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倬罚胺⑵刑嵝摹⒁幌蜃睿蟊局凇U亲穹钍q益大师之垂教也”,跟蕅益大师所教的完全相应。
下面再给我们解释“一向专念”,“一向二字有数义”,这里有好几个意思在里头。第一,“朝向一方前进”,这一方就是西方,目的地就是极乐世界,一向第一个是这个意思。第二,“偏向一边”,决定不取东南北,他就专取西方,也不取上方下方,偏取西方,跟前面朝向一方也是一个意思。第三是“一味”,第四是“总是”。第五是“一段时间”,第五一段时间也说得好,就是我们现前这一段时间,不说过去也不说将来,我们在现前这一段时间一定要完成,要到达目的地。那个总是,起心动念总是阿弥陀佛,决定没有杂念,一味、总是都是这个意思。“故知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即专恒依止持名念佛法门之义也”,重要!我们应当万缘放下,不但万缘放下,连佛法也放下。莲池大师给我们做的榜样,他老人家“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他不再搞了;“八万四千行,饶与别人行”,你们喜欢学哪个法门尽管学,他老人家恭敬赞叹。他自己呢?自己是专念弥陀,真专。有一年,他住在杭州,他的道场我去参观过,我去过,现在开茶馆,实在是我们看得很难过。大雄宝殿里面佛像全没有了,做成茶馆,祖师的道场!他那个大殿叫神运殿,所以我们想到就很难过。有一年杭州干旱,非常严重,太守,那个时候的太守,就是现在叫市长,去求老和尚,希望老和尚发慈悲心为干旱求雨。这个在佛门里面,你看大课诵本里有求雨的一个仪规,这是求龙王。莲池大师跟大家说,这仪规我都不会,我只会念佛,我们一起去念佛好了。带着一大堆人,敲着木鱼念阿弥陀佛,就在那田埂上走路,真的,他走到哪里,雨就下到哪里,真灵!就用一句阿弥陀佛,什么一些仪规都没有,诚则灵!莲池大师传记里有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这一句阿弥陀佛非常管用,只要诚心诚意,决定没有怀疑,决定没有夹杂,他就有感应,莲池大师用阿弥陀佛佛号求雨,求到了。
在现代,好像是前年,山东庆云,齐素萍居士在那里建个庙,金山寺。她那个地方,那个时候小麦,四百亩地的小麦要收成,忽然遭到蝗虫,这个事情麻烦了,小麦会被虫吃光。附近的农民告诉她要喷农药,齐居士打电话来问我,喷农药是杀生,我说你好好去想想看怎么处理。她最后想通了,不杀生,绝不喷农药,宁愿四百亩小麦统统给蝗虫吃掉,供养它们,也不杀害它们。这个念头起了,她也带一群人到麦田里面去念阿弥陀佛,在麦田绕佛;下了一阵小雨,刮一阵风之后,那些病害虫一个都没有了。附近这些农民感到很惊讶,怎么会没有?真的,一个都找不到,大丰收。如果她要是喷农药,跟这些众生结下冤仇,那就麻烦大了。她发的是慈悲心,一个小蝗虫都不杀。她也没想说它离开,结果这些小虫真的没有了,这是她告诉我的。前个礼拜,你们看到东北的刘素云居士,十一年前得红斑狼疮,非常严重,医生告诉她,让她心理有个准备,她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她得的是严重的红斑狼疮,比她轻的都走了,她就一个信念“阿弥陀佛”,相信阿弥陀佛是大医王,阿弥陀佛一定能把我的病治好,就一个念头念阿弥陀佛,那病真好了,到今年十一年了,到我们这里来给我们做报告,讲了十几个小时,讲得真好。今年六十六岁,在我们这里一天讲两小时,讲完之后,深圳向小莉把她请过去,在她那个道场讲了两天,一天八小时,六小时讲演,两小时答覆问题,一点没有疲倦的相。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有不思议的威力。
底下说,“一向专念,本于弥陀本愿第十八,十念必生之大愿”。这第十八愿里面的,这一句是从十八愿来的。“弥陀因中发十念必生大愿”,这是说临命终的时候,说什么样的人?一生没有闻到佛法,没有宗教信仰,临命终的时候,头脑清醒,一点不迷惑,遇到善友,遇到一个念佛的人,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一听就相信,一听就愿意,就真干,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声就往生了。这个十声净念相继,他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没有间断,十声,这是阿弥陀佛本愿。蕅益大师也是从这一愿为我们说出,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他真信切愿,但是他持名念佛,他净念相继,不过时间很短,他能成功,这是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故行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必得往生净土,圆证不退之妙果”。圆证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经中上辈、中辈及下辈往生之人,皆由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而往生极乐净土。盖以果觉因心,究竟方便,全显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议之威神功德”。这些话是黄念公苦口婆心劝导我们,我们的缘具足了,就怕善根福德还差那么一点。差这一点没关系,我们可以在这一生当中把它补足,说得更近一点,我在今天把它补足,我们求生的愿望就达到了。如果不把它补足,这一生很可能就空过了。像这种情形,我们自己应当能够肯定过去生生世世我们曾经多次遇到,为什么没有往生?就是信愿欠缺的这一点没有把它补足,所以还是随业流转。我喜欢这个法门,那个法门很重要,还是搞这个,不像古大德,古大德是先把净土取得了,再搞其他的。像交光大师,他取得净土,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他,取得了,但是他想到《楞严经》的注解有问题,古大德这些注解都不是佛的意思,他向阿弥陀佛告假,我把这部注解注好再去,阿弥陀佛准许。你看,这就是他取得净土了,也就是说,于自己往生不碍事了,在这个世间住的时间长短可以自在,想早一天去,行,能去得了;想帮助众生,再住几年也不碍事,这一种功夫,行!要不是这种功夫,那我们应当要记住,我们取极乐世界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就成佛。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那个悟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是一般的悟。真正彻悟之后,那就跟佛一样,实践你四弘誓愿里面第一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真能做得到,度众生对自己丝毫妨碍都没有,众生有感,你就有应,感应道交绝不失时。
