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4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鼋菜媸笨梢宰撸胧裁词焙蜃呔褪裁词焙蜃撸攵嘧〖改暌惨坏愣疾话拢颐俏裁床桓桑慷杂谡飧鍪兰涿挥幸凰亢亮袅担谡飧鍪兰渥∫惶欤鸵镏谏欠褚惶欤飧龇窬褪墙萄В萄鼙W∽约翰换岫槁洌簿褪潜;ぷ约翰簧搿⒉簧衬眨庹嬲;ぷ约海材芄焕嬷谏饺涿赖暮梅椒ā�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深禅定就是三昧,悉睹无量诸佛就是见一切诸佛。“住深禅定者,安住于深妙之禅定。《会疏》曰:深定者,所住三昧微深幽玄,非二乘及初心菩萨所能为”。二乘是阿罗汉跟辟支佛,他们所住的三昧,《楞严经》上佛告诉我们叫九次第定,这个九从哪里来的?九从四禅八定来的,四禅八定就是下面讲的初心菩萨,初发心的,他还是凡夫,没有出六道轮回,他们修的定功夫浅,叫四禅八定。他修到初禅,他就有能力上生初禅天;修到二禅,他就能生二禅天。所以三禅、四禅,再往上去是无色界天四空定,所以四禅跟四空定合起来叫八定。四禅八定实际上只有八定,并不是四禅之外有个八定,不是的,八定里面包括四禅。这是世间禅定,为什么?他们没有脱离六道轮回。八定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处天所修成的,得这个定,那个定的力量很强,时间也很长,他入定的时间八万大劫。我们这个地球、星系,太阳系成住坏空八万次,成住坏空一次是一个大劫,成住坏空八万次,你看他的定功才消失,这很了不起!这些我们都称他作圣人,六道里头的大圣。
可是八万大劫还是有时间性的,时间到了,他的定功失掉,还是要搞轮回,六道里头还要搞流转,这个不究竟。所以聪明人他再提升,修更深的禅定,到第九定,第九定就超越六道轮回,证阿罗汉果、证辟支佛果。辟支佛比阿罗汉的定功又要深一个等级,这超越六道了,但是没有超越十法界,还在十法界里面。辟支佛上面是菩萨,菩萨上面是佛,这叫四圣法界,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在十法界里面虽然成佛,没见性,这诸位要知道;他要见性,明心见性,他就不住十法界,十法界没有了,他就住一真法界去了。所以天台大师说十法界里面的佛,在六即佛里面讲“相似即佛”,他很像个佛,不是真佛,必须要把无明断掉。十法界里面的佛,无明还没断,无明断掉他就是真佛,他不是假佛,十法界没有了,他住实报庄严土。诸佛如来的实报土也是自己的实报庄严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没有了。十法界是唯识所变,一真法界里头只有心现没有识变,所以他那个境界里面,一切都保持着永恒,人无量寿,花草树木也是无量寿;人没有生老病死,花草树木亦如是。佛在经上常讲,十法界里面它不是真的,它常常在变化,有情的动物有生老病死,树木花草有生住异灭,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都不是真常,它是无常的。但是一真法界是真常,因为它那里面住的人已经转八识成四智,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他没有起心动念,所以这个现相它永恒的,它不变的。宗教里面讲永生是指这个地方,这是真正的天堂,我们佛法称那个地方叫极乐世界,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说,“又《甄解》曰:唐译云一切种甚深禅定”。这底下有解释,“一切种者,谓一切种智。全理之事,故云甚深”,这是解释一切种,一切种就是一切种智。“佛”这个意思,佛是从印度梵语翻过来的,佛陀耶,它里面主要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觉的意思,第二个是智。智是体,觉是用,有智才会有觉,没有智他就迷了,他不会觉。智有三种,第一种叫一切智,第二种叫道种智,第三种叫一切种智。阿罗汉、辟支佛,他们证得的是“一切智”,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假的,不是真的,《般若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谓万法皆空,这是一切智,知道一切万法相有性空,这阿罗汉知道的,所以阿罗汉对于六道没有留恋,不再分别执着,他超越六道了。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些法他不知道,阿罗汉不知道,阿罗汉只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假的为什么会现?这个道理他不晓得,菩萨知道,菩萨比他高。菩萨知道,叫“道种智”,道是道理,种是一切法,这种种法什么道理发生的,为什么会有,为什么会有六道,为什么会有十法界,为什么会有这些因果报应,这些道理阿罗汉不知道,菩萨知道。所以菩萨智慧比阿罗汉高,菩萨有道种智。佛证“一切种智”,一切就是一切智,种智就是道种智。一切智跟道种智是一不是二,菩萨还把它分作两截,有体有用,一切智是体,道种智是起用,他还有体用,不知道体跟用是一不是二。到佛才知道,真正完全明白,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是一体,这是一切种智,佛所证得的;也就是说,明心见性的人他证得,他知道一切法是一体。所以他的心是平等的,他的慈悲是普遍的,没有厚薄,这才到究竟圆满。所谓是全理之事,全事之理,理跟事是一不是二,这叫甚深,是声闻、缘觉、菩萨都没有能证得,只有佛才能证得。
“故知深定,实是理定,非仅事定也”。简单的说,佛对于一切人、一切事物,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叫成佛。这桩事一切众生共有,不稀奇,所以大乘经里佛常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要你把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执着放下,你就是!你放下了执着,我们对一切人事物不再执着,你就是阿罗汉,你就证得阿罗汉,你就超越六道。六道什么原因来的?执着来的,没有执着就没有六道。没有分别,不分别了,四圣法界下面三个阶级就没有了,声闻、缘觉、菩萨,不分别就没有了。不起心动念,十法界的佛也没有了,这就明心见性,回归自性。所以见性是真的回归自性,回归自性才叫理定。自性是理体,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这个理体变现出来的,你全都明白了,你在这一切现象里面,十法界依正庄严里头,再也不会起心动念了;起心动念都没有,当然没有分别执着。
