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4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ǎ腔郏衬站兔挥辛恕K浴胺衬瘴蘧∈脑付稀币媒涠ɑ郏腔垡豢占逶探钥眨镏谏唷V腔劭酥笤傺Х牛胺盼蘖渴脑秆В鸬牢奚鲜脑赋伞保酥腔垡院蟮氖虑椤V腔勖挥锌笸妨礁瞿阆胧裁捶椒阋驳貌坏健K韵衷诤芏嘌Х鸬娜瞬荒艹删停裁丛颍克亚懊媪阶袅耍幽睦锟迹看印胺盼蘖渴脑秆А笨迹阊Ф辔拧U馇巴访挥谢。帽雀撬牟愦舐ィ谝弧⒌诙忝挥校拖敫堑谌悖峁且槐沧佣悸淇眨疾荒艹删停览碓诖说亍U馐侨甯蓝枷蚍鸺已Ю吹摹�
守规矩就是持戒,决定不能够躐等。你看中国从前教学,从哪里学起?《弟子规》学起。《弟子规》不是叫小孩念的,也不是叫他讲的,也不是讲给他听的,《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父母把它做出来给婴儿看。小孩一出生,眼睛睁开,他就会看,那个小耳朵他就会听,他已经在学习、已经在模仿。你不能瞧不起他,他无知,他什么都不懂。其实他懂得比你多,真灵光,耳濡目染,他全学会了。他虽然不会说,他什么都懂。所以父母、大人在婴儿的面前要很小心谨慎,让他看到、听到、接触到的全是正面的。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要叫他看到孝悌忠信,看到礼义廉耻,看到仁爱和平,听到也是这些,接触到的都是这些,这养正,童蒙养正,这养正的根,三年。三年一千天,婴儿没有妄念、没有杂念,那个根扎得多深,所以才有谚语说“三岁看八十”。这一千天扎的根,将来无论在什么逆境里面去接触,他都不会变坏,他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善恶。这种教育,给诸位说,只有中国有,所以中国世世代代出贤人、出圣人,道理在此地。
古代,历史上记载的,周家三太做得最成功。文王的祖母太姜,就是王季的母亲,王季是他父亲;他自己的母亲,自己母亲太任;自己的妃子太姒,生武王、周公,都是孔子最佩服的圣人。那个不是小孩生下来,是怀孕的时候,自己就开始用正面的影响胎儿。从怀孕开始,叫胎教,那根真是扎得深。这种教学的方法,这是家教,一直到满清末年,一般大户人家还是用这个方法。以前学校少,女子读书的机会不多,但是都会教小孩,都懂得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都懂,没有一个不懂,而且都能够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她都做到,所以她很会教。
小孩六、七岁上学了,老师教他。老师真负责任,老师所教的老师都做到,他做不到他不能教小孩,老师做儿童的榜样。老师有德行、有爱心,有善巧方便的方法,诱导这些小朋友。家长请老师,得到处去打听,真正好老师,礼请。请来先拜师礼,家长要拜老师,对老师要行大礼,三跪九叩首。老师接受家长这样的大礼来对待,他要不认真把小孩教好,怎么能对得起家长?尽心尽力去教,跟现在学校不一样。学生看到家长,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祖父母对老师都三跪九叩首,这学生还能不听老师的吗?还能不尊师吗?不可能,这上行下效。你看父母对老师多尊重,老师在学生心目当中跟父母没有两样,是平等的,孝顺父母也得要孝顺老师。所以诸位如果看看中国这些古礼,你就晓得从前的人真不一样。几千年来,礼义之邦,是真的不是假的。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没有不佩服,对中国。几千年来,永远维持大一统,这是人家最尊敬的。你看欧洲,罗马帝国亡国之后,始终不能统一,分裂了。只有中国人统一,一直到现在还是统一。这个统一非常可贵,说明什么?说明这社会和谐,人民团结,这是高级高度的文化。
有大智才有方便,随宜设施,宜是需要,当前的需要,定出一套方法,适合于当前需要。今天整个世界的动乱,原因是什么?我们一般教育把做人的教育忘掉了,没有教人做人,教育只着重技能,只重视将来长大去谋生,这在中国不称为教育。所以我初出家的时候,在台北圆山临济寺。初出家,小和尚,寺院里面都分配有工作给我们做的,我的工作是扫院子,大门口,三个师兄弟,每天早晨大门口扫地。那个大门口是树很多,每天落下的叶子,这扫地。有一天在扫地的时候,看到有四个学生。我们那个寺庙后头有一条路到圆山公园,那条路进去,没有人守门,没有买门票的,大门是有门票的,所以晓得这个通道的,他们就从后面走。我看到这四个学生,一面聊天一面散步,上山去了。我很感叹说了一句话,“可惜!这年轻人没学过教育。”这话被他们听去了,马上转过头来,找我了,质问我,“你刚才说什么?”我就说了,我说“很可惜,没有受过教育。”他很生气,“我们是台湾大学法学院四年级的学生,你怎么说我没受过教育?”我听了这个,“原来是大学生,我小看了你们。好吧,我就向你们请教请教。”我说“什么叫教?什么叫育?什么叫教育?你把这三个问题讲给我听听。”我这一问,把他们就考倒了,他真的说不出来。那个时候的学生不错,还很谦虚,他反过来向我请教,态度很谦和也很恭敬,我就把《礼记》里面的解释讲给他听,他没有学过。
