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

第460部分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460部分

小说: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慷枷嗟笨晒郏乇鹗羌霉霉至亢艽蟆D憧戳苏飧龃牵憔拖盟谏畹敝卸嘧栽冢肥瞪魄煞奖愕搅思Γ镏谏颍镏谏赝罚暗贾谏隙裥奚啤!痘乖垂邸防锩姘颜庑┑览碚媸墙餐赋沽恕N颐侨舜幽睦锢吹模看右荒畈痪醵吹摹J裁词焙蛴姓庖荒畈痪酰扛憬舱婊埃堑毕拢辖参奘肌N奘颊飧鲆馑疾灰砘崃耍芫煤芫茫也坏娇冀形奘迹馐俏颐且话愠跹说慕馐停及阉馐痛砹恕N奘颊嬲囊馑己芗虻ィ褪亲置嫔系囊馑迹挥锌迹饨形奘肌U娴拿挥锌迹驮诘毕拢褪堑毕乱荒睢5毕抡庖荒钇鹄戳耍钅钕嘈侍饩统鲈谡飧龅胤健D钅钕嘈绻急3衷谝荒睿蔷褪鞘当ㄗ贤粒绻睿罹陀蟹直穑罹陀兄醋拧R荒钍夭蛔。钇鹄戳耍罱幼爬戳恕S卸罹陀兴氖シń纾腥罹陀辛缆只兀毕抡飧鋈罴负跏峭钡模俣忍炝恕�

  为什么会有现象发生?《还源观》上告诉我们,这是自性里面的本能,自性里头有圆满的智慧德相。惠能大师见性,把这个信息为我们透露出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句话说出来了。没有缘的时候,就是讲没有一念不觉的时候,它什么都没有,所以自性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有这一念发生的时候,就能生万法。万法的出现是同时的,没有先后,确确实实像我们现在用幻灯片一样,幻灯片放在放映机里面打在银幕,你把灯一开关,整个画面是同时出现,不是有先后,没有次第的。现在佛经上这个说法,逐渐逐渐被现代量子力学家承认了,所以现在的科学发展跟佛经是愈来愈接近,这好事情!钟茂森居士这个月初在悉尼(雪梨)参加几位科学家的报告,他听到的一些精彩部分节录下来,他写了一个报告。明后天我们就可以印了在柜台上结缘,诸位好好看看,跟我们讲的这个经非常接近。不过他们不知道有个自性,所以还用一个神。他说有个真神,用这个来做代表,都是真神的意思,真神的安排。其实不是的,是自性法尔如是。佛经上讲得有道理,法尔就是它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性德的流露。他们说的神就是佛经上讲的自性。

  你看从一体,这一体就是讲自性,“自性清净圆明体”,贤首国师用这个名称,意思很好,讲得很完整。自性圆,“圆”是圆满,没有欠缺;“清净”,永远没有染污,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它怎么染污?染污不到,这性体。圆是讲里面的德相,我们现在讲能量、信息,这个信息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明”,明这个字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这就说尽了。所以没有缘的时候它存在,它没有痕迹,到一念不觉,一念不觉是极其微细的波动现象,这个波动确实是没有原因的,从这个一动,现象就出来了,所以起二用。这个二用,一个是正报,一个是依报,正报是自己,依报是宇宙。这极其微细一动,两种现象出来了。这两种现象都有三个特性,这个要知道,正报现象是自己,依报是我们生活环境,换句话说,所有一切现象,不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它三个特性。第一个“周遍法界”,念念都周遍法界。念头是阿赖耶的三细相,物质是阿赖耶的境界相,都是波动产生的,所以这个波动它都周遍法界,这才知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第二个“出生无尽”,出生无尽这就是讲到阿赖耶识,有分别、有执着,第六识、第七识它起作用,出生无尽,就像万花筒一样。第三个现象,“含容空有”,就是我们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无论是物质现象、是精神现象,原本都是遍虚空包法界的。所以我们的心量小是错误,不能包容,这是绝大绝大的错误。这是什么?所有一切烦恼、罪孽的根源。我们要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是因为你不知道万物跟自己是一体,这叫迷,是惑,迷惑。所以你在这个境界上,无论是物质或是精神,它起贪瞋痴慢,这道理在此地。

  了解之后,虽然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人家有这个本事,他了解、知道了,他不起分别执着。这就是菩萨应化在世间,叫游戏神通,来帮助一切大众。我们相信在中国佛门里面现相来帮助人,在其他的国家地区他也会示现。在中国,地方这么广大,人口这么多,我相信他也常常来示现,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他。实在讲他也不需要我们认识,为什么?人家名利不沾边的,要认识干什么!都是在帮助一些有缘众生,谁跟他有缘,我们不知道,他知道,因为他的心清净。诸位要知道,清净心生智慧,他有无量的德能,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神通自在,他没有障碍,过去、现在、未来,这里面的障碍他全都没有了。我们好像觉得这一生一世,生生世世时劫很长,在他什么?他看到你在作梦,连续做了好几个梦,他看得很清楚,同时连续做好多个梦。当你有意想觉悟的时候,这个意念很重要,这个意念就是缘分,心里真想觉悟,他就真帮助你觉悟;心里不想觉悟,他不能帮助你,为什么?你没有这个念头,他帮助你,你不会接受。你有这个念头,这个念头很强,那感应就非常殊胜,真的会帮助你。

