上大师世
尊善说心藏。多闻比丘善慧名称吉祥著于大雪山聚中,大雪山王窝得公家旁侧喇
顶静处,又名尊胜洲(寺名)书者求寂虚空吉祥。

    此颂有五吉祥圆满:一、赞说吉祥圆满为佛。二、所赞吉祥圆满为缘起。三、
地吉祥圆满为喇顶。大师得佛护秘岌札巴布打巴底打,于此证入空性立作此赞。
著者吉祥圆满为大师。五、书者吉祥圆满为求寂虚空吉祥。

    师云,此颂传承教义,得于颇邦喀大师,未曾退失,谨遵师命,尽量传授于
汝等,愿正教长住汉土,教法宏昌。

    师义云:缘起教为得圆满佛陀正因。人皆希望速即成佛,成佛最速为无上密
乘,修无上密乘最要者,为大菩提心与甚深空义相融不离。一者须于身心中确实
生起。欲发菩提心先须修大悲心,修大悲心又当先发出离心,发出离心,在能观
苦,观苦由粗分恶道苦观起。恶道苦不易观,须先观死无常,观死无常须观死来
无定期,观死来无定期,须从教理与事实两方寻求决定,死来无定期,心虽生起,
未必乐于修法,又须观人身难得。人身难得之心一生,则易生起求法意乐,求法
意乐既生起已,又须依止上师,若不依师即不知由何修起,或谓依教典可修,不
必依师。依教典修,虽亦有利然缺上师加持,不能生起通达。依师之先,又须有
择师之智慧,一经择定,决不生疑,能依弥勒庄严经论所说师相极好,至少亦须
五德:戒、定、慧、通达真实(至少亦须闻所成慧以上)、慈心、悲心。复有尤
要者,为能开示显密全体教法之师,上根得此师,自能迅速成就,中下根,亦能
将整个成佛教法植下种子。既得师后,即当如理依止,简言之,一、心依止,二、
行依止,于师之所教授,自难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