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阿含经 林崇安-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復有四法,謂四思惟:少思惟、廣思惟、無量思惟、無所有思惟。
復有四法,謂四記論:決定記論、分別記論、詰問記論、止住記論。
復有四法,謂佛四不護法:如來身行清淨,無有闕漏,可自防護;口
行清淨、意行清淨、命行清淨,亦復如是。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
天、人獲安。
(12)又,諸比丘!如來說五正法,謂五入:眼色、耳聲、鼻香、舌味、
身樱!
復有五法,謂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復有五法,謂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戲蓋、疑蓋。
復有五法,謂五下結:身見結、戒盜結、疑結、貪欲結、瞋恚結。
復有五法,謂五上結:色愛、無色愛、無明、慢、掉。
復有五法,謂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復有五法,謂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復有五法,謂滅盡支:
一者、比丘信佛、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
二者、比丘無病,身常安耄А!
三者、伲睙o有諛諂,能如是者,如來則示涅槃徑路。
四者、自專其心,使不錯亂,昔所諷誦,憶持不忘。
五者、善於觀察法之起滅,以賢拢校M於苦本。
復有五法,謂五發:非時發、虛發、非義發、虛言發、無慈發。
復有五法,謂五善發:時發、實發、義發、和言發、慈心發。
復有五法,謂五憎嫉:住處憎嫉、檀越憎嫉、利養憎嫉、色憎嫉、法
憎嫉。
復有五法,謂五趣解脫:一者、身不淨想,二者、食不淨想,三者、
一切行無常想,四者、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五者、死想。
復有五法,謂五出要界:
一者、比丘於欲不樂、不動,亦不親近,但念出要,樂於遠離,親近
不怠,其心眨幔鲆x欲,彼所因欲起諸漏纏,亦盡捨滅而得解脫, 113
是為欲出要。
瞋恚出要、嫉妬出要、色出要、身見出要,亦復如是。
復有五法,謂五喜解脫入。若比丘精勤不懈,樂閑靜處,專念一心,
未解得解,未盡得盡,未安得安。何謂五?
於是,比丘聞如來說法,或聞梵行者說,或聞師長說法,思惟觀察,
分別法義,心得歡喜,得歡喜已,得法愛,得法愛已,身心安耄В
心安耄б眩瑒t得禪定,得禪定已,得實知見,是為初解脫入。
於是,比丘聞法喜已,受持諷誦,亦復歡喜;為他人說,亦復歡喜;
思惟分別,亦復歡喜;於法得定,亦復如是。
復有五法,謂五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
上流阿迦尼吒。
諸比丘!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
所饒益,天、人獲安。
(13)又,諸比丘!如來說六正法,謂內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
入、身入、意入。
復有六法,謂外六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樱搿⒎ㄈ搿!
復有六法,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
復有六法,謂六樱恚貉塾|身,耳、鼻、舌、身、意樱怼!
復有六法,謂六受身:眼受身,耳、鼻、舌、身、意受身。
復有六法,謂六想身:色想、聲想、香想、味想、樱搿⒎ㄏ搿!
復有六法,謂六思身:色思、聲思、香思、味思、樱肌⒎ㄋ肌!
復有六法,謂六愛身:色愛身,聲、香、味、樱⒎◥凵怼!
復有六法,六諍本:若比丘好瞋不捨,不敬如來,亦不敬法,亦不敬
眾,於戒穿漏,染汙不淨,好於眾中多生諍訟,人所憎惡,嬈亂淨眾,
天、人不安。
諸比丘!汝等當自內觀,設有瞋恨,如彼嬈亂者,當集和合眾,廣設
方便,拔此諍本。
汝等又當專念自觀,若結恨已滅,當更方便,遮止其心,勿復使起。
諸比丘!佷戾不諦、慳悋嫉妬、巧偽虛妄、自固己見、謬受不捨、迷
於邪見、與邊見俱,亦復如是。
復有六法,謂六界:地界、火界、水界、風界、空界、識界。
復有六法,謂六察行:眼察色,耳聲、鼻香、舌味、身樱⒁獠旆ā!
