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地〉中「唯」之用例考察-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然後,必須對於此「取相」專念、尋、伺。 隨著其
練習, 次第地抑制諸蓋, 靜止諸煩惱, 依近行定
(upacara…samadhi) 而心得等持時(所現)之影像,稱為「似
相」( patibhaga…nimitta )。
此時,前半段所謂「必須對於此一取相專念、尋、伺」
的階段, 相當於〈聲聞地〉中所說,瑜伽師以相稱緣(淨行
、 善巧、 淨惑所緣)為內容的 「所知事」 (jneya…vastu)
為對象 , 而從事 「三摩呬多地毘□舍那行觀察 、 簡擇
(vicinoti) 、 極簡擇 (pravicinoti) 、 遍尋思
(parivitarkayati) 、遍伺察 ( parim mansamapadyate )
。。。。。。 」之「有分別影像」定義。
其次,「隨著其練習,次第地抑制諸蓋,靜止諸煩惱,
依近行定 (upaca ra…samadhi) 戈而心得等持」的階段,則
和〈聲聞地〉如下所說「無分別影像」的定義大致相當︰
───────────
(裕А14) 大32; 413b13; Vim(E) p。76; 〃even gazing〃。
(裕А15) Abhidh…s p。42; Abhidh…s(E) p。283f。;又參考水
野弘元 (1978; 923)、佐藤密雄 (1973; 944f。)。
26 頁
謂修觀行者,受取如是影像已,不復觀察、簡擇、極
簡擇、遍尋思、遍伺察。然即於此所緣影像,以奢摩
他行寂靜其心,即是九種行相令心安住︰謂,令心內
住、等住、安住、近住、眨⒓澎o、最極寂靜、一
趣、等持。彼於爾時成無分別影像,即於如是所緣影
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復觀察︰簡擇、極簡擇、
遍尋思、 遍伺察。 是名無分別影像 ( nirvikalpam
pratibimbam)。( 大 30; 427b15; SBh 194; 21; Tp
91a4 )
此時,於奢摩他 (大 30; 450c18ff; SBh 363; 7ff。)
中,內住、等住、安住、近住、眨⒓澎o、最極寂靜、一
趣、等持等九住心(navakara…citta…sthiti) 是活動的狀態
,能抑制、靜止令心散亂的貪瞋痴等相,或者諸惡尋思、貪
欲等諸蓋、隨煩惱。
茲將此等比較結果試作歸迹绱惟U依據〈解脫道〉、
Vism中,有關 (1) 遍作(準備)相(parikamma…nimitta)、
(2) 取相 (uggaha…nimitta)、(3) 彼分相 ( =似相,
patibhaga…nimitta ) 等三階段心理作用之變化的說明看來
,可知此一順序乃是意謂著五識和意識的差異,及其把握所
緣的鮮明度和純粹性的程度之差別。所以,此三階段可以區
別如下︰
(1)「遍作(準備)相」是屬於五識的認識作用。
(2)「取相」雖屬於意識的認識作用, 但在把握所緣的
鮮明度和純粹性上,尚未達到禪定的標準。
(3)「彼分相」(=似相,相當於〈聲聞地〉相似緣之分
別影像、 無分別影像)乃屬於意識的認識作用, 且
在把握所緣的鮮明度和純粹性上已達到禪定的標準。
因此,〈聲聞地〉中,以「唯智」、「唯見」、「唯正
憶念」等用語來說明「相似」所緣或「影像」,在實際修行
禪定時的意義,應是可以如下的圖式表示︰
──────────────────────────
〈聲聞地〉 《解脫道》、Vism
(1)相稱緣 ─(1)遍作相(五識的作用)
(2)相似緣:
有分別影像(觀)─┬(2)取相(意識的作用)
無分別影像(止)─┘(3)似相(意識的作用,鮮明、純粹)
──────────────────────────
三、「唯行」、「唯法」、「唯事」、
「唯因」、「唯果」、「唯蘊」
於〈聲聞地〉,除了上述的「唯智」、「唯見」、「唯
憶念」等有關禪定修行的用例之外,還有「唯行」、「唯法
」、「唯事」、「唯因」、「唯果」、「唯蘊」等用例,它
們是否也是與修禪定的經驗有關﹖茲收集、分類其用例,並
且考察它們所要表達的意義。
27 頁
(1)緣性緣起所緣的定義︰
云何緣性緣起所緣﹖謂於三世 ( tryadhvasu ) 唯行
(samskara…matra) 、 唯法 ( dharma…matra ) 、唯事
( vastu… matra ) 、 唯因 ( hetu…matra ) 、 唯果
(phala…matra) 、墮正道理 ( yukti…patita ) ,謂觀
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唯有諸法能
引諸法 ( dharmanam eva dharma… aharatva ) ,無有
作者及以受者 ( niskaraka…vedakatva ) ; 是名緣性
緣起所緣。於此所緣作意思惟,痴行增上補特伽羅所有
痴行 ( moha…carita ) 皆得微薄,於諸痴行, 心得清
淨。是名緣性緣起(idampratyayataprat tyasamutpada)