以后他问我,他说“那我们现在的大学算什么?”我说“大学最好换个招牌,高级技术研究所。这个招牌很适合你们。你们不但高等教育没学过,小学教育也没学过。”他觉得很奇怪,小学教育?我说“你会吃饭吗?”“这吃饭谁不会?”“哪有那么简单?我摆四个菜给你,这四个菜的方向,按五行、按方位,你能摆得出来吗?”不会吃饭,你没学过。我说“扫地,你学过吗?洒扫应对,小学教育,你没学过,穿衣吃饭都不会。”我说那叫学校,那叫教育。所以这学生都很不错,那个时候,几乎六十年前了,那学生都不错,都很能接受。现在我们遇到不敢讲了,那要惹火的时候,他给你动武,我们受不了。这就是教育出了问题,不会做人。所以现在许多博士学位念到了,找不到工作。许多公司行号迫切需要人才,知道他们能干,他不会做人,不敢用他,这是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弟子规》的教育,《感应篇》的教育,做人的教育。你会做人,你又会做事,谁都喜欢,哪个老板都喜欢用你。
今天我们讲随宜设施,伦理、道德、因果、宗教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跟人讲,人家听到也点头,可是没人相信,没有人敢实验。在今天这个社会,要做好事,要做示范点,那就是好事。示范点从哪里做起?从自己做起。自己个人,就是人的示范点。这个点做出来了,你再做家,你把你家庭做成一个示范点。现在是小家庭,这社会上许许多多小家庭你们做出榜样,让别人来参观、来看看,你们家庭日常生活起居,一家和睦,一家亲爱,一家互助合作,把它做出来。那你有个公司,无论公司大小,你把公司做成一个榜样,所有公司的榜样。这是什么?这是菩萨。你个人做到了,你成了菩萨。你把家庭治好,这菩萨家庭,你的家人都是菩萨。你把一个公司行号带好了,那公司行号是菩萨公司,不会蚀本,挺赚钱的。北京一个做企业的,胡小林居士,他认识我之后,我就教他这个方法,把三个根做到,自己先做到,然后影响家庭,最后搬到公司去,做得很自在,做得很成功,那是个好样子。青岛也有个企业家,刘克成女士,也做得非常成功。那都是样板,都是典型。你听了传统的这个文化教育,然后你再亲自去看看,你看人家怎么做的。
中国儒释道三家,都重视行、证,不能止于信、解,后头没有行证,那就变成学术,变成玄学,变成知识,不是智慧。你能把所学的都做到,落实在生活,你在生活上得利益,身心健康,烦恼轻、智慧长。落实在家庭,这家庭幸福;落实在事业,这事业顺利。你影响到你的邻里乡党,你居住的这个区,小区,一定是和谐,小小的礼义之邦就出现,和谐社会看到了。几年下去之后,你的影响愈来愈大,可能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榜样做出来了,模范做出来了,再扩大,会影响全世界。为什么?全世界都需要,找不到地方,他来看看,他就真想学了。全世界的人都会到你这个地方学习,这个功德就大!不要小看,菩萨事业,叫随宜设施。
“方便有二种”,第一个“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证”,对于“万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像这些经义要深解。我们理解不够深度,所以你不能落实;深解之后,你自然就落实了。落实是什么?你就做到了。你不是在读经,不是在研究经,在行经。把经教的理论变成思想,把经典的教训变成我的行为,你这才叫契入。解空不着相,你才证得,这个证得是如来讲经的真实义,你体会到了。你着相,体会不到,如来真实义你不懂。如来真实义就是自性里面的蕴藏的真理。
第二,“以实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须方便诱引群生,令其渐悟”。这个第二是帮助度人,第一个是自利,第二个是利他。利他,这个实相理太深了,就是前面讲的“深解空而不取相”,这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自己得到了,要帮助别人。帮助别人要有方便、要有耐心,有耐心、有方便。这个方便是什么?方便自己做到,要常常讲,对家人讲。工作,家人有工作,小孩上学去念书,放工了,下课了,早晚吃饭,休闲的时间,讲给大家听,把经教里面这些道理讲给大家听。佛陀教我们怎么去生活、怎么去工作,这些教训,大家都明白了,看你做,做得这么自在,真有受用。这个有受用就是,生活、工作再忙,他也很悠闲,没有烦恼,快乐,没有忧虑,这长智慧,谁不欢喜!哪里学来的?传统教育里头学来的,这大家才知道传统的东西好。你没有做出样子来,你讲给他听,他不相信。最有效的方法,我们的日常生活,你看简单,一丝毫不浪费。居住的环境虽然小,整洁,不要太大,太大什么?收拾房间要浪费很多时间,要浪费很多精力,愈简单愈好,愈简单愈快乐。别人住大房子不要去羡慕,为什么?那很苦,住大房子受罪,要用多少精力时间去照顾这些房子,不值得。人家家里有花园,我家里有菜园。菜可以吃,统统都是有用处的,与我生活有相关的。做出来,身体健康快乐,一天到晚欢欢喜喜,这一点就很难得了。
你看现在人,有几个人一天常露到笑容?都是愁眉苦脸。你就晓得,他情绪多不好。他看到我们一天到晚欢欢喜喜。我在美国住的时候,有一天邻居来访问我们,问我们,你们是干什么的?就是从事哪一个行业的,为什么你们天天这么快乐?他问我这个事情。我们就告诉他,我们是学佛的。他不懂。学佛,佛是宗教,我们是学佛教的。他说佛教是什么?你们学的是什么?我们学净土。净土是什么?极乐世界,我们学快乐,我们学清净,我们学健康长寿。他说这些东西我们都需要。好,欢迎你来学。我们有个小道场,他们都是基督教徒。我说你们星期天上教堂,星期六上我们佛堂,没冲突,你们跟上帝是父子关系,你们到佛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