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

第341部分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341部分

小说: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檬湾饶材岱鹨惶斓酵矶荚诮萄В炖治薇取U庹娴模皇羌俚摹K萄Т永疵恢卸希桓鋈艘步趟礁鋈艘步趟痪腥耸嗌伲挥幸欢ǖ氖奔洌挥幸欢ǖ某∷饺怂徒蹋桓霾豢展U馐悄7兜慕淌Γ湫偷慕淘保美鲜Γ∪娜獾慕棠悖挥幸凰亢恋淖运阶岳挥小0镏憧颍镏忝餍募裕镏慊毓樾缘隆D憧炊嗫炖郑〈蟪私汤锓鸪K担捌腥谥Γ钜磺兄谏断残摹保ㄏ渤渎U馐钦娴模坏愣疾患佟�

  下面“观无住,见《唐译》。《魏译》作空无”。康僧铠的本子,跟《大宝积经》里面都翻作空无,跟观无住是一个意思。“表经中: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这是下面的经文,我们都留到在下面讲。这些经文其味无穷。“亦表法藏永劫因行,说空、无相、无愿之法”。这个名号里头,也代表阿弥陀佛在因地,五劫修行,这因行;说空、无相、无愿,这也是大乘佛法的三法印,我们留着后面再学习。

  “神通华,表从神通力,集万行之德华,以自庄严,具足方便,成就众生。如经云:游步十方,行权方便”。他代表这个意思。自己成就跟帮助众生,不能没有神通力。神通力的范围无限的广大。“神”这个字,你看,我们常说中国文字是智慧的符号。我们从这个字的左面看,左面是个“示”字,你看那个字,用篆字来写就很清楚。上面一横短,下面一横长,这个在古时候的篆字是上。下,上面长,下面短,这是下。这是上字,上字下面有三条垂下来的,这个意思代表上天垂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然现象。“示”代表自然现象,你看到自然现象。这边是个“申”,申用篆字写,你就看到好像三个关口,这三个关口你都通过了,这就是通的意思。合起来的意思,你能够通达自然现象就叫做神。所以宇宙大自然现象,你都知道,你都明了,这叫神,是这个意思。“神”跟“通”,这个通达意思相通,所以常常连起来用,叫神通。你能够通达一切法,你有这个能力。这是什么?这是智慧,只有智慧才能通达,知识不行。知识作用不大,它有局限,而且有后遗症;智慧没有,智慧处理问题没有局限,而且没有后遗症。现在这个世界用知识,不用智慧。凡是用智慧的人,心是清净的,心是定的。所以佛法里面用龙象做代表,“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他用龙象。龙咱们没见过,象见过,你看大象那个样子就像入定。站着,四平八稳,走着,慢慢的,一步一步,它都在定中。行住坐卧你看到它,它心都定,菩萨要以这个做典型,要常常学到。时时刻刻心清净的,心是定的。定生慧,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反应的是智慧,不是知识。

  所以人不能心浮气躁,心浮气躁,老师不要你,真正好老师传道的,他不要你。为什么?你学不会。老师看到你的沉静,看到你的稳重、稳定,这个人是个材料,这法器,他真的会帮助你。你不想学,他也想办法让你学。为什么?他为的是传道,他不是为的某一个人。重要的是正法大道要有人承传,这个重要。遇到这种人决定不会放弃,要成就他,跟自己没有关系,要把道传下去。这叫大慈大悲,对正法负责任,对一切众生负责任。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明天我们从“光英”这个地方学起。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九十七集)  2010/8/5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09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一十二面最后一行,从当中看起:

  “光英,表光明英发。又经中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等,光中极尊,是光英义”。十六位在家菩萨,这个光英是第六位,第六位光英菩萨他是表光明英发。本经里面称赞阿弥陀佛,为“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最后讲到“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些赞叹是诸佛如来对阿弥陀佛的赞叹,赞叹到极处。光也是代表智慧,都是代表我们自性的性德。

  下面一尊“宝幢(见《唐译》。《魏译》作智幢),表智慧殊胜犹如宝幢”,多半都是赞叹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也有赞德能,也有赞叹相好。性德无量无边,佛为我们介绍的时候把它归到这三大类,无量的德能总不外乎智慧德相。“智上,见《唐译》。《魏译》”,菩萨名号翻成“慧上”,翻作慧上,他代表经中“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这是经中赞叹无量寿佛五种智慧。总的来说,“如是无上妙智,超出一切,故名智上”。五种智最后一句威德广大不思议智,是赞叹到极处。经中所说的赞叹阿弥陀佛,我们就晓得,赞叹自性的性德。一部《无量寿经》,或者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字字句句都是赞叹性德不可思议,能不能赞叹得尽?赞叹不尽,这是真话。即使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以无量劫的时间共同来赞叹,都说不尽,所以自性的功德真正不可思议。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这桩事情唯证方知,我们真正证得了,你就晓得。没有证得,无法想像,他想不到,他也说不出;证得的人,说实在的话,他也无法思议。帮助一切众生这叫弘法利生,帮助一切众生能说得出的也是少分,但是从这些少分,希望他自己能修能证,证得的时候这就圆满了。