  近代一个人,这些神奇的事情,昨天我跟诸位报告了,金山寺的妙善长老。在台湾有两个人给他写传奇,一个煮云法师,一个乐观法师。我们想把这个书找到,我们印它个两千本,同学们都可以看看。这是现代人,真有其事,一点都不假。乐观法师告诉我,他跟他有缘,曾经跟他在一起住过四个月,是两次,一次两个月,两次住在一起,有这么长的时间。对他那些神通妙应的事迹,是他亲眼看见的。昨天我跟你们说的金山活佛,吃饭的时候人家供养,一碗一碗送给他,每个人都送一碗给他,乐观法师就在旁边,看到他吃了十几碗,快将近二十碗了,乐观法师就告诉大家,你们不可以这样子,这样子让法师受不了。金山活佛就告诉乐观法师,不增不减。乐观法师听了都呆了,不增不减,才知道他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怎么能受得了!真的,这神通事迹,你想着他,你念着他,他就从外头晃晃他就进来了,不是偶然的,很多次都是这样的,这谈话他就走进来了。所以佛经上讲的六种神通,他真的示现给你看。

  六种神通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能,我们有没有失掉?没有失掉,只是我们迷了,所以它不起作用。迷了的时候,这三种烦恼障碍了它,当然障碍最严重的是分别执着,我们有分别心、有执着心,所以我们这个六种神通不起作用。如果我们能够把分别执着放下,六种神通就恢复,至少也应该有像济公长老这种功夫。妙善和尚,你看一生吃东西随缘,给什么吃什么。他还有一个习惯,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在地上看到一些垃圾,是什么东西?破铜烂铁,他捡起来就吃掉,那普通人还行吗?上了锈的这些铜铁,他也不必擦,他捡起来就吃掉。还有人家供养他的钱、钞票!脏得不得了,手摸的,你给他,他就吃掉,这么样一个人。你看一生不洗澡,一生就那一件衣服,衣领子那个脏垢都变成黑的,衣领子。可是你去闻一闻,有莲花香味,而且还奇怪,什么?还治病。有一些人头痛,不舒服,去闻一闻就好了,病就没有了,他有这个能力。所以乐观法师原先跟他在一起,头几天看他疯疯癫癫的,心里有点瞧不起他的样子。心里有这个念头,他就把你念头说出来,到以后他再也不敢起心动念,他全知道,才晓得他不是凡人。这是什么?已经到了境随心转、随意自在的境界。

  我们读到这些经文很羡慕,佛菩萨告诉我们,很简单,只要你把分别执着放下,你就能跟他一样。为什么?这是你的本能,你本来有的,一点都不稀奇,佛菩萨的智慧也是你本来有的,只要把这放下就行。真正的功夫不是别的,是放下。我们去念经,念经会开智慧,是,会念开智慧,不会念长烦恼。什么叫会念?念经的时候把分别执着放下,这就叫会念。念经的时候还有分别执着叫不会念,那个念法烦恼不但不会断,还会生烦恼。这个烦恼就是什么?叫所知障。你有烦恼障,你现在又加上所知障,你就错了。所以念经,马鸣菩萨教给我们这三个原则,我们要记住。念经、听教(就是听讲),都要守住这个原则,听讲不执着言说相、不执著名字相、不执着心缘相,就是你心里不要有分别、不要有执着,不要去想它,一心听经,把其他的念头都忘掉、都放下,这叫会听。这样听经会得定、会开悟。不会听的人,就是我们凡夫想听讲,听人讲话一样,句句都记在心里,顺着自己的意思生欢喜心,不合自己的意思就要批评,那叫生烦恼。你听了看了生喜怒哀乐,你生这些东西。真正会听经的人,他听了他得什么?他得清净平等觉,他得这个,这叫会听。换句话说,听经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名字相就是清净平等觉。读经的时候不要执着文字相,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叫我们不执着言说相,我们也不应该执着文字相,也不执着这些名相,也不要去分别,不要去想这一句什么意思,那一句什么意思,不必去想,这样读经就会得禅定,会开悟。所以会跟不会关系很大,什么你都得会,掌握到它的原理原则。

  我为什么听经?我为什么读经?为开悟、为修清净心。我们这两个小时在一起共修、在一起分享,是不是这两个小时的心地清净,里面没有杂念进来,一心都在经教上?这就对了。听闻经教而不执着经教就对了,完全对了。到纯熟的时候确实境随心转,你的功夫深了。功夫深是什么?你的念头里头真的跟自性相应,烦恼习气逐渐逐渐淡薄,跟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逐渐逐渐接近,它起作用。我们现在是不起作用,为什么?我们跟烦恼习气太接近,所以性德不起作用。这个没有关系,我们听经的时间太少了,功夫不够。所以真正有这种修学的环境,每天能听十个小时经,我相信三个月、半年,你就会变样子了。这种方法对于中下根性的人非常有效,我们今天讲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修学特别有效果。知识分子你叫他去参禅不行,他定不下来,你叫他去念佛也不行,他念不下去,他妄想杂念很多。所以一般人毛病,两大毛病,一是昏沉,一是掉举。昏沉就是什么?精神提不起来,坐久了他打瞌睡,睡觉了。不但坐着会睡觉,站着也会睡觉。我们年轻的时候出家,早晚课上殿,大家都排班站在那里,就听到有人在打呼,站在那打呼,昏沉,老和尚就用香板打他,他就站在那里睡觉。还有功夫更好的,走着睡觉,在绕佛,绕佛的时候他在打呼,很厉害!所以这是个毛病。另外一种毛病是什么?心定不下来,他不睡觉,精神很好,妄念很多,那叫掉举。这是佛门讲的,这两种烦恼习气很重,都是心定不下来。关于心定不下来,掉举的人,佛用修定的方法帮助他。精神提不起来,昏沉的人,一个是让他绕佛、经行。经行的时候也会打瞌睡,还有个办法,叫他拜佛。所以在佛门里面,老和尚对这种人,规定他的功课,一天拜三千拜。三千拜要差不多拜七、八个小时。行,这能把他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