復有六法,謂六出要界:
若比丘作是言: 『我修慈心,更生瞋恚。』 114
餘比丘語言: 『汝勿作此言,勿謗如來,如來不作是說。欲使修慈解
脫,更生瞋恚想,無有是處。佛言:除瞋恚已,然後得慈。』
若比丘言: 『我行悲解脫,生憎嫉心;行喜解脫,生憂惱心;行捨解
脫,生憎愛心;行無我行,生狐疑心;行無想行,生眾亂想。』亦復
如是。
復有六法,謂六無上:見無上、聞無上、利養無上、戒無上、恭敬無
上、憶念無上。
復有六法,謂六思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
天、人獲安。
(14)諸比丘!如來說七正法,謂七非法:無信、無慚、無愧、少聞、
懈怠、多忘、無智。
復有七法,謂七正法:有信、有慚、有愧、多聞、精進、總持、多智。
復有七法,謂七識住:
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是,是初識住。
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識住。
或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是三識住。
或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是四識住。
或有眾生,空處住、識處住、不用處住。
復有七法,謂七勤法:
一者、比丘勤於戒行,二者、勤滅貪欲,三者、勤破邪見,四者、勤
於多聞,五者、勤於精進,六者、勤於正念,七者、勤於禪定。
復有七法,謂七想:不淨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復有七法,謂七三昧具: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
正念。
復有七法,謂七覺意:念覺意、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
定覺意、護覺意。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
天、人獲安。
(15)諸比丘!如來說八正法,謂世八法:利、衰、毀、譽、稱、譏、
苦、樂。
復有八法,謂八解脫:
色觀色,一解脫。 115
內無色想觀外色,二解脫。
淨解脫,三解脫。
度色想滅瞋恚想住空處解脫,四解脫。
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
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
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
度有想無想處住想知滅,八解脫。
復有八法,謂八拢溃赫姟⒄尽⒄Z、正業、正命、正方便、正
念、正定。
復有八法,謂八人:須陀洹向、須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阿那含
向、阿那含、阿羅漢向、阿羅漢。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
天、人獲安。
(16)諸比丘!如來說九正法,所謂九眾生居:
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是,是初眾生居。
復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眾生居。
復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是三眾生居。
復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是四眾生居。
復有眾生,無想無所覺知,無想天是,是五眾生居。
復有眾生,空處住,是六眾生居。
復有眾生,識處住,是七眾生居。
復有眾生,不用處住,是八眾生居。
復有眾生,住有想無想處,是九眾生居。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
天、人獲安。
(17)諸比丘!如來說十正法。所謂十無學法:無學正見、正思、正語、
正業、正命、正念、正方便、正定、正智、正解脫。
是為如來所說正法,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
天、人獲安。」
(18)爾時,世尊印可舍利弗所說。
(19)時,諸比丘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116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九
第一○經 十上經
(1)如是我聞:
(2)一時,佛撸勝c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詣瞻婆城,止
宿伽伽池側。
(3)以十五日月滿時,世尊在露地坐,大眾圍遶,竟夜說法,告舍利
弗: 「今者四方諸比丘集,皆各精勤,捐除睡眠,欲聞說法,吾患背
痛,欲少止息,卿今可為諸比丘說法。」
(4)時,舍利弗受佛教已,爾時世尊卽四牒僧伽梨,偃右茫P如師子,
累足而臥。
(5)爾時,耆年舍利弗告諸比丘: 「今我說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
義味具足,梵行清淨,汝等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6)時,諸比丘受教而聽,舍利弗告諸比丘: 「有十上法,除眾結俊
得至泥洹,盡於苦際,又能具足五百五十法,今當分別,汝等善聽!
(7)諸比丘!有一成法、一修法、一覺法、一滅法、一退法、一增法、
一難解法、一生法、一知法、一證法。
(8a)云何一成法?謂於諸善法能不放逸。
(8b)云何一修法?謂常自念身。
(8c)云何一覺法?謂有漏樱!
(8d)云何一滅法?謂是我慢。
(8e)云何一退法?謂不惡露觀。
(8f)云何一增法?謂惡露觀。
(8g)云何一難解法?謂無間定。
(8h)云何一生法?謂有漏解脫。
(8i)云何一知法?謂諸眾生皆仰食存。
(8j)云何一證法?謂無礙心解脫。
(9)又有二成法、二修法、二覺法、二滅法、二退法、二增法、二難
解法、二生法、二知法、二證法。
(10a)云何二成法?謂知慚、知愧。
(10b)云何二修法?謂止與觀。
(10c)云何二覺法?謂名與色。
(10d)云何二滅法?謂無明、愛。
(10e)云何二退法?謂毀戒、破見。
(10f)云何二增法?戒具、見具。 117
(10g)云何二難解法?有因有緣,眾生生垢;有因有緣,眾生得淨。
(10h)云何二生法?盡智、無生智。
(10i)云何二知法?謂是處、非處。
(10j)云何二證法?謂明與解脫。
(11)又有三成法、三修法、三覺法、三滅法、三退法、三增法、三難
解法、三生法、三知法、三證法。
(12a)云何三成法?一者、親近善友,二者、耳聞法音,三者、法法
成就。
(12b)云何三修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12c)云何三覺法?謂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12d)云何三滅法?謂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
(12e)云何三退法?謂三不善根: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
(12f)云何三增法?謂三善根:無貪善根、無恚善根、無癡善根。
(12g)云何三難解法?謂三難解:賢拢y解、聞法難解、如來難解。
(12h)云何三生法?謂三相:息止相、精進相、捨離相。
(12i)云何三知法?謂三出要界:欲出要至色界,色界出要至無色界;
捨離一切諸有為法,彼名為盡。
(12j)云何三證法?謂三明:宿命智、天眼智、漏盡智。
諸比丘!是為三十法,如實無虛,如來知已,平等說法。
(13)復有四成法、四修法、四覺法、四滅法、四退法、四增法、四難
解法、四生法、四知法、四證法。
(14a)云何四成法?謂四輪法:一者、住中國,二者、近善友,三者、
宿曾發精願,四者、宿植善本。
(14b)云何四修法?謂四念處:比丘內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
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