  下面一位“寂根”,《会疏》里面的解释,“寂灭境智,诸根清净,故名寂根”。寂是说的定,自性本定,六祖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他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这句话就是讲自性本定,有没有动摇过?没有。动摇的不是自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就动摇了,为什么会有一念不觉?这一念不觉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这在大乘教里面叫根本大问,这个问题叫根本大问。佛告诉我们,这桩事情没有原因,也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你要问什么时候有?所以,佛用了一个名词,用得非常巧妙,这微微一动叫无明,佛说这个现象叫“无始无明”,这无始两个字妙极了。我们初学佛的时候,以为佛说这两个字,大概是时间太久太久说不出来,我们说千万年、亿万年、亿兆万年大概都说不出来,就说无始吧!我们把意思错会了,无始不是这个意思。再长的时间,佛也能说得出来,如果说不出来,佛怎么可以说是一切智?无始的意思很简单,没有开始这叫无始,这个妙,妙极了!怎么没有开始?明明开始了。我们这个十法界依正庄严、六道轮回从哪来的?不就从无始当中变出来的吗?虽变出来的,因为它不是真的。就像我们作梦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有无量无边的境界。你常常作梦,有没有两次梦相同的?没有,从来没有两次相同的。也许有两次相同的,那就是感应的梦,会梦到同样一桩事情,感应,一般作梦不可能有相同的现象。那问你,你的梦是几点几分几秒发梦的?你也说不出来。你要问佛,佛告诉你,无始作梦,为什么?它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说叫无始无明。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迷了。觉了没有这个现象,迷的时候有现象。好比我们一个人工作时间长,很累了,很累的时候,很疲倦眼睛就会看到一些不正常的东西,所谓眼花了,不是你真看到,你以为看到,实际上是眼花,疲倦了。不过凡人在这种现象当中,也很容易让一些灵媒藉着你的身体来附身;人在精神饱满的时候,他不敢。人在极端疲倦的时候,他很容易侵入,藉你的身体来附身,会出现这些事情。但是我们晓得,无始这两个字就不是真的,根本没这桩事情。

  所以六道,佛常常用梦境来做比喻,《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形容它的现象。“如露亦如电”,这是说形容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短暂到什么时候?短暂到生灭同时。这个事实现象,《还源观》上讲得清楚,我们讲刹那生灭,刹那的时间太长了。《仁王经》上跟我们说一弹指有六十刹那,这是佛的方便说,一刹那有九百生灭,刹那不是太长了吗?一刹那里头有九百个生灭。如果我们要想到,弥勒菩萨跟世尊对话当中所说的,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现在我们时间用秒做单位,一秒钟我们总能弹到四到五次。如果弹五次的话,照这个速度来算一秒钟多少生灭?一千六百兆。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这个生灭现象你如何去理解它,它太快了。所以大乘教里面讲到究竟,告诉我们“活在当下”,这句话是真的一点不假。告诉你时间不是真的、空间也不是真的,迷的时候好像有时间、空间这个现象,觉悟就没有了。没有时间,就没有前后,过去、现在、未来你全都看到了。没有空间,距离就没有了,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国土,在哪里?就在此地。《三时系念》中峰禅师说得有味道,“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净土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我们这里,我们这个地方就是极乐世界。这个话的意思告诉你,没有时空,在一真法界里头没有时空。所以寂是自性本定。灭是灭什么?佛法里面讲的三大类的烦恼,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统统都灭掉,都没有了,这是什么境界?至少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那个里面的大众,个个都是把这三大类的烦恼统统断掉,也就是我们在《华严经》上常讲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都达到这个境界,这叫寂灭境智,心地清净寂灭,智慧现前。清净心像一面镜子一样,能照遍法界虚空界,再微细的,现在讲的量子,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性的本能、自性的智慧,所谓法尔如是。诸根清净,所以叫寂根,它表这个意思。

  “《甄解》云:境智寂灭,根本严净,云寂根”。意思跟前面讲的都差不多,根本都是讲自性,严是庄严,净是清净,庄严清净,所以这个德号称为寂根。看这个德号,全都是法身菩萨、等觉菩萨。“今据本经中《真实功德品》云: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正表寂为根本,照用无穷。照而常寂,故表寿命无量”。前面表的是智慧无量,这表寿命无量,这从德上讲的,性德上讲的。无量无边的德能,寿命是第一,如果没有寿命,这一切都落空,有寿命你才能享受,它才会起作用,没有寿命就不起作用。受用是谁在受用?我,不是这个身,真我出现了。真我是什么?灵性就是自性,自性才是真我,自性能生万法,自性具足无量智慧德能。我们学佛,学佛最后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把我找回来,真我找回来。别再执着假我,我们要把真我找回来,假我也在真我之中,好像真我是我们一个人身,假我是什么?假我是身上一根汗毛,是身上一个细胞。我们现在忘掉了,真我忘掉,把一根汗毛当作我,把一个细胞当作我,就这么回事情。在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用大海做比喻,把大海比作自性,我们这芸芸众生是什么?是大海里面起一个水泡,浪花一冲水泡就很多,一个水泡个个都执着它是我。什么时候水泡破掉了,才晓得大海是我,水泡是假我,大海是真我,才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