我们在《还源观》里面看到的,这念头一起,周遍法界,我们感这个念头周遍法界,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佛菩萨,这个菩萨是法身菩萨,立刻就有应。我们有时候有求,求没应,这是不是不灵?不是的。这些疑问是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我有,章嘉大师给我解释,不是没有应,有应,你没有感觉到,什么原因?你自己有业障。我们的感,譬如我们的波达到佛菩萨那里,佛菩萨那里有回应,回应到我这边来的时候,我有业障,所以自己没有感受。业障消除了,这个应就非常明显,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感应的事理也很深,佛给我们说四种。所以学佛、念佛也是消业障,经上说,念一声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才知道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古大德常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我们念佛,为什么消不了业障?我们的心不清净,我们的疑虑没断,所以有怀疑、有夹杂,而且也常常间断,所以佛菩萨的应我们就很难感受得到。明白这个事实真相,然后我们才知道,忏除业障这是很重要的一桩大事情,忏悔业障。怎么忏悔?还是一句老话,放下,不要再把这些拉杂东西放在心上,心地恢复清净,业障忏除了。业障不除,你的心怎么会清净?宿世今生,业障习气,宿世是习气,统统要放下。换句话说,不要再去想了,不但是过去了,已经过去了,记住佛的话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然是虚妄,你念它干什么?你想它干什么?你念它又造业,你想它也造业,身口没有造业,你意在造业,意业不断。身口造业有断的时候,睡觉了,身口不造业了,可是意还在造业,你念头不断;换句话说,你还是所谓牵肠挂肚的太多了,你放不下。现在要知道,要想了生死,要想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佛菩萨好,非常羡慕,希望我也能当佛菩萨,那你就得真放下。你当不上佛菩萨是因为你没放下,放下就当上了。
这个法门是阿弥陀佛以果觉心究竟方便教导我们,跟一般普通法门不一样。普通法门是因地心求果地觉,所以它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向上提升的,从十信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是这么样升上去的,因心果觉。这个不是,这是果觉,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果觉,果觉心做为我们的因地心,因果不二,所以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的德号就成了阿弥陀佛。它真正的依凭,依靠凭据是什么?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就凭这个。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从哪里来的?自性所生、所现的,我们今天用自性来念佛,所以就超越这些层次,四十一个阶级不需要了,顿超,就成就了。“全显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议之威神功德”,我刚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些理事我们要能真信,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你不相信,他不相信,这是正常现象,要不然怎么叫难信之法?菩萨难信,声闻、缘觉难信,有时候凡夫倒是信了,那凡夫能超越声闻、菩萨吗?当然超不了。他为什么能信?过去生中曾经学过这个法门,阿赖耶识里有净土的种子,这一生遇到了,把过去生中的种子又翻出来,如果没有这个因,不可能。无论初学怎么样的艰难,学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真信了,那是什么?阿赖耶的种子翻出来了。如果是久远劫学习的,阿赖耶识的种子埋得很深。缘殊胜,有善友、有顺境来帮助你,你过去宿世的种子一定能现行,这接上了。这一接上,也许在临终时候一下翻过来,那一接上就行了,临终十念他往生了。他往生什么品位?说下下品,很难讲,下下品是多数,也有上上品的,少数,这与过去生中修学有关系,绝对不是一生成就的。
“又一向专念者,古云:上尽形寿,下至十念。上尽形寿者,指从发心念佛之日,终身念佛”,从真正把净宗搞清楚、搞明白了,完全接受了,这就开始老实念佛,活一天念一天,这叫尽形寿,“直至命终之最后一念,此乃其上者。其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以事繁,未暇多念”,这是讲的福德。诸位一定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福德?念佛是真正福德,你一天到晚佛号不断,大福德人!为什么说大福德人?往生极乐世界这个福德还得了吗?不是大福德你怎么能往生!一天到晚念这句佛号,把你那个品位是愈念愈高,《十六观经》里面所说的,你将来往生那个莲花愈来愈大。极乐世界样样都相同,只有莲花不相同,为什么?每一个人念佛的功夫不一样,莲花大小不一样,莲花光色不一样。所以极乐世界的人看得很清楚,这个莲花的人还没有来,先看到莲花,在七宝池看莲花,看这些,哪个人念佛功夫不错,那个人念佛功夫差一点,他们在那里都看得清楚。莲花大、莲花光色好,肯定他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很快,功夫用得深。
经上佛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