那我们要问,这些人应化到我们世间来,像释迦牟尼佛应化来的,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应化到这个世间来,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他有没有起心动念?给诸位说,真的没有。当年示现在人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没有两样。佛有时候很欢喜,有时候也愁眉苦脸,那不是起心动念吗?不是。那是什么?那是感应,众生欢喜的时候佛就欢喜,众生忧虑的时候佛也忧虑。这桩事情,我们可以从日本江本博士水实验里得到信息。他做这个工作做了十几年,他的实验室我去参观过两次,那是真的,一点不是假的。水是矿物,你看这样一杯水,这么一杯水,矿物,通过科学的实验,证明了它会看、它会听,它懂得人的意思,它的能力比我们强,为什么?它能认识各种不同的文字,我们还没有办法,无论哪一国的文字,你给它看,它统统认识,无论哪一国的言语它都听得懂,比我们强多了,我们不如它。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它都知道,我起心动念它知道,你起心动念它也知道;再跟你说,蚊虫蚂蚁起心动念它都知道。我们欢喜,它也欢喜,显出来的结晶非常之美丽;我们心里面有忧愁、有忧虑,它也忧虑,显示的画面很难看。这是什么?我们讲自然的反应,众生有感,水有反应。咱们众生有感,佛菩萨也有反应。可是水的反应,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看见,佛菩萨在世间的反应,让我们直接就感受到。他真的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完全是感应道交。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这个事实真相就是物质跟精神永远分不开。因为物质里头有精神,所以任何物质都有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性德,自性里本有的,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自性的。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跟诸佛如来同样的智慧,佛有,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有能力,万德万能,我们也有。万德那个万是形容,不是数字,那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德能,我们统统有。第三个是相好,我们也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相好。可是我们现在一样都没有,智慧也没有,德相也没有,这什么原因?佛是一语道破,“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换句话说,因为我们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好了,这三种障碍把智慧德相给障住,不能现前。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为什么?它是假的,这个东西本来没有。你肯放下,你的智慧德相就恢复,一切种智就现前,你对于万事万物确实不会起心动念,这叫理定,也叫性定,自性本定。惠能大师明心见性的时候说过,“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就是理定,自性在一切法里头没有动摇过,所以自性本定。学佛没有别的,回归自性而已,自性里头有圆满的智慧德相都能现前。
下面引《净影疏》说,“住深定门,起行所依,无心往来,直以三昧法门力起,故须住定”。这是先讲为什么要住定,住定的先决条件是起行所依,无心往来。起行是什么?这个行是六度万行,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包括我们从早到晚这一生当中所有的行为,要依什么?要依无心,这个无心就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起心、没有动念,要依这个。谁能做得到?法身菩萨他们做到了;换句话说,十法界的人不行。明心见性就超越十法界,他们全都行,都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在世为我们示现的是这样的,六祖惠能大师也是这样的,在我们中国佛教史里面所记载的,宗门教下有几千个人,不在少数,他们都是这个境界。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要学什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学一个不用妄心。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都是妄心,你要不用妄心那用什么?不用妄心就是用真心。真心是什么?真心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我们用妄心,真心就不显,就显示不出来;不用它,真心显出来了。妄是假的,它不是真的。
妄心要不要去除它?不需要,你除它还是妄。佛在《楞严经》上举的比喻,我们人站在太阳底下,把我们人当作真心,太阳照的那个影子当作妄心,你要不要把那影子去掉?影子决定去不掉,你去影子多费事,愈来愈糟糕,妄上又加妄了。妄心怎么样?不管它、不用它就完了,就没事,你别去理它。它碍不碍事?不碍事。你想想,你在灯光下、阳光下,影子有没有障碍,有没有碍你的事?你何必要去管它?所以用真心。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用真心,就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着衣、持钵、乞食,用在坐禅,用在讲经教学,用在应对,他用得多自在!这是我们要学的,学佛就得从这里学,没有妄心、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为什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是说这个梦幻泡影根本就不存在,你管它干什么?而且它们不碍事。不碍事为什么变成碍事?你里头加上分别执着就碍事,不把妄想分别执着加上去,它什么事都不碍,为什么?它是假的,它真的像个影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