所緣。 ( 大 30; 430a7ff。; SBh 210; 3ff。; Tp
99a7ff。; Td 81b7 )
(2)為除疑蓋(vicikitsa…nivarana)而如理思惟的內容︰
如理思惟去來今世,唯見有法( dharma…matra )、唯見
有事 (vastu…matra)、知有 (sat) 為有,知無 (asat)
為無 , 唯觀有因 ( hetu…matra ) 、 唯觀有果
(phala…matra) ,於實無事 (asad…bhuta) 不增不益,
於實有事 (sad…vastu) 不毀不謗, 於其實有 (bhuta)
了知實有。謂於無常、苦、空、無我一切法中,了知無
常、苦、空、無我。以能如是如理思惟,便於佛〔法、
僧、四諦〕所無惑無疑。餘如前說。(大 30;412b25ff。
;SBh 103; 6ff。; Tp 48a7ff。; Td 40b5ff。)
(3)悟入安那波那念緣起 (pratityasamutpadam avatarati)
的修習︰
若時無倒能見能知, 唯有諸蘊 (skandha…matra) 、唯
有諸行 (samskara…matra) 、 唯事 (vastu…matra) 、
唯法 (Skt。 Tib。 無) ,彼於爾時能於諸行悟入緣起。
(大 30 ; 431c26 7。; SBh 226; 17 9; Tp 105b1
2; Td 86b3 4 )
(4)蘊善巧的內容︰
云何蘊善巧( skandha…kausalya )﹖謂善了知如所說蘊
, 種種差別性 ( nanatmakata ) , 非一眾多性
(bahvatmakata) ,除此法外更無所得 (upalabhate)、
無所分別 ( vikalpayati ) , 是名略說蘊善巧義。
(大 30; 433c21…3; SBh 243; 3…6; Tp 111a4…5; Td
91a4 )
云何除此法外更無所得 ( upalabhate ) 、 無所分別
(vikalpayati )﹖言唯蘊
28 頁
( skandha…matra ) 可得, 唯事 ( vastu…matra )
可得, 非離蘊外有我 ( atman ) 可得、有常恒住無
變易法是可得法是可得者 。 亦無有少法是我所有
(atmiya),故除此之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 大
30;433c29ff。;SBh 244;7…11;Tp112a4…6;Td 92a1…3)
(5)為除我所依事愚(atmasraya…vastu…sammoha)而建立
身念住( kaya…smrty…upasthana )的理由︰
謂世間 (loka) 多於諸蘊, 唯有蘊性(skandha…matra)
、唯有法性 (dharma…matra) , 不如實 (yathabhuta)
知, 橫計有我。 依止於身。 由依身故。。。。。。(大 30;
441c22ff。; SBh 305; 1…9; Tp 138a4ff。; Td
112a1ff。 )
若整理以上五種用例,可作如下之歸迹U
(1)在緣性緣起所緣的定義上,依據唯行(samskara…matra) 、
唯法(dharma…matra)、唯事(vastu…matra)、 唯因 (hetu
…matra)、唯果(phala…matra)的道理,來否定「作者」和
「受者」(karaka…vedakat)。
(2)為除疑蓋而如理思惟一事,乃依觀察唯法(dharma…matra)
、唯事(vastu…matra)、唯因(hetu…matra)、唯果(phala…
matra )等,而了知無常、苦、空、無我。
(3)在修習安那波那念時,若能理解唯有諸蘊(skandha…matra)
、唯有諸行(samskara…matra)、唯事(vastu…matra)、唯
法(梵本、藏譯中無),則名此一階段為悟入緣起的修習。
(4)所謂蘊善巧, 係指依於唯蘊 ( skandha…matra) , 唯事
(vastu…matra)的認識,則能否定我(atman)有常恒住無變
易法、我所有(atm…ya)等妄執。
(5)為去除不知唯有蘊性 ( skandha…matra ) 、 唯有法性
(dharma…matra) 之我所依事愚, 故有身念住之建立。
此中,雖然在思想淵源上,(1)(2)(3) 等三者,乃依於
緣起的思想而來,(裕А16)而 (4) 和 (5)二者,則根源於五
蘊之教。但於目的上,可以說︰唯行 (samskara…matra) 、
唯法 (dharma…matra) 、 唯事 (vastu…matra) 、 唯因
(hetu…ma tra)、唯果(phala…matra)、唯蘊(skandha…matra)
等,都是為了否定作者、受者、我、我所等的表現用語。
並且, 於〈聲聞地〉中, 相對於只用於說明「相似」
(pratirupaka) 所緣而使用
───────────
(裕А16) Cf。《瑜伽論》之「三摩呬多地」(大30; 330c4f。)
「此〔疑〕蓋誰為非食﹖有緣緣起及於其相如理思
惟多所修習以為非食。於由彼觀見,唯有於法及唯
法因。。。。。。」
29 頁
的「唯智」(jnana…matra)、「唯見」(darsana…matra)、「
唯正憶念」(pratismrta…